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80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等离子体显示板。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在由障壁(barrier rib)分开的放电单元内的荧光 层和多个电极。
通过所述电极向所t故电单元提供驱动信号,由此在放电单元内产生 放电。
当驱动信号在放电单元内产生放电时,在放电单元内填充的放电气体 产生真空紫外线,由此使得在放电单元内形成的荧光体发光,从而在等离 子体显示板的屏幕上显示图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在放电单元内分布的放电气体的状 态是不均匀的。由于放电气体的不均匀分布状态,放电不稳定M生,并 由此导致由于在放电电压上的提高而减小驱动效率。
技术方案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前基板,其上并行地定位了第一电极和第 二电极;后基l与前J4M目对,其上第三电极被定位为与第一电极和第 二电^U目交;以及障壁,其位于前基&和后^1之间,并且分隔放电单元, 其中,放电单元被填充放电气体,放电气体包括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 10-30%的氙(Xe),所述障壁包括彼此相交的第一障壁和第二障壁,第一 障壁的高度与第二障壁的高M本上相同,以及从前基板和后M省略了 排放单元。
密封层可以被定位在前基板和后141之间,并且接合前基板和后基
板,并且密封层可以包括光交联材料。
放电气体可以包括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13-30%的氙。
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一层。
第 一 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在放电单元内彼此对称地被定位。
黑色层可以被定位在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上。
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与第三电极相交的线部 分和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被定位为与第三电极平行并且从线部分突 出。
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多个线部分和连接所述 多个线部分的连接部分。
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多个线部分和连接所述 多个线部分的多个连接部分,并且所述多个连接部分可以以直线的形式排 列。
所述突出部分包括第一突出部分和第二突出部分,第一突出部分可以 在第一方向上突出,第二突出部分可以在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突 出。
所述突出部分可以具有曲面的末端。
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第一线部分和第二线部 分,并且,接近放电单元的中心的第一线部分的宽度可以小于接近障壁的 第二线部分的宽度。
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第一线部分和第二线部 分,并且,接近放电单元的中心的第一线部分的宽度可以大于接近障壁的 第二线部分的宽度。
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第一线部分和第二线部 分,并且,接近故电单元的中心的第一线部分的长度可以小于接近障壁的 第二线部分的长度。
所i^接部分可以以给定的角度向所述线部分突出。
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多个突出部分,并且所述 突出部分的一部分的厚度可以大于所述突出部分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其 中,突出部分的该部分可以被定位在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之间。
所述一个层可以是汇流电极。 排放单元可以包括排放孔。
放电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第一荧光体可以被 定位在第一放电单元中,第二荧光体可以被定位在第二放电单元中,并且 第 一荧光体的厚度可以与第二荧光体的厚度不同。
有益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可以通过从等离子 体显示板省《^#放单元而简化制造处理,并且减少制造成本,并且也由于 稳定放电的发生而导致改善了驱动效率。
而且,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可以通过形成
4^闭类型的障壁而防止串扰的发生。
而且,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可以通过下述 方式来提高其上显示的图像的亮度通过将在放电单元内填充的放电气体 中的氣(Xe)含量设置为等于或者大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10%。


图1-4图解了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结
构;
图5图解了用于制造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不包括排放单 元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处理;
图6是示出依据是否存在排放单元在Xe含量和亮度之间的关系的
图7是示出依据是否存在排放单元在Xe含量和放电电压之间的关系
的图8图解了为什么在不包括排放尖端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笫一电极
