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降噪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177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降噪的食品加工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尤其指一种能降噪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现有食品加工机中,搅拌杯3粉碎食材时,由于粉碎刀4高速旋转,搅拌杯中央会出现一漩涡空洞6,刀片和食材撞击的声音会从漩涡空洞中传播出来,产生很大噪音;现在解决的方法是在搅拌杯3内壁上增肌一些凸起的扰流筋,机器工作时,搅拌刀旋转带动杯内液体转动,液体撞击到扰流筋后可以向杯体中心翻滚,来盖住刀片,但因刀片旋转速度太高,食材漩涡空洞6很难完全盖住,噪声还是从漩涡中央传播出来,且这种在杯体上加扰流筋存在以下缺点是:1. 扰流筋因模具出模局限,扰流筋高度有限,食材翻转效果受限,影响粉碎效果;2.搅拌杯加扰流筋,难清洗;3.搅拌杯有扰流筋,容易产生溢汁;4.有扰流筋,会产生另外的噪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能降噪的食品加工机,以达到减少噪声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降噪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内的电机,设置在机座上的搅拌杯,设置在搅拌杯底部的粉碎刀,设置在搅拌杯上方的杯盖,所述电机与粉碎刀传动相连,所述杯盖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顶壁和侧壁之间形成杯盖的内腔,杯盖的内腔靠近侧壁处设有引流凸起,引流凸起设有引流面,引流面顺着搅拌方向逐渐靠近杯盖中心。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杯盖上加引流凸起,应用了流体力学原理,引流面顺着搅拌方向逐渐靠近杯盖中心,从而将粉碎的食材引导至杯体中间位置,粉碎的食材翻转填充在刀片旋转产生的漩涡中,把杯内所有噪声闷在杯子中,传播不出,本技术方案还解决了食材粉碎翻转、提高粉碎效率、杯口溢汁、杯子清洗等问题。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引流面自顶壁外围向下逐渐靠近杯盖中心。在粉碎过程中,引流面形成向下的力,对液态食材往下推压,填补中央空洞,此外还可防止液态食材上冲,产生冲杯盖溢汁问题,也有利于液态食材在粉碎过程中,迅速回收,缩短粉碎时间,提高粉碎率。

所述的引流凸起还设有与引流面相背的汇流面,所述的汇流面顺着搅拌方向逐渐远离杯盖中心,所述的汇流面自顶壁外围向下逐渐靠近杯盖中心。汇流面把引流面没有收集到液态食材再沿着这个轨道导到一股,为下一次的导流准备;另外,可防止因前段引流面落差形成的空洞,带来的附加负压而产生食材冲击杯盖的噪声。

所述的引流面和/或汇流面轴向的倾斜角度为α,其中α为20°~45°。当倾斜角度过小时,向下的压力小,填补中央空洞的能力弱,当倾斜角度过大时,浪费材料的同时,降低对液体食材的周向引导能力,影响填补中央空洞的效果。

引流面首尾两端至杯盖中心的夹角与汇流面首尾两端至杯盖中心的夹角的和为180°~240°。提高导流、填补空洞效果。

所述的引流面为弧面、平面或螺旋面。引流面的形状可根据需要对应选择,以满足不同的要求。

所述的引流面和汇流面均为凹弧面,引流面的弧长大于或等于汇流面的弧长。引流面长,引流的液体多,使得大量液体食材可以填补中央空洞,增加降噪能力。

所述的引流凸起与杯盖的侧壁及顶壁相连,引流凸起顺着搅拌方向厚度逐渐增大形成所述引流面,之后厚度逐渐减少形成所述汇流面。当引流凸起与杯盖为一体式结构时,易清洗、装配简单;另外这种杯盖对液流阻力小,有利粉碎,不会产生附加噪音。

所述的杯盖包括盖体及与盖体相配的投料盖,所述的投料盖与引流凸起相连,所述的盖体顶部开有用于插接投料盖及引流凸起的插孔。

所述的杯盖设有两个相同并沿着杯盖内腔均布的引流凸起。两个引流凸起,食材粉碎对粉碎系统的受力平衡性更好,机器振动更小。

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杯盖上加引流凸起,应用了流体力学原理,引流面顺着搅拌方向逐渐靠近杯盖中心,从而将粉碎的食材引导至杯体中间位置,粉碎的食材翻转填充在刀片产生的旋转中,把杯内所有噪声闷在杯子中,传播不出。

