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贴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60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面贴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合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贴合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合板成品是先将合板表面磨光,接着涂布一层粘胶,再将装饰纸或 P. V. C.胶皮经加热滚轮热轧成型。为求制造合板成品的低成本与提高产量的前提下,申请 人即研发出自动化的贴合机。如图1所示,为中国台湾公告第134772号「贴合机之自动切纸装置」公开一种具 有切纸装置的贴合机1,该贴合机1包括一机架11、一枢设于该机架11上且卷收有装饰纸 10的卷筒12,及多数个对应枢设于该机架11上的电热轮13、橡胶轮14与电镀轮15,而切 纸装置16是设置于该机架11上且位于图1中最左侧的两相邻的电热轮13之间。当一合板100依据图1中箭头17所示方向经图1中最右侧的电热轮13移动至该 切纸装置16时,所述电热轮13能将装饰纸10贴覆于该合板100的上表面,此时,利用该合 板100压抵活动轮162,连动摇臂161位移,进而启动微动开关166,使马达165驱动裁切滚 刀164转动,进而裁切贴覆于该合板100的装饰纸10,之后利用拉伸弹簧167的弹性回复力 而使摇臂161回复原来的位置,如此即完成一次的裁切作业。依据前述的结构,该贴合机1在贴覆的过程中,只能将装饰纸10贴覆于该合板100 上表面,该合板100下表面的贴覆作业必须待上表面贴附作业完成后,将该合板10上下翻 置,再输入该贴合机1进行二次加工,借以使该合板100上、下表面皆贴覆该装饰纸10,但 是,该合板100上、下表面加工需进行两次贴覆作业,所耗费的工时较长,因此,如何能够缩 短贴覆装饰纸10的作业时间并提高加工效率,为申请人亟欲努力改善的方向。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缩短作业时间并提高加工效率的双面贴合机。本实用新型双面贴合机,用以将一个平板状工件的上、下表面贴覆有装饰纸,该双 面贴合机包含一个机台单元,包括一个具有相反的一个入口侧与一个出口侧的机架,及至少一 个设置于该机架上的动力源;以及一个贴合单元,包括一个枢设于该机架上且卷收有装饰纸的上卷筒、一个枢设于 该机架上且卷收有装饰纸的下卷筒,及多数个间隔设置于该机架上且位于该入口侧与出口 侧间的贴合组,其中,每一个贴合组皆具有一个枢设于该机架上的传送滚轮,及一个能相对 该传送滚轮移动地设置于该机架上的贴合滚轮,该动力源会带动所述传送滚轮转动,并与 所述贴合滚轮相配合压制,将装饰纸贴覆于该平板状工件的上、下表面;其特征在于,该双面贴合机还包含一个裁切单元,该裁切单元包括一个枢设于该 机架的上切纸滚刀、一个枢设于该机架上的的下切纸滚刀、一个设置于该机架上并用以控 制该下切纸滚刀动作的长度计算器、一个安装于该机架上的第一光传感器、一个与该第一光传感器对应枢设于该机架上的摆动件、一个设置于该摆动件上且能触抵于该平板状工件 的感应轮、一个与该第一光传感器对应设置于该摆动件上的感应件,及一个两端分别连设 该机架与该摆动件的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的双面贴合机,其中该裁切单元还包括一个枢设于该机架上且位于 该摆动件与该入口侧间的压轮组,该压轮组具有一根枢设于该机架上且能压抵于该平板状 工件上的上压轮,及两根能顶撑该平板状工件的下压轮,其中,该长度计算器是安装在该上 压轮上。较佳地,前述的双面贴合机,其中该摆动件具有一个枢设于该机架上的本体部,及 一个自该本体部向下延伸的感应板部,该感应轮是枢设于该本体部上且位于所述两下压轮 间,而该感应件则是对应该第一光传感器而设置于该感应板部上,该弹性元件的两端是分 别连设于该感应板部与该机架上。