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立体车库的交换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存放多辆车的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的交换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车辆拥有量的增速加快,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地制宜地增加路面停车泊位的数量,把路边闲置地块或小区内广场作为停车场,可缓解停车难问题,但增加的泊车位的数量始终有限,且易造成路面拥挤。一般情况下,机械式立体车库的占地面积为平面场地的1/2至1/25,空间利用率比建筑物自走式停车库提高75%以上,因此,发展立体车库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优选方案。目前,机械式立体车库是中小型车库的主要型式,传统机械式立体车辆交换装置有翻板式、旋转式或承重板平面移动方式,翻板式和旋转式只能应用小型立体车库,车位较少,一般不超过8个。而承重板平面移动式在车辆交换方面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1、移动一辆车需移动多辆车,能量消耗大;2、移动线路较长,车辆出库时间较长;3、运行机构较复杂,多辆车同时出库时有矛盾。且传统机械式立体车辆交换装置中,载车板结构复杂、笨重。另有一种模式,立体车库利用垂直运输机构将停放于车库入口的车辆提升至库位平面处,再由水平运输机构将车辆搬运至库位,即可实现停车。取车时,先将垂直运输机构上升至库位平面处,再由水平运输机构将车辆搬运至垂直运输机构上,最后由垂直运输机构将车辆下放至车库入口处,即可实现取车。采用该模式的立体车库,要完成一套完整的存取车流程,需要将车辆在垂直运输机构和水平运输机构之间来回的搬动。为避免垂直运输机构和水平运输机构的交叉碰撞,传统的水平运输机构结构复杂,如加入旋转装置,停车和取车的耗时较长,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简易快捷的立体车库的交换传动装置。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立体车库的交换传动装置,包括垂直运输电梯、载车台)和水平传动装置,所述垂直运输电梯包括两侧的支架及固定于支架内侧并间隔排列的支架齿;所述的载车台包括托架及固定于托架外侧并间隔排列的托架齿,托架齿、支架齿交错穿接配合,前述托架齿可以从间隔排列的支架齿之间穿过,支架齿可以从间隔排列的托架齿之间通过;所述水平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及与第一齿轮同步传动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固定安装于载车台上的齿条啮合传动。所述垂直运输电梯还包括由支撑柱、支撑板构成的支撑架,所述支架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支撑柱。
所述水平传动装置还包括电机、减速机、光杆和变速箱,所述电机与减速机配合连接,所述减速机与第一齿轮配合连接,所述减速机配合连接有光杆,所述光杆配合连接变速箱,所述变速箱配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齿条的长度与载车台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线速度之比为1 :1。所述支撑板两侧设置有加强筋。与现有产品相比,本发明在平移机构和垂直机构相交时,采用梳式结构进行交换。车辆入库时,垂直机构动作,车辆上升至库位平面处,平移机构承接后将车辆平移至库位,从而实现立体车库的车辆入库。车辆出库时,平移机构到达垂直机构交会处,垂直机构与平移机构进行梳式承接,平移机构移出,车辆由垂直机构齿梳承接,垂直机构将车辆带出库位,实现车辆出库。故车辆的存取简单方便,均为无拐弯的直行方式,单车进出时间短。同时本发明采用了立体车库间断式齿条双齿轮同步接力传动模式,避免垂直运输机构和水平运输机构的交叉碰撞,无需旋转车辆,即可实现车辆的双向横移,实现两边库位均可停车,改变了传统齿轮和齿条配合的连续式直线运动,实现齿轮和齿条的间断式同步传动。故本立体车库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安全性能高,可以创建多层停车位,存容量大,空间利用率高,且成本低,易于大范围推广。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全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半齿结构示意图3是本发明垂直运输电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垂直运输电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水平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中1-垂直运输电梯,11-支架,12-支架齿,2-载车台,21-托架,22-托架齿,3-水平传动装置,31-齿条,32-第二齿轮,33-变速箱,34-光杆,35-减速机,36-电机,37-第一齿轮,A、B、C-立体车库库位。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立体车库的交换传动装置,包括垂直运输电梯1、载车台2和水平传动装置3。垂直运输电梯1包括位列两侧的支架11及固定于支架11内侧并间隔排列的支架齿12。如图3和图4所示,前述垂直运输电梯1还包括四角配合安装有支撑柱13的支撑板14,前述支架11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支撑柱13。支撑柱13和支撑板14相互配合,形成垂直运输电梯1的支撑架,起到支撑整个垂直运输电梯1的作用。支撑板14位于支架齿12的下方或上方均可,都可以发挥支撑板14的支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4位于支架齿12的下方。载车台2两侧的镂空结构,方便载有车辆的载车台2出入。前述支撑板14两侧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可提高支撑板14的强度。
