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6343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制造方法,尤指利用于制造电子、计算机或通讯照明等设备 的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装置中各组件的集积度愈来愈高,处理能力愈来愈强,相对的也产生更 多的热量,因此为装置散热已逐渐成为一项必须克服的问题。请参阅图1,图1是公知技术侧视散热装置10制作过程的示意图。散热装置10可 用来处理上述的聚热问题;散热装置10包含一底座12以及装设在底座12上的散热鳍片 组14,散热鳍片组14具有多片并列的鳍片件15,底座12对应该些鳍片件15具有多个凹槽 13,散热鳍片组14底面的鳍片件15边缘是伸入该些凹槽13中。此时,凹槽13并未铆合紧结于该些鳍片件15的边缘,散热鳍片组14容易脱离底 座12。所以,公知技术中会采用一冲子20来冲压两相邻凹槽13间的底座12表面,使底座 12的凹槽13形变来铆合紧结该散热鳍片组14 ;冲子20为梳状具有多个并列的刃部件22, 该些刃部件22是分别伸入该些鳍片件15间以与该些鳍片件15相互间隔排列,并使该些刃 部件22的刃部23邻近于底座12的该些凹槽13间表面。进行冲压作业,使冲子20下端的刃部23冲压底座12的该些凹槽13间表面,底座 12的该些凹槽13间表面受力压挤后,会使凹槽13产生型变,进而使凹槽13边壁铆合紧结 于该些鳍片件15的边缘。然而,鳍片件15的高度相当高,冲子20自上而下的行程很长,常易因受力不均或 内应力传送不均,致使凹槽13的边壁部份铆合鳍片件15的边缘,而部份未紧配鳍片件15 的边缘,这样会使热的传导效应变差而降低散热装置10的散热能力。此外,当散热鳍片组14的中段有热管M通过时或是顶面有连结扣件(图中未示) 连接该些鳍片件15时,冲子20就需如图中所示切开出多个回避沟槽25,而过多的回避沟 槽25更会使刃部23接触传递冲压应力给底座12表面时更加不均勻,致使鳍片件15和底 座12结合不良,甚至产生间隙,影响热传导效能。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于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以改善 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利用于制造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能避免刃部不均 勻传递应力给底座,更能使刃部具有较广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凹槽的边壁有效的紧配铆合 鳍片件的边缘,以提升散热装置的热传导效应。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该散热装置包含一底座以及装设在 该底座上的散热鳍片组,该散热鳍片组具有多片并列的鳍片件,该底座对应该些鳍片件具 有多个凹槽。该冲压制造方法是包含下列步骤
首先,提供一散热鳍片组,该散热鳍片组的底面插置于该底座上,使该些鳍片件以 底面边缘伸入该些凹槽。使该散热鳍片组侧面插嵌一第一模具于该些鳍片件间,且该第一模具为梳状以包 含多个间隔排列的刃部件,使该些刃部件分别定位于该些鳍片件间以与该些鳍片件相互间 隔排列,并使该些刃部件的刃部邻近于该底座的该些凹槽间表面。接着,在该散热鳍片组顶面插嵌一第二模具于该些鳍片件间,该第二模具为梳状 以包含多个间隔排列的模压件,使该些模压件分别定位于该些鳍片件间以与该些鳍片件相 互间隔排列,并使该些模压件的冲击部邻近于该刃部件异于刃部一侧的第一模具表面。通过相对运动的第二模具的冲击部冲压该第一模具异于该刃部冲压该一侧,进而 使该刃部冲压该底座的该些凹槽间的表面。其中,该底座的该些凹槽间的表面受该些刃部 冲压后,会使该凹槽产生型变,以使该型变凹槽边壁铆合紧结于该些鳍片件的边缘。因此,通过本发明的利用于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利用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 的搭配应用,能避免刃部不均勻传递应力给底座,更能使刃部具有全面的接触面积,进而使 凹槽的边壁有效的紧配铆合鳍片件的边缘,以提升散热装置的热传导效应。