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60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话机等移动设备等所具备的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安装了驱动电路的IC等)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能以低消耗电力且节省电路规模动作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及驱动电路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TFT液晶等显示装置用的驱动电路,有U.S.PatentPublication No.2005/052477(JP-A-2005-99665)所记载的驱动电路技术。该驱动电路中,具有灰度电压线和灰度电压生成部,该灰度电压线的数量对应于显示数据的上位比特的灰度数,该灰度电压生成部,对应于显示数据的下位比特在预先设定的每一时间接收脉冲信号,并且将仅改变了图像数据的下位比特的灰度数的量的灰度电压供给到选择器及各灰度电压线,该选择器仅在该脉冲信号为有效(active)的期间选择对应于上位比特的内容的灰度电压线并输出到信号线。U.S.Patent Publication No.2005/052477所记载的驱动方法是,在预先设定的每个分时期间内,根据显示数据的上位比特从电压电平改变的灰度电压组之中选择一个,并将所选择的灰度电压仅在与显示数据的下位比特的信息相对应的期间内输出到信号线的方法。以下将该方法简称为第1驱动方法。通过以上结构和动作,可以用很小的电路规模实现更多的灰度显示。
另外,作为实现γ调整功能的以往的方法,有JP-A-2005-49868所记载的驱动电路。该电路及方法中,对于S字形的γ特性曲线,可以用振幅调整寄存器、倾斜调整寄存器、微调整寄存器分别进行振幅调整、倾斜调整、微调整,由此可以调整与各液晶面板的特性中的所期望的γ特性相对应的各灰度电压。
上述第1个驱动方法中,对于具有某种结构的液晶面板及其显示装置,例如,进行分级(gradation)显示时,会有显示亮度不均匀变化而产生筋状的画质劣化的情况。例如,液晶面板内的信号线和对置电极之间具有电流泄漏路径的情况下,会使充电到信号线及选择像素电极中的电荷向对置电极移动,并且施加到信号线及像素电极上的灰度电压电平产生变化。由此导致画质劣化的产生,不能得到所期望的显示亮度。
图1表示了本发明的技术中作为适用对象的在先技术的液晶面板401的一个例子。液晶面板401具有TFT基板101、对置电极102、液晶层103、信号线(也称数据线)104、扫描线105、电流泄漏路径106。其中,尤其在信号线104和对置电极102之间具有电流泄漏路径106的液晶面板401中,判断产生了画质劣化。
这里,参照图8A、B对该画质劣化的产生原因进行说明。图8A表示一个扫描期间中的信号线104及对置电极102的电压瞬变。201是1个扫描期间,202是第1分割期间,203是第2分割期间,204是第3分割期间,205是第4分割期间。另外,206是对置电极电压,207是电压施加期间为第1分割期间202的灰度的理想电压,208是第1驱动方法适用于图1所示液晶面板401时的信号线104电压瞬变。
首先,第1驱动方法中,着眼于电压施加期间为第1分割期间202的灰度时,第1分割期间202结束后,信号线104在(1个扫描期间201-第1分割期间202)的时间内转变到浮置状态。此外,信号线104和对置电极102之间存在电流泄漏路径106的情况下,信号线104的灰度电压变化到对置电极电压206侧,相对于理想电压207,实际上发生了信号线电压瞬变208。另一方面,着眼于电压施加期间为第4分割期间205的灰度时,第4分割期间205刚结束之后TFT转变到断开状态,因此,信号线104的灰度电压几乎没有变化。
根据如上内容,在每个分割期间(202~205)内,信号线104上发生不同的电压变化。例如,显示数据为32级、1个扫描期间201的分时数为4时,这种电压变化量的偏向在每4个灰度重复8次。
图8B表示着眼于连接信号线104的信号线驱动部的输出电压、和TFT刚转变到断开状态之后的信号线104电压的灰度号-灰度电压的特性。209是信号线驱动部的输出电压的灰度号和电压的特性,210是TFT刚转变到断开状态之后的像素电极电压(信号线电压)的灰度号和电压的特性。液晶面板401的显示亮度由像素电极电压210决定,由此,分级显示的情况下,会发生可以看到8条筋的画质劣化。而且,这里,如图8A所示,以信号线104从低电压瞬变到高电压的情况说明了产生画质劣化的结构,但是,第1驱动方法中,在信号线104从高电压瞬变到低电压的情况下,同样会产生化质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可以改善上述画质劣化,或可以同时实现节省电路规模下的多灰度显示化和减轻画质劣化。
上述画质劣化的原因是信号线104的电压变化量在每个分割期间(202~205)不同。因此,本发明的技术中,使用在每个分割期间(202~205)调整γ特性的功能、方法。换言之,上述γ特性就是显示数据、灰度电压、实际的显示亮度(像素电极电压)等的关系。作为实现该γ调整功能的以往的方法,有JP-A-2005-49868所记载的驱动电路。
根据以上内容,本发明的技术的特征在于,为实现上述目的,具有将JP-A-2005-49868所记载的γ调整功能(以下称为第2驱动方法)适用于上述第1驱动方法的结构。即,其结构为具有如下装置相对于信号线104和对置电极102之间具有电流泄漏路径106的液晶面板401等显示面板,对于适用第1驱动方法的情况下发生的信号线104及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预先考虑该电压变化,即为了消除该变化的影响,将进行了加减运算等电平调整的灰度电压施加、输出到信号线。
图2A表示本发明的技术中,将第2驱动方法适用于上述第1驱动方法的驱动方法及驱动电路的结构中的信号线104电压电平的瞬变。相对于理想电压207,预先生成在每个分割期间(202~205)内加上了不同的电压变化量ΔV1、ΔV2、ΔV3的灰度电压Vx(Vx=Vdata+ΔVy,x=0,1,2,……,31),信号线驱动部在液晶面板401的信号线104上施加了该电压(Vx)。其结果是,可以调整TFT刚转变到断开状态之后的相邻的灰度的电压差。
图2B表示着眼于信号线104电压的情况下的灰度号-灰度电压特性。301是信号线驱动部的输出电压的灰度号和电压的特性,302是TFT转变到断开状态的时刻的像素电极电压(信号线电压)的灰度号和电压的特性。以实际上决定显示亮度的像素电极电压302进行判断,特性曲线变得平滑,可以避免以往技术中发生的筋状的画质劣化。