2.本技术方案的引流凸起实现食材粉碎翻转,提高粉碎效率。

3.搅拌杯可以取消扰流筋,易清洗。

4.具有轴向倾斜角的引流面,在粉碎过程中,形成向下的力,对液态食材往下推压,填补中央空洞,在减少噪声的同时,避免杯口溢汁,方便杯子清洗。

5.本技术方案把引流面没有收集到液态食材再沿着这个轨道导到一股,为下一次的导流准备;另外,可防止因前段引流面落差形成的空洞,带来的附加负压而产生食材冲击杯盖的噪声。

6.搅拌杯可去除扰流筋,简化制作工艺,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食品加工机的工作状况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况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的第二种结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的第二种结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电机;3- 搅拌杯;4- 粉碎刀;5- 杯盖;501- 引流凸起;502- 引流面;503-汇流面 ;504-投料盖 ;505- 插孔;506-水平空间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内的电机2,设置在机座1上的搅拌杯3,设置在搅拌杯3底部的粉碎刀4,设置在搅拌杯3上方的杯盖5,所述电机2与粉碎刀4传动相连,所述杯盖5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顶壁和侧壁之间形成杯盖5的内腔,杯盖5的内腔靠近侧壁处设有引流凸起501,引流凸起501设有引流面502,引流面502顺着搅拌方向逐渐靠近杯盖5中心。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杯盖5上加引流凸起501,应用了流体力学原理,引流面502顺着搅拌方向逐渐靠近杯盖5中心,从而将粉碎的食材引导至杯体中间位置,粉碎的食材翻转填充在粉碎刀4旋转产生的漩涡中,把搅拌杯3杯内所有噪声闷在搅拌杯3中,传播不出。

由于搅拌杯3杯盖5有扰流作用,本技术方案食品加工机对食材的粉碎效果比传统食品加工机粉碎更细,同种杯用传统杯盖5和用本技术方案杯盖5,50目的过滤网通过率提升5%,所以本技术方案杯盖5有利于提高粉碎率;又由于搅拌杯3杯盖5有扰流作用,本技术方案食品加工机搅拌杯3内壁也可以取消扰流筋,这样杯子内壁无筋,杯子更好清洗,达到易清洗效果,又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加工成本。

实施例二:

为了进一步促进食材粉碎翻转,提高粉碎效率,避免杯口溢汁,方便杯子清洗。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技术特征:引流面502自顶壁外围向下逐渐靠近杯盖5中心。

本技术方案工作时,杯子中央由高速粉碎刀4粉碎食材形成的喇叭形空洞上端部分,被本技术方案杯盖5的导流面把食材填充封盖了,刀粉碎食材撞击声、食材的涡流声被闷在杯子内传播不出来,起到降噪效果;在粉碎过程中,引流面502形成向下的力,对液态食材往下推压,填补中央空洞,此外还可防止液态食材上冲,产生冲杯盖5溢汁问题,也有利于液态食材在粉碎过程中,迅速回收,缩短粉碎时间,提高粉碎率。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引流凸起501还设有与引流面502相背的汇流面503,所述的汇流面503顺着搅拌方向逐渐远离杯盖5中心,所述的汇流面503自顶壁外围向下逐渐靠近杯盖5中心。本技术方案把引流面502没有收集到液态食材再沿着汇流面503导到一股,为下一次的导流准备;另外,可防止因前段引流面502落差形成的空洞,带来的附加负压而产生食材冲击杯盖5的噪声。

为了能有好的降噪效果,引流凸起501形成导流轨道,导流轨道为三维空间螺旋轨道,即由一水平空间轨道506和一向下倾斜的直线轨道合成三维空间螺旋轨道,轨道高度是尽量和杯盖5口边缘平齐。