载车台2包括托架21及固定于托架21外侧并间隔排列的托架齿22。支架齿12可从间隔排列的托架齿22之间通过,托架齿22可从间隔排列的支架齿12之间穿过。间隔排列的支架齿11和托架齿22配合形成梳式结构,车辆通过梳式结构进行交换。并且间隔排列的支架齿11和托架齿22形成高低不平的凹槽和凸起,具有防滑的作用。水平传动装置3包括齿条31、第二齿轮32、变速箱33、光杆34、减速机35、电机36和第一齿轮37。电机36与减速机35配合相连。电机36是立体车库的水平传动装置3中的动力源装置,可带动减速机35工作。减速机35与第一齿轮37配合相连,减速机35与光杆34配合相连。工作时,减速机35带动第一齿轮37和光杆34动作。光杆34配合连接变速箱33,变速箱33与第二齿轮32配合连接。减速机35通过光杆34带动变速箱33动作。工作时,可通过调节变速箱33将第二齿轮32与第一齿轮37的分度圆线速度之比调整为1:1。齿条31固定安装在于载车台2,且齿条31均与第二齿轮32、第一齿轮37相啮合。齿条31的长度与载车台38的宽度相适应。实现第二齿轮32和第一齿轮37的同步传动,还可以选用其他的结构。将第二齿轮32和第一齿轮37用链条配合连接。由于减速机35与第一齿轮37配合相连,工作时,减速机35带动第一齿轮37动作。第一齿轮37作为主动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齿轮32,从而实现第一齿轮37和第二齿轮32的同步传动。第一齿轮37和第二齿轮32的同步传动,使得载车台2可以平稳的变换库位。工作时,第一齿轮37带动齿条31,与齿条31固定连接的载车台2随之平移。当载车台2通过垂直运输间隔通道,齿条31与第二齿轮32接触。第一齿轮37和第二齿轮32同步传动,载车台2平移的速度不变。随着移动距离的增大,第一齿轮37与齿条31脱离,载车台2完全移动到另一个库位上。立体车库的车辆交换装置和水平传动装置相互配合,改变了原有的移库方式。所载车辆运行平稳,中途不会出现颠簸,且能耗大为降低。车辆入库过程流畅,进出库时间短,单车设计进/出车位时间为90秒。且设备操作简易,建设成本低,日常维护方便,使用费用大为下降。实施例一的梳式结构采用全齿结构,前述支架1两侧布满间隔排列的支架齿11,所述托架21两侧布满间隔排列的托架齿22。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的梳式结构采用半齿结构,支架11两侧端部配合安装有支架齿12,中部未安装有支架齿12。所述托架21两侧端部配合安装有托架齿22,中部未安装有托架齿22。实施例二在发挥了梳式结构的功效时,节省了材料,降低了车辆交换装置的重量,节约成本,提高功效。实施例二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结合附图,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车辆入库至位置A)
车辆停放使用时,车辆驶入立体车库垂直运输电梯1中,垂直运输电梯支架齿12承载车辆。车辆上行垂直运输电梯1在主机作用下垂直运行至立体车库库位平面处。电机36驱动减速机35带动第一齿轮37和光杆34的转动,第一齿轮37带动齿条31平移,齿条31带动载车台2平移。当载车台2经过垂直运输间隔通道时,齿条31先行通过垂直运输间隔通道,而由光杆34带动的变速箱33实现第二齿轮32与第一齿轮37的同步转动。当齿条31传动到第二齿轮32位置时实现同步接力,齿条31在第二齿轮32带动下通过垂直运输间隔通道,载车台2在齿条1带动下从A位置移到立体车库垂直运输电梯1中,置于B位置,处于垂直运输电梯1的支架齿12下方。在前述的两个实施例中,此时载车台2位于支架齿12下方、支撑板14上方。机构交换垂直运输电梯1短距离下行,将车辆置漏齿于载车台2的托架齿22上,实现车辆交换。车辆平移载有车辆的载车台2,在水平传动装置3的作用下,从B位置移到立体车库库位A位置,实现车辆入库。车辆出库的过程和车辆入库的过程相反,不再赘述。本发明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本产品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立体车库的交换传动装置,包括垂直运输电梯(1)、载车台(2)和水平传动装置(3), 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运输电梯(1)包括两侧的支架(11)及固定于支架(11)内侧并间隔排列的支架齿(12);所述的载车台(2)包括托架(21)及固定于托架(21)外侧并间隔排列的托架齿(22),托架齿(22)、支架齿(12)交错穿接配合;所述水平传动装置(3)包括第一齿轮 (37)及与第一齿轮(37)同步传动的第二齿轮(32),第一齿轮(37)、第二齿轮(32)与固定安装于载车台(2)上的齿条(31)啮合传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运输电梯(1)还包括由支撑柱 (13)、支撑板(14)构成的支撑架,所述支架(11)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支撑柱(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动装置(3)还包括电机(36 )、 减速机(35 )、光杆(34 )和变速箱(33 ),所述电机(36 )与减速机(35 )配合连接,所述减速机 (35)与第一齿轮(37)配合连接,所述减速机(35)配合连接有光杆(34),所述光杆(34)配合连接变速箱(33 ),所述变速箱(33 )配合连接有第二齿轮(32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1)的长度与载车台(2)的宽度相适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7)和第二齿轮(32)的分度圆线速度之比为1 :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两侧设置有加强筋。
全文摘要
立体车库的交换传动装置,属于存放多辆车的车库技术领域,垂直运输电梯包括两侧的支架及固定于支架内侧并间隔排列的支架齿;载车台包括托架及固定于托架外侧并间隔排列的托架齿,托架齿、支架齿交错穿接配合;水平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及与第一齿轮同步传动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固定安装于载车台上的齿条啮合传动。本发明避免垂直运输机构和水平运输机构的交叉碰撞,无需旋转车辆,即可实现车辆的双向横移,实现两边库位均可停车,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安全性能高,可以创建多层停车位,存容量大,空间利用率高,且成本低,易于大范围推广。
文档编号E04H6/22GK102561769SQ2012100659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章关森 申请人:浙江凯达奔克起重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