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盆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1860发布日期:2018-10-23 22:25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园林产品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花盆成型机。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花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为塑料花盆,二是粘土烧制的瓦盆。它们的存在,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靓丽的风景,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它们的弊端也越来越显现出来:塑料花盆,易碎,其生产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身、环境危害大;塑料制品本身为不易分解的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不易降解,对环境的污染将会长期存在。粘土烧制的瓦盆,易碎,而且选用粘土烧制,需要挖取粘土,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性损毁:烧制瓦盆时,粉尘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为弥补现有塑料花盆和粘土烧制的瓦盆的不足,水泥花盆孕育而生。现有水泥花盆一般是人工进行制作,人工在制作水泥花盆时,首选一般先制作用于成型水泥花盆的模具(内模和外模,内模和外模一般采用塑料或硅胶制成),然后将内模固定于外模内,再人工往内模和外模之间的间隙内布设钢筋,再人工往内模和外模之间进行填料,填料时需要人工敲打外模,去除内模和外模之间残留的气体,保证内模和外模之间填料密实。填料后需要静置一段时间等待水泥花盆成型。所以,不仅工序繁多,而且比较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所以成本较高。另外,待水泥花盆成型后,还需要人工进行开模,取出已经成型水泥花盆,所以也比较费力,也比较容易对已经成型水泥花盆外型造成损伤。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盆成型机,其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而且能够自动取出已经成型的花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花盆成型机,包括内模和外模,以及机架,所述内模和所述外模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外模位于所述内模的下方,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内模从所述外模上方套入所述外模内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内模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安装有用于将已经成型的水泥花盆从所述内模上顶出的顶出机构;所述外模由底模板和围绕所述底模板设置的至少两块侧模板组合而成,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多个驱动机构,各所述驱动机构与对应的所述侧模板连接,所述底模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内模的正下方;还包括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取料装置的取料端往复伸缩于所述底模板与所述内模之间,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带动与所述取料装置同一侧的所述侧模板移动并供所述取料装置的取料端伸至所述内模与所述底模板之间的空间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取料装置同一侧的所述侧模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油缸和用于安装所述内模的内模固定板,所述第一油缸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内模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上。

优选的,所述取料装置包括第一滑动导向件、滑块和取料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取料架在所述第一滑动导向件上移动的驱动气缸,所述第一滑动导向件和所述驱动气缸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滑动导向件滑动配合,所述取料架固定于所述滑块上,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取料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对应于所述内模的位置固定装设有底模安装板,所述底模安装板上安装有底模安装座,所述底模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模安装座上。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环绕所述底模安装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和第四围板,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三围板成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围板和所述第四围板成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取料装置均位于所述机架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围板和所述第四围板分别与所述第三围板的相应边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围板和所述第四围板经第二滑动导向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围板、所述第二围板、所述第三围板和所述第四围板上相应地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底模板共同构成所述外模的第一侧模板、第二侧模板、第三侧模板和第四侧模板;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三围板上相应地装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侧模板与所述第三侧模板相向移动或相背离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围板和所述第四围板上相应地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侧模板与所述第四侧模板相向移动或相背离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侧模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侧模板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三侧模板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四侧模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和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固定于所述第一围板上,所述第一侧模板连接在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动导向件的轴向一致,所述第二滑动导向件为滑轨或导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导向件为滑轨。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有PLC控制系统和自动上料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四驱动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和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PCL控制系统的相应输出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外模设计成分体式,降低了外模的制作难度,便于外模的加工和制作,同时便于成型后花盆的脱模。

本发明在生产花盆时,首先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取料装置同一侧的侧模板移动向底模板移动。然后,各驱动装置带动相应的所述侧模板与底模板组成外模。由外模位于内模的正下方,所以第一驱动装置带动内模从外模上方套入外模内,然后,通过常规的方式往内膜与外模之间的间隙注满水泥,之后等待水泥定型。待水泥凝固成水泥花盆后,各驱动机构相应的侧模板回位移动(各侧模板分离与底模板组合),之后第一驱动装置再带动内模携带水泥花盆一起上移,成型之后的水泥花盆因与内膜之间含有水分,所以水泥花盆能够吸附在内模上。在第一驱动装置再带动内模携带水泥花盆一起上移的同时,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取料装置同一侧的侧模板移动向底模板移动退离与所述取料装置的取料端相对的位置处,使得机架上具有取料装置的取料端往复伸缩于底模板的正上方的空间。紧接着,取料装置的取料端往复伸入于所述机架上对应于所述内模的相应位置处,第一驱动装置再次带动内模携带水泥花盆一起下移,通过顶出机构将处于内模上水泥花盆顶出,自动脱落在取料装置上,之紧接着,第一驱动装置又一次带动内模上移。取料装置将水泥花盆从机架上与内模向对的位置处送出。简化生产工序,降低人工操作的繁琐,节省了时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因此,本发明一种花盆成型机,其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而且能够自动取出已经成型的花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中:

01-内模; 011-内模固定板;

022-底模安装板; 023-底模安装座;

1-机架; 11-第二固定板;

12-横梁;

2-第一驱动装置; 21-第一油缸;

22-第一导杆组; 3-第二驱动装置;

4-取料装置; 41-第一滑动导向件;

42-滑块; 43-取料架;

44-驱动气缸; 5-第二滑动导向件;

101-第一围板; 102-第二围板;

103-第三围板; 104-第四围板;

201-第一侧模板; 202-第二侧模板;

203-第三侧模板; 204-第四侧模板;

301-第一驱动机构; 302-第二驱动机构;

303-第三驱动机构; 304-第三驱动机构;

311-驱动油缸; 312-第二导杆组;

313-连接板; 314-侧模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以图1为参考视图,以机架1的长度方向为横向,以机架1的宽度方向为纵向。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花盆成型机,包括内模01和外模,以及机架1,所述内模01和所述外模均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外模位于所述内模01的下方,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内模01从所述外模上方套入所述外模内的第一驱动装置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与所述内模0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上安装有用于将已经成型的水泥花盆从所述内模01上顶出的顶出机构(图中未给出);所述外模由底模板和围绕所述底模板设置的至少两块侧模板组合而成,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多个驱动机构,各所述驱动机构与对应的所述侧模板连接,所述底模板位于所述内模01的正下方,且所述底模板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还包括取料装置4,所述取料装置4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取料装置4的取料端往复伸缩于所述底模板与所述内模01之间,所述取料装置4的取料端伸入所述底模板与所述内模01之间位置处于的所述底模板正上方;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带动与所述取料装置4同一侧的所述侧模板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3,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带动与所述取料装置4同一侧的所述侧模板移动,并供所述取料装置4的取料端伸至所述内模与所述底模板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与所述取料装置4同一侧的所述侧模板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由于第二驱动装置3与取料装置同一侧的侧模板连接,且能取料装置4同一侧的侧模板移动,所以,在工作时,第二驱动装置3带动与所述取料装置4同一侧的所述侧模板移动退让出供所述取料装置4的取料端往复伸缩于所述底模板与所述内模之间的空间,进而取料装置4的取料端可以往返所述底模板与所述内模之间进行取料。

本发明中,机架1包括用于安装第一驱动装置2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横向设置的横梁和竖向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1成相对设置,所述横梁12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11固定连接。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油缸21和用于安装所述内模01的内模固定板011,所述第一油缸21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内模固定板011固定于所述第一油缸21的活塞杆端部上。具体的:所述顶出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内模固定板011上,所述第一油缸21的活塞杆带动所述内模固定板011在所述机架1上竖直上下运动。这里顶出机构采用本领域中常规油缸和顶杆配合设置。为了使内模固定板011在机架1上移动稳固,第一驱动装置2还包括第一导杆组22,所述第一油缸21竖直安装于所述横梁12上,所述第一导杆组22竖直安装在所述内模固定板011上,所述内模固定板011位于所述横梁12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油缸21的活塞杆竖直穿过所述横梁12与所述内模固定板011连接,所述横梁12上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给出),所述第一导杆组22垂直穿过所述通孔。具体的:横梁12安装有铜套,铜套位于通孔内,第一导杆组22穿过所述横梁12上的铜套。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第一导杆组22能够沿着第一油缸21的活塞杆伸缩方向移动,并对第一油缸21的活塞杆在所述横梁12伸缩起到导向作用。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取料装置4包括第一滑动导向件41、滑块42和取料架43,以及用于带动所述取料架43在所述第一滑动导向件41上移动的驱动气缸44,所述第一滑动导向件41与所述驱动气缸44均成纵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导向件41和所述驱动气缸44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滑块42与所述第一滑动导向件41滑动配合,所述取料架43固定于所述滑块42上,所述驱动气缸44的活塞杆沿纵向伸出并与所述取料架43连接。因此,驱动气缸44能够带动取料架43沿第一滑动导向件41往复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滑动导向件41为滑轨。本发明中的滑轨为两根,两根滑轨沿机架1纵向平行设置。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机架1上对应于所述内模01的位置固定装设有底模安装板022,所述底模安装板022上安装有底模安装座023,所述底模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模安装座023上。这样设置,底模安装座023不仅便于底模板的安装,而且能够为底模板起到支撑作用。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包括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动导向件5的轴向一致,所述第二滑动导向件5为滑轨或导杆。(即: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沿横向伸缩)。