和第二电极具有单层结构的原因;
图9图解了其中在第一和第二电极和前^L之间加上黑色层的等离 子体显示板的结构;
图10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U目关联的第一示例实施例;
图11-13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 电极和第二电;W目关联的第二示例实施例;
图14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W目关联的第三示例实施例;
图15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目关联的第四示例实施例;
图16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uf目关联的第五示例实施例;
图17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U目关联的第六示例实施例;
图18和19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 一电极和第二电^W目关联的第七示例实施例;
图20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目关联的第八示例实施例;
图21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M目关联的第九示例实施例;
图22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U目关联的第十示例实施例;
图23和24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
一电极和第二电^目关联的第十一示例实施例;
图25图解了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实现在等离子体显示板上 显示的图4象的H级的帧(frame);
图26图解了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操作;
图27和28图解了另一种形式的上升信号和第二下降信号;以及
图29图解了另一种类型的维持信号。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4图解了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结构。
如图1所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彼
此接合的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11。第一电极102和第二电极103彼此平 行地被定位在前基板101上。第三电极113被定位在后基板111上,与第 一电极102和第二电极103相交。
第一电极102和第二电极103可以包括单层。例如,第一电极102 和第二电极103可以是不透明的电极(即,无ITO(铟锡氧化物)电极)。
第一电极102或者第二电极103的至少一个的颜色可以比上介电层 104的颜色更深,如下文中所描述的。
在后基板111上没有排放单元。可以在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11上都 没有排放单元。所述排放单元可以是至少排放孔、排放尖端或者排放管中 的一个。
排放单元将在下文中参照图5进行详细说明。
驱动电压被提供到第 一电极102和第二电极103以在放电单元内产生 放电,并且保持放电的状态。
在其上定位了第一电极102和第二电极103的前^41101上形成覆盖 第一电极102和第二电极103的上介电层104。
上介电层104限制第一电极102和第二电极103的放电电流,并且在 第一电极102和第二电极103之间提供电绝缘。
保护层105被定位在上介电层104的上表面上,以使得放电条件便利。 可以通过在上介电层104上布置诸如氧化镁(MgO)的材料而形成保护 层105。
在其上定位了第三电极113的后J4! 111上形成覆盖第三电极113的 下介电层115。下介电层115在第三电极113之间提供电绝缘。
条型、井型、A形、蜂窝型等的障壁112被定位在下介电层115上, 以分隔放电单元.在前基仗101和后基板111之间形成红色(R )、绿色(G) 和蓝色(B)放电单元。
除了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之外,可以还增加 白色(W)或者黄色(Y)放电单元。
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的间距可以彼此基本上 相同。但是,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的间距可以如 图2所示彼此不同,以控制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 的白平衡。
所有的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的间距可以彼此 不同,或者,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的至少一个的 间距可以与其他放电单元的间距不同。例如,如图2中所示,红色(R) 放电单元的间距(a)是最小的,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的间距 (b和c)比红色(R)放电单元的间距(a)大。绿色(G)放电单元的 间距(b)可以与蓝色(B)放电单元的间距(c)基本上相同或者不同。
如图1所示,障壁112包括第一障壁112b和第二障壁112a。如图3 所示,第一障壁112b的高度hl可以与第二障壁112a的高度h2基本上相 等。
在第一和第二障壁U2b和112a上没有排放通道或槽。
虽然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 元被布置在同一线上,但是也可能以不同的布置形式来布置放电单元。例 如,其中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放电单元以三角形被布置的 A形布置可以适用。而且,放电单元可以具有多种多边形形状,诸如五边 形和六边形形状以及矩形。
