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密纺用负压管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332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密纺用负压管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紧密纺用负压管路装置,包括两路主管路、一路分管路,所述两路主管路分别通过其上的连接头装置与负压风机直接相连,所述两路主管路上开有交错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所述一路分管路上方开有等间距的进气孔,所述两路主管路上的出气孔通过带有90度弯头的连接管路与一路分管路上的进气孔连接,所述分管路通过两侧的固定螺丝固定在细纱机两端放置在地面的支架上,在所述分管路下方开有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所述分管路上通过其上的出气孔和具有左、右弧形弯曲的两路支管路与一台细纱机左右两侧紧密纺负压集聚装置相连。该装置采用两路主管路与负压风机直接相连,同时采用连接管路将两路主管路中的负压气流转换至一路分管路,并采用具有左、右弧形弯曲的两路支管路实现分管路与一台细纱机左右两侧紧密纺负压集聚装置的相连,最终实现负压通过集聚装置作用于纱线,改善成纱质量。采用上述结构可有效提高管路内集聚负压的稳定性,同时实现细纱机左右两侧锭子的负压均衡,提高成纱质量的一致性。
【专利说明】一种紧密纺用负压管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紧密纺用负压管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环锭纺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纺纱技术,但是该项技术由于加捻三角区的存在而增加了毛羽的产生量。因此,对于环锭纺纱技术尤其是其加捻过程的改进一直是纺纱研究比较热门的课题,并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例如紧密纺、缆型纺、错位纺等。尤其是紧密纺技术,其通过在环锭细纱机牵引装置前增加一个纤维集聚区,使得纤维在平行、紧密的状态下实现加捻,是环锭纺纱【技术领域】的重要改革。由于成纱过程中纤维受力更加均匀,抱合紧密,因而纱线结构和质量有了质的突变,在国内的使用规模也逐渐扩大,尤其是近五年,从2008年不到100万锭、2010年500多万锭、到2012年已超过1000万锭,而且未来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五种不同结构的紧密纺纱系统,其中四个厂家为负压气流集聚。因此,负压式集聚是目前紧密纺纱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集聚形式,其利用负压气流使牵伸后的纤维须条横向收缩、聚拢和紧密,进而使须条边缘的纤维有效地向纱干中心集聚,最大限度地减少加捻三角区,从而大幅度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纤维利用系数和成纱强力。在负压式紧密纺使用过程中,负压管路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负压通过负压管路传递到负压式集聚装置,继而作用于纱线,改善成纱质量。
[0003]针对此,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供负压式紧密纺用的负压管路装置,该管路装置包括两路与负压风机直接相连的主管路与一路分管路,两个主管路上开有交错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一路分管路上方开有等间距的进气孔,带有90度弯头的连接管路通过连接两路主管路上的出气孔与一路分管路上的进气孔实现主管路与一路分管路之间的连接,同时,在分管路下方开有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具有左、右弧形弯曲的两路管路分别通过分管路下方的出气孔实现分管路与一台细纱机左右两侧紧密纺负压集聚装置的相连,最终实现负压通过集聚装置作用于纱线,改善成纱质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密纺用负压管路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密纺用负压管路装置包括两路主管路与一路分管路,两路主管路分别通过其上的连接头装置与负压风机直接相连,同时,两路主管路上开有交错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一路分管路上方开有等间距的进气孔,带有90度弯头的连接管路通过连接两路主管路上的出气孔与一路分管路上的进气孔实现主管路与一路分管路之间的连接,分管路通过两侧的固定螺丝固定在细纱机两端放置在地面的支架上,同时,在分管路下方开有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具有左、右弧形弯曲的两路支管路分别通过分管路上的出气孔实现分管路与一台细纱机左右两侧紧密纺负压集聚装置的相连,最终实现负压通过集聚装置作用于纱线,改善成纱质量。[0006]进一步地,在上述结构中,分管路上方具有等间距的进气孔的间隔距离与两个主管路上的交错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的间隔距离相等。