根据以上内容,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可以同时实现节省电路规模下的多灰度显示化和作为本发明第1目的的减轻画质劣化。
本驱动装置,例如,具有生成分别对应于多个灰度的灰度电压的灰度电压生成部、和根据所输入的显示数据选择应输出至显示面板的信号线的上述灰度电压的灰度电压选择部。上述灰度电压选择部,对每条上述线号线,从由上述灰度电压生成部按分时而输出的灰度电压中选择应输出至上述信号线的灰度电压,并通过上述显示数据来控制输出所选择的灰度电压的期间的长度。上述灰度电压生成部,可以对应于将用于将上述灰度电压输出至上述信号线的1个扫描期间分时了的多个各期间,生成电平相对于理想电压变化的上述灰度电压。此外,本驱动装置,对于上述灰度电压,根据上述信号线上的与上述分时了的各期间相对应的电压变化量,生成在加减运算了上述电压变化量的每个上述分时期间内电平不同的上述灰度电压。或者,本装置还具有如下单元等,该单元对于由灰度电压生成部生成的上述灰度电压,进行上述加减等的电平调整或转换并输出。另外,尤其,上述灰度电压生成部阶段性(阶段状)地输出上述电平变化的灰度电压。此外,尤其,本装置具有用于每个上述分时期间的电平调整的寄存器等。
本驱动装置具有例如,用于对应于1个水平期间内的分割期间输出阶段性变化的电压的输出电路(和实施方式中的412、413对应);根据显示数据,确定上述阶段性变化的电压的电平的选择电路(415~417等);以及用于使上述阶段性变化的电压的电平在每个上述分割期间移位的电路(427、728等)。另外,本驱动装置具有,例如,用于对应于1个水平期间内的分割期间输出阶段性变化的电压的输出电路;根据上述显示数据,确定上述阶段性变化的电压的电平的选择电路;以及用于在每个上述分割期间设定上述阶段性变化的电压的电平的设定电路(振幅调整寄存器418~421等)。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节省电路规模下的多灰度显示化,同时也可以实现画质劣化小的驱动电路。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适用对象的在先技术的液晶面板的一个结构例,以及液晶面板中的信号线的电压电平变化的主要原因(电流泄漏路径)的说明图;图2A是表示信号线电压电平的瞬变的图,该信号线电压电平的瞬变表示将第2驱动方法适用于第1驱动方法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的灰度电压调整功能的效果,图2B是表示灰度号-灰度电压特性的图;图3是表示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驱动装置(TFT液晶驱动电路)的系统(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尤其是信号线驱动部的结构图;图4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驱动方法中各信号的时序图,图4B是表示该驱动方法的效果的灰度号-灰度电压特性,图4C是图4B的一部分的扩大图;图5A是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驱动装置(TFT液晶驱动电路)的系统(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尤其是信号线驱动部的结构图,图5B是表示其一部分的结构的扩大图,图5C是表示图5B中的寄存器的设定例的表;图6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驱动方法中各信号的时序图,图6B是该驱动方法的效果的灰度号-灰度电压特性,图6C是图6B的一部分的扩大图;图7A是表示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驱动装置(TFT液晶驱动电路)的系统(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7B是实施方式3的驱动方法中各信号的时序图;图8A是表示将第1驱动方法适用于图1的液晶面板,并且使电压电平从低电压向高电压瞬变的情况下的信号线电压的图,图8B是表示使电压电平从低电压向高电压瞬变的情况下的灰度号-灰度电压特性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图中,相同部件原则上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其重复说明。图1~图7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图8用于说明现有技术。此外,各图中同样的功能部位有多个的情况下,仅对其一部分标以符号。
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中,具有可输出考虑了显示装置的信号线电压变化的灰度电压的灰度电压调整功能。该功能用于进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对显示装置进行驱动。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组合了上述第1驱动方法和上述第2驱动方法。
下面,为了和本实施方式进行比较,简单确认现有技术。作为现有技术的第1驱动方法中,驱动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例如TFT液晶面板的情况下,信号线104的选择期间结束时,来自驱动电路的电荷供给停止,信号线104由液晶面板401内的布线间电容、例如信号线104-扫描线105之间的电容耦合等来保持电荷,并转变到浮置状态。此外,处于选择状态的像素电极的灰度电压,到TFT转变到断开(OFF)状态为止,和信号线104保持相同电压。
但是,将由第1驱动方法驱动的驱动电路连接到例如图1所示的、信号线104和对置电极102之间具有电流泄漏路径106的TFT液晶面板401上的情况下,信号线104中充电的电荷始终持续向对置电极102移动,因此,从信号线104变成浮置状态的瞬间开始,信号线电压Vdata改变。由此,得不到所期望的实效值,例如,进行分级显示的情况下,判断会发生筋状的画值劣化。
但是,如下式1所示,上述电压变化量ΔVy(y=1,2,3,4)由信号线电压Vdata和对置电极电压Vcom的电位差、以及液晶面板401内的电容性负载CLCD、电流泄漏路径106的阻抗Rleak、信号线104的浮置状态(1个扫描期间201-信号线选择期间)的期间来决定的(此外,τ=CLCD×Rleak)。