由障壁112分隔的每个放电单元被填充预定的放电气体。放电气体包 含氙(Xe),其等于或者大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大约10%。下文中将会 更详细地i兌明放电气体。
在由障壁112分隔的放电单元内形成用于在发生地址放电期间发出 用于图像显示的可见光的荧光层114。例如,可以在放电单元内形成红色 (R)、绿色(G)和蓝色(B)荧光层。除了红色(R)、绿色(G)和蓝 色(B)荧光层之外,还可以形成白色(W)荧光层和/或黄色(Y)荧光 层。
红色(R)、绿色(G)和蓝色(B)荧光层114的厚度可以彼此基本 上相等或者不同。例如,如图4所示,绿色(G)和蓝色(B)荧光层的 厚度t2和t3大于红色(R)荧光层的厚度tl。绿色(G)荧光层的厚度 t2可以与蓝色(B)荧光层的厚度t3基本上相等或者不同。
应当注意,已经图解和描述了按照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 示板的仅仅一个示例,并且本实施例不限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 板。例如,虽然上面的描述说明了上介电层104和下介电层115每一个均 具有单层结构的情况,但是上介电层104和下介电层115的至少一个可以
具有多层结构。
能够吸收外部光的一个黑色层(未示出)可以被定位在障壁112上以 防止由障壁112引起的外部光的反射。而且,另一个黑色层(未示出)可 以被定位在对应于障壁112的前141101上。在后1j^L 111上形成的第三 电极113可以具有基本上不变的宽度或者厚度。在后基& 111上的第三电 极113的宽度或者厚度可以大致不变。但是,在放电单元内的第三电极 113的宽度或者厚度可以与在放电单元外部的第三电极113的宽度或者厚 度不同。例如,在放电单元内的第三电极113的宽度或者厚度可以大于在 放电单元外部的第三电极113的宽度或者厚度。因此,地址放电可以容易 地在放电单元内发生。
图5图解了用于制造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不包括排放单 元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处理。
参见图5,附图标号200表示其中定位了前基板220和后^230的 舱室。附图标号210a表示用于向外部排放在艙室200内填充的气体的排 放部分。附图标号210b表示用于向抢室200中注入排放气体的气体注入 单元。附图标号250表示用于点火(firing)密封层240的点火单元。
首先,通过预定制造处理的前基板220和后基板230被定位在艙室 200中。密封层240被定位在前^j^ 220和后^L 230之间,用以掩^前 141220和后^L 230。
排放部分210a排放在舱室200中填充的气体。换句话说,排放部分 210a向外部排放在抢室200内的不纯气体。
接着,通过气体注入单元210b向舱室200内注入放电气体,具体上, 气体注入单元210b注入诸如Xe、氖(Ne)、氩(Ar)的放电气体,以便 舱室200的压力在大约摄氏200到400度的范围是从大约4xl02到2托。
放电气体包括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10-30%的Xe。
前基板220和后基板230使用预定的接合器件(未示出)来接合。点 火单元250向密封层240施加热量或者光,以4吏得密封层240变硬。结果, 前^jfcl 220和后141230足够强地^^。
密封层240可以包括光交联材料。当前^L220和后^L230 m时, 点火单元250向包括光交联材料的密封层240施加光,由此硬化和点火密 封层240。因此,上面的处理防止当点火密封层240时产生不纯的气体。
当通过前基板220和后基板230的接合处理来形成等离子体显示板 时,可以同时执行所述接合处理和用于向放电单元内注AJi电气体的处 理。因此,前^L 220和后^L 230不必具有排放单元(例如排放孔)。 换句话说,可以从前^1220和后^1230省《^#放孔。
如上,因为省略了排放孔,可以没有用于将用于通过排放孔注AJ故电 气体的气体注入单元连接到前和后J4! 220和230的排放尖端。
如果在等离子体显示板内的不纯气体的排放处理和放电气体的注入 处理是使用排放尖端进行的,则排放尖端被定位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特定 位置。而且,因为在接合处理后执行排放处理和气体注入处理,因此很可 能有不纯气体留在等离子体显示板内(即在放电单元内)。于是,因为不 纯气体干扰包括排放尖端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放电,因此着火电压大大提 高,由于在不纯气体的排放量上的偏差而导致放电不稳定地发生,并且降 低了驱动效率。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当掩^处理和气体注入处理被同时执行时, 完全去除不纯气体,并且充分均匀地注入放电气体。
当在等离子体显示板中没有排放尖端时,如图5所示,在低着火电压 电平发生稳、定的放电。
通过依序执行^处理、排放尖端的附接处理、排放处理、气体注入 处理等,制造包括排放尖端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另一方面,因为在不包括 排放尖端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在接合处理期间同时执行排放处理和气体 注入处理,因此制造处理的数量和制造时间被减少,并且制造成本被减少。
因为放电气体均匀地分布在不包括排放尖端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因 此不需要用于平滑排放的槽、凹陷或者沟道。因此,由于省略了在障壁上 形成槽、凹陷或者沟道的处理,因此减少了制造时间和制造成本.而且, 因为在障壁上没有槽、凹陷或者沟道,因此防止了串扰的发生。
因为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不包括排放尖端,因此可 以在等离子体显示板内均匀地分布放电气体,并且可以降低着火电压。因 此,在放电气体中的Xe的含量可能增加。
Xe具有能够在放电产生期间增加真空紫外线的产生的特性。因此, 当在放电气体中的Xe含量增加时,在放电单元中产生的光量增加,并且 图像的亮度增加。但是,Xe提高着火电压.