[0007]进一步地,在上述结构中,两个主管路上的交错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的间隔距离可根据实际纺纱需求进行优化调节,优化工艺配置,提高集聚效果。
[0008]进一步地,在上述结构中,分管路具有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的间隔距离可根据实际纺纱需求进行优化调节,优化工艺配置,提高集聚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两路主管路直接与负压风机直接相连,配合其上开设交错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可为分管路提供更为稳定的集聚负压,同时,采用具有左、右弧形弯曲的两路支管路分别通过分管路上的出气孔可实现分管路与一台细纱机左右两侧紧密纺负压集聚装置的相连,实现细纱机左右两侧锭子的负压均衡,提高成纱质量的
一致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紧密纺用负压管路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2为两路主管路,3为主管路连接头装置,4为主管路圆形出气孔,5、6为细纱机两端放置在地面的支架,7为带有90度弯头的连接管路的连接头装置,8为90度弯头,9为连接管路的连接管,IOUl为固定螺丝,12为分管路,13,14为具有左、右弧形弯曲的两路支管路,15分管路上方的圆形进气孔,16为分管路下方的圆形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由图1所示,一种紧密纺用负压管路装置,包括两路主管路I和2、一路分管路12和具有左、右弧形弯曲的两路支管路13、14,两路主管路I和2上头端含有连接头装置3,同时,两个主管路I和2上开有交错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4 ;分管路12上方开有等距间隔的圆形进气孔15,分管路12下方开有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16,同时分管路12通过左右两侧的固定螺丝10和11分别固定在细纱机两端放置在地面的支架5和6上;两路主管路I和2与分管路12之间的连接管路包括连接管9、90度弯头8和连接头装置7。
[0013]分管路12上方具有等间距的进气孔15的间隔距离与两个主管路I和2上的交错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4的间隔距离相等。
[0014]两个主管路I和2上的交错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4的间隔距离可根据实际纺纱需求进行优化调节,从而提高集聚效果,降低系统能耗。
[0015]分管路12具有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16的间隔距离可根据实际纺纱需求进行优化调节,从而提高集聚效果,降低系统能耗。
[0016]装置主要工作方式为:两路主管路I和2分别通过其上的连接头装置3与负压风机直接相连,主管路I和2通过其上的出气孔4与连接管路的连接头装置7相连,连接头装置7通过90度弯头8与连接管路上的连接管9相连,连接管9通过分管路12上方的进气孔15与分管路12相连,继而实现两路主管路I和2与分管路12之间的连接,具有左、右弧形弯曲的两路支管路13和14分别通过分管路下方的出气孔16实现分管路与一台细纱机左右两侧紧密纺负压集聚装置的相连。使用中,负压风机产生的负压首先进入两路主管路I和2,继而通过连接管路传递到分管路12,继而通过具有左、右弧形弯曲的两路支管路13和14传递到一台细纱机左右两侧紧密纺负压集聚装置,继而作用于纱线,实现纱线纺制过程中的纤维集聚,改善成纱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紧密纺用负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路主管路、一路分管路,所述两路主管路分别通过其上的连接头装置与负压风机直接相连,所述两路主管路上开有交错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所述一路分管路上方开有等间距的进气孔,所述两路主管路上的出气孔通过带有90度弯头的连接管路与一路分管路上的进气孔连接,所述分管路通过两侧的固定螺丝固定在细纱机两端放置在地面的支架上,在所述分管路下方开有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所述分管路上通过其上的出气孔和具有左、右弧形弯曲的两路支管路与一台细纱机左右两侧紧密纺负压集聚装置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密纺用负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路主管路头端含有连接头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密纺用负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管路上方具有等间距的进气孔的间隔距离与所述两个主管路上的交错等距间隔的圆形出气孔的间隔距离相等。
【文档编号】D01H5/72GK203546264SQ201320548772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刘新金, 谢春萍, 高卫东, 苏旭中, 张洪, 徐伯俊, 朱预坤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