较佳地,前述的双面贴合机,其中该裁切单元还包括一根穿置于该机架上的调整 杆,该调整杆具有一根穿置于该机架上的螺杆,及一个螺合于该螺杆上的螺帽。较佳地,前述的双面贴合机,其中该贴合单元还包括一个用以调整所述贴合滚轮 与相对传送滚轮间距的调整组,且每一个贴合滚轮皆具有两个间隔滑动地设置于该机架上 的滑块,及一根两端分别枢设于相对应的滑块上的贴合压轮,而该调整组具有一个设置于 该机架上的调整马达、一根被该调整马达驱动的导螺杆、多数个对应所述滑块设置于该机 架上且被该导螺杆带动的螺旋升降机,及多数个对应每一螺旋升降机设置于该机架上且推 抵于每一滑块上的作动缸,所述螺旋升降机与每一个作动缸能相互配合以调整所述滑块相 对于每一个传送滚轮间的距离。较佳地,前述的双面贴合机,其中该双面贴合机还包含两个制动单元,而该上切纸 滚刀包括一根枢设于该机架上的上心轴,及一个设置于该上心轴上的上切刀,该下切纸滚 刀包括一根枢设于该机架上的下心轴,及一个设置于该下心轴上的下切刀,其中一个制动 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上心轴上且形成有一个缺口的反射件,及一个对应该反射件而设置 于该机架上的第二光传感器,另一个制动单元则包括一个设置于该下心轴上且形成有一个 缺口的反射件,及一个对应该反射件而设置于该机架上的第二光传感器。较佳地,前述的双面贴合机,其中每一个贴合滚轮的贴合压轮是加热型态压轮,而 每一个传送滚轮则是加热型态的滚轮,且该第一、二光传感器是红外线传感器。较佳地,前述的双面贴合机,其中该机架具有一个上固定座、一个下固定座、一个 能移动地设置在该上固定座的上滑动座,及一个能移动地设置在该下固定座内的下滑动 座,该上卷筒是枢设在该上滑动座,而该下卷筒是枢设在该下滑动座。较佳地,前述的双面贴合机,其中该贴合单元还具有一个枢设在该机架的上展开 轮,及一个枢设在该机架的下展开轮,所述装饰纸是分别由该上卷筒绕置在该上展开轮上, 以及由该下卷筒绕置在该下展开轮上。较佳地,前述的双面贴合机,其中该贴合单元还具有一个设置在该机架上并位于 该上展开轮下方的上夹纸器,及一个设置在该机架上并位于该下展开轮上方的下夹纸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利用该摆动件在感应位置与非感应位置间移动, 同时配合该第一光传感器控制该上切纸滚刀的作动,并通过该长度计算器驱动该下切纸滚刀动作,使贴覆于该平板状工件上、下表面的装饰纸皆能够被裁切,借以同时进行该平板状 工件的双面贴覆作业,进而能够缩短作业时间并提高加工效率。

图1是中国台湾公告第134772号「贴合机之自动切纸装置」的部分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面贴合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调整组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摆动件位于非感应位置的部分侧视图,为 方便说明图中省略部分构件;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摆动件位于感应位置的部分侧视图,为方 便说明图中省略部分构件;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上切纸滚刀的部分侧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下切纸滚刀的部分侧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压轮组的前视图,为方便说明,图中省略部 分构件 ’及图9是本实用新型双面贴合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至图9中200.平板状工件;201.箭头;202.箭头;3.机台单元;31.机架; 311.入口侧;312.出口侧;313.上固定座;314.上滑动座;315.下滑动座;316.下固定座; 32.动力源;4.贴合单元;41.上卷筒;411.装饰纸;42.贴合组;421.贴合滚轮;422.传送 滚轮;423.滑块;424.贴合压轮;43.