例如,当Xe含量等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2%时,着火电压等于
150V。在这种情况下,假定由一个驱动信号产生的光量在数量上等于100。
当Xe含量是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10%时,着火电压等于250V,并 且由一个驱动信号产生的光量在数量上等于150。换句话说,当Xe含量 增加时,光量增加,并且亮度增加。但是,着火电压大大提高。
另 一方面,放电气体被均匀地注入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的不包括排放 尖端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并且着火电压相对较低。因此,虽然Xe含量 被相对地设置为较大,但是防止了在着火电压上的过量提高。
因此,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Xe含量可以等 于或者大于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10%。因此,可以改善在等离子体显示 板上显示的图像的亮度。
图6是示出根据是否存在排放单元在Xe含量和亮度之间的关系的 图。如图6所示,在等离子体显示板中没有排放单元的情况下,放电气体 被均匀地注入到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并且着火电压降低。当向包括排放单 元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和不包括排放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板提供相等的着 火电压时,当Xe含量范围为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10-30%时,从不包括 排放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JL出的光的亮度大于从包括排放单元的等离 子体显示;tOC出的光的亮度。包括排放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放电气体 包括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2%的Xe。
图7是示出根据是否存在排放单元在Xe含量和放电电压之间的关系 的图。如图7所示,在等离子体显示板中没有排放单元的情况下,放电气 体被均匀地注入到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并且着火电压降低。当Xe含量的 范围是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10-30%时,不包括排放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 板在200V产生放电,但是包括排放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不能在200V 产生放电。包括排放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放电气体包括放电气体的总 重量的2%的Xe。
图8图解了为什么在不包括排放尖端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第一电极 和第二电极具有单层结构的原因。
如图8所示,与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结构不同, 在前基fcl 101上形成的第一电极400和第二电极410具有多层结构。更具 体地说,第一电极400和第二电极410每个包括透明电极400a和410a与 汇流电极400b和410b。
在图8中,形成透明电极400a和410a,然后形成汇流电极400b和
410b以完成第一电极400和第二电极410。
于是,与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U目比较,在图8的情 况下,制造处理的数量和制造成本增加。而且,因为图8的情况使用较贵 的ITO,因此制造成本进一步增加。
另一方面,因为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 一个包括单层,因此制造处理简单。而且,因为笫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不 使用ITO,因此减少了制造成本。
当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是汇流电极时,因为汇流电极的 颜色可能比上介电层的颜色更深,因此可能减少开口率。当第一和笫二电 极的宽度减小以便提高开口率时,着火电压提高,因此可能降低驱动效率。
但是,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不包括排放尖端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中,放电气体被均匀地分布在等离子体显示板内,并且着火电压降低。因 此,虽然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包括单层或者第一和第二电极 的宽度降低,但是防止了在着火电压上的突增。
包括单层的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包括具有导电性的不 透明金属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便宜材料,诸如银 (Ag)、铜(Cu)和铝(Al)。
图9图解了其中在第一和第二电极和前^1之间加上黑色层的等离 子体显示板的结构。
如图9所示,在前基仗101和第一和第二电极102和103之间定位黑 色层500a和500b,由此防止前^L 101的变色。黑色层500a和500b的 颜色比第一电极102或者第二电极103的至少一个的颜色更深。
当第一141101直接地接触第一和第二电极102和103时,直接地接 触第一和第二电极102和103的前J41101的预定区域可以改变为黄色。 该颜色的改变被称为迁移现象。黑色层500a和500b通过防止前基板101 与第一和第二电极102和103的直揍接触来防止迁移现象'黑色层500a 和500b可以包括黑色的黑色材料,比如钌(Ru)。
当黑色层500a和500b被定位在前基仗101与第一和第二电极102 和103之间时,即使第一和第二电极102和103的反射率高,也可以防止 反射光的产生。
图10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笫二电极相关联的第一示例实施例。
如图10中所示,第一电极600和第二电极610分别包括多个线部分 600a、 600b和600c和多个线部分610a、 610b和610c。线部分600a、 600b、 600c、 610a、 610b和610c被形成为与在由障壁630分隔的放电单元内的 第三电极620相交。
线部分600a、 600b、 600c、 610a、 610b和610c以其间的预定多巨离而 彼此隔开。例如,第一电极600的第一和第二线部分600a和600b以距离 dl彼此隔开,并且第一电极600的第二和第三线部分600b和600c以距 离d2彼此隔开。距离dl和d2可以彼此相等或者不同。第一电极600的 第一、第二和第三线部分600a、 600b和600c的宽度Wl、 W2和W3可 以彼此相等。第一电极600的形状可以与在放电单元内的第二电极610 的形状对称或者不对称。
当第一和第二电极600和610的形状对称时,第一电极600可以包括 三个线部分,第二电极610可以包括两个线部分。
可以在其间以距离d3彼此相对的第一线部分600a和笫一线部分 610a之间发生放电。上述的放电可以在第二线部分600b和第二部分610b 之间以及在第三线部分600c和第三线部分610c之间扩散.
