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及液晶显示元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1900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及液晶显示元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液晶显示元件中,为了使2片基板的间隔(间隙)保持均匀且恒定而作为间隙控制材料使用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液晶显示元件。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元件中,在2片玻璃基板间配置有液晶。在该液晶显示元件中,为了使2片玻璃基板的间隔(间隙)保持均匀且恒定,使用间隔物作为间隙控制材料。作为上述液晶显示元件中所使用的间隔物的一个例子,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以二乙烯基苯及多官能丙烯酸为原料通过悬浮聚合法形成的间隔物。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内容:10%压缩变形时的压缩弹性模量(10%K值)优选在20℃下为250~700kgf/mm2,以及压缩变形后的回复率优选为30~80%。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列举了一种以二乙烯基苯及苯乙烯为原料通过种子聚合法形成的间隔物。该间隔物的10%压缩变形时的压缩弹性模量(10%K值)在20℃下为250~700kgf/mm2,压缩变形后的回复率为30~80%。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3940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7-9516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那样的通过种子聚合法形成的间隔物的CV值一般较小。因此,在使用这样的间隔物制作液晶显示元件时,面板间隙的均匀性变高。因此,通过种子聚合法形成的间隔物适于制作高精细的面板。但是,在使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通过现有的方法制作的间隔物制作液晶显示元件的情况下,在因冲击等而使间隔物受到大的载荷时,可能导致间隔物发生损伤或产生裂纹。其结果,可能导致液晶显示元件中的2片基板间的间隔产生不均、或液晶显示元件的显示画质降低。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触摸面板用途的扩大等,设计相对于挤压载荷不易产生裂纹的间隔物的要求提高。一般而言,作为通过种子聚合法形成的间隔物,由于其制法上的特性,容易导致其破坏载荷变低、或相对于挤压载荷容易产生裂纹。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对于通过悬浮聚合法形成的粒子,可以将其破坏载荷设计得较高,能够满足如上所述的对于裂纹特性的要求。然而,通过悬浮聚合法形成的间隔物的CV值一般较大。因此,若使用通过悬浮聚合法形成的间隔物制作液晶显示元件,则面板间隙的均匀性变低。因此,通过悬浮聚合法形成的间隔物不适于高精细面板的制作。另外,可以将通过悬浮聚合形成的间隔物分级来减小CV值。然而,存在间隔物的收率变得非常差、生产性降低的问题。此外,对于使用现有的间隔物的液晶显示元件而言,其暴露于低温时,有时会在间隔物的周围产生发泡。产生发泡时,会导致液晶显示元件的显示画质降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液晶显示元件中,不易产生间隔物的损伤、比较不易产生低温下的发泡,且可以较高地保持2片基板间的间隔精度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以及使用该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液晶显示元件。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宽泛的方面,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其破坏载荷为4.9mN以上且39mN以下,且在粒径分布下的CV值为2.5%以上且4.5%以下。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某一特定方面,该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平均粒径为5μm以上且10μm以下。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其它特定方面,该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10%K值为7000N/mm2以下。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另一特定方面,该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使用含有交联性单体的材料形成,在构成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材料100重量%中,上述交联性单体的使用量为30重量%以上。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其它特定方面,该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使用含有二乙烯基苯作为上述交联性单体的材料形成。