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41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应用于显示面板的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控制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是所有信息电子产品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构成要件,作用在安装与插接各种电子零组件时当作主要的承载体,主要功能便是将各种电子零组件,借由控制印刷电路板的电路设计,达成中继传输的目的,使各项零组件的功能得以发挥。
控制印刷电路板可透过如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ing Circuit board,FPC)、卷带式载体封装件(Tape Carrier Package,TCP)或软性排线(FFC)等电性连接至其它基板或接口。以液晶显示模块为例,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Source PCB)可透过TCP连接至一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而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Gate PCB)一般则透过软性电路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电性连接。然而,由于不同厂商的显示面板规格不同,传统作法常常需要针对不同厂商的显示面板的需求,例如是控制印刷电路板上所承载的组件不同或控制印刷电路板的形状不同等,开发设计不同的控制印刷电路板。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传统显示器的示意图。液晶显示器10包括一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Source PCB)15及其与之连接的多个TCP 14、一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Gate PCB)12及其与之连接的多个软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ing circuit board,FPC)17、一显示面板11以及一外框13。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5是利用已固定于显示面板11上的TCP14进行接合(bounding),而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2是利用已固定于显示面板11上的软性电路板17进行接合,使得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5与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2分别能够电性连接至显示面板11。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5上配置有控制电路,用以输出多个控制讯号。每一TCP14上配置有一驱动芯片14a,是经由多个数据线(Data Line)驱动显示面板11上的显示单元(未示于图中)。软性电路板17上的走线是用以传递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2的输出讯号至显示面板11。外框13是用以固定并保护其内的各项组件。
为了因应不同厂商对显示面板的不同需求,必须开发设计不同的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5与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2,故承载机具亦要另外设计制造,以固定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5与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2。此外,更换新机具后,又必须耗费相当的工时,来调整机具的位置,以提高组装的精准度。
甚至,由于TCP14上配置有驱动芯片14a,是经由多个数据线驱动显示面板11,故针对不同厂商对液晶显示器分辨率的不同需求,亦要设计不同TCP14的电路布局(layout)来配合所需求的不同规格的显示面板11的分辨率。
此外,由于传统所使用的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5与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2的面积较大,组装时必须先弯折软性电路板17或TCP14后才能将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5与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2锁固于显示面板11后方。由于组装过程中必须弯折软性电路板17及TCP14,并翻转显示面板11,容易造成软性电路板17及TCP14上的走线产生断裂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利用将每一电路板分离成一主要电路板与一辅助电路板的方式,针对不同厂商的规格需求,可以仅改变主要电路板的设计,而辅助电路板则可以是固定形状,固定功能的。本发明可以达到模块化的目的,针对不同厂商的需求,仅需改变主要电路板的设计即可,如此可以达到组装容易的优点亦可以节省工时,也不需针对不同尺寸的电路板另外设计不同机具来加以承载。辅助电路板于组装时,可以配置于面板正面,减少了传统作法的必须翻转面板以将控制印刷电路板配置于面板背面的动作,可以避免TCP或软性电路板上走线断裂的情形。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显示面板的分离式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包括有一主要电路板以及一辅助电路板。主要电路板上配置有控制电路,用来输出多个控制讯号,而辅助电路板借由一软性电路板、FFC或连接器等与主要源极电路板电性连接。