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桥机中托横移轮箱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69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架桥机中托横移轮箱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桥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架桥机中托横移轮箱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架桥机中托横移轮箱上部为一组铰支座马鞍,在架桥机的最后拼装完成时,需要马鞍的的上平板与承重弯梁的下平面圆周满焊,这样焊接牢靠之后才能使用架桥机。

马鞍与承重弯梁的焊接工作,如果在厂区进行焊接,会造成运输时装卸车的不便,此过程中存在铰支座马鞍被碰撞变形的隐患。如果在现场焊接需要专业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设备,对现场安装条件的要求苛刻,造成了现场安装的极大不便和受限性。在二次转场时,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把两者用割枪分离开,分离的过程中会把弯梁和中托横移轮箱割伤,造成在此拼装的难度增加和承重能力的减弱,并且整个过程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对现场的设备配备要求较高,既不方便又有很大的操作受限性,客观上增加了人机功效的不合理和经济效益的低下。

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目前中托横移轮箱的尺寸较大,装配到承重弯梁后,其下表面高于承重弯梁整体的下表面,如果在厂区直接将中托横移轮箱与承重弯梁焊接到一块,在运输时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中托横移轮箱的铰支座马鞍焊接到承重弯梁上,并且中托横移轮箱装配到承重弯梁后,其下表面高于承重弯梁整体的下表面,拆卸、运输、安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架桥机中托横移轮箱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架桥机中托横移轮箱连接装置, 包括承重弯梁、中托横移轮箱,中托横移轮箱上部为一组铰支座马鞍,与弯梁配合的铰支座马鞍的上表面为法兰块Ⅰ,法兰块Ⅰ与固定在承重弯梁下表面的法兰块Ⅱ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法兰块Ⅰ、法兰块Ⅱ的形状为长方形。

在法兰块Ⅰ、法兰块Ⅱ上分别设置两排相互平行的螺栓孔,法兰块Ⅰ上的螺栓孔与法兰块Ⅱ上的螺栓孔相对应,以便法兰块Ⅰ与法兰块Ⅱ稳定牢固的固定。

所述法兰块Ⅰ的中心镂空,减轻其重量,节省材料。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托横移轮箱上部的一组铰支座马鞍的上表面为法兰块Ⅰ,通过螺栓与固定在承重弯梁下表面的法兰块Ⅱ连接,使得中托横移轮箱与承重弯梁拆卸方便,可以分开运输,在施工场地再将二者连接起来,降低了对现场安装环境和客观条件苛刻的要求,同时解决了中托横移轮箱装配到承重弯梁后,其下表面高于承重弯梁整体的下表面,不方便运输等的问题,提高了二次转场使用时的综合效益,提高了架桥机寿命内创造的价值,并且此改变结构紧凑,外观漂亮,综合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法兰块Ⅰ的中心镂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架桥机中托横移轮箱4连接装置, 包括承重弯梁5、中托横移轮箱4,承重弯梁5由若干个工字钢焊接而成,中托横移轮箱4上部为一组铰支座马鞍3,与弯梁配合的铰支座马鞍3的上表面为法兰块Ⅰ2,法兰块Ⅰ2与固定在承重弯梁5下表面的法兰块Ⅱ1通过螺栓连接,法兰块Ⅰ2、法兰块Ⅱ1上均配有相同规格的螺栓孔。

承重弯梁5包括两个横梁,在两个横梁的下表面分别焊接法兰块Ⅱ1,在焊接法兰块Ⅱ1时,直接将铰支座上边的法兰块Ⅰ2绘装在横梁的下表面上,绘装时两侧轮箱拉正轮线调好位置,之后把靠着横梁的下表面的法兰与弯梁焊接牢靠即可。

所述法兰块Ⅰ2、法兰块Ⅱ1的形状为长方形。

在法兰块Ⅰ2、法兰块Ⅱ1的上分别设置两排相互平行的螺栓孔,法兰块Ⅰ2上的螺栓孔与法兰块Ⅱ1上的螺栓孔相对应,以便法兰块Ⅰ2与法兰块Ⅱ1稳定牢固的固定。

所述法兰块Ⅰ2的中心镂空,减轻其重量,节省材料。

本实用新型均采用高强螺栓,保证中托横移轮箱4与承重弯梁5的连接强度;螺栓孔均采用通过针对性改装的打孔模具,保证螺栓孔的精度,能够满足连接精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