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250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公路桥梁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安全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成为各家各户的必备的出行工具,但是同时汽车也带给了人们安全隐患。公路桥梁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段,所以公路桥梁的防撞装置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现有的防撞装置中, 一种以缓冲吸能为防撞手段,该方式通过防撞装置的破坏吸能抵消撞击能量,但是因此会导致防撞装置需要时常更换,实用性差,另一种则以缓冲反弹为防撞手段,撞击时通过对车辆的反弹以减轻撞击能量,该方式避免了防撞装置的时常损坏,但是撞击反弹容易使得车辆损害和车上人员受伤,因此安全性差,除此以外,现有的防撞装置主要考虑如何减轻公路桥梁受损,未考虑到撞击发生后的善后措施,撞击发生时,车辆往往将道路堵塞影响交通和救援。为此我们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防撞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公路桥梁防撞装置,其能够将撞击产生的部分势能转化为对车辆的推力,方便撞击后的车辆回归正常行驶方向,即能够提高防撞效果,又能够保护车辆和车上人员,实用性强,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防撞装置,包括缓冲推力装置、变向滑移装置;

所述的缓冲推力装置包括防撞块;防撞块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防撞块左右两侧面为相互平行的斜面结构;防撞块内沿水平左右方向均匀开有放置槽;放置槽与防撞块前端面连通;放置槽水平倾斜设置且与防撞块对应配合;放置槽内配合连接有压簧;压簧前端配合固定连接有按压头;放置槽之间,防撞块前端面分别均匀分布有缓冲层;所述的缓冲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硅胶层、橡胶层和海绵层;防撞块底面均匀分布有支撑腿;

所述的变向滑移装置包括分别与防撞块上下端面固定连接的承载板;承载板后端面均匀分布有肋板;所述肋板与防撞块固定连接;承载板前端均匀分布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沿竖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公路桥梁防撞装置的防撞块后端面配合固定连接有吸能箱。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公路桥梁防撞装置的吸能箱内填充有剪切增稠液。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防撞装置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支撑腿能够安装在路面桥梁等处,将本实用新型牢固固定;硅胶层、橡胶层和海绵层质地由硬到软,能够起到多层缓冲的作用,减轻撞击对车辆造成的损伤;放置槽水平倾斜设置且与防撞块对应配合,放置槽内配合连接压簧,压簧上固定按压头,车辆撞击时能够通过按压头按压压簧,压簧对车辆产生倾斜向前的推力,推离车辆向前,起到缓冲作用;承载板前端均匀分布有若干滚轮,能够方便车辆沿滚轮的作用,向前滑动,减小车辆与承载板之间的摩擦,方便车辆调整方向;肋板能够使承载板与防撞块连接更坚固,避免车辆撞击导致承载板变形。

2、吸能箱能够通过破坏吸能,消减碰撞势能;吸能箱内的剪切增稠液,受到外力撞击能够硬化,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提高吸能箱吸能效果的同时,减轻吸能箱的破坏程度,提高吸能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缓冲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缓冲推力装置的局部分解结构图;

图中,1、防撞块;2、放置槽;3、压簧;4、按压头;5、硅胶层;6、橡胶层;7、海绵层;8、支撑腿;9、承载板;10、肋板;11、滚轮;12、吸能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公路桥梁防撞装置,包括缓冲推力装置、变向滑移装置;所述的缓冲推力装置包括防撞块1;防撞块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防撞块1左右两侧面为相互平行的斜面结构;防撞块1内沿水平左右方向均匀开有放置槽2;放置槽2与防撞块1前端面连通;放置槽2水平倾斜设置且与防撞块1对应配合;放置槽2内配合连接有压簧3;压簧3前端配合固定连接有按压头4;放置槽2之间,防撞块1前端面分别均匀分布有缓冲层;所述的缓冲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硅胶层5、橡胶层6和海绵层7;防撞块1底面均匀分布有支撑腿8;所述的变向滑移装置包括分别与防撞块1上下端面固定连接的承载板9;承载板9后端面均匀分布有肋板10;所述肋板10与防撞块1固定连接;承载板9前端均匀分布有若干滚轮11;所述滚轮11沿竖直方向设置;防撞块1后端面配合固定连接有吸能箱12;吸能箱12内填充有剪切增稠液。

使用时,首先通过支撑腿8将本实用新型与公路桥梁牢固固定,本实施例中,支撑腿8可以设置为可调节高度的伸缩腿结构,方便根据经过车辆的类型调节本实用新型的作用高度。

本实用新型需要根据车辆的行驶方向对应设置,此时放置槽2的倾斜方向与车辆的行驶方向对应,当车辆行驶过程中撞击到本实用新型时,首先缓冲层发挥作用,通过海绵层7、橡胶层6和硅胶层5的逐层缓冲,减缓撞击效果,之后车辆接触到按压头4,按压头4将压簧3压下,压簧3对车辆产生倾斜向前的力,最后滚轮11与车辆接触。

与传统回弹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反弹力倾斜向前,一方面减缓撞击效果,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车辆回弹,避免与其余车辆相撞的事故发生。

通过压簧3倾斜向前的推力,有助于车辆回归到正常车道,而且通过滚轮11的作用,能够减小本实用新型与车辆接触的摩擦,方便车辆撞击之后调整到正常行驶方向,能够在撞击事故发生后,大大降低对交通造成的影响,避免交通堵塞,一方面方便其他车辆通行,另一方面也能够方便对撞击车辆的处理和对车内人员的救助。

在本实施例中,当撞击势能过大,缓冲推力装置无法完全抵消撞击能量时,通过剪切增稠液和吸能箱12的吸能作用,能够继续起到缓冲消能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