本发明以四块侧模板为例,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环绕所述底模安装板02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围板101、第二围板102、第三围板103和第四围板104,所述第一围板101和所述第三围板103沿横向方向成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围板102和所述第四围板104沿纵向方向成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围板102与所述取料装置4均位于所述机架1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围板102和所述第四围板104分别与所述第三围板103的相应边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围板101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围板102和所述第四围板104经第二滑动导向件5与所述机架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围板101、所述第二围板102、所述第三围板103和所述第四围板104上相应地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底模板共同构成所述外模的第一侧模板201、第二侧模板202、第三侧模板203和第四侧模板204;所述第一围板101和所述第三围板103上相应地装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侧模板201与所述第三侧模板203相向移动或相背离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301和第三驱动机构303,所述第二围板102和所述第四围板104上相应地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侧模板202与所述第四侧模板204相向移动或相背离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302和第四驱动机构30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1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侧模板20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02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侧模板202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03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三侧模板203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机构304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四侧模板204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03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第二围板102、第四围板104和第三围板103构成一个整体。由于第三驱动机构303固定安装在第三围板103,且第二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三驱动机构303连接。所以,工作时,第二驱动装置3能够推动由第二围板102、第四围板104和第三围板103构成一个整体在第二滑动导向件5上滑动。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02、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03和所述第四驱动机构304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1包括驱动油缸311,所述驱动油缸311固定于所述第一围板101上,所述第一侧模板201连接在所述驱动油缸311的活塞杆端部上。这里为了使第一驱动机构301能够平稳地驱动第一侧模板201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1还包括第二导杆组312、连接板313和用于固定相应的所述侧模板的侧模固定板314,所述第二导杆组312沿横向垂直穿过第一围板101,所述侧模固定板314与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二导杆组312的两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油缸311的活塞杆穿过第一围板101与所述侧模固定板314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围板101上布设有多个铜套,所述第二导杆组312对应穿过所述铜套。设置铜套有利于保护第一围板101与第二导杆组312接触的部位不被磨损。铜套能够阻挡第二导杆组312与第一围板101直接接触摩擦,避免由于第一围板101磨损,而造成第二导杆组312在第一围板101移动精度下降。同样在第二围板102、第三围板103和第四围板104上也都安装有铜套。

为了节省材料和使各机构结构更加紧凑,本发明中,具体的:第一围板101直接采用机架1的第一固定板。第一驱动机构301装设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二驱动装置3装设在第二固定板11上。更为具体的:驱动油缸311横卧地安装第一固定板上,驱动油缸311的活塞杆沿横向垂直地穿过第一固定板,第一侧模板201安装在驱动油缸311的活塞杆的端部上。同样第二驱动装置3的第二油缸横卧布置在第二固定板11上,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沿横向垂直地穿过第二固定板11,且驱动油缸311的活塞杆与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朝向相对;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三驱动机构303的连接板固定连接。