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其它特定方面,在构成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材料100重量%中,上述二乙烯基苯的使用量为30重量%以上。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具备构成液晶单元的一对基板、该一对基板间所封入的液晶、以及配置在该一对基板间的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破坏载荷为4.9mN以上且39mN以下、且在粒径分布下的CV值为2.5%以上且4.5%以下,因此,在对液晶显示元件施加冲击等时不易产生间隔物的损伤。另外,在使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液晶显示元件中,比较不易产生低温下的发泡,并且能够将2片基板间的间隔精度保持为高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剖面图;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剖面图;图3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1A…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2…基体材料粒子2a…表面3…表面处理层11…液晶显示元件12…透明玻璃基板13…透明电极14…取向膜15…液晶16…密封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破坏载荷为4.9mN以上且39mN以下,且在该间隔物粒径分布下,其CV值为2.5%以上且4.5%以下。上述破坏载荷为4.9mN以上时,可以显著地抑制间隔物的损伤。另外,即使上述破坏载荷为39mN以下,通过使间隔物的CV值较高、为2.5%以上,在对液晶显示元件赋予冲击等时也不易产生间隔物的损伤。从进一步抑制间隔物的损伤的观点考虑,上述破坏载荷优选为10mN以上。为了测定上述破坏载荷,可使用例如微小压缩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公司制“PCT-200”)等。上述破坏载荷可通过使用交联性单体作为原料来进行调整。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上述CV值为2.5%以上,粒径的不均较大。通过使用这样的粒径不均较大的间隔物,即使破坏载荷为39mN以下,也可以充分地抑制间隔物的损伤。此外,上述CV值为2.5%以上时,比较能够抑制液晶显示元件在低温下的发泡。另外,就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而言,由于上述CV值为4.5%以下,因此,在液晶显示元件中,可以将2片基板的间隔(间隙)精度保持为高精度,能够抑制2片基板的间隔变得过度不均。就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而言,只要上述CV值为2.5%以上即可,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3.5%以上。上述CV值越大,越倾向于能够进一步抑制间隔物的损伤的倾向。从将液晶显示元件中2片基板的间隔控制为更高精度的观点考虑,上述CV值优选为4%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上述CV值由下述式(1)表示。粒径的CV值(%)=粒径的标准偏差/平均粒径×100…式(1)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μm以上,更优选为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μm以上,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下。上述间隔物的平均粒径为上述下限以上及上述上限以下时,可获得基板间的间隔适当的液晶显示元件。另外,上述平均粒径为上述下限以上时,间隔物不易发生凝聚。另外,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μm以上且10μm以下。此时,显示品质更为良好。为了测定上述粒径分布,可使用例如粒度分布测定装置(BeckmanCoulter公司制造的“Multisizer”)等。可以由上述粒径分布算出上述平均粒径。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10%K值优选为2000N/mm2以上,更优选为3000N/mm2以上,优选为8000N/mm2以下,更优选为7000N/mm2以下。上述10%K值为上述下限以上时,容易控制间隙。上述10%K值为上述上限以下时,在液晶显示元件中不易产生低温发泡。上述10%K值为将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进行10%压缩变形时的压缩弹性模量。上述10%K值可以使用微小压缩试验机(例如,岛津制作所公司制造的“PCT-200”)测定在使用直径50μm的金刚石制圆柱的平滑压头端面以压缩速度2.6mN/秒、最大试验载荷10g的条件压缩导电性粒子时的压缩变位(mm),并通过下式求出。F:间隔物的10%压缩变形时的载荷值(N)S:间隔物的10%压缩变形时的压缩变位(mm)R:间隔物的半径(mm)为了得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可以准备具有不同粒径的间隔物组并将多个间隔物组混合。对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可以在间隔物合成时等制作成具有规定粒径分布的形式。另外,也可以对间隔物进行拣选以使其具有规定的粒径分布。为了对间隔物进行拣选,可以使用筛等。