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8761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风道。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家庭卫生也越来越高,市场上大量的吸尘设备就进入千家万户。

吸尘器风道就通过吸尘器尘腔、电机、电机罩最后出风的通道。分为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

现在市面上的吸尘器风道很短,电机排出的风没有经过降噪措施,使噪音直接传导至机器外部。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吸尘器出风风道为直排风风道,就是电机产生的风没有通过处理就直接排出机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加长了电机出风风道,使电机排出的风先在电机内罩中旋转后再排出内罩,然后在电机内罩和电机外罩间放置消音毛毡,进行二次风道延长和降噪,最后向上经过出风过滤口和出风过滤件排出吸尘器,有效的降低的噪音,提升用户使用满意度的吸尘器风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风道,设置于吸尘器本体内,所述吸尘器本体上设置有软管、尘腔、电机、电机内罩以及电机外罩,所述尘腔和电机设置于所述吸尘器本体内的两侧,所述软管设置于所述尘腔上方,所述电机内罩与所述电机底部的出风口对应处设置有一个出风旋转室,所述电机内罩与所述电机外罩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软管、尘腔以及电机的进风口形成吸尘器进风风道,所述电机的出风口、出风旋转室以及电机内罩与所述电机外罩之间的间隙形成吸尘器出风风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过滤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内罩底部于所述电机外罩之间还设置有消音毛毡。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外罩顶部设置有出风过滤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过滤口上方还设置有出风过滤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为一种吸尘器风道,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加长了电机出风风道,使电机排出的风先在电机内罩中旋转后再排出内罩,然后在电机内罩和电机外罩间放置消音毛毡,进行二次风道延长和降噪,最后向上经过出风过滤口和出风过滤件排出吸尘器,有效的降低的噪音,提升用户使用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风道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为一种吸尘器风道,如图1所示,设置于吸尘器本体1内,所述吸尘器本体1上设置有软管2、尘腔3、电机4、电机内罩5以及电机外罩6,所述尘腔3和电机4设置于所述吸尘器本体1内的两侧,所述软管2设置于所述尘腔3上方,所述电机内罩5与所述电机4底部的出风口7对应处设置有一个出风旋转室8,所述电机内罩5与所述电机外罩6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软管2、尘腔3以及电机4的进风口9形成吸尘器进风风道,所述电机4的出风口7、出风旋转室8以及电机内罩5与所述电机外罩6之间的间隙形成吸尘器出风风道。

所述电机4的进风口9处设置有进风过滤件10。

所述电机内罩5底部于所述电机外罩6之间还设置有消音毛毡11。

所述电机外罩6顶部设置有出风过滤口12。

所述出风过滤口12上方还设置有出风过滤件13。

电机高速旋转产生的风通过软管进入到尘腔,然后经过进风过滤件过滤后通过电机最后经过出风过滤件排出吸尘器;出风先通过电机内罩进行降噪和优化,然后再经过电机外罩进行进一步的降噪优化,最后向上排出,避免扬尘状况。

本实用新型所述为一种吸尘器风道,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加长了电机出风风道,使电机排出的风先在电机内罩中旋转后再排出内罩,然后在电机内罩和电机外罩间放置消音毛毡,进行二次风道延长和降噪,最后向上经过出风过滤口和出风过滤件排出吸尘器,有效的降低的噪音,提升用户使用满意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