上述中,本发明中的第二滑动导向件5选用滑杆。所述滑轨至少一根,进一步优选的滑杆为四根,且在机架1上均沿横向设置。四根滑杆分为两组,每两根滑杆为一组,两组滑杆成相对设置;同一组内的两根滑杆上下并排布置,并供相应的所述第二围板102和所述第四围板104滑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滑杆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工作时,第二驱动装置3带动与第三驱动机构303移动,由于第二驱动机构303固定在第二围板103上,第二围板103又与第二围板102和第四围板104固定连接,所以第二驱动装置3可以带动第二围板103、第二围板102和第四围板104一起移动到与内模01下方预定位置。本发明中,第一侧模板201、第二侧模板202、第三侧模板203和第四侧模板204与底模板共同组合外模的移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首先第二侧模板202和第四侧模板204沿纵向方向移动与底模板接合,然后第一侧模板201和第三侧模板203沿横向方向移动与底模板接合,实现外模的组合。反之,则实现外模的打开。另一种是第二侧模板202、第四侧模板204、第一侧模板201和第三侧模板203同时向底模板移动,第二侧模板202、第四侧模板204、第一侧模板201和第三侧模板203并与底模板边缘接合,实现外模的组合。反之,则实现外模的打开。上述中,当第一侧模板201、第二侧模板202、第三侧模板203和第四侧模板204与底模板要组合成外模时,先第二围板103、第二围板102和第四围板104一起移动到与内模01下方的预定位置,然后,第一侧模板201、第二侧模板202、第三侧模板203和第四侧模板204与底模板共同组合外模。当第一侧模板201、第二侧模板202、第三侧模板203和第四侧模板204与底模板要分离外模组合时,先第一侧模板201、第二侧模板202、第三侧模板203和第四侧模板204各先退回原来位置,然后第二围板103、第二围板102和第四围板104一起从内模01下方的预定位置退离回位。

本发明的花盆成型机,还包括有PLC控制系统(图中未给出)和自动上料装置(图中未给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02、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03、所述第四驱动机构304、所述顶出机构和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PCL控制系统的相应输出端。由PCL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第二驱动装置3、第一驱动机构301、第二驱动机构302、第三驱动机构303、第四驱动机构304、顶出机构和自动上料装置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机架1外侧还设有自动上料装置,可以自动向外模和内膜01之间的间隙装填适量的物料,所用物料为混凝土。这里自动上料装置也采用现有水泥注浆机,自动上料装置向外模和内膜01之间的间隙装填适量属于现有技术。通过自动上料装置能够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PCL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02、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03、所述第四驱动机构304、所述顶出机构和所述自动上料装置的时序和工作时长是本领域的公知技术,本发明中,也是采用公知技术手段来实现的。因为采用PCL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02、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03、所述第四驱动机构304、所述顶出机构和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工作,就能够完成花盆的制作。所以结构简单,且非常实用。同时在制作花盆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传统制作水泥花盆的工序繁琐,人工工作疲劳,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本发明的花盆成型机,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易操作、易成型,同时能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侧模板201、第二侧模板202、第三侧模板203和第四侧模板204与底模板要分离外模组合之后,第一驱动装置再带动内模携带水泥花盆一起上移。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成型后的水泥花盆并不是干的,水泥花盆是湿的,水泥花盆和内膜贴合比较紧密,两者之间又含有水分,水泥花盆和内模之间含有非常薄的水膜,使得水泥花盆和内模之间形成真空状态,因此能够将水泥花盆和内模产生吸附在一起(正如手机贴膜)。因此能够吸附于内模上。还可在内模上设置一些倾角,通过设置的倾角对水泥花盆产生力的作用,实现水泥花盆在内膜上不脱落。在实际生产中,内模上设置一些倾角,可以根据生产的水泥花盆设计。

本发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带动内模01从外模上方套入外模内,便于内模01准确快速地套装在外模内,再通过自动上料装置自动向外模和内膜01之间的间隙装填适量的水泥,使得制造出来的水泥花盆外形更加美观,内模01套装在外模也不需要固定,实现简化工序,降低人工操作的繁琐,节省了时间,避免固定避免传统内模01套装在外模内定位不准和固定的麻烦。

现有技术中,为了节约成本,用以成型水泥花盆的模具一般采用塑料或硅胶制成。由于填料时需要人工敲打外模,赶走往内模01和外模之间填入水泥时混入的气体,使得填料密实,所以模具也易损坏。本发明的花盆成型机,在工作时,第一驱动装置2带动内模01运动,内模01直接准确快速地套装在外模内,再通过自动上料装置自动向外模和内膜01之间的间隙装填适量的水泥,不需要敲打外模来使内模01和外模之间填料密实,不仅简化了工序,而且能有效地保护外模,延长外模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避免传统将内模01直接压入外模内,造成物料(水泥)往外模溢流,进而浪费水泥。

本发明的花盆成型机主要用于生产水泥花盆,在生产水泥花盆过程中,不存在烧制现象,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粉尘排放和大气污染;因为生产花盆时不用粘土,可有效保护耕地,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也更加节能且易于制作。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