辅助电路板是利用至少一卷带式封装件(TapeCarrier Package,TCP)与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于TCP上配置有驱动芯片,且辅助电路板上的线路可传递或放大主要电路板的控制讯号至显示面板。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应用于显示面板的分离式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gatePCB),包括有一主要电路板以及一辅助电路板。主要电路板上配置有控制电路,用来输出多个控制讯号,而辅助电路板借由一软性电路板、FFC或连接器等与主要栅极电路板电性连接。辅助电路板利用软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且辅助电路板上的线路是用以传递或放大主要电路板的输出讯号,此输出讯号是经由软性电路板传送至显示面板。
在此,显示面板可为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OLED panel)、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FT-LCD panel)或等离子面板(PDP)。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所示为传统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A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器部分示意图。
图2B所示为图2A中主要源极电路板与辅助源极电路板未连接时的显示器示意图。
图3A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器部分示意图。
图3B所示为图3A中主要栅极电路板与辅助栅极电路板未连接时的显示器示意图。
第4图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器部分示意图。
标号说明10、20、30、40液晶显示器11显示面板12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3外框14、24、44卷带式载体封装件14a、24a、44a驱动芯片15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
17、28、37、38、47、48、58软性电路板25、45主要源极电路板26、46辅助源极电路板29、29A、29B、39、39A、39B、49、59连接器32、42主要栅极电路板33、43辅助栅极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特别设计一可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本发明使用可以让每个控制印刷电路板都可分离成一主要电路板与一辅助电路板的方式,针对不同厂商的需求,可以仅改变主要电路板的设计,达到模块化的目的。
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2A,其所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器部分示意图。液晶显示器20包括由一主要源极电路板25与一辅助源极电路板26所组成的一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一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2及其与的连接的多个软性电路板(FPC)17、一显示面板11以及一外框13。主要源极电路板25上配置有一控制电路,用来输出控制讯号。辅助源极电路板26借由多个软性电路板28与主要源极电路板25电性连接。而辅助源极电路板26利用至少一TCP24与显示面板11电性连接,且辅助电路板26上的线路可传递或放大主要电路板25的控制讯号至显示面板11。每一TCP24上配置有一驱动芯片24a,可驱动固定个数的显示面板11的数据线(data line)。另外,于主要电路板25上配置一分辨率调整芯片(未显示于图上)以调整显示面板11的分辨率,以配合不同厂商所需求的不同规格的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gate PCB)12透过多个软性电路板17与显示面板11电性连接。软性电路板17上的走线是用以传递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2的输出讯号至显示面板11。外框13是用以固定并保护其内的各项组件。
辅助源极电路板26上的线路的功能主要是用以将主要源极电路板25输出的控制讯号直接传递至显示面板11或是将控制讯号放大后传送至显示面板11。因此,辅助电路板26的宽度可以很小,例如小于1cm。因此,辅助电路板26于组装时,可以直接配置于显示器的正面,亦可配置于显示器侧面,而不需如同传统作法一般,因为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5过大而只能将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15放置于显示面板11背面。
主要源极电路板25与辅助源极电路板26之间以软性电路板28与连接器(Connector)29来连接。请参照图2B,其所示为图2A中主要源极电路板25与辅助源极电路板26未连接时的显示器示意图。当主要源极电路板25与辅助源极电路板26未连接时,软性电路板28的一端是接合于辅助源极电路板26上,而软性电路板28的另一端则配置有连接器29A。连接器29A可与配置于主要源极电路板25上的连接器29B相互嵌合连接。如此一来,主要源极电路板25与辅助源极电路板26之间的组装动作可以仅使用人工来将两个连接器29嵌合即可,不需要如同传统作法需要机台与机具来进行接合的动作。然而,主要源极电路板25与辅助源极电路板26之间的连接并不限定于必须同时使用软性电路板28以及连接器29A与29B方可,亦可只单一使用软性电路板28或连接器29以达到将主要源极电路板25与辅助源极电路板26电性连接的目的。
此外,主要源极电路板25与辅助源极电路板26之间除了可使用软性电路板27来连接之外,亦可使用软性排线(FFC)来连接。
