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00672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浮法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设置有用于 在从锡槽导出的高温的玻璃带的下表面形成由硫酸盐形成的防瑕疵用保护层的保护层形 成部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建筑用平板玻璃、汽车用平板玻璃和显示器用平板玻璃等玻璃板领域内, 已知基于使用锡槽的浮法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基于浮法的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是如下制法向锡槽的熔融锡表面上供给熔融玻 璃,将熔融玻璃在熔融锡上成形为连续的片状,将在锡槽内成为规定宽度的连续的玻璃板 的高温玻璃带从熔融锡表面导出,将其退火后切割成规定尺寸的玻璃板。玻璃带从熔融锡表面的导出利用被称作“提升辊”的辊在锡槽的出口处将玻璃带 提起后搬运来进行。下面将该提升辊的存在部位称作“渣箱(dross box)”。导出的玻璃带 在渣箱的下游侧的退火炉中退火。下面将该进行退火的区域称作“退火部”,将在该退火部 支承、搬运玻璃带的辊称作“退火辊”。因为锡槽的熔融锡容易氧化,所以利用氮气和氢气的 混合气体将锡槽的气氛保持在还原气氛且保持正压。此外,与锡槽连通的渣箱也保持在正 压的还原气氛。下面将这些锡槽和渣箱的存在区域称作“成形部”。另外,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该装置是向退火炉内部导 入亚硫酸气体(SO2),使其与作为玻璃带的构成成分的碱金属、即钠反应,从而在玻璃带的 表面形成硫酸钠等的防瑕疵用保护层。专利文献1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是如下所述的装置利用间隔壁将退火部的规 定区划分隔开,对在该区划内流动的玻璃带喷射亚硫酸气体,从而在玻璃带的表面形成所 述防瑕疵用保护层。专利文献1 国际公开W002/051767号公报发明的揭示然而,专利文献1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中,虽然在导入亚硫酸气体的区划设置 有间隔壁,但该间隔壁与玻璃带空开距离设置。因而专利文献1的技术存在如下所述的缺 点如果所述区划位于退火炉的最上游侧,则区划内的气流因与上游侧相邻的渣箱的气流 的渗入而紊乱,难以使亚硫酸气体滞留在玻璃带表面,无法高效且均勻地在玻璃带上形成 防瑕疵用保护层。此外还存在该区划内的氧会渗入至渣箱和锡槽内的非氧化气氛中的问 题。特别是对于液晶显示器用的无碱玻璃,因为实质上不含碱金属成分,所以难以高 效地在玻璃带上形成防瑕疵用保护层。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可高效且均勻地在玻璃带上 形成硫酸盐的防瑕疵用保护层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的发明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该装置包括将熔融3玻璃连续地供给至收纳有熔融金属的锡槽的水平浴面而形成玻璃带的成形部;将在该成 形部中形成的所述玻璃带搬运至退火炉进行退火的退火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退火部的 玻璃带搬运方向的上游位置即玻璃带的温度为500°C 750°C的区域内设置有保护层形成 部,该保护层形成部用于在所述玻璃带的下表面形成由硫酸盐形成的防瑕疵用保护层;所 述保护层形成部由上游侧遮蔽构件和下游侧遮蔽构件分隔开而保持在大致密闭的状态;所 述上游侧遮蔽构件在玻璃带搬运方向的上游侧与玻璃带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游侧遮蔽构 件在玻璃带搬运方向的下游侧与玻璃带的下表面接触或者在玻璃带搬运方向的下游侧与 玻璃带的下表面隔开50mm以内的间隔;所述保护层形成部配置有用于供给亚硫酸气体的 喷嘴,利用由该喷嘴供给的亚硫酸气体在所述玻璃带的下表面形成所述防瑕疵用保护层, 并且该保护层形成部没有与所述玻璃带接触的辊;所述上游侧遮蔽构件的与玻璃带接触的 部分由耐热纤维片材构成,并且从非氧化性气体供给部向该耐热纤维片材供给非氧化性气 体。