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自回正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1179发布日期:2018-07-27 21:29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层自回正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汽车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下降和个人购车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私人汽车将大规模的进入家庭,给城市的停车问题带来了很大压力。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飙涨,城市“停车难”问题也日益凸显:车位缺口增大、公共停车场建设滞后、乱停车现象屡禁不止,致使停车呈现出多种“并发症”。

现有停汽车机械装置:我们大概分为升降横移类、垂直升降类、讲义升降类、平移类、垂直循环类这五类。

目前,机械式停车库的常见类型设备吊装及转移型和垂直升降式等。他们具有这样的特点需要大的停车场和高费用,更适合建在公共场所停车场如城市或中心的中心业务。随着个人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在住宅小区、单位的停车问题成为了严重的问题。这使得在住宅小区和单位停车能力提高成为了迫切问题。所以一些简单的两层的机械式停车库因此而形成。然而,目前简单的双层机械停车车库也有一些缺陷。首先,在这些类型的停车设备,汽车都是垂直放置的或倾斜于道路轴线,所以汽车需要倒车入车库。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个更宽广的道路或通道,所以在那些狭窄的道路或通道不能使用这些类型的停车设备,因此,这些道路或通道的车位不能要充分挖掘。第二,这些类型的停车设备只有简单的升降功能,没有无避让功能。如果低层有一辆车,就无法使汽车停入车库或者是离开车库。为了从上层存取车,较低的汽车必须暂时的离开。为了确保可以在任何时间上车转移或从车库离开,停车位底层汽车主人必须把他的钥匙交付工作人员保管。这给下层汽车的车主带来了一些不便和心理担心。而我们这种类型的双层停车位,无论是低层是否停车,它并不影响的上部楼层停车或是取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自回正停车装置,在对停车速度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降低了制造成本,节省了空间。可以很好的解决现有小区停车难和乱停车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自回正停车装置,包括:夹持装置、抬升装置和载车盘;

所述载车盘与地面之间通过支撑装置相连,使得所述载车盘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所述载车盘具有至少一个载车平台,所述载车平台受一平移装置驱动,在水平方向上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抬升装置的方向移动;

所述抬升装置包括高度驱动机构和水平转动机构,所述高度驱动机构驱动夹持装置沿着与地面垂直的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移动,所述水平转动机构驱动夹持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

所述夹持装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夹持装置将位于地面上的汽车夹持,并且所述汽车和载车盘分别位于抬升装置的两侧;所述夹持装置位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汽车的底部位于载车盘所在平面的上方,并且所述汽车和载车盘分别位于抬升装置的两侧;所述夹持装置转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汽车向着靠近载车盘的方向转动;所述载车平台在平移装置的驱动下移动至汽车的正下方,所述夹持装置与汽车分离后,汽车放置于载车平台上并随着平移装置复位至初始位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液压杆,其沿着汽车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两端分别设置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沿着汽车的宽度方向改变自身长度;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两端分别向着靠近地面的方向延伸出竖杆;所述竖杆的末端设置有轮胎夹紧机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夹紧机构包括沿着轮胎的的直径方向相向设置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之间通过第三液压杆相连,所述夹紧块为楔块,其相向的一面为斜面;

所述第三液压杆改变两个夹紧块之间的距离,使得夹紧块由轮胎的底部嵌入将轮胎抬高。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抬升装置为一与地面垂直设置的立柱,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侧面通过一横杆与所述立柱连接;

所述立柱具有一沿着立柱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横杆在抬升电机驱动下,沿着所述滑槽上下移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与设置于地面上的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立柱在转动电机的驱动在绕着底座转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载车平台分别通过链条和链轮与载车盘连接;所述链轮与一齿轮同轴连动设置;载车平台的平移电机的输出齿轮通过一同步器与不同的链轮传动连接,从而驱动不同的链轮转动以带动不同的载车平台移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器括拨叉、花键毂、接合套;所述拨叉推动接合套在花键毂上移动一定距离,使得接合套与齿轮啮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夹持装置通过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的夹持,使得车辆能够自回正,这样车主在停车时就无需将车辆停得特别正,降低了对车主停车位置的要求,加快了停车的耗时。