调整组;431.调整马达;432.导螺杆;433.螺旋升降 机;434.作动缸;44.下卷筒;45.上展开轮;46.下展开轮;47.上夹纸器;48.下夹纸器; 5.裁切单元;50.长度计算器;51.上切纸滚刀;511.上心轴;512.上切刀;52.下切纸滚 刀;521.下心轴;522.下切刀;53.第一光传感器;54.摆动件;541.本体部;542.感应板 部;55.感应轮;56.感应件;57.弹性元件;58.压轮组;581.上压轮;582.下压轮;59.调 整杆;591.螺杆;592.螺帽;6.制动单元;61.反射件;611.缺口 ;62.第二光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 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双面贴合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机台单元3、一设 置于该机台单元3上的贴合单元4、一设置于该机台单元3上的裁切单元5,及两个用以制 动该裁切单元5的制动单元6 (分别显示于图6、7)。所述机台单元3包括一个具有相反的一入口侧311与一出口侧312的机架31,及 两个设置于该机架31上的动力源32。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动力源32为马达。所述贴合单元4包括一枢设于该机架31上且卷收有装饰纸411的上卷筒41、一 枢设于该机架31上且卷收有装饰纸411的下卷筒44、四组间隔设置于该机架31上且位于 该入口侧311与出口侧312之间的贴合组42,及一设置于该机架31上的调整组43,其中, 每一贴合组42具有一枢设于该机架31上的传送滚轮422,及一能相对该传送滚轮422移 动地设置于该机架31上的贴合滚轮421,其中两个传送滚轮422分别受相对应的动力源32带动,利用所述传送滚轮422与贴合滚轮421相配合压制,可将装饰纸411贴覆于一平板状 工件200的上、下表面。如图3所示,为方便说明,图中省略部份构件,每一贴合组42的贴合滚轮421皆具 有两个间隔滑动地设置于该机架31上的滑块423(因视角关系图中只显示其中一侧的滑块 423),及一根两端分别枢设于相对应的滑块423上的贴合压轮424,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贴 合压轮424皆是加热型态的压轮,每一传送滚轮422则皆是加热型态的滚轮。参阅图2、4、5、6,该裁切单元5包括一能与所述贴合滚轮421同动的上切纸滚刀 51、一枢设于该机架31上的下切纸滚刀52、一设置于该机架31上且可控制该下切纸滚刀 52动作的长度计算器50、一安装于该机架31上的第一光传感器53、一与该第一光传感器 53对应枢设于该机架31上的摆动件54、一设置于该摆动件54上的感应轮55、一与该第一 光传感器53对应设置于该摆动件54上的感应件56、一两端分别连设该机架31与该摆动 件54的弹性元件57、一枢设于该机架31上且位于该摆动件54与该入口侧311间的压轮组 58,及一穿置于该机架31上的调整杆59。其中,该上切纸滚刀51是通过第一光传感器53的侦测讯号而控制作动。于本实 施例中,该第一光传感器53是红外线传感器,而该弹性元件57则是一拉伸弹簧,另外,使用 者可直接对该长度计算器50进行设定,进而配合所述贴合滚轮421的转动速度控制该下切 纸滚刀52的动作。参阅图4,该上切纸滚刀51包括一枢设于该机架31上的上心轴511,及一设置于 该上心轴511上的上切刀512,该下切纸滚刀52包括一枢设于该机架31上的下心轴521, 及一设置于该下心轴521上的下切刀522 ;该摆动件54具有一枢设于该机架31上的本体 部541,及一自该本体部541向下延伸的感应板部542 ;该感应轮55是枢设于该本体部541 上;该感应件56则是对应该第一光传感器53而设置于该感应板部542上;该弹性元件57 的两端是分别连设于该感应板部542与该机架31上。参阅图4、8,该压轮组58具有一根枢设于该机架31的上压轮581,及两根间隔枢 设于该机架31上且位于该上压轮581下方的下压轮582,其中,该摆动件54的本体部541 位于所述两下压轮582间;该调整杆59具有一穿置于该机架31上的螺杆591,及一螺合于 该螺杆591上的螺帽592,该长度计算器50(见图6)是安装在该上压轮581上。