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是公知技术侧视散热装置制作过程的示意图;图2是冲压制造方法完成后散热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散热装置的两向侧视图;图4是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与散热装置组装前的相对位置关系5是第一模具插嵌于散热装置的侧面两向示意图;图6是二模具插嵌前的示意图;图7是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置入散热装置的侧视两向示意图;图8是第一模具敲击第二模具的侧视两向示意图;图9是图8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冲压制造方法完成后散热装置的侧面示意图;以及图11是本发明另一第二二模具实施例的侧向示意图。符号说明散热装置30底座32散热鳍片组34鳍片件35凹槽33障碍部件36导沟37第一模具40第二模具50刃部件42刃部44模压件52冲击部M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2,图2为一完成初步定位的散热装置30的组合状态示意图。散热装置30包含一底座32以及装设在底座32上的散热鳍片组34,散热鳍片组34具有多片并列的 鳍片件35,底座32对应该些鳍片件35具有多个凹槽33,散热鳍片组34底面的鳍片件35 边缘是伸入该些凹槽33中以预备铆合紧结。散热装置30中进一步可能具有至少一障碍部件36,依图中可见障碍部件36为一 热管,热管自底座32导出,贯穿该些鳍片件35,期望将底座32的高热快速传导至较远程的 鳍片件35,以使散热效率提升。除此之外,障碍部件36还可以是一连结扣件(图中未示), 连结扣件是用以稳固连接该些鳍片件35,使整个散热装置30定位良好且更为坚固。进一步请参阅图3,图3是散热装置30的两向侧视图。图3右的侧视图仅见一片 鳍片件35插嵌在底座32上;图3左的侧视图为另一向的侧面,可见并列的多片鳍片件35 组成散热鳍片组34。两图皆可见到如热管的障碍部件36自底座32导出,贯穿该些鳍片件 35。在图3左特别可见,底座32的该些凹槽33间的每一个表面进一步具有一导沟37,后续 会配合模具以说明导沟37的用途。请参阅图4,图4是第一模具40与第二模具50与散热装置30组装前的相对位置 关系图。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30的冲压制造方法,该冲压制造方法是包含下列步 骤首先,提供一散热鳍片组34,散热鳍片组34的底面插置于底座32上,使该些鳍片 件35以底面边缘伸入该些凹槽33,其结果即如图2、图3所示。接着,热鳍片组34侧面插嵌一第一模具40于该些鳍片件35间,其中第一模具40 为梳状以包含多个间隔排列的刃部件42,使该些刃部件42分别定位于该些鳍片件35间以 与该些鳍片件35相互间隔排列,并使该些刃部件42的刃部44邻近于底座32的该些凹槽 33间表面。配合图4进一步参阅图5,图5是第一模具40插嵌于散热装置30的侧面两向示 意图。图5右的侧视图仅见一片鳍片件35,并可见第一模具40的刃部件42与散热鳍片组 34侧面相对应插嵌,刃部44紧邻于底座32的表面;L型的第一模具40巧妙的回避了如热 管的障碍部件36,使刃部44能完全且均勻的接触底座32。图5左的侧视图可见到刃部件42与鳍片件35相互间隔交错排列,并由另一个方 向见到第一模具40回避了如热管的障碍部件36。进一步,还可见刃部44是对应着导沟37 以定位设置。请进一步参阅图6,图6是二模具插嵌前的示意图。图中可见如图5第一模具40 已和该散热装置30呈插嵌状态,以及尚未插嵌入散热装置30的第二模具50,图中清晰可见 第二模具50中梳状的模压件52以及其下方的冲击部54,该些模压件52是分别对应该些鳍 片件35的间隙。配合图6请进一步参阅图7,图7是第一模具40与第二模具50置入散热装置30 的侧视两向示意图。接着,在散热鳍片组34顶面插嵌一第二模具50于该些鳍片件35间, 第二模具50为梳状以包含多个间隔排列的模压件52,使该些模压件52分别定位于该些鳍 片件35间以与该些鳍片件35相互间隔排列,并使该些模压件52的冲击部M邻近于刃部 件42异于刃部44 一侧的表面。配合图6请进一步参阅图8,图8是第一模具40冲压第二模具50的侧视两向示意 图。通过相对运动的第二模具50的冲击部M冲压第一模具40异于刃部44的一侧,进而使刃部44冲击底座32的该些凹槽33间表面的导沟37,导沟37可以导向刃部44的冲压点 冲击无误,进而使底座32的凹槽33产生型变。配合图8进一步参阅图9,图9是图8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8冲击第一模具 40与第二模具50时,第一模具40、第二模具50、以及散热装置30组装的外观如图,第一模 具40与第二模具50具有露出可供夹持的部份,供机具、机械手臂或其它治具夹持,以便于 其相互间的顺序运动。