ΔVy=-(Vdata-Vcom)×e^{-(4-y)×t÷τ}……式1首先,着眼于液晶面板401时,面板内的电容性负载CLCD越小,电压变化量ΔVy越大。另外,电流泄漏路径106的阻抗Rleak越小,电压变化量ΔVy越大。根据如上内容,可以判断每个驱动的液晶面板401的画质劣化的程度不同。
接着,着眼于信号线104成为浮置状态的期间时,在以将1个扫描期间H四等分的时间t(t=H/4)为基准考虑时,仅在第1期间选择信号线104的第1灰度组的浮置期间为3t,到第2期间为止选择信号线104的第2灰度组2的浮置期间为2t,到第3期间为止选择信号线104的第3灰度组的浮置期间为t,到第4期间为止选择信号线104的第4灰度组的浮置期间为0。此外,第1灰度组的电压变化量ΔV1最大,ΔV2、ΔV3逐渐变小,第4灰度组的电压变化量ΔV4为0。
这里,本实施方式中,在同一液晶面板401中,着眼于如果第y灰度组是相同的,则式1的e^{-(4-y)×t÷τ}部分一定,按每个灰度组生成加上了上述电压变化量ΔVy的灰度电压Vx(Vx=Vdata+ΔVy),并施加到信号线104。
下面,就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以及包含该驱动装置的系统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参照图3~图4对实施方式1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图3表示包含实施方式1的驱动装置的系统(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图4A是对实施方式1的驱动方法中的各寄存器及开关的控制的、各信号的时序图。图4B及C是本驱动方法中的灰度号-灰度电压特性。
首先,图3中,本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是,相对于液晶面板401,具有信号线驱动部402、扫描线驱动部403、电源电路404及CPU405。信号线驱动部402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驱动液晶面板401的驱动电路。
液晶面板401是在两片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液晶的结构,如图1所示,玻璃基板的一方上,在每个像素设置TFT,在另一方的相对侧玻璃基板上设置对置电极102。此外,液晶面板401是将连接在TFT上的扫描线105和信号线104成矩阵状设置的、被称为有源矩阵型的TFT液晶面板,TFT的漏极端子通过信号线104连接到灰度电压选择部417的输出,TFT的栅极端子通过扫描线105连接到扫描线驱动部403的输出,TFT的源极端子连接到像素电极。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尤其以信号线104和对置电极102之间具有电流泄漏路径106的液晶面板401为对象。
此外,下面,以液晶面板401为前提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是由电压电平控制显示亮度,并且在信号线上具有和上述电流泄漏路径106相当的部分的其他元件,例如有机EL元件等。
此外,连接在灰度电压选择部417上的信号线490是图1的液晶面板401内的信号线104的延长部分。信号线电压变化是在从灰度电压选择部417向面板侧延伸的信号线490及面板内的信号线104中发生的。
信号线驱动部402是将数字的显示数据DA(数字-模拟)转换为模拟的灰度电压Vdata,并通过将灰度电压Vdata经由液晶面板401的信号线104施加到像素电极上,来控制液晶面板401的显示亮度的模块。
扫描线驱动部403是用于相对于液晶面板401的扫描线105,依次将与后述的信号线驱动部402内的时序控制器408所生成的线时钟LP同步的选择信号施加到线上的模块。
电源电路404是由从外部供给的电源电压Vci在信号线驱动部402及扫描线驱动部403内生成必要的电源电压电平的模块。此外,电源电压电平的生成是通过n倍化电荷泵电路等的电源电压Vci来实现的。
接着,对构成信号线驱动部402的各模块进行说明。信号线驱动部402具有系统接口406、显示存储器控制部409、显示存储器410、闩锁电路411、控制寄存器407、时序控制器408、第1基准电压生成部412、第2基准电压生成部413、灰度电压生成部414、灰度电压分时输出部415、比较运算部416、灰度电压选择部417及寄存器切换电路424、425。
控制寄存器407包括振幅调整寄存器(418~421)、倾斜调整寄存器及微调整寄存器422、分割期间调整寄存器(分割期间PH设定寄存器)423。振幅调整寄存器具有第1灰度组用振幅调整寄存器(第1期间用振幅调整寄存器)418、第2灰度组用振幅调整寄存器(第2期间用振幅调整寄存器)419、第3灰度组用振幅调整寄存器(第3期间用振幅调整寄存器)420、第4灰度组用振幅调整寄存器(第4期间用振幅调整寄存器)421等各振幅调整寄存器(正极用及负极用)。倾斜调整及微调整寄存器422和JP-A-2005-49868所记载的相同。
第1基准电压生成部412具有电阻426、可变电阻427、428、429、430及选择电路431。427及428是振幅调整用可变电阻,429及430是倾斜调整用可变电阻。灰度电压生成部414具有梯形电阻432、2tol开关433、运算放大器电路434。灰度电压分时输出部415具有4tol选择器435、运算放大器电路436。比较运算部416具有比较器437。灰度电压选择部417具有8tol选择器438和开关电路439,并连接信号线490。
由灰度电压分时输出部415、比较运算部416、灰度电压选择部417实现第1驱动方法。但是,也可以没有倾斜调整寄存器及微调整寄存器422。
下面,就信号线驱动部402的内部模块的动作进行说明。
系统接口406接收CPU405输出的显示数据及指令等,并传送到控制寄存器407。这里,所谓“指令”是用于决定驱动电路的内部动作的信息,包含帧频、驱动线数、灰度分时驱动时的分割期间信息、与γ特性相关的各种调整功能的寄存器的设定值。
控制寄存器407对于与γ调整功能(第2方法)相关的寄存器,按每个用于驱动液晶面板401的施加电压极性设置。即,具有正极用的振幅调整寄存器(418~421)和与其相同的负极用的振幅调整寄存器。基本上,控制寄存器407是存储指令数据,并将该数据传送到各模块的模块。例如,与上述帧频和驱动线数、分割期间信息相关的指令被传送到后述的定时器408。另外,振幅调整寄存器(418~421)中存储的指令被传送到后述的寄存器切换电路424、425,倾斜调整寄存器及微调整寄存器422中存储的指令被传送到后述的基准电压生成部412、413。而且,显示数据也暂时存储在控制寄存器407中,并和指示显示位置的指令一同输出到后述的显示存储器控制部409。