如图6所示,水平空间轨道506形状是:水平空间轨道506起点和杯盖5内壁相切,这样液态食材很顺滑的导流到三维空间螺旋轨道上;水平空间轨道506包括为由引流面502形成的引流面段和由汇流面503形成的汇流面段,引流面段、汇流面段均为偏心圆弧,偏心点分别是a、b点,对于现有一直径120mm左右的杯盖5来设计的话,偏心的距离是5-20mm,因杯子中央还要留孔;引流面段弧的作用是把液态食材往杯子中央导,汇流面段弧的作用是靠外围的液态食材重新收集起来,准备下一次引流面段弧的导流,汇流面段弧的尾端也是和杯盖5内壁相切的,这样的设计把液态食材导流到杯子中央,来填补由于粉碎刀4高速旋转产生漩涡空洞6。

为了提高导流、填补空洞效果,引流面段弧、汇流面段弧占比整个杯盖5内圆弧长度的1/2-2/3之间,即引流面首尾两端至杯盖中心的夹角与汇流面首尾两端至杯盖中心的夹角的和为180°~240°,顺着液体的流动方向,引流面的首端位于E点,其尾端位于F点;汇流面的首端位于F点,其尾端位于G点,E点、F点至杯盖中心O点的夹角γ与F点、G点至杯盖中心O点的夹角δ的和ε为180°~240°。当存在多个引流凸起501时,则ε为对应多个夹角γ和夹角δ的和。

为了提高引流效果,引流面502的弧长大于或等于汇流面503的弧长。引流面502长,引流的液体多,使得大量液体食材可以填补中央空洞,增加降噪能力。

汇流面段是三维空间螺旋轨道后半段,和前段的引流面段一样,也是一空间螺旋轨道,螺旋的方向和前段引流面段相反,它是头部和前段引流面段对接,后段轨道向外旋到杯盖5内侧相接,其作用有两个:一是把引流面段螺旋轨道没有收集到液态食材再沿着这个轨道导到一股,为下一次的导流准备;二是防止因引流面段三维空间螺旋轨道落差形成的空洞,带来的附加负压而产生食材冲击杯盖5的噪声。

另一空间轨道形状是向下倾斜的直线轨道,倾斜的角度为20°-45°,倾斜的角度越大,对液态食材往下推压效果越好;直线轨道尾端顺接一段顺滑弧线形轨道,作用是把顺着直线轨道向上流的液态食材往下翻,这样整体效果是导流到中央部位的液态食材往下推压,尽量填补中央空洞,另外还可防止液态食材上冲,产生冲杯盖5溢汁问题,也有利液态食材在粉碎过程中,迅速回收,缩短粉碎时间,提高粉碎率。

为了易于清洗、简化装配,所述的引流凸起501与杯盖5的侧壁及顶壁相连,引流凸起501顺着搅拌方向厚度逐渐增大形成所述引流面502,之后厚度逐渐减少形成所述汇流面503。引流凸起501与杯盖5为一体式结构,易清洗、装配简单;另外这种杯盖5对液流阻力小,有利粉碎,不会产生附加噪音。

实施例四:

为了提高转动的平衡性,杯盖5设有多个相同的引流凸起501,为了兼顾降噪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杯盖5设有两个相同的引流凸起501。如图7所示,杯盖5设有两个相同并沿着杯盖5内腔均布的引流凸起501,食材粉碎对粉碎系统的受力平衡性更好,机器振动更小。本技术方案的引流面502具有足够的长度,引流效果好,填补搅拌时产生的空穴,有效降低噪音。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三相同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引流凸起501的导流面为平面螺旋轨道;这种结构的引流凸起501在食材粉碎时同样能达到导流到杯子中央的喇叭空洞中,起到覆盖空洞,封闭噪声的效果,由于其少了以空间向下压流的轨道,对粉碎刀4片的阻力会小一点,这种单一的导流面机器工作时功率会小一点。

或引流凸起501为筋状,这种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如:引流凸起501为偏心弧筋、引流凸起501为斜筋。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三相同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8所示,所述的杯盖5包括盖体及与盖体相配的投料盖504,所述的投料盖504与引流凸起501相连,所述的盖体顶部开有用于插接投料盖504及引流凸起501的插孔505。杯盖5的引流凸起501设于投料盖504上,使搅拌杯3杯盖5好清洗。

以上图1-8所示的一种能降噪的食品加工机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