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机的直接驱动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69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织机的直接驱动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织机的直接驱动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织机传动驱动装置主要采用由三相异步交流电机通过皮带传动主轴,主轴通过一组电磁离合制动器来控制织机的快速启动和停止,当织机织造时,通过电磁离合器的吸合接通主轴,电机驱动整机高速运转,当需要停止时,电磁离合器断开传动,同时电磁制动器快速制动,从而停止整机的运转。当需要寻找断纬纱时,由一个单独的电机通过一组电磁离合器拖动整机做正向或反向的整周慢速运动。上述装置的结构复杂,同时,由于离合器在不停的工作中会产生机械磨损,因此需定期调整或更换,维护、保养工作量大,同时,该装置改变速度只能依靠人工更换皮带轮的直径来实现,操作麻烦,而且不能适应在织造中的变速。另外,在织机停车时,电机仍在空转,同时电磁离合器等也在持续消耗能量,因此能源浪费较大。中国专利号CN1997785公布了一种用于织机的主驱动装置,其借助一个由主驱动马达驱动的驱动轮,该驱动轮在至少两个工作位置之间轴向移动,织机的快速启动和停止由电机来完成。在实际实施中,主驱动电机采用磁阻原理运行的电机,由于设计原理问题, 磁阻电机虽有结构简单等优势,但在低速驱动存在很大的脉动性和震动、噪音,同时控制复杂且没有成熟的控制系统,影响系统的实施与推广。同时该系统在两个位置的变换时,由于电机线圈的通电,会对电机的轴向产生一定的轴向电磁力,必须依靠液压力量或其它外部力来克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织机的直接驱动传动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的织机的直接驱动传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固定设置在电机转子轴上的主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打纬齿轮、开口齿轮;所述电机转子轴的轴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与用于驱动电机转子轴作轴向位移运动的轴向移动驱动装置相结合;环绕所述打纬齿轮的齿顶面一侧加工有至少两个用于与主动齿轮脱离或者重新啮合的槽宽小于齿宽二分之一、长度大于啮合齿数的弧形凹槽。本发明中所述电机转子轴为伸缩式套轴结构。本发明中所述电动机的也可采用电机转子轴可相对于电机定子作轴向位移运动的电动机;具体讲由于此类电动机的定子有效磁路大于转子有效磁路长度,从而保证电机转子轴在不同的工作位置下不超出有效磁场范围。在所述电动机的后盖上设置有与电机转子轴后端相配合的后移位置检测传感器。本发明中所述的轴向移动驱动装置采用液压油缸作为驱动装置,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轴承、轴套、以及连接螺栓与电机转子轴的端部相结合;在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安装有水平向打纬齿轮一侧延伸的悬臂结构的限位销轴, 在打纬齿轮相对于限位销轴的一侧的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分别与限位销轴相配合的限位销轴穿装孔。本发明在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上安装有与连接板侧面相配合的前移位置检测传感器。在所述开口齿轮的齿轮轴的轴端连接有角度传感器。本发明中所述的固定设置在电机转子轴上的主动齿轮的轮齿端部设置有倒角。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中所述的打纬齿轮与织机两侧的凸轮打纬装置以及引纬驱动机构相连,开口齿轮与开口装置相连;通过轴向移动驱动装置驱动电机转子轴在前后两个工作位置移动,即可以同时驱动开口齿轮和打纬齿轮来驱动整机的运动,也可以单独驱动开口齿轮完成正转或反转运动。具体讲当轴向移动驱动装置推动电机转子轴移向后一工位时,打纬齿轮通过弧形凹槽B与电机主动齿轮处于脱离啮合状态,与此同时,设置在连接板上的限位销轴在活塞杆的带动下朝向打纬齿轮方向移动,并插入打纬齿轮上加工出的相应的限位销轴穿装孔内,对打纬齿轮进行固定,以防止其意外转动,此时,电机主动齿轮仅与开口齿轮啮合,驱动开口装置完成规定的动作,并通过设置在开口齿轮的齿轮轴轴端的角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精确控制电机旋转的位置。当轴向移动驱动装置推动电机转子轴移向前一工位时,打纬齿轮通过弧形凹槽B 与电机主动齿轮进入啮合状态,与此同时,设置在连接板上的限位销轴在活塞杆的带动下作反向位移运动,并从打纬齿轮上加工出的相应的限位销轴穿装孔内退出,脱离打纬齿轮, 此时,电机主动齿轮处于同时与打纬齿轮和开口齿轮相啮合的工作状态,驱动打纬装置及
引纬装置、开口装置开口装置同时工作,实现相应的规定的动作--决速的启动执行高速
动作和定位停止,当出现纬纱断头时,织机应能单独驱动开口装置实现倒转一转或多转的寻找断纱头的动作;织机可以以慢速的动作方式驱动整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装置可完成织机的二种工作位置的切换及织机的快速启动与停止,克服现有驱动系统在低速驱动的脉动、震动、噪音等缺陷。