定时器408具有点(dot)计数器,以从外部输入的点时钟为基础生成线时钟LP。另外,根据由分割期间调整寄存器423传送的分割期间信息,生成规定了1个扫描期间的各灰度组的分割期间的PH信号。而且,这里的所谓“灰度组”是,0~31的32个灰度号中以灰度号4n为第1灰度组,以灰度号4n+1为第2灰度组,以灰度号4n+2为第3灰度组,以灰度号4n+3为第4灰度组。
PH信号是在1个扫描期间中按00、01、10、11的顺序变化的2位信号,被用于后述的寄存器切换电路424、425。而且,定时器408也输出作为PH信号的反转信号的/PH,/PH用于灰度电压分时输出部415内的4tol选择器435。并且,时序控制器408具有每次以PH
(PH信号下位1比特)=PH[1](PH信号上位1比特)PH
≠PH[1]进行状态转变时计算的2位计数器;以及以PH[1]=0PH
=1进行状态转变时计算的2位计数器;前者输出PH_1信号,后者输出PH_2信号。
显示存储器控制部409是进行显示存储器410的读出及写入动作的模块。在写入动作时,根据由控制寄存器407传送的显示位置的指令,输出选择显示存储器410的地址的信号,同时将显示数据传送到显示存储器410。另外,在读出动作时,根据由控制寄存器407传送的显示位置的指令,依次一齐选择1条线程度的显示数据。
显示存储器410具有与液晶面板410的像素数相当的存储区域,并通过显示存储器控制部409控制其动作。而且,由显示存储器控制部409读出并指定的显示数据被传送到闩锁电路411。
第1及第2基准电压生成部412、413具有相同电路结构,在由电源电路404设定的基准电压VDD和基准电压VSS之间,由梯形电阻和用于实现微调整的选择电路431构成,该梯形电阻由固定电阻群(电阻426)、实现振幅调整的可变电阻427、428、实现倾斜调整的可变电阻429、430构成。这里,可变电阻427、428的电阻值能以由寄存器切换电路424、425传送的寄存器值为基础进行调整。
而且,图3中,在基准电压VDD、基准电压VSS附近设置可变电阻427、428,以通过调整它们的电阻值来进行振幅调整。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将可变电阻427、428、429、430全部置换为固定电阻,并根据电阻分压后的多个电压电平使用选择电路进行振幅调整的结构。
灰度电压生成部414包括用于选择由第1和第2基准电压生成部412、413输入的基准电压的2tol开关433;用于阻抗变换其输出的运算放大电路434;以及梯形电阻432,用于以运算放大电路434的输出电压为基础,例如显示数据为5比特的情况下,生成32级电平(level)的灰度电压电平。此外,2tol开关433由时序控制器408生成的PH信号的下位1比特PH
进行切换。例如,在PH
为“0”的情况下,选择第1基准电压生成部412的输出电压,在PH
为“1”的情况下,选择第2基准电压生成部413的输出电压。
灰度电压分时输出部415包括4tol选择器435,从灰度电压生成部414的输出,例如显示数据为5比特的情况下从32级电平的电压电平,依次选择相邻的4级电平的灰度电压;以及运算放大电路436,用于对4tol选择器435的输出进行阻抗变换。4tol选择器435的切换是通过由时序控制器408生成的/PH信号进行动作的,用于输出在1个扫描期间内从低电压侧向高电压侧改变4次电压电平的灰度电压V0B~V7B。但是,4tol选择器435的切换也可以是用PH信号进行动作的,用于输出在1个扫描期间内从高电压侧向低电压侧改变4次电压电平的灰度电压V0B~V7B。
比较运算部416用比较器437比较作为显示数据D[4:0]的下位2比特的D[1:0]和/PH信号,输出在/PH≥D[1:0]的条件下为“1”(高)而在/PH<D[1:0]的条件下为“0”(低)的EN信号。
而且,上述4tol选择器435的切换用PH信号进行的情况下,用比较器437比较D[1:0]和PH信号,输出在PH≤D[1:0]的条件下为“1”(高)而在PH>D[1:0]的条件下为“0”(低)的EN信号。
灰度电压选择部417由液晶面板401的信号线104、相同数量的8tol选择器438以及开关电路439构成。这里,由比较运算部416传送的EN信号为“1”(高)的情况下,开关电路439为导通(ON)状态,根据显示数据的上位3比特的D[4:2]的值,8tol选择器438选择灰度电压V0B~V7B之一输出。例如,如果D[4:2]为000,则选择V0B输出,如果为111则选择V7B输出。另一方面,EN信号为0的情况下,不依赖D[4:2]的值,开关电路439为断开状态,输出成为高阻抗。而且,灰度电压选择部417的输出通过信号线490被连接到显示面板401的信号线104上。
第1寄存器切换电路424根据从时序控制器408传送的PH_1信号,依次切换从振幅调整寄存器418、420传送的寄存器值。此外,第1寄存器切换电路424将该值传送到第1基准电压生成部412内的可变电阻427、428。另外,同样第2寄存器切换电路425根据从时序控制器408传送的PH_2信号,依次切换从振幅调整寄存器419、421传送的寄存器值。此外,第2寄存器切换电路425将该值传送到第2基准电压生成部413内的可变电阻。这里,不依赖于施加电压的极性,向第1寄存器切换电路424传送奇数灰度组的振幅调整寄存器418、420的寄存器值,不依赖于施加电压的极性,向第2寄存器切换电路425传送偶数灰度组的振幅调整寄存器419、421的寄存器值。
接着,参照图4A对本实施方式1的寄存器及开关各自的控制进行说明。图4A中,501是本应施加到信号线104(像素电极)的灰度电压(输出电压),502是本实施方式1的灰度电压分时输出部415的输出电压。
首先,在由时序控制器408生成的线时钟LP的建立(上升)时刻,从闩锁电路411将显示数据一齐传送到比较运算部416及灰度电压选择部417、2tol开关433。另外,同时,由时序控制器408生成的/PH信号被传送到比较运算部416及4tol选择器435,PH_1、PH_2信号被传送到寄存器切换电路424、425。
而且,EN信号如上所述由比较运算部416生成。具体来说,比较从闩锁电路411传送的显示数据的下位2比特的D[1:0]和/PH信号,生成EN信号。
第1寄存器切换电路424,在从时序控制器408传送的PH_1信号的切换时刻,依次选择从正极用振幅调整寄存器418、420及负极用振幅调整寄存器传送的寄存器值,并传送到可变电阻427及428。结果,可变电阻427及428基于其设定值,在相当于2个扫描期间的时间内4次改变电阻值。另外,第2寄存器切换电路425在从时序控制器408传送的PH_2信号的切换时刻,依次选择从正极用振幅调整寄存器419、421及负极用振幅调整寄存器传送的寄存器值,并传送到第2基准电压生成部413内的可变电阻。结果,可变电阻的电阻值基于其设定值,在相当于2个扫描期间的时间内4次改变。