图11-13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 电极和第二电;M目关联的第二示例实施例。在图11-13中,与在图5中图 解和i兌明的那些相同或者等同的结构和部件的说明被简短地进行,或者全 部被省略。
如图ll所示,第一电极730包括多个线部分710a和710b与突出部 分720,第二电极760包括多个线部分740a和740b和突出部分750。线 部分710a、 710b、 740a和740b与第三电极770相交,并且突出部分720 和750与第三电极770平行。
突出部分720和750从一个或多个线部分710a、 710b、 740a和740b 突出。例如,突出部分720从线部分710a突出,并且突出部分750从线 部分740a突出。
在由障壁700分隔的放电单元内,在突出部分720和750的形成区域 中的第一电极730和第二电极760之间的距离gl小于在除了突出部分720 和750的形成区域之外的区域中的第一电极730和第二电极760之间的距 离g2。因此,在第一电极730和第二电极760之间产生的放电的着火电压可以被降低。
在放电单元内,突出部分720和750可以与第三电极770重叠。因此, 在第一电极730和第三电极770之间的着火电压和在第二电极760和第三 电极770之间的着火电压可以被降低。
如图12所示,形成多个突出部分720a、 720b、 720c、 750a、 750b 和750c。例如,第一电极730包括三个突出部分720a、 720b和720c,第 二电极760包括三个突出部分750a、 750b和750c。
如图13所示,突出部分750a、 750b和750c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例 如,突出部分750a、 750b和750c可以具有曲面或者多边形的末端。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的至少一个的形状可以与其他突出部分的形状不 同。例如,两个突出部分中的一个以与图13的突出部分750a相同的方式 而具有曲面的末端,而另一个可以以与图13的突出部分750c相同的方式 而具有矩形的末端。
图14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M目关联的第三示例实施例。在图14中,与在第一和第二示 例实施例中图解和所述的那些相同或者等同的结构的说明被简短地进行, 或者被全部省略。
如图14所示,形成连接多个线部分810a、 810b、 840a和840b的两 个或者多个线部分的连接部分820a和850b。
例如,第一电极830的连接部分820b连接第一电极830的第一和第 二线部分810a和810b。第二电极860的连接部分850b连接第二电极860 的第一和第二线部分840a和840b。
连接两个线部分的连接部分820a和850b使得容易扩散在由障壁800 隔开的放电单元内产生的放电。
图15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W目关联的笫四示例实施例。在图15中,与在第一到第三示
或者被全部省略。
如图15所示,多个突出部分820a、 820c、 850a和850c的至少一个 在第一方向上从多个线部分810a、 810b、 840a和840b的至少一个突出。 其他突出部分的至少一个在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从多个线部分
810a、 810b、 840a和840b的至少一个突出。第一方向可以是与第二方向 相反的方向。
例如,突出部分820a从线部分810a向放电单元的中心突出。突出部 分820c在突出部分820a的突出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从线部分810b突出。 突出部分820c和850c用于更宽地扩IMt放电单元内产生的放电。
虽然图15已经图解了其中第一和第二电极830和860分别包括向放 电单元的中心突出的突出部分820a和850a的情况,但是第一和第二电极 830和860每个可以包括向放电单元的中心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分。 突出部分820a和850a降低着火电压,并且有效地扩^t电。
图16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目关联的第五示例实施例。在图16中,与在第一到第四示
或者被全部省略。
如图16所示,第一电极1030包括四个线部分1010a、 1010b、 1010c 和1010d与三个连接部分1020a、 1020b和1020c。第二电极1060包括四 个线部分1040a、 1040b、 1040c和1040d与三个连接部分1050a、 1050b 和1050c。所述连接部分每个连接两个或者多个线部分。
例如,在第一电极1030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分1020a连接第一和 第二线部分1010a和1010b ,第二连接部分1020b连接第二和第三线部分 1010b和1010c,并且第三连接部分1020c连接第三和第四线部分1010c 和1010d。
图17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目关联的第六示例实施例。在图17中,与在第一到第五示
或者被全部省略。
如图17所示,第一电极1130包括四个线部分1110a、 lllOb、 1110c 和lllOd与三个连接部分U20a、 1120b和U20c。第二电极1160包括四 个线部分H40a、 U40b、 1140c和U40d与三个连接部分U50a、 1150b 和1150c,第一和第二电极1130和1160的每一个的所述三个连接部分的 至少一个在形成位置上与其他的连接部分不同。
例如,在第 一 电极1130的情况下,第 一和笫二连接部分1120a和1120b 的形成位置彼此不同,并且第二和第三连接部分1120b和1120c的形成位
