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座椅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459781阅读:来源:国知局
朝向横向内侧开口的大致为U形的结构。
[0113]第一弯曲部61从位于后侧卡合孔12B前方的第一部81延伸至位于后侧卡合孔12B后侧的第二部82,而且第一弯曲部6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部81和第二部82上。凭借由加强杆60加强分别位于后侧卡合孔12B前后侧的第一部81和第二部82的这种结构,可提高后侧卡合孔12B附近的刚性。
[0114]在本实施例中,特别地,第一弯曲部61焊接在侧壁11上,且具体是焊接在对应于狭窄后侧部12E的部位。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可由加强杆60提高狭窄后侧部12E附近的刚性。
[0115]在前后方向上设置的两个缓冲弹簧20是用于承受来自乘坐者的载荷的弹簧,而且二者具有相似的结构。更具体而言,缓冲弹簧20是在横向延伸的具有多个前后方向弯折的S形弹簧(波形弹簧或蛇形弹簧)。如图4所示,S形弹簧包括:在横向上延伸的中部22、从中部22的左、右端(该图仅示出其中一端)向斜上方(横向的外侧上方)延伸的倾斜部23、以及在横向上设置在倾斜部23外端部上的卡合部21。
[0116]凭借各缓冲弹簧20的两端侧均形成为倾斜部23的这种结构,可使缓冲弹簧20适应乘坐者的臀部,从而可由缓冲弹簧20向乘坐者的臀部提供较佳的支承。
[0117]此外,用于调节椅座架Fl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50的一部分设置在倾斜部23与侧架10的侧壁11之间。凭借这种结构,由于高度调节机构50设置在倾斜部23与侧壁11之间,因此有效利用倾斜部23与侧壁11之间的空间。
[0118]在本实施例中,倾斜部特别包括第一倾斜部23A和第二倾斜部23B。其中,第一倾斜部从中部22的端部伸出,且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较大的倾斜角度。而第二倾斜部从第一倾斜部23A的横向外端部伸出,且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角度小于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角度。凭借倾斜部23由两个倾斜部23A,23B组成的这种结构,可以在倾斜部23与高度调节机构50之间留有一定空间。由此,可以抑制倾斜部23与高度调节机构50之间的干涉。
[0119]需要注意的是,高度调节机构50设置在左、右侧架10的附近,且主要包括前连杆51、后连杆52、上连杆53、滑动器SL以及盘簧54 (施力部件)。前连杆51和后连杆52的形状均为“V”形,而且其下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分别与滑动器SL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连接。而其中部(对应于“V”凹部的那一部分)则以可旋转的方式与侧架410连接。
[0120]换句话说,侧架10、前连杆51的下半部分和后连杆52的下半部分、以及滑动器SL构成了四连杆机构,从而可通过使前连杆51和后连杆52向前或向后摆动从而使侧架10向上或向下移动。此外,前连杆51的上端部以及后连杆52的上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与上连杆53连接。
[0121]盘簧54是用于对前连杆51施加使该前连杆51被抬起的方向(即:椅座架Fl的提升方向)施加作用力的弹簧。盘簧54在横向上设置在前连杆51的内侧,而盘簧54的靠近其中心的端部与形成在侧架10上的弹簧卡合部14卡合。而螺旋弹簧的外侧端部则与前连杆51和上连杆53的旋转轴卡合。此外,当来自操纵杆(未图示)的驱动力传递至前连杆51时,前连杆51可在向前或向后摆动。
[0122]在上述的高度调节装置50中,如果需要降下侧架10,乘坐者则可在某一方向上操作操纵杆克服盘簧54的驱动力以向下后方摆动前连杆51,由此降下侧架10。反之,如果需要提升侧架10,乘坐者则可在另一方向上操作操纵杆,以向上前方倾斜前连杆51。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当乘坐者在另一方向上操作操纵杆时,可由盘簧54辅助操纵杆的操作。
