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踏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912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转踏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踏板装置。



背景技术:

巷道搬运台车是大型智能化停车设备的一个核心部件,台车上面搭载有智能取车机构。

现有技术中,台车若仅沿水平面运行,台车平面和车位平面之间的平面度和间隙都可以很容易做到满足要求,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效率,台车通常布置在一个大主升降平台上,即台车在升降平台上水平移动的同时还随着升降平台一起升降,这样的话,台车与车库静止的部件之间必须留有足够大的安全间隙,且升降平台处在平层位置时,台车平面与静止的车位平面之间,必然存在因平层精度和型材扰度等原因而产生高低误差,当智能取车机构工况要求高,间隙大、高差大时,就不能运行。

因此,解决台车平面与车位平面之间的搭接和平齐成为这种应用的关键,也是现有技术的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踏板装置,既能使台车与车位架实现搭接,又能撑起台车使台车与车位架平齐,保证智能取车机构的正常运行。

一种翻转踏板装置,包括:

安装在台车上的转轴;

通过链条驱动所述转轴的电机;

固定在所述转轴上与车位架对接的踏板;

受转轴驱动以支撑台车的撬臂,该撬臂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台车和车位 架上。

车辆需要在台车与车位架之间发生转移时,台车靠近车位架,电机驱动转轴转动,撬臂的一端搭置在车位架上,另一端撑起台车,使台车与车位架平齐,踏板用于衔接台车和车位架,填充台车和车位架的间隙,使车辆能够平稳地在台车和车位架之间进行转移。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台车与车位架平齐,是指用于承载车辆的表面平齐,使车辆在台车和车位架之间移动平稳,避免出现明显起伏。

作为优选,所述踏板的底面设有与转轴相固定的连接耳。

连接耳与转轴之间可以采用键连接方式进行固定,通过转轴的转动带动踏板的翻转。

作为优选,所述台车设有结构梁,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板安装在结构梁下方。

所述台车上设有位于连接耳两侧的轴向限位件。在撬臂绕转轴转动的过程中,轴向限位件阻止踏板沿转轴轴向发生移动。优选地,所述轴向限位件为固定在台车上且与转轴配合的轴套。

作为优选,所述撬臂为一体结构,撬臂中部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撬臂一端为与车位架顶面配合的搭接部,另一端为与台车底面相抵的托起部。

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撬臂旋转,撬臂一端的搭接部压向车位架顶面,撬臂另一端的托起部撑起台车,使台车与车位架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撬臂的中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踏板装置,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解决了台车与车位架之间具有高度差和空隙时,智能取车机构的过渡问题,使得台车能够布置在主升降平台上同时进行水平运行和垂直运行,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踏板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踏板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踏板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踏板装置工作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踏板装置中踏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踏板装置中撬臂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踏板装置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踏板装置非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中:1、转轴;2、链条;3、电机;4、电机安装板;5、撬臂;6、踏板;7、台车;8、连接耳;9、轴套;10、托起部;11、搭接部;12、车位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翻转踏板装置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翻转踏板装置,包括:安装在台车7上的转轴1、通过链条2驱动转轴1的电机3、固定在转轴1上与车位架12对接的踏板6、以及受转轴1驱动以支撑台车7的撬臂5。

如图3、图4所示,转轴1位于台车7的侧缘,转轴1中部固定套设有齿轮,齿轮与电机3的输出轴之间通过链条2进行传动,转轴1转动时,带动踏板6以及撬臂5同步翻转。

如图1所示,台车7的底面设有结构梁,结构梁的底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安装板4,电机3固定在电机安装板4的底面。

如图5所示,踏板6的底面设有与转轴1相固定的连接耳8,连接耳8通过键连接的方式与转轴1连接,如图2所示,踏板6为5块,沿转轴1依次排布,连接耳8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与转轴1相固定的轴套9,轴套9防止连接耳8沿转轴1的轴向发生偏移,进而防止踏板6沿转轴1的轴向发生偏移。

如图6所示,撬臂5为一体结构,且绕转轴1呈旋转对称结构,撬臂5的中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与转轴1固定,撬臂5一端为于车位架12顶面相配合的搭接部11,另一端为于台车7底面相抵的托起部10,如图2所示,转轴1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撬臂5。

本实用新型翻转踏板6装置工作时的状态如图7所示,电机3通过链条2驱动转轴1转动,转轴1带动撬臂5和踏板6同步翻转,撬臂5的搭接部11搭 置在车位架12上,车位架12向搭接部11提供着力点,撬臂5的托起部10处于台车7的底面,并将台车7托起至与车位架12平齐,踏板6处于台车7和车位架12之间,填补台车7与车位架12之间的间隙。

在台车7移动时,踏板6的状态如图8所示,电机3驱动撬臂5和踏板6翻起,减小台车7的外轮廓尺寸,便于台车7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仅就本实用新型的一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其他方式的限制,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和类似或雷同的方案,均视为是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