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基板、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955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玻璃基板、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基板、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同时,因其制作工艺简单、发光亮度高、响应速度快、成本较低、工作稳定适中等优点,也使LCD具备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中,通常会在用作彩膜基板以及阵列基板的玻璃基板上设置配向膜,并对该配向膜进行配向处理,以控制位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向。为了判断玻璃基板上的配向膜是否符合要求,在玻璃基板上设置配向膜的同时,还会在用作测试配向结果的白玻璃上设置配向膜,并同步对玻璃基板与白玻璃上的配向膜进行配向处理。通过检测白玻璃上的配向膜的配向结果表征参数,确定玻璃基板上的配向膜是否符合要求。

由于白玻璃并不等同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玻璃基板,白玻璃上的配向膜的配向结果并不一定与玻璃基板上配向膜的配向结果一致。因此根据白玻璃上的配向膜的配向结果表征参数,无法准确判断玻璃基板上的配向膜是否符合要求。另外采用在白玻璃上制作配向膜,会额外增加同批次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基板、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以实现准确表征玻璃基板上的配向膜的配向结果,降低液晶显示装置制作成本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基板,该玻璃基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配向结果检测区域;

所述配向结果检测区域包括形成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金属反射层,以及形成于所述金属反射层背离所述玻璃基板表面的配向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玻璃基板,以及与所述玻璃基板相对设置的对置基板,所述玻璃基板和所述对置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任意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玻璃基板显示区域中部分区域划分为配向结果检测区域,并在该配向结果检测区域内形成金属反射层以及配向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根据同批次白玻璃上的配向膜的配向结果表征参数,无法准确判断玻璃基板上的配向膜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同批次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准确表征玻璃基板上的配向膜的配向结果,降低液晶显示装置制作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沿图1a中A1-A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沿图1a中A1-A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a和图1b,该玻璃基板100包括显示区域10以及设置于显示区域10内的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该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包括形成于玻璃基板上的金属反射层21,以及形成于金属反射层21背离玻璃基板100的表面的配向膜22。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区域10和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的配向膜22采用相同材料在同一种制作工艺中形成,位于同一膜层中。并且显示区域10和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的配向膜22经过相同的配向处理工艺形成,这里所指的配向处理工艺有多种,如摩擦配向、光配向以及离子束配向等。可选地,显示区域10和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的配向膜22通过光配向处理工艺形成。

在图1a中,将该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设置于该显示区域10的右下角处,这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在实际设计时,该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可以设置于显示区域10内的任一位置处。可选地,将该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设置于该显示区域10的边缘。

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如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或椭圆形等。另外,可选地,该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的尺寸大于进行配向结果检测时测试光投射于该玻璃基板100上形成的光斑的尺寸。例如,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的形状为正方形,该正方形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的尺寸为1mm×1mm。

在需要对该玻璃基板的配向结果进行检测时,将具有不同偏振态的测试光投射于该玻璃基板100的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内,此时由于金属反射层21具有很好的光反射作用,可以将测试光反射到接收器中。由于测试光具有不同的偏振态,接收器可以得到在不同方向上的折射率,并结合数学模型(如广义椭圆偏振法等)计算得到配向结果表征参数,如各向异性及配向角等,据此可以准确判断玻璃基板100上的配向膜22是否符合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玻璃基板之所以无法直接进行配向结果检测,有一个主要原因是,玻璃基板包括多层透明膜层,若直接将偏振光投射在这样的玻璃基板上,由于膜层过多,光线经过了该多层透明膜层折射、吸收,接收器接收到的反射光难以满足用数学模型计算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玻璃基板显示区域中部分区域划分为配向结果检测区域,并在该配向结果检测区域内形成金属反射层以及配向膜,可以确保在将测试光投射于该配向结果检测区域时,具有很好的光反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根据同批次白玻璃上的配向膜的配向结果表征参数,无法准确判断玻璃基板上的配向膜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同批次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准确表征玻璃基板上的配向膜的配向结果,降低液晶显示装置制作成本的目的。另外,当需要对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玻璃基板进行配向结果检测时,可以在配向处理的过程中,随时进行配向结果检测,也可以在配向处理结束后进行配向结果检测。

在图1b中,膜层30是指设置于玻璃基板100显示区域10内位于玻璃基板100与配向膜22之间的膜层。其具体可以为一层、两层或多层膜层。该膜层可以由金属膜层和/或非金属膜层构成。由于玻璃基板100显示区域10内膜层30往往会设置有至少一层金属膜层,位于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的金属反射层21可以与显示区域10内膜层30的金属膜层同层设置,也可以不与显示区域10内膜层30的金属膜层同层设置。

下面就位于配向结果检测区域的金属反射层与显示区域内的金属膜层同层设置的情况结合具体示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该玻璃基板100显示区域10内包括第一金属膜层11。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内的金属反射层21与该第一金属膜层11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即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内的金属反射层21与该第一金属膜层11采用相同材料,在同一制作工艺中制作完成。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该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内,金属反射层21与玻璃基板100之间还可以包括衬底膜层23。在具体设计时,可以选择光吸收系数极小的材料(如不透光材料)制作衬底膜层23,以进一步确保金属反射层21具有很好的反射效果。该衬底膜层23可以包括金属膜层以及有机膜层、无机膜层等非金属膜层。