参阅图4、5,该摆动件54可相对该第一光传感器53在一非感应位置(图4)及一 感应位置(图5)间移动,如图4所示,当该平板状工件200移动触抵该感应轮55时,该摆 动件54是被该感应轮55牵引而处在非感应位置,此时,设置于该感应板部542上的感应件 56是远离该第一光传感器53,该上切纸滚刀51是静止不动;如图5所示,当该平板状工件 200离开该感应轮55时,设置于该感应板部542上的感应件56接近该第一光传感器53,使 该上切纸滚刀51被驱动而进行裁切作业,另外,利用调整该螺帽592改变该螺杆591穿置 于该机架31上的长度,可以避免该摆动件54在该感应位置与非感应位置间移动时撞击该 第一光传感器53。参阅图6,其中一制动单元6包括一设置于该上切纸滚刀51的上心轴511上且形 成有一缺口 611的反射件61,及一对应该反射件61而设置于该机架31上的第二光传感器 62。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光传感器62是一红外线传感器,借以使该上心轴511与反射件 61同步旋转一圈后,该第二光传感器62侦测到缺口 611即停止该上心轴511转动。
7[0043]参阅图7,显示为图6的另一侧,设置有另一制动单元6,同样是为了能够使该下切 纸滚刀52的下心轴521旋转一圈后而停止作动,该制动单元6包括一设置于该下心轴521 上且形成有一缺口 611的反射件61,及一对应该反射件61而设置于该机架31上的第二光 传感器62,该第二光传感器62是一红外线传感器,借以使该下心轴521与反射件61同步旋 转一圈后,该第二光传感器62侦测到缺口 611即停止该下心轴521转动。依据上述的结构,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是将该平板状工件200依据箭头201所 示方向送入该双面贴合机中,在经过所述相对应的贴合滚轮421与传送滚轮422时,将上卷 筒41的装饰纸411与下卷筒44的装饰纸411分别贴覆于该平板状工件200的上表面与下 表面。再一并参阅图4、5,接着,该平板状工件200能如图4所示经由该压轮组58定位传 送,使该平板状工件200持续依据图2中箭头201所示方向移动而压抵于该感应轮55上, 使该摆动件54位于如图4所示的非感应位置,接着,该平板状工件200持续移动,利用该弹 性元件57的弹性回复力使该摆动件54自图4所示的非感应位置移动至图5所示的感应位 置,进而驱动该上切纸滚刀51的上心轴511开始转动,同时带动图6所示设置于该上心轴 511上的反射件61转动一圈,当该第二光传感器62再次感测到该反射件61的缺口 611,即 制动该上切纸滚刀51,使该上切刀512裁切贴覆于该平板状工件200上表面的装饰纸411。再一并参阅图4、6、7,当该平板状工件200压抵该感应轮55时,同时会顶抵该上压 轮581,该上压轮581会启动该长度计算器50进行动作,使该长度计算器50驱动该下切纸 滚刀52,以控制该下心轴521开始转动,同时带动图7所示设置于该下心轴521的反射件 61转动一圈,使该下切刀522裁切贴覆于该平板状工件200下表面的装饰纸411 (见图2), 当该第二光传感器62再次感测到该反射件61的缺口 611,就制动该下切纸滚刀52,进而完 成裁切作业,接着,该平板状工件200会依据图2中箭头201所示方向持续移动,进而与该 压轮组58分离。另外,该下切纸滚刀52的裁切动作是早于该上切纸滚刀51的裁切动作,也就是 说,该平板状工件200下表面的装饰纸411是先被裁切,待该平板状工件200又继续往前移 动一段距离后,才会将该平板状工件200上表面的装饰纸411予以裁切。