图1以剖面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1不具有表面处理层,是作为基体材料粒子单体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基体材料粒子本身为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1。图2以剖面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1A具备基体材料粒子2和配置于基体材料粒子2的表面2a上的表面处理层3。通过使用这样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1A,可以防止间隔物的移动。进而,通过使用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1A,可得到在液晶和间隔物的界面、以及多个间隔物间不易产生液晶的异常取向的、显示品质优异的液晶显示元件。表面处理层3优选为树脂层。上述树脂层优选通过例如对粒子表面进行接枝反应或对粒子表面进行涂布而形成。构成上述基体材料粒子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构成基体材料粒子的材料可以为无机材料,也可以为有机材料。作为上述有机材料,可以举出例如:二乙烯基苯树脂、二乙烯基苯-丙烯酸酯树脂、二乙烯基苯-苯乙烯树脂、二乙烯基苯-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使具有乙烯性不饱和基团的聚合性单体聚合而得到的树脂、以及苯二甲酸二丙烯酸酯树脂等。从表现出适度的弹性模量及耐热性的方面考虑,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及上述基体材料粒子优选为由二乙烯基苯、丙烯酸酯等多官能单体聚合而得到的粒子。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为优异的方面考虑,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优选使用含有交联性单体的材料形成,在构成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材料100重量%中,上述交联性单体的使用量优选为3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4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以上。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为优异的方面考虑,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优选使用含有二乙烯基苯作为上述交联性单体的材料形成。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为优异的方面考虑,在构成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材料100重量%中,二乙烯基苯的使用量优选为3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4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以上。作为上述无机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硅酸玻璃、硼硅酸盐玻璃、铅玻璃、钠钙玻璃、氧化铝及铝硅酸盐玻璃等。上述基体材料粒子可以为仅由上述有机材料形成的基体材料粒子,也可以为仅由上述无机材料形成的基体材料粒子,还可以为由上述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两者形成的具有复合结构的基体材料粒子。其中,优选基体材料粒子由有机材料形成。此时,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具有不会损伤在液晶显示元件的基板上形成的取向膜的程度的适当硬度,而且,容易追随热膨胀或热收缩引起的厚度变化。作为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悬浮聚合法、种子聚合法及分散聚合法等各种聚合法。通过上述悬浮聚合法,可得到粒子内部的组成均匀且破坏载荷高的间隔物,但另一方面,存在CV值变大的倾向。可以通过对由上述悬浮聚合法得到的间隔物进行分级操作,来得到具有期望的粒径、粒径分布的间隔物。但是,为了得到CV值更小的间隔物,会导致收率显著变低,因此,从生产性的观点考虑,上述悬浮聚合法是不利的。就种子聚合法及分散聚合法而言,由于在聚合阶段可得到单分散的间隔物,因此,适于大量地获得特定粒径的间隔物。在采用种子聚合法及分散聚合法的情况下,由于CV值适度,因此间隙精度良好,但另一方面,种子聚合法及分散聚合法有时对于裂纹或低温发泡是不利的。因此,在将不同粒径的间隔物混合、或制备种粒子等并通过种子聚合法及分散聚合法获得间隔物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粒径分布使其较宽。在上述悬浮聚合法中,为了达到所期望的粒径,使含有单体及聚合引发剂的单体组合物分散在不良溶剂中进行聚合。在上述悬浮聚合法中,作为分散介质,通常使用在水中加入分散稳定剂而得到的液体。作为上述分散稳定剂,可以列举在介质中可溶的高分子。作为上述分散稳定剂,更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例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及聚氧乙烯等。另外,作为上述分散稳定剂,也可适宜使用非离子型或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聚合条件,根据聚合引发剂、单体的种类而不同,但通常聚合温度为50~120℃,聚合时间为3~24小时。上述单体只要为自由基反应性单体即可。作为上述单体,可以举出:苯乙烯类、乙烯基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共轭二烯类等。