置彼此不同。
图18和19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 一电极和第二电fet目关联的第七示例实施例。在图18-19中,与在第一到 第六示例实施例中图解和所述的那些相同或者等同的结构的说明被简短 地进行,或者被全部省略。
如图18所示,第一和第二电极1230和1260的每一个的多个线部分 的至少一个的形状与其他线部分的形状不同。例如,第二电极1260的第 一线部分1240a的宽度W1可以小于第二线部分1240b的宽度W2。
如图19所示,第二电极1260的第一线部分1240a的宽度W3可以大 于第二线部分1240b的宽度W4。
图20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目关联的第八示例实施例。在图20中,与在第一到第七示
或者被全部省略。
如图20所示,第一和第二电极1330和1360的每一个的多个线部分 的至少一个的形状与其他线部分的形状不同。例如,第二电极1360的第 一线部分1340a的长度L1可以小于第二线部分1340b的长度L2。此外, 长度Ll也可以比长度L2长。
图21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目关联的第九示例实施例。在图20中,与在笫一到第八示
或者被全部省略。
如图21所示,第一电极1430包括第一线部分1410a和具有比第一线 部分1410a更长的长度的第二线部分1410b。第二电极1460包括第一线 部分1440a和具有比第一线部分1440a更长的长度的第二线部分1440b。
而且,第一和第二电极1430和1460每个包括第一连接部分1420a 和1450a与第二连接部分1420b和1450b。第一电极1430的第一连接部 分1420a和1420b以给定的角度向第一线部分1410a突出,并且将第一和 第二线部分1410a和1410b彼此连接。第二电极1460的笫一和笫二连接 部分1450a和1450b以给定的角度向第一线部分1440a突出,并且将第一 和第二线部分1440a和1440b彼此连接。
图22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电
极和第二电^f目关联的第十示例实施例。在图22中,与在第一到第九示 或者被全部省略。
如图22所示,第一和第二电极1530和1560具有矩形。如图21和 22所示,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一和第二电极 可以具有各种多边形形状。
图23和24图解了与在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第 一电极和第二电:feUt目关联的第十一示例实施例。在图23和24中,与在第
简短地进行,或者被全部省略。
如图23所示,第一和第二电极1630和1660的线部分1610和1640 的中间部分A和B向由障壁1600分隔的放电单元的中心突出。如图24 所示,第一和第二电极1630和1660的线部分1610和1640的中间部分A 和B在与图23的中间部分A和B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突出。
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等于或者小于百万分之 l,OOO的铅(Pb)。换句话说,通过将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所有部件中包 括的Pb的含量的和设置为等于或者小于百万分之l,OOO,在等离子体显 示板中的总的Pb含量可以等于或者小于百万分之l,OOO。
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特定部件中的Pb含量可以等于或者小于百万分 之l,OOO。例如,在障壁和/或介电层中的Pb含量可以等于或者小于百万 分之1,000。
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每个部件中的Pb含量可以等于或者小于百万分
之1,000。换句话说,在障壁、介电层、电极、焚光层和密封层的每个中 的Pb含量可以等于或者小于百万分之l,OOO。
因为在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总的Pb含量等于或者小于百万分之 1,000,因此在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包含的Pb对人体无负作用。
图25图解了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实现在等离子体显示板上 显示的图像的H级的帧。
图26图解了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操作。
参见图25,按照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实现在等离子体显示板上显 示的图像的灰度级的帧被划分为几个子场,其中每一个子场具有不同数量
的发射次数。
每个子场被细分为用于初始化所有的放电单元的复位周期、用于选择 要放电的单元的寻址周期和用于按照放电的数量而表示灰度级的维持周 期。
例如,如果要显示具有256 ^JL级的图像,则一个帧被划分为8 个子场SF1-SF8。所述8个子场SF1-SF8的每个被细分为复位周期、寻址 周期和维持周期。 一个帧可以包括8个或者更多的子场。
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的维持信号的数量确定在每个子场中的灰度级 加权。例如,维持周期在每个子场中以2n的比率增加(其中,n = 0, 1, 2, 3, 4, 5, 6, 7)。通过根据在每个子场中的A^级加权而控制在每个 子场的维持周期期间提供的维持信号的数量来实现具有各种灰度级的图 像。