此外,2tol开关433,通过PH信号的下位1比特PH
的切换,选择第1基准电压生成部412的输出电压和第2基准电压生成部413的输出电压。图4A是以PH
=0选择第1基准电压生成部412的输出电压,以PH
=1选择第2基准电压生成部413的输出电压的情况。由此,按照正极的第1灰度组的振幅设定、第2灰度组的振幅设定、第3灰度组的振幅设定、第4灰度组的振幅设定、负极的第1灰度组的振幅设定、第2灰度组的振幅设定、第3灰度组的振幅设定、第4灰度组的振幅设定这样的顺序,切换γ特性。而且,2tol开关433选择第1基准电压生成部412、例如正极性的第1灰度组的输出电压的情况下,未被选择的第2基准电压生成部413生成正极性的第2灰度组的输出电压。由此,第1及第2基准电压生成部412、413的输出,可以在2tol开关433选择之前预先确定电压,对振幅设定切换时的收敛性不会产生延迟等问题。
4tol选择器435根据/PH信号从相邻的4电平的灰度电压依次选择1个电平,具有电压输出器(跟随器)作用的运算放大电路436将该电压传送到灰度电压选择部417。而且,作为设置了8个的运算放大电路436的输出的V0B~V7B,如图4A所示,从低电压侧向高电位侧阶梯状瞬变。此外,V0B、V1B、…、V7B,相对于本应施加到信号线104(像素电极)的灰度电压(输出电压)501,是在施加电压极性为正极性的情况下加上了电压变化量ΔVy、而在施加电压极性为负极性的情况下减去了电压变化量ΔVy的输出电压502,这是本实施方式的特征。
图4B表示在1个扫描期间内输出的灰度电压分时输出部415中的输出电压的灰度号和灰度电压的特性。503表示第1灰度组的灰度号-灰度电压特性。同样,504、505、506分别表示第2灰度组、第3灰度组、第4灰度组的特性。灰度号-灰度电压特性506以外的电压电平全部加减运算了电压变化量ΔVy,可以得到和图2B的灰度号-灰度电压特性301同样的特性。图4C表示将图4B的灰度号4~9的一部分扩大,但是,产生与各高阻抗期间对应的电压降时,可以期待灰度号-灰度电压特性503~505和未发生电压降的第4灰度组的灰度号-灰度电压特性506同等。由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发生的筋状的画质劣化。
根据如上电路结构和动作时序,具有本实施方式1的驱动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即使在液晶面板401中存在电流泄漏路径106的情况下,也可以适用第1驱动方法。因而,能以少的恒定电流和电路规模实现多灰度显示,并且可以减少由驱动方法引起的画质劣化。
而且,本实施方式1中,至信号线104的输出电压Vx从低灰度侧向高灰度侧阶梯状瞬变,但是,由于在1个扫描期间内灰度电压的瞬变方向相同即可,也可以是从高灰度侧向低灰度侧阶梯状瞬变。另外,寄存器切换电路和基准电压生成部各设置2个,但是,也可以是各1个。这种情况下,每个分割期间内依次切换正极用振幅调整寄存器418~421的寄存器值和负极用振幅调整寄存器的寄存器值,而使可变电阻427、428的电阻值在2个扫描期间内改变8次。另外,说明了输入的显示数据为5比特,但是,例如也可以是6比特,灰度电压选择部417,以在1个扫描期间内在相邻的4电平的灰度电压阶梯状瞬变的过程中选择电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从2电平的灰度电压进行选择的结构。另外,对内置了显示存储器(410)的驱动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显示存储器非内置的驱动装置。并且,本实施方式中,以适用JP-A-2005-49868所述的振幅调整功能的情况为例,说明了生成各灰度组的γ特性曲线,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适用其它调整功能。
(实施方式2)下面,参照图5~图6对实施方式2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中,相对于在1个扫描期间H内的每个分割期间切换γ特性的上述实施方式1,并非由灰度电压生成部在1个扫描期间中切换γ特性,而是可以将灰度电压的电压电平配合电压变化量ΔVy进行调整。
图5A表示包括实施方式2中的驱动装置的系统(液晶显示装置)。图5B表示电路部分(B)的结构。图5C表示图5B的寄存器的设定例。图6A是表示对实施方式2的驱动方法中的各寄存器及开关的控制的各信号的时序图。图6B及C是本驱动方法中的灰度号-灰度电压特性。
图5A中,控制寄存器601、时序控制器603、基准电压生成部412、灰度电压生成部604、比较运算器608以外的模块的结构及动作和实施方式1中相同。灰度电压生成部604具有梯形电阻部605、运算放大电路606、输出梯形电阻部607。
控制寄存器601包括灰度间电压调整寄存器602、倾斜调整寄存器及微调整寄存器422、分割期间调整寄存器423。涉及γ调整功能的寄存器对用于驱动液晶面板401的每一施加电压极性设置。但是,也可以没有倾斜调整寄存器及微调整寄存器422,并且,虽然图5A中省略了,但是也可以设置振幅调整寄存器。
时序控制器603具有点计数器,以从外部输入的点时钟为基础生成线时钟LP。另外,根据由分割期间调整寄存器423传送的分割期间信息,生成和实施方式1同样规定了各灰度组的分割期间的PH信号,PH信号用于后述的比较运算器608内的比较器610。另一方面,时序控制器603根据表示液晶施加电压的极性的M信号,在M=“0”的情况下生成反转了PH信号的全部比特的信号,在M=“1”的情况下生成成为PH信号的PH_M信号。而且,该PH_M信号用于4tol选择器435。
基准电压生成部412通过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在每一灰度组使可变电阻427、428的电阻值改变,生成4种移位了电压变化量ΔVy的γ特性曲线,通过在每个分割期间进行切换来改善画质劣化。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2中,如上所述,可变电阻427、428的电阻值在1个扫描期间内不改变。
灰度电压生成部604具有梯形电阻部605,以从基准电压生成部412传送的基准电压为基础,通过电阻分割生成32级电平的灰度电压;运算放大电路606,用于缓冲与从梯形电阻部605生成的电压电平开始每4个灰度、例如V0、V4、…V29相当的电压电平;以及输出梯形电阻部607,以该运算放大电路606的输出电压为基准,生成加减运算了上述电压变化量ΔVy的电压电平。而且,为了防止灰度电压生成部604的输出电压被由梯形电阻部605和输出梯形电阻部607的合成电阻引起的分压所决定,而设置运算放大电路606。
