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

文档序号:244470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包括:形成聚酰亚胺膜的步骤,其中至少所述膜的两个表面由热粘合性聚酰亚胺层(a)形成;和在所述聚酰亚胺膜的两个表面热压粘合金属层的步骤,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形成聚酰亚胺膜的步骤中,从通过四羧酸二酐组分与含有由通式(1)表示的二胺化合物的二胺组分反应得到的聚酰胺酸(a)的溶液形成自支撑膜,其后,将所述自支撑膜在440℃或更低的最大加热温度下加热并酰亚胺化,形成聚酰亚胺层(a)(在所述式中,R1为氢原子、C1-C12烷基或芳基;R2为氢原子、C1-C12烷基或芳基)。
【专利说明】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特别是耐热性优良且金属层和聚酰亚胺膜之间界面的粘合性优良的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
【背景技术】
[0002]聚酰亚胺薄膜由于其优良的耐热性、耐化学性、机械强度、电性能、尺寸稳定性等而被广泛用在电动/电子装置、半导体等领域。例如,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已被用作包铜的层压基板,其中铜箔层压在聚酰亚胺膜的一侧或两侧上。
[0003]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最通常是通过粘合剂层将聚酰亚胺膜与金属层例如金属箔进行层压而制备的,但是其耐热性或粘附性对于某些应用而言是不够的。例如,专利文献N0.1已描述了一种通过热压粘合将聚酰亚胺与金属箔例如铜箔进行层压的方法,所述聚酰亚胺具有表面可热压粘合的聚酰亚胺层。由此制备的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粘附性。然而,可用作热压粘合的聚酰亚胺的材料是有限的。
[0004]同时,专利文献2和5描述了三嗪基二胺制备的聚酰亚胺,并且描述了将聚酰亚胺溶液施用到金属箔以制备该金属箔与该聚酰亚胺膜的层压体的实例。
[0005]此外,关于使用三嗪基二胺的例子,专利文献3公开了基于三嗪基二胺的末端改性的酰亚胺低聚物,专利文献4公开了基于三嗪基二胺的聚合物电解质。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经审查专利公开文本Νο.Η07-102649。
[0009]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N0.3803075。
[0010]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N0.2009-263570。
[0011]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N0.2009-87763。
[0012]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N0.2010-31102。

【发明内容】

[0013]技术问题
[001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金属层层压在聚酰亚胺膜的两侧上来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所述层压体具有优良的聚酰亚胺膜与金属层之间的粘合性,且具有优良的耐热性。
[0015]技术方案
[0016]本发明涉及以下方面。
[0017]1.一种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形成聚酰亚胺膜,其中至少所述膜的两侧的表面由聚酰亚胺层(a)形成;和
[0019]在所述聚酰亚胺膜的两侧上热压粘合金属层,
[0020]其中形成聚酰亚胺膜的步骤包括,使四羧酸二酐组分与含有由通式(I)表示的二胺化合物的二胺组分反应得到聚酰胺酸(a)的溶液,由所述聚酰胺酸(a)的溶液形成自支撑膜,并通过在440°C或更低的最大加热温度下加热使自支撑膜酰亚胺化以形成聚酰亚胺层(S);
[0021]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聚酰亚胺膜,其中至少所述膜的两侧的表面由聚酰亚胺层(a)形成;和 在所述聚酰亚胺膜的两侧上热压粘合金属层, 其中形成聚酰亚胺膜的步骤包括,使四羧酸二酐组分与含有由通式(I)表示的二胺化合物的二胺组分反应得到聚酰胺酸(a)的溶液,由所述聚酰胺酸(a)的溶液形成自支撑膜,并通过在440 V或更低的最大加热温度下加热使所述自支撑膜酰亚胺化以形成所述聚酰亚胺层(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其中在由聚酰胺酸(a)的溶液形成自支撑膜之后,通过在320-370°C的最大加热温度下加热使所述自支撑膜酰亚胺化以形成所述聚酰亚胺层(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 其中所述聚酰亚胺膜具有所述聚酰亚胺层(a)的单层结构,并且 其中形成所述聚酰亚胺膜的步骤包括,由所述聚酰胺酸(a)的溶液形成自支撑膜,然后通过在440°C或更低的最大加热温度下加热进行酰亚胺化,形成具有所述聚酰亚胺层(a)的单层结构的聚酰亚胺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 其中所述聚酰亚胺膜具有含所述聚酰亚胺层(a)和另外的聚酰亚胺层(b)的多层结构,且 所述聚酰亚胺层(a)设置在所述多层结构的两个最外侧上,且所述聚酰亚胺层(b)设置在所述多层结构的内部,且 其中形成所述聚酰亚胺膜的步骤包括,由所述聚酰胺酸(a)的溶液和用于形成所述聚酰亚胺层(b)的聚酰胺酸(b)的溶液形成具有至少三层的多层液体膜,使得至少所述聚酰胺酸(a)的溶液形成最上层和底层,并从由此得到的多层液体膜形成自支撑膜,然后通过在440 V或更低的最大加热温度下加热进行酰亚胺化,形成所述聚酰亚胺层(a)和所述聚酰亚胺层(b)。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 其中所述聚酰亚胺膜具有含所述聚酰亚胺层(a)和另外的聚酰亚胺层(b)的多层结构,和 将所述聚酰亚胺层(a)设置在所述多层结构的两个最外侧上,并将所述聚酰亚胺层(b)设置在所述多层结构的内部,且 其中形成所述聚酰亚胺膜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聚酰胺酸(a)的溶液施用到由用于形成所述聚酰亚胺层(b)的聚酰胺酸(b)的溶液制备的自支撑膜的两侧,并干燥,以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自支撑膜,然后通过在440°C或更低的最大加热温度下加热进行酰亚胺化,形成所述聚酰亚胺层(a)和所述聚酰亚胺层(b )。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其中所述由通式(I)表示的二胺化合物为2,4- 二(4-氨基苯胺基)-6-苯胺基-1,3,5-三嗪。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其中所述二胺组分包含5-100mol%范围内的由通式(I)表示的二胺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其中所述二胺组分包含25-100mol%范围内的由通式(I)表示的二胺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其中所述二胺组分还包含至少一种选自对苯二胺和4,4’ - 二氨基二苯基醚的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的方法,其中所述四羧酸二 酐组分包含至少一种选自3,3’,4,4’ -联苯四羧酸二酐和苯均四酸二酐的化合物。
【文档编号】B32B15/08GK103889710SQ201280050240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2日
【发明者】小浜慎一郎, 久野信治, 村上泰造, 大石康介, 山口裕章 申请人: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