作为上述苯乙烯类,可以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衍生物。作为上述乙烯基酯类,可以举出: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及丙酸乙烯酯等。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类,可以举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及(甲基)丙烯酸丁酯等。作为上述共轭二烯类,可以举出:丁二烯及异戊二烯等。上述单体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为了控制破坏载荷,优选使用多官能性单体。作为多官能性单体,可以举出例如二乙烯基苯、氧化乙烯二(甲基)丙烯酸酯、四氧化乙烯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及四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等。上述多官能性单体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上述种子聚合法是通过使单体吸收于经无皂聚合或乳液聚合而合成的单分散的种粒子中,从而使种粒子膨胀至所期望的粒径的聚合方法。作为用于种粒子的有机单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例如苯乙烯、苯乙烯衍生物、(甲基)丙烯酸酯等单官能的单体。作为单分散的种粒子中所吸收的单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悬浮聚合中所示的单体等。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抑制种子聚合时的相分离,优选使用与单分散的种粒子具有亲和性的单体。上述种粒子的粒径分布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到种子聚合后的粒径分布中。因此,上述种粒子的粒径分布下的CV值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4.5%以下。在上述种子聚合法中,可根据需要而使用分散稳定剂。作为分散稳定剂,可以举出:在介质中可溶的高分子。作为该高分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及聚氧乙烯等。另外,作为上述高分子,也可适当使用非离子型或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上述种子聚合中所使用的介质,通常使用在水中加入分散稳定剂而得到的液体。上述分散聚合法是在对单体溶解但对生成的聚合物不溶的不良溶剂体系中进行聚合,并向该体系中添加高分子类分散稳定剂,从而使粒子形状的聚合物产物析出的方法。在进行上述聚合时,使用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有机过氧化物及偶氮化合物等。作为上述有机过氧化物,可以举出例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邻氯过氧化苯甲酰、邻甲氧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及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等。作为上述偶氮化合物,可以举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环己基甲腈及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等。其中,可优选使用偶氮化合物。相对于聚合中所使用的单体100重量份,上述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优选具有弹性。此时,可进一步抑制由冲击等引起的间隔物的损伤,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配置于基板间的间隔物的移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优选具备基体材料粒子和配置于该基体材料粒子表面上的树脂层。此时,可以对间隔物赋予固着性、异常取向防止功能,可以使液晶显示元件的显示品质更为良好。上述表面处理层(树脂层等)的厚度可以在考虑上述基体材料粒子的粒径、构成树脂层的材料的种类及组成等的情况下适当确定。上述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优选为5nm以上,更优选为10nm以上,优选为300nm以下,更优选为150nm以下。上述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为上述下限以上时,液晶显示元件的显示品质更为良好。上述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为上述上限以下时,由于不易引起多个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之间的胶结,因此可使液晶显示元件的显示品质变得更为良好。图3以剖面图示出了使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液晶显示元件。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元件11具有一对透明玻璃基板12。透明玻璃基板12在相对的面上具有绝缘膜(未图示)。作为绝缘膜的材料,可以举出例如SiO2等。在透明玻璃基板12的绝缘膜上形成有透明电极13。作为透明电极13的材料,可以举出ITO等。透明电极13例如可通过光刻法进行图案化来形成。在透明玻璃基板12的表面上的透明电极13上形成有取向膜14。