第二实施例本发明的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亦可应用于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上。将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分离成一主要栅极电路板与一辅助栅极电路板。请参照图3A,其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器部分示意图。液晶显示器30包括由一主要栅极电路板(Main Gate PCB)32与一辅助栅极电路板(Auxiliary Gate PCB)33所组成的一分离式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一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Source PCB)15及其与之连接的TCP14、一显示面板11以及一外框13。
辅助栅极电路板33借由多个软性电路板38与主要栅极电路板32电性连接,且辅助栅极电路板33亦利用多个软性电路板37与显示面板11电性连接。辅助栅极电路板33上的线路是用以传递或放大主要栅极电路板32的输出讯号,输出讯号经由软性电路板37传送至显示面板11。辅助栅极电路板33的宽度很小,例如小于1cm,使得辅助栅极电路板33可以直接配置于显示器正面,亦可配置于显示器侧面,避免软性电路板38上走线断裂。外框13是用以固定并保护其内的各项组件。
主要栅极电路板32与辅助栅极电路板33之间以软性电路板38与连接器(Connector)39来连接。请参照图3B,其所示为图3A中主要栅极电路板32与辅助栅极电路板33未连接时的显示器示意图。当主要栅极电路板32与辅助栅极电路板33未连接时,软性电路板38的一端是接合于辅助栅极电路板33上,而软性电路板38的另一端则配置有连接器39A。连接器39A可与配置于主要栅极电路板32上的连接器39B相互嵌合连接。如此一来,主要栅极电路板32与辅助栅极电路板33之间的组装动作可以仅使用人工来将两个连接器39嵌合即可,不需要如同传统作法需要机台与机具来进行接合的动作。然而,主要栅极电路板32与辅助栅极电路板33之间的连接并不限定于必须同时使用软性电路板38以及连接器39A与39B方可,亦可只单一使用软性电路板38或连接器39以达到将主要栅极电路板32与辅助栅极电路板33电性连接的目的。
此外,主要栅极电路板32与辅助栅极电路板33之间除了可使用软性电路板38连接之外,亦可使用软性排线(FFC)来连接。
第三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亦可同时应用于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与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上。请参照第4图,其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器部分示意图。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40包括由一主要源极电路板45以及一辅助源极电路板46所组成的一分离式源极控制印刷电路板、由一主要栅极电路板42与一辅助栅极电路板43所组成的一分离式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与辅助栅极电路板43连接的软性电路板(FPC)47、与辅助源极电路板46连接的TCP44、一显示面板11以及一外框13。
主要源极电路板45是借由连接器59以及软性电路板58与辅助源极电路板46电性连接,而主要栅极电路板42则是借由连接器49以及软性电路板48与辅助栅极电路板43电性连接。主要源极电路板45上是配置有控制电路,用以输出多个控制讯号。每一TCP44上是配置有一驱动芯片44a,可驱动固定个数的显示面板11的数据线(data line)。另外,于主要源极电路板45上配置一分辨率调整芯片(未显示于图上)以调整显示面板11的分辨率,以配合不同厂商所需求的不同规格的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外框13是用以固定并保护其内的各项组件。
辅助源极电路板46与辅助栅极电路板43可同时配置于显示器正面,如此一来,可以由正面组装显示器。组装的方式例如为,先将外框(bezel)13锁固于辅助源极电路板46与辅助栅极电路板43。此时,TCP44是已固定于外框13中。然后,再将主要源极电路板45与主要栅极电路板42分别连接于连接器59与连接器49上,以使主要源极电路板45与主要栅极电路板42分别与辅助源极电路板46与辅助栅极电路板43电性连接。
由于外框13可直接锁固于辅助源极电路板46与辅助栅极电路板43上,可达到静电防护的效果。且TCP44由于可先固定外框13中,不需翻转,所以可以避免传统因翻转而产生的高电压的静电效应。故本发明更可有效地保护TCP44,避免TCP44上的驱动芯片44a因高电压静电而损毁。
由上述本发明的三个实施例可知,应用本发明所揭露的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本发明可以达到模块化的目的。将传统的一个控制印刷电路板分割成一个主要电路板与一个辅助电路板,辅助电路板及其相对应的TCP或软性电路板可以模块化。针对不同厂商的需求,仅需改变主要电路板的设计即可,如此可以达到组装容易的优点。本发明可以节省工时,也不需针对不同尺寸的电路板另外设计不同机具。
2.本发明可以使用固定个数与固定分辨率的驱动芯片,仅需配合不同厂商对于不同规格的分辨率需求,于主要电路板上另外配置一分辨率调整芯片即可。而位于与辅助电路板连接的软性电路板上的驱动芯片可以为不同厂商的面板规格所共享。且,于软性电路板上的冲模(Punch die)制程亦可为不同厂商所共享。本发明可避免针对不同驱动芯片而需进行不同冲模制程的缺点且可达到设计容易及简单化的目标。
3.本发明的辅助电路板宽度可以很小,使得辅助电路板可以直接配置于显示器正面,本发明可避免TCP或软性电路板上走线断裂的情形。