对于含有钠等碱金属成分的玻璃带,在玻璃带温度为500°C以上的条件下与亚硫 酸气体反应,形成防瑕疵用保护层。另一方面,从成形部导出的玻璃带的温度为750°C以下。 因为玻璃带的温度越高,亚硫酸气体和玻璃中碱土金属的反应速度越快,所以优选的玻璃 带的温度为650°C以上。存在于保护层形成部的辊在常规的玻璃带形成时相对于玻璃带退避而不与玻璃 带接触。该辊在玻璃带成形的调试时或发生故障时与不连续地流出的玻璃带抵接,从而高 效地搬运玻璃带。藉此,在玻璃带连续流动的状态下形成防瑕疵用保护层时,不存在与玻璃 带接触的辊,因此在保护层形成部内,玻璃带的整个下表面都暴露于亚硫酸气体,从而可均 勻地形成防瑕疵用保护层。此外,所述保护层形成部由上游侧遮蔽构件和下游侧遮蔽构件分隔开而保持在大 致密闭的状态;所述上游侧遮蔽构件在玻璃带搬运方向的上游侧与玻璃带的下表面接触, 所述下游侧遮蔽构件在玻璃带搬运方向的下游侧与玻璃带的下表面接触或者在玻璃带搬 运方向的下游侧与玻璃带的下表面隔开50mm以内的间隔。藉此,保护层形成部成为充满亚 硫酸气体的气氛,可均勻地形成防瑕疵用保护层。此外,可防止保护层形成部的氧化气氛漏 出至位于保护层形成部的上游侧的锡槽和渣箱的非氧化气氛中。还可防止因保护层形成部 的上游侧的非氧化气氛渗入至保护层形成部而导致的保护层形成部的内部紊乱。藉此,可 高效地在玻璃带上形成防瑕疵用保护层。对于下游侧遮蔽构件,即使保护层形成部的氧化 气氛漏出至退火炉,也因为退火炉为氧化气氛而没有问题。还有,本发明中,在保护层形成部配置有用于供给亚硫酸气体的喷嘴,利用由该喷 嘴供给的亚硫酸气体在玻璃带的下表面形成防瑕疵用保护层。而且,上游侧遮蔽构件由耐 热纤维片材构成,可将保护层形成部密闭,并且可将附着于玻璃带下表面的熔融金属除去。 藉此,可防止因熔融金属的附着而导致的保护层形成不均,可更均勻地形成保护层。此外, 从非氧化性气体供给部向该上游侧遮蔽构件供给非氧化性气体,利用非氧化性气体来防止 耐热纤维片材的氧化损耗。还有,通过从上游侧遮蔽构件喷射非氧化性气体,成形部和保护 层形成部受到非氧化性气体的保护,因此可将欲从保护层形成部向锡槽和渣箱的非氧化气 氛渗入的氧化气氛完全阻断。本发明中,较好的是所述下游侧遮蔽构件在与所述玻璃带的下表面接触时与玻璃4带接触的部分由耐热纤维片材构成,在与所述玻璃带的下表面接触时从非氧化性气体供给 部向该耐热纤维片材供给非氧化性气体。藉此,可将保护层形成部密闭,并且可将附着于 玻璃带下表面的熔融金属等进一步除去,可防止因熔融金属的附着而导致的保护层形成不 均,可更均勻地形成保护层。此外,可利用非氧化性气体来防止耐热纤维片材的氧化损耗。本发明中,较好的是所述耐热纤维片材是由碳纤维构成的毡状的纤维片材。藉此, 即使碳纤维与玻璃带的下表面接触,也可防止玻璃带的下表面产生瑕疵。本发明中,较好的是在所述保护层形成部配置有气体滞留构件,该气体滞留构件 用于使从所述喷嘴供给的亚硫酸气体滞留在玻璃带的正下方位置。因为亚硫酸气体比空气 重,所以仅通过从喷嘴向玻璃带喷射的方法,亚硫酸气体无法与玻璃带中的碱土金属很好 地反应。因此,通过利用气体滞留构件使亚硫酸气体滞留在玻璃带的正下方位置,可促进亚 硫酸气体和碱土金属的反应。此外,也可节省亚硫酸气体的供给量。本发明中,较好的是在所述保护层形成部配置有玻璃带搬运用辊,在形成所述防 瑕疵用保护层时,该辊相对于玻璃带位于相对地退避的位置,兼用作所述气体滞留构件。此 外,从使亚硫酸气体很好地滞留在辊上的角度来看,较好的是辊的上表面相对于喷嘴的亚 硫酸气体的喷射位置位于相同水平面或位于略靠下方。