作为取向膜14的材料,可以举出聚酰亚胺等。在一对透明玻璃基板12间封入有液晶15。在一对透明玻璃基板12间配置有多个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1。通过多个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1来限制一对透明玻璃基板12的间隔。在一对透明玻璃基板12的缘部间配置有密封材料16。通过密封材料16,可防止液晶15向外部流出。在上述液晶显示元件中,每1mm2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配置密度优选为80个/mm2以上,更优选为100个/mm2以上,优选为500个/mm2以下,更优选为300个/m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个/mm2以下。上述配置密度为上述下限以上时,容易表现出制作液晶显示元件时的间隙精度,可使单元间隙更为均匀。上述配置密度为上述上限以下时,不易产生低温时的发泡现象。另外,从进一步抑制由冲击等引起的间隔物的损伤的观点考虑,上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的配置密度优选为100个/mm2以上。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以下实施例。(1)种粒子A的制造例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2重量份、气溶胶OT(和光纯药工业公司制)0.2重量份及偶氮二异丁腈2.86重量份溶解于乙醇83.8重量份中,一边对所得溶液进行搅拌一边在氮气流下添加苯乙烯20重量份,升温至70℃进行24小时聚合反应,得到种粒子A。得到的种粒子A的粒径为1.8μm、CV值为3.2%。(2)种粒子B的制造例将气溶胶OT的量从0.2重量份变更为0.57重量份,除此以外,通过与种粒子A的制造例同样的方法得到种粒子B。得到的种粒子B的粒径为1.79μm、CV值为2.4%。(3)种粒子C的制造例将作为反应溶剂的乙醇83.8重量份变更为乙醇80重量份及甲醇4重量份,并将苯乙烯的添加量从20重量份变更为30重量份,除此以外,通过与种粒子A的制造例同样的方法得到种粒子C。得到的种粒子C的粒径为1.83μm、CV值为2.0%。(实施例1)在5重量份的上述种粒子A中加入离子交换水200重量份及月桂基硫酸钠0.13重量份,使其均匀地分散,得到种粒子分散液。另外,将DVB-960(二乙烯基苯96重量%品)185重量份及过氧化苯甲酰0.6重量份混合,加入离子交换水2500重量份,制作了单体的水分散液。将该水分散液用均化器分散后,通过超声波处理将其微分散乳化至平均粒径0.2μm,得到水性乳液。将得到的水性乳液加入到所得种粒子分散液中,以200rpm搅拌24小时,使其吸收于种粒子。接着,加入聚乙烯醇的3重量%水溶液100重量份后,一边以200rpm搅拌一边在氮气氛下于90℃进行8小时聚合。将所得粒子通过离心分离进行固液分离,并利用离子交换水及甲醇清洗3次,然后进行干燥,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得到的间隔物的收率为95%、平均粒径为6.01μm、CV值为3.5%。(实施例2~5)在实施例2中,将种粒子A变更为种粒子B,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在实施例3中,将DVB-960(二乙烯基苯96重量%品)185重量份变更为DVB-570(二乙烯基苯57重量%品)130重量份及苯乙烯55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在实施例4中,将DVB-960(二乙烯基苯96重量%品)的添加量从185重量份变更为295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在实施例5中,将DVB-960(二乙烯基苯96重量%品)185重量份变更为DVB-960(二乙烯基苯96重量%品)148重量份及丙烯腈37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在实施例6中,将DVB-960(二乙烯基苯96重量%品)185重量份变更为DVB-570(二乙烯基苯57重量%品)60重量份及苯乙烯47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在实施例7中,将DVB-960(二乙烯基苯96重量%品)的添加量从185重量份变更为442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在实施例8中,将DVB-960(二乙烯基苯96重量%品)185重量份变更为DVB-570(二乙烯基苯57重量%品)867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在实施例9中,将DVB-960(二乙烯基苯96重量%品)185重量份变更为DVB-960(二乙烯基苯96重量%品)100重量份及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85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在实施例10中,使用设置有搅拌机、冷凝器、温度计及气体导入管的反应器,在该反应器内填充使聚乙烯基吡咯烷酮4重量份溶解于乙醇160重量份而得到的溶液,然后再追加在由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0重量份及苯乙烯15重量份混合而成的单体混合物中溶解偶氮二异丁腈0.5重量份而得到的溶液。一边以转数350rpm进行搅拌一边加温至70℃进行24小时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追加5重量%氨水50g并搅拌2小时进行了水解及交联反应。