4.本发明所应用的显示面板可适用于各种显示面板,如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organic lighting emitting display,OLEDpanel)、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FT-LCD panel)或等离子面板(plasmadisplay panel,PDP)等,尤其特别适合用于电视显示器的大屏幕显示面板。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三个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业内人士,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应用于一显示面板,该印刷电路板包括一主要电路板,其上是配置有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是输出多个控制讯号;以及一辅助电路板,与该主要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该辅助电路板是利用至少一卷带式封装件与该显示面板电性连接,该卷带式封装件上配置有一驱动芯片,且该辅助电路板上的线路是用以传递或放大该主要电路板的该些控制讯号至该显示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该辅助电路板的宽度小于1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其中该主要电路板为一主要源极电路板,该辅助电路板为一辅助源极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其中该驱动芯片可驱动固定个数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在该主要电路板上配置一分辨率调整芯片以配合不同厂商所需求的不同规格的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其中该显示面板是选自由一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面板、一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一等离子面板所组成的群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其中该主要电路板与该辅助电路板是借由一软性电路板或软性排线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其中该主要电路板与该辅助电路板是借由一连接器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其中该主要电路板的一侧上配置有多个连接器,而该辅助电路板是与至少一软性电路板连接,每软性电路板上配置有一连接器,可与该主要电路板的该些连接器相互嵌合以电性连接该主要电路板与该辅助电路板。
9.一种分离式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应用于一显示面板,该印刷电路板包括一主要电路板,其上配置有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输出多个控制讯号;以及一辅助电路板,与该主要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该辅助电路板是利用至少一软性电路板与该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且该辅助电路板上的线路是用以传递或放大该主要电路板的该些输出讯号,该些输出讯号是经由该软性电路板传送至该显示面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离式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该辅助电路板宽度小于1cm。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离式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其中该主要电路板为一主要栅极电路板,该辅助电路板为一辅助栅极电路板。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离式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其中该显示面板是选自由一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面板、一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一等离子面板所组成的群组。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离式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其中该主要电路板与该辅助电路板是借由一软性电路板或软性排线电性连接。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离式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其中该主要电路板与该辅助电路板是借由一连接器电性连接。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离式栅极控制印刷电路板,其中该主要电路板的一侧上配置有多个连接器,而该辅助电路板是与至少一软性电路板连接,每软性电路板上配置有一连接器,可与该主要电路板的该些连接器相互嵌合以电性连接该主要电路板与该辅助电路板。
全文摘要
一种应用于显示面板的分离式控制印刷电路板,包括有一主要电路板及一辅助电路板。主要电路板上配置有控制电路,用来输出控制讯号,而辅助电路板借由软性电路板、软性排线或连接器等与主要电路板电性连接。辅助电路板利用卷带式载体封装件(TCP)或软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且辅助电路板上的线路可传递或放大主要电路板的控制讯号至显示面板。本发明仅需改变主要电路板的设计,达到模块化的目的,不仅组装容易亦可节省工时,也不需针对不同尺寸的电路板另外设计不同机具来加以承载。
文档编号G09F9/30GK1571622SQ031784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8日
发明者刘丞佑, 康清志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