本发明中,较好的是所述玻璃带和所述喷嘴的距离设定为IOmm 150mm。如果使 喷嘴过于靠近玻璃带,则只能对玻璃带的一部分喷射亚硫酸气体,因此无法均勻地形成防 瑕疵用保护层。如果喷嘴过于远离玻璃带,则因为亚硫酸气体比空气重,所以从喷嘴喷射的亚硫 酸气体无法与玻璃带的碱土金属很好地反应。玻璃带和喷嘴的距离较好为20mm 100mm, 更好为40 75mm。本发明适用于无碱玻璃的制造,此时,较好的是所述保护层形成部的玻璃带的温 度为650°C 750°C。此外,较好的是所述玻璃带是不含碱金属成分的无碱玻璃。本发明的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的发明的特征在于,用本发明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 置制造平板玻璃。藉此,可高效地在玻璃带上形成硫酸盐的防瑕疵用保护层。根据本发明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因为向通过上游侧遮 蔽构件和下游侧遮蔽构件而被保持在大致密闭状态的保护层形成部供给亚硫酸气体,所以 可高效且均勻地在玻璃带上形成硫酸盐的防瑕疵用保护层,并且也可节省亚硫酸气体的供 给量。其结果是,可获得瑕疵少的高品质的玻璃。此外,本发明对于难以形成防瑕疵用保护 层的液晶显示器用无碱玻璃等无碱玻璃有效。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玻璃板制造设备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设置有托盘时的保护层形成部内的亚硫酸气体的浓度分布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将辊兼用作气体滞留构件时的保护层形成部内的亚硫酸气体的浓度 分布的说明图。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下面,按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 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的基于浮法的玻璃板制造设备10的剖5视图。以下说明中,以图1的玻璃带12的移动方向为基准,将其同方向侧称作下游侧(图 1的箭头A方向),将其反方向侧称作上游侧。图1所示的玻璃板制造设备10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设置有锡槽14、渣箱16、退 火炉18,在该退火炉18的上游位置设置有实施方式的保护层形成部20。锡槽14内收纳有高温的熔融锡22,通过向该熔融锡22的水平的浴面连续地供给 熔融玻璃,从而朝锡槽14的出口 15方向形成玻璃带12。玻璃带12在锡槽14的出口 15处 被渣箱16的提升辊M从熔融锡22上提起,在渣箱16内搬运。然后,在该玻璃带12通过 后述的保护层形成部20的过程中,由所供给的亚硫酸气体(SO2)等在该玻璃带12的下表 面形成由硫酸盐形成的防瑕疵用保护层。然后,形成有防瑕疵用保护层的玻璃带12在退火 炉18内搬运,在利用该退火炉18的退火辊30进行搬运的过程中逐渐冷却,从而制成平板 玻璃。众所周知,为锡的熔融温度以上的气氛的锡槽14和渣箱16需要保持非氧化气氛, 因此不间断地供给氮气(N2)或氮气(N2)与氢气(H2)的混合气体,从而防止熔融锡22的氧 化。接着,对保护层形成部20进行说明。该保护层形成部20是退火炉18的上游位置即玻璃带12的温度为500°C 750°C 的区域。对于含钠的玻璃带12,可在玻璃带12的温度为500°C以上的条件下与亚硫酸气体 反应而形成硫酸盐的防瑕疵用保护层。从锡槽14导出的玻璃带12的温度在750°C以下。 亚硫酸气体和玻璃中的碱土金属的反应速度有玻璃带12的温度越高则反应速度越快的倾 向,其优选温度为650°C以上。设置于保护层形成部20的辊32是在常规的玻璃带形成时、即连续地搬运玻璃带 12时相对于玻璃带12退避而不与玻璃带12接触的辊。