[0123]如图3(a)、图5(a)和图5 (b)所示,卡合部21包括大致弯曲成C形结构的基部21b、从基部21b开始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直部21c、以及从直部21c开始在横向上朝向内侧弯曲的端部21a。该卡合部21的整体具有大致呈朝向横向内侧开口的C-形结构。此外,设置在前侧缓冲弹簧20A上的卡合部21的构造如下:卡合部21的端部21a大致面向前方。设置在后侧缓冲弹簧20B上的卡合部21的构造如下:该卡合部21的端部21a大致面向后方。
[0124]这两个缓冲弹簧20A,20B分别设置在乘坐者乘坐位置(即:在驾驶汽车过程中,被施加大部分乘坐者载荷的位置)的前方和后方。这样,当乘坐者乘坐在椅座SI上时,乘坐者载荷施加至前、后侧缓冲弹簧20A,20B,从而使缓冲弹簧20A,20B在相反的方向上远离彼此。然而,凭借这种结构,如上所述,由于前侧卡合部21的端部21a面向前方,而后侧卡合部21的端部21a面向后方,可以保持缓冲弹簧20与侧架10之间的良好卡合。此外,即便在车辆碰撞中较强的前冲力会从乘坐者施加至前侧缓冲弹簧20A,也可以保持缓冲弹簧20与侧架10之间的良好卡合。
[0125]此外,在前后方向上,前侧缓冲弹簧20A设置在位于高度调节机构50前端部后方且位于高度调节机构50中部C前方的位置上,并且由于卡合部21的端部21a大致面向前方,因此该前侧缓冲弹簧20A从前侧卡合孔12A的后侧实现与前侧卡合孔12A卡合。凭借这种结构,可在前侧缓冲弹簧20A与前侧卡合孔20A卡合时,避免前侧缓冲弹簧20A与高度调节机构50前端部附近的结构(例如,盘簧54)产生干涉。
[0126]此外,在前后方向上,后侧缓冲弹簧20B设置在位于高度调节机构50后端部前方且位于高度调节机构50中心C后方的位置上,并且由于卡合部21的端部21a大致朝向后方延伸,因此后侧缓冲弹簧20B从后侧卡合孔12B的前侧实现与后侧卡合孔12卡合。凭借这种结构,可以在后侧缓冲弹簧20B与后侧卡合孔12B卡合时避免后侧缓冲弹簧20B与高度调节机构50的后端部附近结构(例如,后连杆52)产生干涉。
[0127]各卡合部21从下方插入到卡合孔12A,12B内,并与卡合孔12A,12B卡合。由于缓冲弹簧20的卡合部21从下方与卡合孔12A,12B卡合,因此,举例来说,同缓冲弹簧的卡合部从上方与卡合孔卡合的结构相比,可以避免上凸缘部12的远端部(横向内侧端部)受到来自缓冲弹簧20的载荷。
[0128]此外,前侧缓冲弹簧20A的线缆直径大于后侧缓冲弹簧20B的线缆直径。凭借这种结构,在制动或类似动作的过程中,即便前侧缓冲弹簧20A承受的来自乘坐者的载荷要大于后侧缓冲弹簧20B承受的来自乘坐者的载荷,具有较大线缆直径的前侧缓冲弹簧20A也可较好地承受这一载荷。
[0129]对应于具有不同线缆直径的缓冲弹簧20A,20B,前侧卡合孔12A和后侧卡合孔12B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前侧凹部12C和后侧凹部12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作为一种选择,可以按照具有较大线缆直径的缓冲弹簧20A的尺寸,将前侧卡合孔12A和后侧卡合孔12B以相同的尺寸加工成形,并将上述凹部12C以相同的尺寸加工成形。
[0130]此外,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与后侧卡合孔12B卡合的卡合部21的顶部(上方)设有用于遮罩座椅靠背倾角调节机构RL (凹部12C)的遮罩部件70。凭借这种结构,由于该卡合部21被夹在凹部12C与遮罩部70之间,可以使后侧缓冲弹簧20B与后侧卡合孔12B之间的卡合保持良好。
[0131]尽管上文已介绍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例,本发明还能够以下文中将要介绍的多种其它方式付诸实践。
[0132]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以S形弹簧形式出现的缓冲弹簧20是弹性部件的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举例来说,本发明可使用除S形弹簧之外的任意已知弹簧,这种弹簧可以由线状物(金属丝等)弯曲而成,或者也可使用橡胶等。
[0133]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椅座架Fl的侧架10。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特殊结构。举例来说,本发明可应用于座椅靠背架的侧架。
[0134]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缓冲弹簧20与上凸缘部12连接。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特殊结构。举例来说,缓冲弹簧可与下凸缘部连接(安装)。
