一种挤压改进的压丝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785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滚丝机构13、第四滚丝机构14、第五滚丝机构15、第六滚丝机构16、第七滚丝机构17可以采用与第一滚丝机构11相同的对称挤压结构,进行均匀挤压。
[0053]在现有技术中,挤压时受力在一条对称的压辊直线上,容易产生变形翘起的情况,而对称的结构进行挤压便可以有效的避免单方向挤压变形的情况发生。
[0054]对称挤压结构包括第一左压辊Ila以及与第一左压辊Ila对称进行挤压的第一左底辊11b、第一右压辊Ilc以及与第一右压辊Ilc对称进行挤压的第一右底辊lld,通过第一左压辊Ila与第一左底辊Ilb进行配合实现挤压,在挤压时,长条状的竹丝左部受力,右部会翘起,此时,第一右压辊Ilc与第一右底辊Ild配合进行挤压,实现挤压的受力平衡,在横向上受力平衡不会产生翘起的情况,受力挤压后平衡效果显著。而且同时的挤压工作,使竹丝的受力在一条直线上进行加工与输送,具有较好的输送效果。
[0055]第一左压辊11a、第一左底辊11b、第一右压辊11c、第一右底辊Ild分别安装在第一墙板Ile上进行旋转挤压,且第一左压辊11a、第一左底辊11b、第一右压辊11c、第一右底辊Ild同时工作,同步运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配合紧密,不会产生中间堵塞与运行过快拉伸的现象。
[0056]第一墙板lie呈对称结构前后进行安装且内部设有底梁Ilf进行底部支撑,第一墙板Ile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左块Ilh与第一右块Ilg对第一左压辊Ila与第一右压辊Ilc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通过第一墙板Ile对第一左压辊11a、第一左底辊11b、第一右压辊11c、第一右底辊Ild进行分别支撑性的安装,在经过底梁Ilf对第一墙板Ile的内部结构进行支撑具有较稳定的支撑效果,保证内部结构稳定运行。
[0057]第一左块Ilh与第一右块Ilg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左轴Ili与第一右轴Ilj对第一左块Iih与第一右块Ilg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通过第一左块Ilh与第一左轴Ili之间进行安装,第一左块Ilh在第一墙板lie中进行上下滑动,将第一左轴Ili的工作位置进行高低位置的调节,实现第一左压辊Ila可调节挤压间隙的工作状态。通过第一右块Ilg对第一右轴Ilj进行拉伸性的调节,第一右块Ilg在第一墙板lie中进行上下滑动,将第一右轴Ilj的工作位置进行高低位置的调节,实现第一右压辊Ilc可调节挤压间隙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第一左压辊Ila与第一右压辊Ilc同时可以被调节高低位置进行稳定的工作,对挤压间隙进行调节,实现挤压力的调节。
[0058]第一墙板lie的上部安装有第一顶块Ilk对第一左轴ll1、第一右轴Ilj进行上升的支撑,通过第一顶块I Ik对第一左轴11 1、第一右轴Ilj进行旋转,便可以实现对第一左块Ilh对第一左轴Ili的调节与第一右块Ilg对第一右压辊Ilc的调节。第一左轴ll1、第一右轴Ilj选择为金属螺杆进行工作。
[0059]第一左轴Ili与第一右轴Ilj的上部与第一顶块Ilk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左螺母Iln与第一右螺母Ilm分别对第一左轴Ili与第一右轴Ilj的位置进行调节与锁定。
[0060]通过第一左螺母Iln的旋转实现第一左轴Ili的上升与下降,对第一左轴Ili进行锁紧从而实现第一左轴Ili位置的固定,达到对第一左压辊Ila挤压即工作位置的调节。
[0061]通过第一右螺母Ilm的旋转实现第一右轴Ilj的上升与下降,对第一右轴Ilj进行锁紧从而实现第一右轴Ilj位置的固定,达到对第一右压辊IlC挤压即工作位置的调节。