2.载车平台通过一个平移电机输出动力,可以任意驱动其中任意一个载车平台平移。这样就实现了通过一个平移电机驱动载车平台移动。

3.在载车平台的下层还可以形成两辆侧方位停车位,上层是五辆倒车入库式载车平台,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而且适用现有小区现状。可以在小区中现有的停车位上进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双层自回正停车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抬升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考图1-3,一种双层自回正停车装置,包括:夹持装置1、抬升装置2和载车盘3;

所述载车盘3与地面之间通过支撑装置31相连,使得所述载车盘3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所述载车盘3具有五个载车平台31,所述载车平台31受一平移装置驱动,在水平方向上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抬升装置2的方向移动;载车平台3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属于本实施例的简单替换,不再赘述。

所述抬升装置2包括高度驱动机构和水平转动机构,所述高度驱动机构驱动夹持装置1沿着与地面垂直的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移动,所述水平转动机构驱动夹持装置1在水平方向上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

具体来说,所述夹持装置1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夹持装置1将位于地面上的汽车夹持,并且所述汽车和载车盘3分别位于抬升装置2的两侧;所述夹持装置1位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汽车的底部位于载车盘3所在平面的上方,并且所述汽车和载车盘3分别位于抬升装置2的两侧;所述夹持装置1转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汽车向着靠近载车盘3的方向转动;所述载车平台31在平移装置的驱动下移动至汽车的正下方,所述夹持装置1与汽车分离后,汽车放置于载车平台31上并随着平移装置复位至初始位置。

因此,停车的全过程为:

1、通过夹持装置1将汽车的四个轮加紧,使得汽车轮胎离开地面,在夹持过程中使得车辆回正。

2、然后通过抬升装置2将车辆提升至第二位置并旋转90°至第三位置,此时,对应的载车平台31伸出位于汽车下方。

3、夹持装置1将车辆至于载车平台31上,然后载车平台31回到载车盘3上,完成停车。

取车的全过程:

1、载车平台31载着汽车向外移动一定距离,夹持装置1将汽车夹紧,脱离托盘。

2、抬升装置2旋转90°并带动夹持装置1下降到第一位置;

3、夹持装置1将汽车松开,放置地表。

具体来说,所述夹持装置1包括第一液压杆11,其沿着汽车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两端分别设置第二液压杆12,所述第二液压杆12沿着汽车的宽度方向改变自身长度;所述第二液压杆12的两端分别向着靠近地面的方向延伸出竖杆13;所述竖杆13的末端设置有轮胎夹紧机构14。

所述轮胎夹紧机构14包括沿着轮胎的的直径方向相向设置的夹紧块141,所述夹紧块141之间通过第三液压杆142相连,所述夹紧块141为楔块,其相向的一面为斜面;

所述第三液压杆142改变两个夹紧块141之间的距离,使得夹紧块141由轮胎的底部嵌入将轮胎抬高。由于夹紧块141为楔块,这样两个夹紧块141在相向移动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嵌入轮胎与地面之间,从而将整辆车抬起至夹持装置1上。

所述抬升装置2为一与地面垂直设置的立柱,所述第一液压杆11的侧面通过一横杆15与所述立柱连接;

所述立柱具有一沿着立柱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横杆15在抬升电机驱动下,沿着所述滑槽上下移动。这样就实现了横杆15带动整个夹持装置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为了让夹持装置1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立柱与设置于地面上的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立柱在转动电机的驱动在绕着底座转动。

每一个所述载车平台31分别通过链条和链轮与载车盘3连接;所述链轮与一齿轮同轴连动设置;载车平台31的平移电机的输出齿轮通过一同步器与不同的链轮传动连接,从而驱动不同的链轮转动以带动不同的载车平台31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器括拨叉、花键毂、接合套;所述拨叉推动接合套在花键毂上移动一定距离,使得接合套与齿轮啮合。

上述的双层自回正停车装置,通过夹持装置1通过第一液压杆11和第二液压杆12的夹持,使得车辆能够自回正,这样车主在停车时就无需将车辆停得特别正,降低了对车主停车位置的要求,加快了停车的耗时。

并且,载车平台31通过一个平移电机输出动力,可以任意驱动其中任意一个载车平台31平移。这样就实现了通过一个平移电机驱动载车平台31移动。在载车平台31的下层还可以形成两辆侧方位停车位,上层是五辆倒车入库式载车平台31,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而且适用现有小区现状。可以在小区中现有的停车位上进行改造。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