若该玻璃基板显示区域内与金属反射层同层的第一金属膜层与玻璃基板之间还包括多层第二金属膜层和/或多层第一非金属膜层;衬底膜层可以由该多层第二金属膜层和/或多层第一非金属膜层延伸至配向结果检测区域内的至少部分构成。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若该玻璃基板100显示区域10内与金属反射层21同层的第一金属膜层11与玻璃基板100之间还包括一层第二金属膜层12和一层第一非金属膜层13;衬底膜层23可以由该第二金属膜层12和该第一非金属膜层13延伸至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内的至少部分构成。即,在玻璃基板100上形成第二金属膜层12(或第一非金属膜层13)时,同时在该玻璃基板100的显示区域10以及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内同时形成第二金属膜层12(或第一非金属膜层13)。

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的玻璃基板之所以无法直接进行配向结果检测,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玻璃基板往往包括多个膜层,各膜层图案不同,致使其膜层结构并不平坦,若直接将偏振光投射在这样的玻璃基板上,偏振光将会发生漫反射,接收器接受到的偏振光同样将难以满足数学模型计算需求。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衬底膜层由该多层第二金属膜层和/或多层第一非金属膜层13延伸至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内的至少部分构成,可以使得玻璃基板配向结果检测区域内膜层结构平坦,以使接收器所接受到的不同方向上的折射率能够满足数学模型计算需求。

若玻璃基板显示区域内第一金属膜层上方还设置有多层第三金属膜层和/或多层第二非金属膜层,多层第三金属膜层和/或多层第二非金属膜层在配向结果检测区域内形成位于金属反射层上方的凹槽,配向膜填充该凹槽。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若玻璃基板100显示区域10内第一金属膜层11上方还设置有一层第三金属膜层14和一层第二非金属膜层15,该第三金属膜层14和该第二非金属膜层15在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内形成位于金属反射层21上方的凹槽,配向膜22填充该凹槽。即在玻璃基板100上形成第三金属膜层14(或第二非金属膜层15)时,首先仅在该玻璃基板100的显示区域10内形成第三金属膜层14(或第二非金属膜层15),而不在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内形成第三金属膜层14(或第二非金属膜层15),以在该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处形成一个凹槽;最后,利于配向膜22填充该凹槽。或者,在玻璃基板100上形成第三金属膜层14(或第二非金属膜层15)时,首先,同时在该玻璃基板100的显示区域10以及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内均形成第三金属膜层14(或第二非金属膜层15);其次,蚀刻掉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内形成的第三金属膜层14(或第二非金属膜层15),以在该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内形成一个凹槽;最后,利于配向膜22填充该凹槽。

这样设置可以防止配向结果检测区域20内金属反射层21被第三金属膜层14或第二非金属膜层15遮挡,致使该金属反射层21不能很好地反射测试光。

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包括阵列基板以及彩膜基板。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玻璃基板,在具体设计时,可以作为阵列基板,也可以作为彩膜基板。

若该玻璃基板为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往往包括扫描线金属膜层和数据线金属膜层;该金属反射层可以与扫描线金属膜层或数据线金属膜层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也可以与数据线金属膜层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进一步地,若该阵列基板还包括触控电极走线金属膜层,该金属反射层可以与扫描线金属膜层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也可以与数据线金属膜层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还可以与触控电极走线金属膜层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

若该玻璃基板为彩膜基板,该彩膜基板往往包括触控电极走线金属膜层。该金属反射层可以与触控电极走线金属膜层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的玻璃基板100,以及与玻璃基板相对设置的对置基板200,玻璃基板100和对置基板200之间设置有液晶层300。

由于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阵列基板以及彩膜基板。图6中,玻璃基板100可以为阵列基板,也可以为彩膜基板。若该玻璃基板100为阵列基板,对置基板200为彩膜基板。若该玻璃基板100为彩膜基板,对置基板200为阵列基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将其内部玻璃基板显示区域中部分区域划分为配向结果检测区域,并在该配向结果检测区域内形成金属反射层以及配向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根据同批次白玻璃上的配向膜的配向结果表征参数,无法准确判断玻璃基板上的配向膜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同批次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准确表征玻璃基板上的配向膜的配向结果,降低液晶显示装置制作成本的目的。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该电子设备1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液晶显示装置2。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手机、电脑、电视、智能手表、公共服务大厅的信息查询机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将其内部液晶显示装置的玻璃基板显示区域中部分区域划分为配向结果检测区域,并在该配向结果检测区域内形成金属反射层以及配向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根据同批次白玻璃上的配向膜的配向结果表征参数,无法准确判断玻璃基板上的配向膜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同批次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准确表征玻璃基板上的配向膜的配向结果,降低电子设备中液晶显示装置制作成本的目的。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