如图5B所示,输出梯形电阻部607具有可变电阻611、614、电阻612、613。输出梯形电阻部607在运算放大电路606的输出之间,通过4个电阻611~614的电阻分割来生成3级电平。其中,运算放大电路606的输出附近的2个电阻612、614为可变电阻。另外,关于该电阻612、614的电阻值如图5C所示,可以根据存储在灰度间电压调整寄存器602中的2比特的设定值来进行设定。例如,可设定为5R、10R、25R、50R这4种。而且R为固定的电阻值。
可是,输出梯形电阻部607的输出电压例如V5~V7可以由下述式2~式4求得。例如,增大可变电阻614的电阻值时,除了式2~式4的(V4-V8)和+V8以外的部分的项为接近1的值,因此,可以将V4电平和V8电平固定,而仅使V5、V6、V7上升到V4侧的高电位。另外,增大可变电阻611的电阻值时,式2~式4的相同部分的项为接近0的值,因此,可以将V4电平和V8电平固定,而仅使V5、V6、V7下降到V8侧的低电位。而且,下述内容中,例如r612为电阻612的电阻值。
V5=(V4-V8)×(r612+r613+r614)/(r611+r612+r613+r614)+V8 ……式2V6=(V4-V8)×(r613+r614)/(r611+r612+r613+r614)+V8 ……式3V7=(V4-V8)×(r614)/(r611+r612+r613+r614)+V8
……式4因而,液晶施加电压的极性为正极性,M=“0”的情况下,信号线电压Vdata>对置电极电压Vcom,由于电流泄漏,信号线电压Vdata的电压电平降低,因此,增大可变电阻614的电阻值,而在信号线电压Vdata中加上电压变化量ΔVy。另外,液晶施加电压的极性为负极性,M=“1”的情况下,信号线电压Vdata<对置电极电压Vcom,由于电流泄漏,信号线电压Vdata的电压电平上升,因此,增大可变电阻614的电阻值,而在信号线电压Vdata中加上电压变化量ΔVy。
这里,图5B中,上述4个电阻之中的电阻612、613的电阻值r612、r613固定为5R,但是也可以是可调整的结构。另外,可变电阻611、614的电阻值r611、r614如图5C所示,可以由灰度间电压调整寄存器602的设定值2比特来选择,但是,当然并不仅限于该比特数。一般,越是减少调整比特数,越是可以减少开关电路等,可以减小电路规模,但是这样调整宽度和调整精度将与之相应地降低,因此,会有无法期待充分的画质改善效果的情况。因而,优选在考虑了1个扫描期间的分割期间和液晶面板401内电流泄漏路径106的阻抗Rleak的值的关系的基础上,决定调整比特数和可设定电阻值。
比较运算器608由反相器609和比较器610构成。反相器609从闩锁电路411接收显示数据D[4:0]的下位2比特的D[1:0]和表示施加电压的极性的M信号,并在正极性且M=“0”的情况下将使D[1:0]全部比特反转的信号传送到比较器610,在负极性且M=“1”的情况下将D[1:0]传送到比较器610。这里,使反相器609的输出信号为C[1:0]时,比较器610对C[1:0]和由时序控制器603传送的PH信号进行比较,输出在PH≤C[1:0]的条件下为“1”(高)而在PH>C[1:0]的条件下为“0”(低)的EN信号。而且,灰度电压选择部417之后的动作和实施方式1相同。
接着,参照图6A对本实施方式2中的寄存器及开关各自的控制进行说明。图6A中,701是理想的灰度电压(输出电压),702是本实施方式2中的灰度电压分时输出部415的输出电压。
首先,到线时钟LP及显示数据D[4:0]的比较运算器608为止的传送方式和实施方式1相同。关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灰度间电压调整,由时序控制器603与表示施加电压的极性的M信号的切换时刻同步,将正极性及负极性用的灰度间电压调整寄存器602中保存的寄存器值传送到可变电阻611及614。
另外,EN信号是随着上述比较运算器608的动作,使用PH信号和作为在M信号=“0”时将D[1:0]正转而在M信号=“1”时将D[1:0]反转的信号的C[1:0]而生成的。
这里,4tol选择器435,根据PH_M信号,从相邻的4级电平的灰度电压依次选择1级电平,具有电压输出器作用的运算放大电路436将该电压传送到灰度电压选择部417。作为设置了8个的运算放大电路436的输出的V0B~V7B,在M信号=“0”且正极性的情况下,从低电压侧向高电压侧阶梯状瞬变。另外,在M信号=“1”且负极性的情况下,从高电压侧向低电压侧阶梯状瞬变。此外,V0B~V7B相对于本应施加到信号线(像素电极)的灰度电压701,是在施加电压极性为正极性的情况下加上了电压变化量ΔVy、而在施加电压极性为负极性的情况下减去了电压变化量ΔVy的输出电压702,这是本实施方式的特征。
图6B中,703是灰度电压分时输出部415的灰度号-灰度电压特性,可以得到和图2B的301同样的特性。结果,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发生的筋状的画质劣化。
根据如上电路结构和动作时序,具有本实施方式2的驱动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液晶面板401中插入电流泄漏路径106的情况下,也可以适用第1驱动方法。因而,能以少的恒定电流和电路规模实现多灰度显示,并且可以减少由驱动方法引起的画质劣化。
而且,本实施方式2中,设置了1个基准电压生成部412,但是也可以例如按每个施加电压的极性设置2个。另外,和实施方式1相同,输入的显示数据例如也可以是6比特,并且,也可以是显示存储器非内置的驱动装置。并且,本实施方式2中,为了实现发明的特征,灰度电压生成部604内设置了可变电阻611、614,但是,作为驱动装置,只要能得到图6B所示的灰度号-灰度电压特性,当然不限于该电路结构,也可以是其它电路结构。
(实施方式3)下面,参照图7说明实施方式3的结构和动作。实施方式3中,组合了上述实施方式1,以及将1个扫描期间分成3份,将各期间分配到液晶面板401的信号线104{R线、G线、B线}并进行驱动的RGB分时驱动,可以按每个作为液晶面板401的显示色的R(Red)、G(Green)、B(Blue)单独调整γ特性。
图7A表示包括实施方式3中的驱动装置的系统(液晶显示装置)。图7B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驱动方法中的寄存器及开关各自的控制的各信号的时序图。
图7A中,将实施方式1中的控制寄存器407按R、G、B单独设置。而且,时序控制器805及寄存器切换电路806、807以外的各模块的结构及动作和实施方式1基本相同。但是,在灰度电压选择部417的后级追加设置RGB分时开关808。