图1是本发明的传动示意图(电机主动齿轮处于同时与打纬齿轮和开口齿轮相啮合的工作状态)。图2是电机轴轴向移动驱动装置与电机转子轴连接方式结构图。图3是电机主动齿轮仅与开口齿轮啮合时的示意图。图4是主动齿轮倒角示意图。图5是打纬齿轮结构示意图。图6是电机轴尾部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织机的直接驱动传动装置包括电动机15,固定设置在电机转子轴1上的主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打纬齿轮2、开口齿轮3 ;所述的打纬齿轮 2通过传动轴8与织机两侧的凸轮打纬装置以及引纬驱动机构相连,开口齿轮通过齿轮轴9 与开口装置相连;所述电机转子轴1的轴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与用于驱动电机转子轴1 作轴向位移运动的轴向移动驱动装置相结合;环绕所述打纬齿轮2的齿顶面一侧加工有两个用于与主动齿轮脱离或者重新啮合的槽宽小于齿宽二分之一、长度大于啮合齿数的弧形凹槽B (参见图5)。使得打纬齿轮2仅能在弧形凹槽B (缺口)处与主动齿轮脱离或者重新啮合。本发明中所述电机转子轴为由内外式花键结构构成的伸缩式套轴结构;也可采用电机转子轴可相对于电机定子作轴向位移运动的电动机,由于此类电动机的定子有效磁路大于转子有效磁路长度,从而保证电机转子轴在不同的工作位置下不超出有效磁场范围。 在所述电动机的后盖上设置有与电机转子轴1后端相配合的后移位置检测传感器U。本发明中所述轴向移动驱动装置采用液压油缸作为驱动装置,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6端部通过轴承5、轴套12、以及连接螺栓13与电机转子轴1的端部相结合(参见图 2);在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连接板14,在连接板14上安装有水平向打纬齿轮2 —侧延伸的悬臂结构的限位销轴4,在打纬齿轮2相对于限位销轴4的一侧的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分别与限位销轴4相配合的限位销轴穿装孔(参见图1、3);在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上安装有与连接板14侧面相配合的前移位置检测传感器7。本发明在所述开口齿轮3的齿轮轴9的轴端连接有角度传感器10 (参见图3)。如图4所述,为了便于齿轮的啮合,本发明中所述的固定设置在电机转子轴1上的主动齿轮的轮齿端部设置有倒角A。
权利要求
1.一种织机的直接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动机,固定设置在电机转子轴上的主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打纬齿轮、开口齿轮;所述电机转子轴的轴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与用于驱动电机转子轴作轴向位移运动的轴向移动驱动装置相结合;环绕所述打纬齿轮的齿顶面一侧加工有至少两个用于与主动齿轮脱离或者重新啮合的槽宽小于齿宽二分之一、长度大于啮合齿数的弧形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直接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子轴为伸缩式套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直接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移动驱动装置采用液压油缸作为驱动装置,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轴承、轴套、以及连接螺栓与电机转子轴的端部相结合;在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安装有水平向打纬齿轮一侧延伸的悬臂结构的限位销轴,在打纬齿轮相对于限位销轴的一侧的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分别与限位销轴相配合的限位销轴穿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直接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上安装有与连接板侧面相配合的前移位置检测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直接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齿轮的齿轮轴的轴端连接有角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直接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设置在电机转子轴上的主动齿轮的轮齿端部设置有倒角。
全文摘要
一种织机的直接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动机,固定设置在电机转子轴上的主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打纬齿轮、开口齿轮;所述电机转子轴的轴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与用于驱动电机转子轴作轴向位移运动的轴向移动驱动装置相结合;环绕所述打纬齿轮的齿顶面一侧加工有至少两个用于与主动齿轮脱离或者重新啮合的槽宽小于齿宽二分之一、长度大于啮合齿数的弧形凹槽B。
文档编号D03D49/28GK102493108SQ20111040338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
发明者刘延武, 刘春阳, 吴刚, 张志凯, 杜晓静, 王江霞, 白国利, 贾志斌, 高红艳 申请人: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