另外,本新型双面贴合机还具有厚度调整的功能,如下所述参阅图3,所述调整组43具有一设置于该机架31上的调整马达431、一被该调整 马达431所驱动的导螺杆432、多数个对应所述滑块423设置于该机架31上且被该导螺杆 432所带动的螺旋升降机433,及多数个对应每一螺旋升降机433设置于该机架31上且推 抵于每一滑块423上的作动缸434,在实施时,每一作动缸434会先将相对应的滑块423予 以上升,使该等滑块423自相对应的螺旋升降机433上缘脱离,接着,利用该调整马达431 驱动该导螺杆432转动,带动每一螺旋升降机433依据图3中箭头202所示方向移动至指 定位置,再通过每一作动缸434将相对应的滑块423下放,使该等滑块423压制在相对应的 螺旋升降机433上缘,借以调整所述贴合压轮424相对于每一传送滚轮422间的距离,而能 够配合不同厚度的平板状工件200,以裁切不同厚度的平板状工件200(见图2)上的装饰纸 411。借此,利用该平板状工件200压制该感应轮55的动作,使得该摆动件54会在感应 位置与非感应位置间移动,通过判断该第一光传感器53的感测信号,来控制上切纸滚刀51作动而裁切贴置于平板状工件200上表面的装饰纸411,同时,通过所述长度计算器50驱动 该下切纸滚刀52,使平板状工件200的下表面贴覆的装饰纸411也能够完成裁切,借以同时 进行平板状工件200的双面贴覆作业,而能够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双面贴合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大致上是与第一较佳实施例 相同,不同处在于该机架31具有一上固定座313、一可移动地设置在该上固定座313的上 滑动座314、一设置在该上固定座313下方的下固定座316,及一可移动地设置在该下固定 座316内的下滑动座315,所述上卷筒41是枢设在该上滑动座314,所述下卷筒44是枢设 在该下滑动座315。另外,所述贴合单元4更具有一个枢设在该机架31的上展开轮45、一个枢设在该 机架31的下展开轮46、一个设置在该机架31的上夹纸器47,及一个设置在该机架31的下 夹纸器48,该上夹纸器47位于该上展开轮45下方,该下夹纸器48位于该下展开轮46上 方,其中,所述装饰纸411是自该上卷筒41绕置在该上展开轮45上,以及自该下卷筒44绕 置在该下展开轮46上,该上、下夹纸器47、48皆是为了使所述装饰纸411平顺,减少皱折产 生。在贴置作业中,套置在上、下卷筒41、44的装饰纸411,可通过移动该上滑动座314 与下滑动座315进行更换,进而简化所述装饰纸411的更换作业,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另 外,利用该上、下展开轮45、46以及上、下夹纸器47、48,可提高所述装饰纸411的绕置张力, 并减少皱折而使所述装饰纸411平顺,增进所述装饰纸411与平板状工件200的上、下表面 的贴置密合度,进而使平板状工件200的成品具有较佳品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双面贴合机利用该摆动件54在感应位置与非感应位置间 移动,同时配合该第一光传感器53,控制该上切纸滚刀51的作动,并通过该长度计算器50 驱动该下切纸滚刀52,使该平板状工件200的上、下表面贴覆的装饰纸411皆能够被裁切, 借以同时进行该平板状工件200的双面贴覆作业,进而能够缩短作业时间并提高加工效率。
权利要求一种双面贴合机,用以将一个平板状工件的上、下表面贴覆有装饰纸,该双面贴合机包含一个机台单元,包括一个具有相反的一个入口侧与一个出口侧的机架,及至少一个设置于该机架上的动力源;以及一个贴合单元,包括一个枢设于该机架上且卷收有装饰纸的上卷筒、一个枢设于该机架上且卷收有装饰纸的下卷筒,及多数个间隔设置于该机架上且位于该入口侧与出口侧间的贴合组,其中,每一个贴合组皆具有一个枢设于该机架上的传送滚轮,及一个能相对该传送滚轮移动地设置于该机架上的贴合滚轮,所述动力源会带动所述传送滚轮转动,并与所述贴合滚轮相配合压制,将装饰纸贴覆于该平板状工件的上、下表面;其特征在于,该双面贴合机还包含一个裁切单元,该裁切单元包括一个枢设于该机架的上切纸滚刀、一个枢设于该机架上的下切纸滚刀、一个设置于该机架上并用以控制该下切纸滚刀动作的长度计算器、一个安装于该机架上的第一光传感器、一个与该第一光传感器对应枢设于该机架上的摆动件、一个设置于该摆动件上且能触抵于所述平板状工件的感应轮、一个与该第一光传感器对应设置于该摆动件上的感应件,及一个两端分别连设该机架与该摆动件的弹性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单元还包括一个枢设于 