控制寄存器801包括用于实施RGB分时驱动的RGB选择期间调整寄存器802,关于γ调整功能是将R线用控制寄存器407b、和R线用控制寄存器407b结构相同的G线用控制寄存器803以及B线用控制寄存器804独立设置的结构。
时序控制器805具有点计数器,以从外部输入的点时钟为基础生成线时钟LP。此外,时序控制器805从RGB选择期间调整寄存器802传送的信号RSW、信号GSW和信号BSW;根据R线选择期间信息生成1个扫描期间内在R线的选择期间为“1”(高)而在非选择期间为“0”(低)的信号RSW;根据G线选择期间信息生成1个扫描期间内在G线的选择期间为“1”(高)而在非选择期间为“0”(低)的信号GSW;根据B线选择期间信息生成1个扫描期间内在B线的选择期间为“1”(高)而在非选择期间为“0”(低)的信号BSW。而且,RSW、GSW、BSW用于后述的寄存器切换电路806、807和RGB分时开关808。
另外,时序控制器805根据由分割期间调整寄存器423传送的分割期间信息,生成对R线、G线和B线选择期间内的各灰度组的分割期间进行规定的PH信号。而且,这里的所谓“灰度组”是在32个灰度号中以灰度号4n为第1灰度组,以灰度号4n+1为第2灰度组,以灰度号4n+2为第3灰度组,以灰度号4n+3为第4灰度组。这里,PH信号是在R线、G线和B线选择期间内按照00、01、10、11这样变化的2比特信号,由后述的灰度电压生成部414使用。而且,时序控制器805还输出PH信号的反转信号/PH,/PH由灰度电压分时输出部415使用。
第1寄存器切换电路806中,从R线用控制寄存器407b输入正极第l灰度组和正极第3灰度组、负极第1灰度组和负极第3灰度组的振幅调整寄存器值,从G线用控制寄存器803输入正极第1灰度组和正极第3灰度组、负极第1灰度组和负极第3灰度组的振幅调整寄存器值,从B线用控制寄存器804输入正极第1灰度组和正极第3灰度组、负极第1灰度组和负极第3灰度组的振幅调整寄存器值。此外,第1寄存器切换电路806以由时序控制器805生成的RSW、GSW、BSW以及、和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PH_1信号为基础,依次选择上述寄存器值,并传送到第1基准电压生成部412内的可变电阻427、428。
另外,第2寄存器切换电路807中,从R线用控制寄存器407b输入正极第2灰度组和正极第4灰度组、负极第2灰度组和负极第4灰度组的振幅调整寄存器值,从G线用控制寄存器803输入正极第2灰度组和正极第4灰度组、负极第2灰度组和负极第4灰度组的振幅调整寄存器值,从B线用控制寄存器804输入正极第2灰度组和正极第4灰度组、负极第2灰度组和负极第4灰度组的振幅调整寄存器值。此外,第2寄存器切换电路807以由时序控制器805生成的RSW、GSW、BSW以及、和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PH_2信号为基础,依次选择上述寄存器值,并传送到第2基准电压生成部413内的可变电阻。而且,寄存器值的选择顺序使用下述图7B说明。
本实施方式3中设置的RGB分时开关808由数量与液晶面板401的信号线104相同的开关809~810构成,该开关的一端连接在液晶面板401的信号线104上。此外,对于作为相邻的信号线104的R线、G线、B线,将该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在同一个开关电路439上。这里,开关809由从时序控制器805传送的RSW进行控制,RSW=“1”时为导通状态,“0”时为断开状态。另外,同样开关电路810由GSW控制,开关电路811由BSW控制。由此,液晶面板401的驱动可由RGB的分时来进行,因此,对于RGB的3条信号线104,设置1个8tol选择器438即可,因此,可以减少电路规模。
接着,参照图7B对本实施方式3的寄存器及开关的各自的控制进行说明。图7B中,812是本应施加到信号线(像素电极)的灰度电压(输出电压),813是本实施方式3中的灰度电压分时输出部415的输出电压。
首先,对于线时钟LP,对应于由RGB选择期间调整寄存器802设定的R线选择期间、G线选择期间和B线选择期间,生成RSW、GSW、BSW。此外,第1寄存器切换电路806以由时序控制器805生成的PH_1信号和RSW、GSW、BSW信号为基础,改变第1基准电压生成部412内的可变电阻427及428的电阻值,实施基于振幅调整进行的γ调整。同样,第2寄存器切换电路807以由时序控制器805生成的PH_2信号和RSW、GSW、BSW信号为基础,改变第2基准电压生成部413内的可变电阻的电阻值,实施基于振幅调整进行的γ调整。
而且,V0B~V7B是对于本应施加到信号线(像素电极)的灰度电压(输出电压)812,在施加电压极性为正极性的情况下按每条R线、每条G线、每条B线加上不同的电压变化量ΔV*y、而在施加电压极性为负极性的情况下按每条R线、每条G线、每条B线减去不同的电压变化量ΔV*y的输出电压813,这是本实施方式的特征。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3中,能对作为液晶面板401的显示色的R、G、B各色的γ特性单独进行调整,可以同时实现由灰度分时方式带来的低消耗电力和节省电路规模、由上述实施方式1带来的画质劣化减少以及本实施方式带来的进一步的高画质化的液晶显示装置。
而且,实施方式3中,至信号线104的输出电压Vx从低灰度侧向高灰度侧阶梯状瞬变,但是,只要在1个扫描期间内灰度电压的瞬变方向相同即可,因此,也可以是从高灰度侧向低灰度侧阶梯状瞬变。另外,和实施方式1相同,输入的显示数据也可以是例如6比特,并且,灰度电压选择部417以在R线、G线和B线的选择期间内在相邻的4级电平的灰度电压阶梯状瞬变的过程中选择电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从2级电平的灰度电压进行选择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显示存储器非内置的驱动装置。并且,本实施方式3中,以信号线驱动部402内设置RGB分时开关80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液晶面板401中内置和RGB分时开关相当的部件。另外,本实施方式3中,以上述实施方式1的结构为基础,可以对每个R、G、B单独进行γ特性调整,但也可以是以上述实施方式2的结构为基础,对每个R、G、B单独进行γ特性调整。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发明人所作的发明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依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本发明可用于显示装置用驱动电路(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生成电路,生成分别对应于多个灰度的灰度电压;以及选择电路,根据所输入的显示数据,从上述分别对应于多个灰度的灰度电压中选择应输出至显示面板的信号线的灰度电压;上述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对应于扫描期间的分时期间,将进行了与对应于该分时期间的上述信号线的电压变化量相对应的电平调整的灰度电压,施加在上述信号线上。
