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电路和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93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像素电路和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显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和一种包括该像素电路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背景技术
AMOLED (有源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显不背板的发光亮度和提供给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的驱动电流大小成正比。为了实现最佳的显示效果,需要较大的驱动电流。低温多晶硅技术由于可以提供较高的迁移率而成为AMOLED显示背板的最佳选择。但是低温多晶硅技术固有的薄膜晶体管阈值电压Vth漂移的问题造成像素电路输出的电流不均匀,从而也使得显示亮度不均匀。因此,如何使像素电路输出均匀的电流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和一种包括该像素电路的有机发光显示器。所述像素电路可以输出均匀的电流,从而使像素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亮度均匀,进而使得包括所述像素电路的有机发光显示器显示亮度均匀。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驱动薄膜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串联在驱动电源的低电平输入端和高电平输入端之间,其中,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和驱动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驱动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所述驱动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 驱动控制单元与栅线和数据线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在数据写入阶段控制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导通、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导通,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优选地,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驱动控制单元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驱动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具有低电平的初始化单元,所述初始化单元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之间。优选地,所述初始化单元包括初始化晶体管,所述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之间,所述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二极与低电平输入端连接,所述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与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优选地,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包括第二驱动控制晶体管和第三驱动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栅线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发光控制单元,所述发光控制单元与发光控制线连接,所述发光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发光控制线给出的信号将驱动电源的高电平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导通,和/或将所述驱动电源低电平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导通。优选地,所述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电源的高电平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驱动电源的低电平输入端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三驱动控制晶体管、所述初始化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像素电路。在本发明提供的像素电路中,在像素电路的数据写入阶段,驱动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 体管的第一极导通,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导通,此时的驱动薄膜晶体管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处于临界导通状态的二极管,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压Vg即为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电压Vni减去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DTFT,(即,Vg=VN1-Vth,DTFT)。在该数据写入阶段,第一电容将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记录下来并保持至像素电路的发光二极管发光阶段。在像素电路的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阶段,驱动薄膜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该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为第一电容所保持的电压VN1-Vth,DTFT,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源电压Vgs为该驱动薄膜晶体管源极输入的电压Vdd与该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之差,S卩,Vgs=Vdd- (VN1-Vth,DTFT)。而计算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流的公式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驱动薄膜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串联在驱动电源的低电平输入端和高电平输入端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和驱动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驱动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所述驱动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单元与栅线和数据线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在数据写入阶段控制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导通、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导通,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
2.根据权利要 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驱动控制单元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驱动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具有低电平的初始化单元,所述初始化单元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单元包括初始化晶体管,所述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之间,所述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二极与低电平输入端连接,所述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与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包括第二驱动控制晶体管和第三驱动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发光控制单元,所述发光控制单元与发光控制线连接,所述发光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发光控制线给出的信号将驱动电源的高电平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导通,和/或将所述驱动电源低电平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电源的高电平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驱动电源的低电平输入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三驱动控制晶体管、所述初始化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
10.一种有 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
全文摘要
像素电路和有机发光显示器。本发明提供一种像素电路,该像素电路包括驱动薄膜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串联在驱动电源的低电平输入端和高电平输入端之间,其中,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和驱动控制单元,第一电容的第一端通过驱动控制单元与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和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通过驱动控制单元电连接,驱动控制单元与栅线和数据线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像素电路可以输出均匀的电流,从而使像素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亮度均匀,进而使得包括像素电路的有机发光显示显示亮度均匀。
文档编号G09G3/32GK103226931SQ2013101533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7日
发明者王颖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