该机架上且位于该摆动件与该入口侧之间的压轮组,该压轮组具有一根枢设于该机架上且 能压抵于该平板状工件上的上压轮,及两根能顶撑该平板状工件的下压轮,其中,所述长度 计算器是安装在该上压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具有一个枢设于该机 架上的本体部,及一个自该本体部向下延伸的感应板部,所述感应轮是枢设于该本体部上 且位于所述两下压轮间,而所述感应件则是对应该第一光传感器而设置于该感应板部上, 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是分别连设于该感应板部与该机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单元还包括一根穿置于 该机架上的调整杆,该调整杆具有一根穿置于该机架上的螺杆,及一个螺合于该螺杆上的 螺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单元还包括一个用以调 整所述贴合滚轮与相对传送滚轮间距的调整组,且每一个贴合滚轮皆具有两个间隔滑动地 设置于该机架上的滑块,及一根两端分别枢设于相对应的滑块上的贴合压轮,而该调整组 具有一个设置于该机架上的调整马达、一根被该调整马达驱动的导螺杆、多数个对应所述 滑块设置于该机架上且被该导螺杆带动的螺旋升降机,及多数个对应每一螺旋升降机设置 于该机架上且推抵于每一滑块上的作动缸,所述螺旋升降机与每一个作动缸能相互配合以 调整所述滑块相对于每一个传送滚轮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贴合机还包含两个制动 单元,而所述上切纸滚刀包括一根枢设于该机架上的上心轴,及一个设置于该上心轴上的 上切刀,该下切纸滚刀包括一根枢设于该机架上的下心轴,及一个设置于该下心轴上的下 切刀,其中一个制动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上心轴上且形成有一个缺口的反射件,及一个 对应该反射件而设置于该机架上的第二光传感器,另一个制动单元则包括一个设置于该下 心轴上且形成有一个缺口的反射件,及一个对应该反射件而设置于该机架上的第二光传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贴合滚轮的贴合压轮是加 热型态压轮,而每一个传送滚轮则是加热型态的滚轮,且所述第一光传感器、第二光传感器 是红外线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具有一个上固定座、一个 下固定座、一个能移动地设置在该上固定座的上滑动座,及一个能移动地设置在该下固定 座内的下滑动座,所述上卷筒是枢设在该上滑动座,而所述下卷筒是枢设在该下滑动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单元还具有一个枢设在 该机架的上展开轮,及一个枢设在该机架的下展开轮,所述装饰纸是分别由所述上卷筒绕 置在该上展开轮上,以及由所述下卷筒绕置在该下展开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单元还具有一个设置在 该机架上并位于该上展开轮下方的上夹纸器,及一个设置在该机架上并位于该下展开轮上 方的下夹纸器。
专利摘要一种双面贴合机,包含一机台单元、一贴合单元,及一裁切单元,该机台单元包括一机架,该贴合单元包括一枢设于该机架上且卷收有装饰纸的上卷筒,及一枢设于该机架上且卷收有装饰纸的下卷筒,该裁切单元包括一上切纸滚刀,及一下切纸滚刀,通过控制该上切纸滚刀与下切纸滚刀,使贴覆在该平板状工件上、下表面的装饰纸皆能够被裁切,借以同时进行双面贴覆作业,进而能够缩短作业时间并提高加工效率。
文档编号B26D7/28GK201626159SQ201020129548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2日
发明者杨明泉 申请人:旺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