虽然图25已经图解描述了以A^级加权的升序排列的子场,但是可 以以灰度级加权的降序排列子场,或者可以与灰度级加权无关地排列子 场。
如图26中所示,在预复位周期期间,向第一电极Y提供第一下降信 号。在向第一电极Y提供第一下降信号期间,向第二电极Z提供与第一 下降信号的极性方向相反的极性方向的预维持信号。
被提供到第一电极Y的第一下降信号逐渐降低到第十电压VIO。预 维持信号被恒定地保持在预维持电压Vpz。预维持电压Vpz基本上等于 在维持周期将提供的维持信号(SUS)的维持电压Vs。
因为在预复位周期期间第一下降信号被提供到第一电极Y并且预维 持信号被提供到第二电极Z,因此在第一电极Y上累积正极性的壁电荷, 并且在第二电极Z上累积负极性的壁电荷。
虽然在复位周期期间被提供到第一电极Y的上升信号的最大电压不 高,但是在预复位周期在第一电极Y和第二电极Z上累积的壁电荷可以 产生稳定的设置放电。
在一个帧的多个子场中以时间顺序排列在先的子场可以在复位周期 之前包^5g复位周期,以便获得足够的驱动时间。另外,两个或者三个子 场可以在复位周期之前包^5复位周期。所有的子场可以不包^5S复位周 期。
复位周期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设置(setup)周期和解除设置(set-down) 周期。在所述设置周期期间,向第一电极Y提供上升信号。所述上升信 号包括第 一上升信号和第二上升信号。第 一上升信号以第 一斜率逐渐地从 第二十电压V20上升到第三十电压V30,并且笫二上升信号以第二斜率 逐渐地从笫三十电压V30上升到第四十电压V40。
上升信号在设置周期期间在放电单元内产生弱的暗放电(即设置放 电)。第二斜率可以比第一斜率更緩和。当第二斜率比笫一斜率更緩和时, 上升信号的电压电平较快地上升,直到设置放电发生,上升信号的电压电 平在设置放电的产生期间较慢地上升。结果,通过设置放电所产生的光量 减少。因此,改善了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对比度。
在解除设置周期期间,第二下降信号被提供到第一电极Y。第二下降 信号逐渐地从第二十电压V20降低到第五十电压V50。
第二下降信号在放电单元内产生弱的消除(erase)放电(即解除设置放 电)。而且,剩余的壁电荷在放电单元内一致到可以稳定地执行寻址放电 的程度。
图27和28图解了另一种形式的上升信号和第二下降信号。
如图27所示,上升信号向第三十电压V30陡峭地上升,然后逐渐地 从第三十电压V30上升到第四十电压V40。
如图26所示的上升信号可以以两个不同的斜率来逐渐地上升。而且, 如图27所示的上升信号可以逐渐地以一个斜率上升。
如图28所示,第二下降信号逐渐M第三十电压V30降低。如上, 第二下降信号的电压下降时间点可以被改变。
再一次参见图26,在寻址周期期间,被维持在比第二下降信号的第 五十电压V50更大的电压电平的扫描偏置信号被提供到第一电极Y。
从所述扫描偏置信号下降了扫描电压幅度AVy的扫描信号(Scan) 被M提供到所有的第 一 电极Yl-Yn 。
扫描信号的宽度从一个子场到下一个子场可以改变。换句话i兌,在至 少一个子场中的扫描信号的宽度可以与在其他子场中的扫描信号的宽度 不同。
当扫描信号(Scan)被提供到第 一 电极Y时,对应于扫描信号(Scan) 的数据信号(data)被提供到第三电极X。数据信号(data)从地电平电
压GND上升lt据电压幅度AVd。
当提供扫描信号(Scan)和数据信号(data)时,在被提供数据信号 (data)的放电单元中发生寻址放电。
在寻址周期期间,维持偏置信号被提供到第二电极Z以便在第一电 极Y和第三电极X之间平滑地产生寻址放电。维持偏置信号M本上保 持在维持偏置电压Vz。维持偏置电压Vz小于维持信号(SUS )的维持电 压Vs,并且大于地电平电压GND。
在维持周期期间,维持信号(SUS)被交替地提供到第一电极Y和第 二电极Z。当提供维持信号(SUS)时,在被选择来执行寻址放电的放电 单元内发生维持放电。
图29图解了另一种类型的维持信号。如图29所示,正极性的维持信 号((+) SUS1 , ( +) SUS2 )和负极性的维持信号((國)SUS1 , ( -) SUS2 ) 被交替地提供到第一电极Y或者第二电极Z,例如被提供到图29的第一 电极Y。
当正极性的维持信号和负极性的维持信号被交替地提供到第 一 电极 Y时,偏置信号被提供到第二电极Z。偏置信号被恒定地保持在地电平电 压GND。
如图29所示,当维持信号被提供到第一电极Y或者第二电极Z的任 何一个时,需要用于安装用于向第一电极Y或者第二电极Z的任何一个 提供维持信号的电路的单个驱动板.因此,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 动器的整体大小被降低,以便降低制造成本。
产业上的应用
由于放电气体的不均匀分布状态而导致不稳定地发生放电,从而由于 放电电压的增加而导致降低驱动效率。本发明通it^等离子体显示板省略 排放单元而简化制造处理,并且减少制造成本,并且由于稳定的放电的发 生也改善了驱动效率。
而且,本发明用于通过形成4^闭类型的障壁而防止串扰的发生,并 且提高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前基板,其上并行地定位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后基板,与前基板相对,其上第三电极被定位为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交;以及障壁,其位于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并且分隔放电单元,其中,放电单元被填充放电气体,放电气体包括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10-30%的氙,所述障壁包括彼此相交的第一障壁和第二障壁,第一障壁的高度与第二障壁的高度基本上相同,以及从前基板和后基板省略了排放单元。