在玻璃带成形的调试时或发生故障 时,玻璃带不连续地流出,此时,该辊32与玻璃带12抵接,高效地将玻璃带12搬出至退火 炉18。因此,因为辊32在形成防瑕疵用保护层时不与玻璃带12接触,所以在保护层形成 部20内,整个玻璃带都暴露于亚硫酸气体,从而均勻地形成防瑕疵用保护层。保护层形成 部20的长度(玻璃带12的搬运方向的长度)是不影响连续的玻璃带12的搬运的距离,为 300 600mm,较好为 400 500mm。此外,保护层形成部20由上游侧遮蔽构件34和下游侧遮蔽构件36分隔开而保持 在大致密闭的状态;所述上游侧遮蔽构件34在玻璃带搬运方向的上游侧与玻璃带12的下 表面接触,所述下游侧遮蔽构件36在玻璃带搬运方向的下游侧与玻璃带12的下表面接触 或者在玻璃带搬运方向的下游侧与该下表面隔开50mm以内的间隔。藉此,保护层形成部20 成为充满亚硫酸气体(SO2)的气氛,可均勻且高效地形成防瑕疵用保护层。保护层形成部 20的侧部既可以兼用作退火炉的侧壁,也可以设置遮蔽壁。此外,因为上游侧遮蔽构件34与玻璃带12接触,所以保护层形成部20的氧化气 氛不会漏出至位于保护层形成部20的上游侧的锡槽14和渣箱16的非氧化气氛中。还可 防止因渣箱16的气氛渗入至保护层形成部20而导致的保护层形成部20的气氛的紊乱,因 此亚硫酸气体和玻璃中的碱土金属很好地反应。因此,可高效地在玻璃带12上形成防瑕疵 用保护层。对于下游侧遮蔽构件36,在玻璃带12和下游侧遮蔽构件36之间设有规定的间 隙(50mm以内)时,即使保护层形成部的氧化气氛漏出至退火炉18,也因为退火炉18为氧6化气氛而没有问题。保护层形成部20配置有用于供给亚硫酸气体的喷嘴38,利用由该喷嘴38供给的 亚硫酸气体在玻璃带12的下表面均勻地形成防瑕疵用保护层。而且,上游侧遮蔽构件34由耐热纤维片材构成,可耐受750°C的温度,并且可将附 着于玻璃带12的下表面的异物拭去。此外,从非氧化性气体供给部(未图示)向该上游侧遮蔽构件34供给非氧化性气 体(例如氮气),利用该非氧化性气体来防止耐热纤维片材的氧化损耗。还有,通过从上游 侧遮蔽构件34喷射非氧化性气体,渣箱16和保护层形成部20受到非氧化性气体的保护, 因此可将欲从保护层形成部20向锡槽14和渣箱16的非氧化气氛中渗入的氧化气氛完全 阻断。对于下游侧遮蔽构件36与玻璃带12的下表面接触的形态,较好的是下游侧遮蔽 构件36与上游侧遮蔽构件34同样地也由耐热纤维片材构成。此时,即使玻璃带12的下表 面残留有异物,也可再将其拭去。此外,也从非氧化性气体供给部(未图示)向下游侧遮蔽 构件36供给非氧化性气体(例如氮气),利用该非氧化性气体来防止耐热纤维片材的氧化 损耗。作为耐热纤维片材,优选可耐受750°C以上、特别是1000°C以上的温度的材质的 纤维。具体而言,有碳纤维、二氧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金属纤维等无机纤维, 优选硬度低、不易使玻璃带产生瑕疵、而且排斥熔融锡的碳纤维。作为纤维片材,优选毡状 的片材或者编织布或无纺布状的片材。具体而言,可使用例如碳纤维的毡状片材(碳毡) 或碳纤维的编织布(碳布)等。耐热纤维片材也可以是由不同材质的2种以上的无机纤维 构成的纤维片材。即使碳纤维残存于玻璃带下表面,也会在例如退火炉18部的后半部等温 度较高的氧化气氛中烧尽而消失,不会成为污染等缺陷。耐热纤维片材的厚度无特别限定,为具有柔软性,较好为5mm以上。厚度无特定上 限,从所述非氧化性气体供给部向耐热纤维片材供给非氧化性气体时,从相对于非氧化性 气体的压力损失的角度来看,厚度较好为30mm以下,即10 20mm,特好为15mm。形成耐热 纤维片材时,既可以仅采用毡状片材,或者也可以将多块编织布或无纺布重叠,还可以将毡 状片材和编织布或无纺布组合。对实质上不含钠等碱金属成分的液晶显示器用无碱玻璃的玻璃带12喷射亚硫酸 气体时,在玻璃带12的下表面形成的并非硫酸钠的防瑕疵用保护层,而是硫酸钙、硫酸锶、 硫酸镁等硫酸盐的防瑕疵用保护层。但是,硫酸钙、硫酸锶、硫酸镁等的保护层无法以硫酸钠的保护层那么高的效率形 成。因此,本发明中,较好的是保护层形成部20的玻璃带12的温度为650°C 750°C。 