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家用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510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家用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家用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家庭自制发酵饮料步骤繁琐,一般以加料,发酵,过滤和清洗四个步骤为一个完整循环,其中尤其是过滤和清洗耗时耗力,严重影响了人们自制发酵饮料的体验。此外,菌粒加入待发酵溶液后易沉淀到溶液底部,不利于发酵均匀而导致发酵后饮料口味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家用发酵装置,解决步骤繁琐与发酵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家用发酵装置,包括容器、容器盖,所述容器上端开口,所述容器盖装在容器上端开口处,所述容器盖上设有插入容器内且可拉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竖直方向均匀设有若干发酵盒,所述发酵盒位于容器内,所述发酵盒上设有可打开的盖子,所述发酵盒各端面设有若干通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为圆柱结构,所述容器容量为250~2000mL。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侧面设有抓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上端开口的边缘设有导流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酵盒为圆盘结构,所述发酵盒高2~5c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酵盒的盖子设有扣紧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酵盒侧面设有弹性抓手,所述发酵盒通过弹性抓手固定在支撑杆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直径为0.2~2cm,所述支撑杆伸出容器外的部分长5~10c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提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容器盖、支撑杆、发酵盒由塑料或玻璃或石英或陶瓷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杆上均匀设有的带通孔的发酵盒,使得菌粒在完成发酵作用的同时被包裹在发酵盒内,不会沉淀到待发酵液的底部,也使得整个发酵过程更加均匀,结构简单,在完成发酵后更加容易清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盒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盒上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便携家用发酵装置,包括容器1以及容器盖2,容器1上端设有开口,容器盖2覆盖在容器1开口处,容器盖2面积略大于容器1开口,容器盖2被箍在容器1开口上。

容器盖2上设有一个贯穿孔,贯穿孔上插装有一根支撑杆3,支撑杆3一部分在容器1内部,一部分在容器1外,支撑杆3的外径与贯穿孔直径相等,使得当对支撑杆3施加作用力时支撑杆3能够在贯穿孔内上下滑动,不施加作用力时支撑杆3将被固定在某个位置。

支撑杆3在容器1内的一部分上装有若干个发酵盒4,发酵盒4通过弹性抓手9固定在支撑杆3上,发酵盒4在竖直方向上均匀的分布在容器1的内部空间,发酵盒4的数量3~6个为宜,本实施例中为4个。发酵盒4为圆盘结构,发酵盒4的各个端面都设有若干通孔6,通孔6的直径应当适宜,保证在发酵过程中菌粒与待发酵液充分接触,又不会从通孔6中漏出,发酵盒4的上端面设有可被打开的盖子5,方便放入或拿出菌粒以及发酵完成后对发酵盒4的清洗,盖子5上设有扣紧装置11,防止在发酵过程中盖子5被误打开导致的菌粒漏出。

优选的,容器1为圆柱形结构,容器1内容积为250~2000mL。

优选的,容器1高与直径比为1.5∶1~2∶1。

优选的,容器1侧面设有抓手7,方便对整个装置的拿取。

优选的,容器1上端开口的边缘设有导流槽8,便于倾倒出发酵液而不旁溢出。

优选的,发酵盒4高2~5cm,能够使菌粒均匀的分布在容器1的内部空间。

优选的,支撑杆3直径为0.2~2cm,支撑杆3伸出容器1外的部分长5~10cm。

优选的,撑杆顶部设有拉手10,便于对支撑杆3施加作用力。

优选的,容器1、容器盖2、支撑杆3、发酵盒4由塑料或玻璃或石英或陶瓷材质制成。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