[0062]送料件21的左侧依次安装有第一滚丝机构11、第二滚丝机构12、第三滚丝机构13进行粗压丝,通过第一滚丝机构11、第二滚丝机构12、第三滚丝机构13进行依次挤压,将竹片依次的挤压成分隔状,形成分隔的结构,然后逐渐的分隔,依次的分隔形成类似丝状,形成粗略的竹丝结构进行,之后的挤压成型,并继续挤压成丝。
[0063]出料件22的右侧依次安装有第六滚丝机构16、第七滚丝机构17进行精压丝。通过挤压机构2与第四滚丝机构14、第五滚丝机构15对竹丝的定型挤压后,第六滚丝机构16、第七滚丝机构17会对竹丝进行继续挤压,实现精细化挤压,将原有工艺中的挤压状态全部通过装置一次的循环挤压工艺来实现,节省工艺过程。
[0064]底座I底侧分别安装有左支轴la、左中支轴lb、右中支轴lc、右支轴Id进行总体的支撑,左支轴la、左中支轴lb、右中支轴lc、右支轴Id将底座I的底部支撑起来,形成镂空的结构对其他的结构进行安装,对受力点进行分布的支撑,有利于节省材料。
[0065]底座I的两侧下部分别安装有左动力电机Ie与右动力电机If、左动力电机Ie对第一滚丝机构11、第二滚丝机构12、第三滚丝机构13进行传动、右动力电机If对第六滚丝机构16、第七滚丝机构17进行传动,左动力电机Ie与右动力电机If可以选用伺服电机进行同步运行,伺服电机(servo motor)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0066]左动力电机Ie与右动力电机If上分别安装有左传动带Iel与右传动带Ifl进行传动,采用皮带进行传动,具有避免传动中的堵塞情况的发生,在发生堵塞时,会因为皮带的打滑而损坏皮带,而不是损坏电机。对电机具有保护作用。在此传动结构下,也可以选用链条进行传动,具有较好的传动效果,避免动能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0067]底座I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对底脚Ij,通过底脚Ij对底座I上的各个工作组位置的高低进行调节,实现整体运行在一条水平线上进行工作,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避免因为间隔而产生的竹丝无法进行压丝的情况。
[0068]第七滚丝机构17的后侧固定在底座I上安装有接料板Ii。通过接料板Ii接入竹丝,实现竹丝的收集,提供中转过程进行收集,提高竹丝的收集率。
[0069]第七滚丝机构17包括第七底辊17a以及与第七底辊17a对应进行挤压的第七刀辊17b,第七刀辊17b对第七底辊17a上的竹丝进行切割形成竹丝,进行精细化的切割,有利于竹丝加工的精细化,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实现。
[0070]第七底辊17a与第七刀辊17b分别安装在第七底轴17al与第七刀轴17bl上进行传动,第七底轴17al带动第七底辊17a进行转动与第七刀轴17bl带动第七刀辊17b进行转动两者的转动相互配合进行工作。
[0071]第七底轴17al与第七刀轴17bl的右侧分别安装有底轴万向节17a2与刀轴万向节17b2进行传动,通过底轴万向节17a2带动第七底轴17al进行转动,可以对第七底轴17al的高低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更大更厚的使用范围,实现对更多竹丝的挤压切丝。刀轴万向节17b2与第七刀轴17bl配合也同样实现可以调节的效果。
[0072]底座I侧部安装有传动箱Ik与底轴万向节17a2、刀轴万向节17b2对应安装并进行传动。通过传动箱Ik带动底轴万向节17a2进行传动,从而带动刀轴万向节17b2进行传动,实现稳定的传动效果。
[0073]送料件21包括送料底块2a以及与送料底块2a对应呈间隙状进行安装并运行的送料棍2c,送料棍2c通过旋转与底部的送料底块2a之间进行配合,形成转接移动,送料底块2a与送料辊2c之间设有间隙对竹丝进行通过,并带动竹丝进行移动。
[0074]出料件22包括出料底块2b以及与出料底块2b对应呈间隙状进行安装并运行的出料辊2d,出料辊2d通过旋转与底部的出料底块2b之间进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