对于无碱玻璃的玻璃带12,在玻璃带12的温度为650°C以上的条件下,玻璃中的碱土金属 成分容易与亚硫酸气体反应而形成硫酸盐的防瑕疵用保护层。还有,较好的是玻璃带12和喷嘴38的距离设定为IOmm 150mm。如果使喷嘴38 过于靠近玻璃带12,则只能对玻璃带12的一部分喷射亚硫酸气体,因此无法均勻地形成防 瑕疵用保护层。相反地,如果喷嘴38过于远离玻璃带12,则因为亚硫酸气体比空气重,所以 从喷嘴38喷射的亚硫酸气体无法与玻璃带12的碱土金属很好地反应。因此,玻璃带12和7喷嘴38的距离更好为20mm 150mm,进一步更好为40 75mm。还有,较好的是在保护层形成部20配置有托盘(气体滞留构件)50,该托盘50用 于使从喷嘴38供给的亚硫酸气体滞留在玻璃带12的正下方位置。因为亚硫酸气体比空气 重,所以仅通过从喷嘴38向玻璃带12喷射的方法,亚硫酸气体无法与碱土金属很好地反 应。因此,通过利用托盘50使亚硫酸气体滞留在玻璃带12的正下方位置,可促进亚硫酸气 体和碱土金属的反应。此外,也可进一步节省亚硫酸气体的供给量。图2是以a区域(浓度高)、b区域(浓度中)、c区域(浓度低)表示设置有 托盘50时的保护层形成部20内的亚硫酸气体的浓度分布的说明图。由图2可知,亚硫酸 气体因托盘50而滞留在辊32的周边,且该亚硫酸气体的浓度在玻璃带12正下方的辊32 和玻璃带12的下表面之间的区域内达到最大值。藉此,亚硫酸气体和玻璃带12的碱土金 属的反应得到促进。另一方面,图3是以a区域(浓度高)、b区域(浓度中)、c区域(浓度低) 表示将辊32兼用作气体滞留构件时的保护层形成部20内的亚硫酸气体的浓度分布的说明 图。如图3所示,亚硫酸气体因辊32而滞留在辊32的上方,且虽然无法获得托盘50那样 的滞留效果,但该亚硫酸气体的浓度在玻璃带12正下方的辊32和玻璃带12的下表面之间 的区域内达到最大值。藉此,亚硫酸气体和玻璃带12的碱土金属的反应得到促进。从使亚 硫酸气体很好地滞留在辊32上的角度来看,较好的是辊32的上表面相对于喷嘴38的亚硫 酸气体的喷射位置位于相同水平面或位于下方。如上所述,利用采用实施方式的玻璃板制造设备10的玻璃板制造方法,可高效且 均勻地在玻璃带12上形成硫酸盐的防瑕疵用保护层。作为实施例,在本发明的防瑕疵用保护层形成部内,在从锡槽连续地导出的无碱 玻璃的玻璃带的下表面连续地形成由亚硫酸气体形成的保护层。可在玻璃带的下表面均勻 地形成保护层,并且亚硫酸气体的用量与以往相比减少。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本发明可用于基于使用锡槽的浮法的平板玻璃的制造,适合于通过浮法来制造建 筑用平板玻璃、汽车用平板玻璃和显示器用平板玻璃等玻璃板。另外,在这里引用2008年6月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149615号的说 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的所有内容作为本发明说明书的揭示。符号的说明10…玻璃板制造设备,12…玻璃带,14…锡槽,15…出口,16…渣箱,18…退火炉, 20…保护层形成部,22…熔融锡,24…提升辊,30…退火辊,32…辊(气体滞留构件),34... 上游侧遮蔽构件,36…下游侧遮蔽构件,38…喷嘴,50…托盘(气体滞留构件)8
权利要求
1.一种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该装置包括将熔融玻璃连续地供给至收纳有熔融金属 的锡槽的水平浴面而形成玻璃带的成形部;将在该成形部中形成的所述玻璃带搬运至退火 炉进行退火的退火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退火部的玻璃带搬运方向的上游位置即玻璃带的温度为500°c 750°C的区域 内设置有保护层形成部,该保护层形成部用于在所述玻璃带的下表面形成由硫酸盐形成的 防瑕疵用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形成部由上游侧遮蔽构件和下游侧遮蔽构件分隔开而保持在大致密闭的 