2.一种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生成电路,生成分别对应于多个灰度的灰度电压;以及选择电路,根据所输入的显示数据,选择应输出至显示面板的信号线的上述灰度电压;上述选择电路对每条上述线号线,从由上述生成电路按分时而输出的灰度电压中选择应输出至上述信号线的灰度电压,并通过上述显示数据来控制输出所选择的灰度电压的期间的长度;上述生成电路可以对应于将用于向上述信号线输出上述灰度电压的1个扫描期间分时了的多个各期间,生成电平相对于理想电压变化的灰度电压;上述生成电路,对于上述灰度电压,根据上述信号线上的与上述分时了的各期间相对应的电压变化量,生成加减运算了上述电压变化量的、电平在每个上述分割的期间不同的上述灰度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生成电路输出上述电平从上述灰度电压之中的高电位的灰度电压向低电位的灰度电压、或者从低电位的灰度电压向高电位的灰度电压阶梯性变化的灰度电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生成电路具有分割基准电压的梯形电阻、以及位于上述梯形电阻和上述基准电压之间的可变电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调整上述可变电阻的电阻值的调整寄存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整寄存器设定灰度序号与灰度电压的关系曲线图上的振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数量与将上述1个扫描期间分时了的期间的数量相等的上述调整寄存器;以及依次选择存储在上述调整寄存器中的设定值的切换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电路将在上述分时的时刻被存储在上述调整寄存器中的设定值,传送到上述可变电阻。
9.一种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生成电路,生成分别对应于多个灰度的灰度电压;以及选择电路,根据所输入的显示数据,选择应输出至显示面板的信号线的上述灰度电压;上述选择电路对每条上述线号线,从由上述生成电路按分时而输出的灰度电压中选择应输出至上述信号线的灰度电压,并通过上述显示数据来控制输出所选择的灰度电压的期间的长度;上述生成电路可以对应于将用于向上述信号线输出上述灰度电压的1个扫描期间分时了的多个各期间,生成电平相对于理想电压变化的灰度电压;上述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还具有如下单元,该单元对于上述灰度电压,对由上述生成电路生成的灰度电压,根据上述信号线上的与上述分时了的各期间相对应的电压变化量进行电平调整或转换,而输出电平在每个上述分割的期间不同的灰度电压。
10.一种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生成电路,生成分别对应于多个灰度的灰度电压;以及选择电路,根据所输入的显示数据,选择应输出至显示面板的信号线的上述灰度电压;上述选择电路对每条上述线号线,从由上述生成电路按分时而输出的灰度电压中选择应输出至上述信号线的灰度电压,并通过上述显示数据来控制输出所选择的灰度电压的期间的长度;上述生成电路可以对应于将用于向上述信号线输出上述灰度电压的1个扫描期间分时了的多个各期间,生成电平相对于理想电压变化的灰度电压;上述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组合下述驱动方法来进行驱动,该驱动方法是将上述扫描期间三分割、并将各个期间分配给作为上述显示面板的信号线的对应于显示色的R线、G线、B线而进行驱动,上述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还具有如下单元,该单元按照每个上述R、G、B,对于上述灰度电压,对由上述生成电路生成的灰度电压,根据上述信号线上的与上述分时了的各期间相对应的电压变化量,而输出加减运算了上述电压变化量的、电平在每个上述分割的期间不同的灰度电压。
11.一种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将对应于来自外部的显示数据的电压输出至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对应于1个水平期间内的分割期间输出阶段性变化的电压的输出电路;根据上述显示数据,确定上述阶段性变化的电压的电平的选择电路;以及用于使上述阶段性变化的电压的电平在每个上述分割期间移位的电路。
12.一种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将对应于来自外部的显示数据的电压输出至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对应于1个水平期间内的分割期间输出阶段性变化的电压的输出电路;根据上述显示数据,确定上述阶段性变化的电压的电平的选择电路;以及用于在每个上述分割期间设定上述阶段性变化的电压的电平的设定电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考虑到液晶面板的电流泄漏路径及由其引起的信号线电压变化,在第1驱动方法中的每个分割期间适用γ调整功能(第2驱动方法)。在信号线驱动部中,生成在各灰度的每个输出期间加减运算了不同的电压变化量的灰度电压,将预先考虑了信号线电压变化量的灰度电压Vx施加到信号线。
文档编号G02F1/133GK1928980SQ200610093750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9日
发明者赤井亮仁, 工藤泰幸, 江里口卓也, 大门一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瑞萨科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