2. 按照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密封层被定位在前基 板和后^1之间,并且接合前基板和后基板;以及密封层包括光交联材料。
3. 按照权利要求l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放电气体包括放电气 体的总重量的13-30%的氙。
4. 按照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笫一电极或者第二电 极的至少 一个包括一层。
5. 按照权利要求4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在放电单元内彼此对称地被定位。
6. 按照权利要求4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黑色层被定位在第一 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上。
7. 按照权利要求4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电极或者笫二电 极的至少一个包括与第三电;w目交的线部分和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被 定位为与第三电极平行并M线部分突出。
8. 按照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 极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线部分和连接所述多个线部分的连接部分。
9. 按照权利要求8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 极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线部分和连接所述多个线部分的多个连接部分;所述多个连接部分以直线的形式排列。
10. 按照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包括第一突出部分和第二突出部分;以及第一突出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突出,第二突出部分在与第一方向不同的 第二方向上突出。
11. 按照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具有曲 面的末端。
12. 按照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 极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线部分和第二线部分,以及接近故电单元中心的第 一线部分的宽度小于接近障壁的第二线部分的宽度。
13. 按照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线部分和第二线部分,以;^接近故电单元的中心的第 一线部分的宽度大于接近障壁的第二线部分的宽度。
14. 按照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 极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线部分和第二线部分,以及接近故电单元的中心的 第 一线部分的长度小于接近障壁的第二线部分的长度。
15. 按照权利要求8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连接部分以给定 的角度向所述线部分突出。
16. 按照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 极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突出部分,以及所述突出部分的一部分的厚度大于 所述突出部分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其中,突出部分的该部分被定位在所述多个突出部分之间。
17. 按照权利要求4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一个层是汇流电极。
18. 按照权利要求l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排放单元包括排 放孔。
19. 按照权利要求l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第 一放电单元和第二放电单元;第一荧光体被定位在第一放电单元中,第二荧光g定位在第二放电 单元中;以及第 一荧光体的厚度与第二荧光体的厚度不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前基板,其上并行地定位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后基板,与前基板相对,其上第三电极被定位为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交;以及障壁,其位于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并且分隔放电单元;其中放电单元被填充放电气体,放电气体包括放电气体的总重量的10-30%的氙(Xe),所述障壁包括彼此相交的第一障壁和第二障壁,第一障壁的高度与第二障壁的高度基本上相同;以及从前基板和后基板省略了排放单元。
文档编号H01J11/12GK101356618SQ200780001391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7日
发明者朴记洛, 柳圣焕, 裴钟运, 金警来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