状态;所述上游侧遮蔽构件在玻璃带搬运方向的上游侧与玻璃带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游 侧遮蔽构件在玻璃带搬运方向的下游侧与玻璃带的下表面接触或者在玻璃带搬运方向的 下游侧与玻璃带的下表面隔开50mm以内的间隔;所述保护层形成部配置有用于供给亚硫酸气体的喷嘴,利用由该喷嘴供给的亚硫酸气 体在所述玻璃带的下表面形成所述防瑕疵用保护层,并且该保护层形成部没有与所述玻璃 带接触的辊;所述上游侧遮蔽构件的与玻璃带接触的部分由耐热纤维片材构成,并且从非氧化性气 体供给部向该耐热纤维片材供给非氧化性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侧遮蔽构件在与 所述玻璃带的下表面接触时与玻璃带接触的部分由耐热纤维片材构成,在与所述玻璃带的 下表面接触时从非氧化性气体供给部向该耐热纤维片材供给非氧化性气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纤维片材是由 碳纤维构成的毡状的纤维片材。
4.如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 层形成部配置有气体滞留构件,该气体滞留构件用于使从所述喷嘴供给的亚硫酸气体滞留 在玻璃带的正下方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滞留构件是配置 于所述保护层形成部的玻璃带搬运用辊,在形成所述防瑕疵用保护层时,该辊相对于玻璃 带位于相对地退避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 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带 和所述喷嘴的距离设定为IOmm 150mm。
7.如权利要求1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 带的温度为650°C 750°C的区域内设置有所述保护层形成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带是无碱玻璃。
9.一种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权利要求1 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平板玻 璃的制造装置制造平板玻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可高效地在玻璃带上形成硫酸盐的防瑕疵用保护层的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玻璃板制造设备的保护层形成部规定为如下区域位于退火炉的上游位置,且玻璃带的温度为亚硫酸气体和碱土金属很好地反应的500℃~750℃的温度。该保护层形成部由上游侧遮蔽构件和下游侧遮蔽构件分隔开而保持在大致密闭的状态;所述上游侧遮蔽构件在玻璃带搬运方向的上游侧与玻璃带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游侧遮蔽构件在玻璃带搬运方向的下游侧与玻璃带的下表面接触或不接触。因为上游侧遮蔽构件与玻璃带接触,所以保护层形成部的氧化气氛不会漏出至位于保护层形成部的上游侧的锡槽和渣箱的非氧化气氛中。此外,可防止因保护层形成部的上游侧的气氛渗入至保护层形成部(20)而导致的保护层形成部的内部紊乱,因此亚硫酸气体和碱土金属很好地反应。
文档编号C03C17/22GK102046542SQ20098012119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6日
发明者伊贺元一, 伴信之, 泷口哲史, 花井康一 申请人:旭硝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