将得到的交联聚合物粒子通过离心分离进行固液分离,并用甲醇清洗3次,然后进行干燥,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比较例1)将种粒子A变更为种粒子C,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比较例2)在3重量%聚乙烯醇水溶液800重量份中加入DVB-960(二乙烯基苯96重量%品)100重量份和过氧化苯甲酰2重量份,用均化器进行搅拌,以进行粒度调整。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在氮气流下升温至90℃进行8小时反应,得到粒子。将得到的粒子用热离子交换水及甲醇进行清洗后,进行分级操作,由此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得到的间隔物的收率为10%、平均粒径为6.04μm、CV值为5.2%。(比较例3)将DVB-960(二乙烯基苯96重量%品)185重量份变更为DVB-570(二乙烯基苯57重量%品)37重量份及苯乙烯148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比较例4)将DVB-960(二乙烯基苯96重量%品)的添加量从185重量份变更为55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比较例5)进行与比较例2同样的操作,得到粒子。通过进行分级操作,得到平均粒径为12.01μm、CV值为5.1%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评价)(1)粒径分布的测定对于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使用粒度分布测定装置(BeckmanCoulter公司制“Multisizer”)测定了粒径分布。粒径分布的评价结果如下述表1所示。具体而言,对平均粒径和CV值进行了评价。(2)破坏载荷及10%K值的测定使用微小压缩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公司制造的“MCT-W200”)进行了评价。测定如下地进行:在22℃的条件下,对于散布在试样台上的1个粒子,使用直径50μm的圆形平板压头以一定的负载速度(2.6mN/sec)施加载荷。然后,测定粒子的直径变位10%时的载荷值(mN)和此时的变位量(μm)以及粒子由于变形而发生破坏时的载荷值(mN)。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各试样,对不同的5个粒子进行测定,将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3)液晶显示元件的制作通过CVD法在一对透明玻璃板(纵50mm、横50mm、厚0.4mm)的一面蒸镀SiO2膜后,通过进行溅射在SiO2膜的整个表面形成ITO膜。在得到的带ITO膜的玻璃基板上通过旋涂法涂敷聚酰亚胺取向膜组合物(日产化学公司制“SE3510”),并在280℃下烧制90分钟,由此形成聚酰亚胺取向膜。对取向膜实施抛光处理后,使用干式散布机(NisshinEngineering公司制、DISPA-μR)以每1mm2约150个的方式在一个基板的取向膜侧散布液晶显示元件用间隔物。在另一个基板的周边形成周边密封剂后,使该基板和散布有间隔物的基板以抛光方向为90°的方式相对配置,并使两者贴合,然后在160℃下进行90分钟处理以使密封剂固化,得到空白单元(不含液晶的画面)。在得到的空白单元中注入含手性剂的TN型液晶(DIC公司制)后,用封装剂封住注入口,然后在120℃下进行30分钟热处理,得到TN型液晶显示元件。(4)间隔物损伤的评价使1英寸的不锈钢球(重量约70g)从高5cm和10cm的高度向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落下,由此进行了评价间隔物的损伤状态的落球试验。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受到不锈钢球碰撞的面板中央部,由此评价间隔物的损伤状态。并按照下述基准对间隔物的损伤进行了评价。[间隔物的损伤的判定基准]○○:在高度10cm的落球测试中未确认到间隔物的损伤○:在高度10cm的落球测试中确认到了一部分间隔物的损伤在高度5cm的落球测试中未确认到间隔物的损伤△:在高度10cm的落球测试中确认到了大部分间隔物的损伤在高度5cm的落球测试中确认到了一部分间隔物的损伤×:在高度5cm的落球测试中确认到了大部分间隔物的损伤(5)低温发泡的发生的评价将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在-10℃、-20℃的条件下放置5小时。使用放置后的液晶显示元件,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由此评价了低温发泡的发生。并按照下述基准判定了低温发泡的发生。[低温发泡的发生的判定基准]○○:-20℃、5小时后未观察到发泡现象○:-20℃、5小时后观察到部分发泡现象-10℃、5小时后未观察到发泡现象△:-20℃、5小时后观察到众多发泡现象-10℃、5小时后未观察到发泡现象△△:-20℃、5小时后观察到众多发泡现象-10℃、5小时后观察到部分发泡现象×:-20℃、5小时后观察到众多发泡现象-10℃、5小时后观察到众多发泡现象(6)单元间隙不均的评价在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中,使用单元间隙测定装置测定面内的90个部位的单元间隙,并算出平均间隙、标准偏差、CV值。按照下述基准对单元间隙不均进行了评价。[单元间隙不均的判定基准]○○:CV值为0.1以下○:CV值大于0.1且为0.2以下△:CV值大于0.2且为0.3以下×:CV值大于0.3(8)收率的评价将回收的间隔物的重量相对于在制作间隔物时加入的原料重量的比例作为收率进行了评价。并按照下述基准对收率进行了判定。[收率的判定基准]○:收率为80%以上△:收率为50%以上且低于80%×:收率为20%以上且低于50%××:收率低于2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