[0135]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第 ^合孔Al,BI和第二卡合孔A2,B2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特殊结构。举例来说,第一卡合孔和第二卡合孔可沿着相对前后方向倾斜的方向排列配置。
[0136]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座椅靠背倾角调节机构RL的遮罩部件70置于卡合部21的顶部(上方)。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特殊结构,而且可使用任意形式的遮罩部件。
[0137]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加强杆60是加强部件的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特殊结构。举例来说,可使用具有L形截面或U形截面的加强部件。
[0138]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汽车用车辆座椅S是交通工具座椅的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车辆座椅,还可应用于其它交通工具座椅,例如船舶或飞行器的座椅。
[0139]第二实施例
[0140]下面,参照图6至图11,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在第一实施例中介绍的那些部件相似的构成部件,并省略对于这些构成部件的详细介绍。
[0141]图6所示的座椅框架F嵌入在椅座SI (参见图1)和座椅靠背S2(参见图1)内。该座椅框架F主要包括:构成椅座SI框架的椅座架F1、以及构成座椅靠背S2框架的座椅靠背架F2。椅座SI的构造如下:椅座架Fl上覆盖着座椅缓冲垫200 (参见图7)以及由合成革或织物制成的蒙皮材料300 (参见图9)。其中,座椅缓冲垫200是由诸如聚氨酯泡沫等缓冲材料制成的缓冲垫的实例。座椅靠背S2的构造如下:座椅靠背架F2上覆盖着由缓冲材料制成的座椅靠背垫,以及由合成革或织物制成的蒙皮材料。
[0142]椅座架Fl是大致具有矩形结构形状的框架,并安装在多个滑动器SL上。多个滑动器SL分别由一对设置在汽车地板上的左、右滑轨SR支承,从而可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滑轨SR滑动。这样,车辆座椅S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是可调节的。
[0143]座椅靠背架F2的下部通过座椅靠背倾角调节机构RL以可旋转的方式与椅座架Fl的后部连接。这样,座椅靠背S2可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椅座SI摆动。
[0144]下面,将详细介绍椅座架Fl和座椅缓冲垫200。
[0145]椅座架Fl主要包括一对左、右侧架10、该左右侧架10之间的两个S形弹簧120 (弹性部件的实例)、连接该侧架10前部的盘架130、以及连接该侧架10后端部的圆柱管形状的连接管140。
[0146]该左、右侧架10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由金属制成的框架。该左、右框架10在横向上彼此具有间隔。盘架130设置在该左、右侧架10的前半部之间,而在前后方向上(即垂直于S形弹簧120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具有间隔的两个S形弹簧120则与该左、右侧架10的后半部连接。
[0147]各S形弹簧120是在横向上延伸且具有多个前后方向弯折的长弹簧。更具体而言,S形弹簧120包括:多个具有向前突出的圆弧状的前侧弯曲部121、多个具有向后突出的圆弧状的后侧弯曲部122、多个呈直线状且用于连接前侧弯曲部121和后侧弯曲部122的连接部123、以及多个形成在前侧弯曲部121最外侧或后侧弯曲部122最外侧且用于同侧架10卡合的卡合部124。
[0148]盘架130是大致呈朝向上方以及后方开口的盒状(箱形)。
[0149]左、右侧架10、盘架130和两个S形弹簧120上覆盖着图7所示的座椅缓冲垫200。相应地,侧架10、盘架130以及S形弹簧120从座椅缓冲垫200的下侧(里侧)支承座椅缓冲垫200。
[0150]如图7至图9所示,在座椅缓冲垫200底侧的后部设有蒙皮连接线缆(蒙皮连接用棒状部件)210 (蒙皮连接部件、蒙皮安装部件的实例)。设置在蒙皮材料300端部上的卡合部310与蒙皮连接线缆210卡合。凭借这种结构,同蒙皮连接部件设置在框架上的惯常结构相比,可以简化椅座架Fl的框架结构。
[0151]在蒙皮材料300的后端部设有三个卡合部310,这三个卡合部310在横向上彼此具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