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冲压制造方法完成后散热装置30的侧面示意图。其 中,底座32的该些凹槽33间的表面受该些刃部44冲压后,会使凹槽33产生型变,以使凹 槽33边壁铆合紧结于该些鳍片件35的边缘。进一步,如前述的冲压制造方法,其中当障碍部件36是位于散热鳍片组34的底 面,例如热管或是连结扣件槽在底座32之上,此时,刃部44对应障碍部件36是可具有至少 一凹陷结构(图中未示),凹陷结构等于是刃部44的缺口,避开障碍部件36,做出最小可能 的回避,并兼顾能使刃部44接触底座32的最大可能。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另一第二模具50实施例的侧向示意图。在于有多数 的障碍部件36或其相间排列不规则或复杂度高时,此时,该第二模具50的形状就得配合设 计。如前述的冲压制造方法,其中第二模具50是采用为I型,其模压件52可以自中间 透过障碍部件36以接触到第一模具40。参阅图11,可见到第二模具50为Π型,第二模具50的模压件52是可完全回避中 间的障碍部件36,以两侧分别冲压第一模具40。因此,通过本发明的利用于散热装置30的冲压制造方法,利用第一模具40与第二 模具50的搭配应用,能避免刃部44不均勻传递应力给底座32,更能使刃部44具有全面的 接触面积,进而使凹槽33的边壁有效的紧配铆合鳍片件35的边缘,以提升散热装置30的 热传导效应。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 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 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包含一底座以及装设在该 底座上的散热鳍片组,该散热鳍片组具有多片并列的鳍片件,该底座对应该些鳍片件具有 多个凹槽,该冲压制造方法是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散热鳍片组,该散热鳍片组的底面于插置该底座上,使该些鳍片件以底面边缘 伸入该些凹槽;在该散热鳍片组侧面插嵌一第一模具于该些鳍片件间,其中该第一模具是包含多个间 隔排列的刃部件,使该些刃部件分别定位于该些鳍片件间以与该些鳍片件相互间隔排列, 并使该些刃部件的刃部邻近于该底座的该些凹槽间表面;在该散热鳍片组顶面插嵌一第二模具于该些鳍片件间,该第二模具是包含多个间隔排 列的模压件,使该些模压件分别定位于该些鳍片件间以与该些鳍片件相互间隔排列,并使 该些模压件的冲击部邻近于该刃部件异于刃部一侧的表面;以及通过相对运动的第二模具的冲击部冲压该第一模具异于该刃部的一侧,进而使该刃部 冲压该底座的该些凹槽间的表面;以及,该底座的该些凹槽间的表面受该些刃部冲压后,会使该凹槽型变,以使该型变的 凹槽边壁铆合紧结于该些鳍片件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该些凹槽 间的每一个表面进一步具有一导沟,该刃部是对应以冲压该导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中具有 至少一障碍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障碍部件是位于 该散热鳍片组的底面,该刃部对应该障碍部件是具有至少一凹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障碍部件是位于 该散热鳍片组的底面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模具是为I 型,是透过该障碍部件以接触该第一模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模具是为π 型,是透过该障碍部件以接触该第一模具。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其中该障碍部件为一连结扣件, 该连结扣件是用以稳固连接该些鳍片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障碍部件为一热管。
全文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的冲压制造方法,至少包含一散热鳍片组,散热鳍片组的底面插置于底座上,使该些鳍片件以底面边缘伸入底座的该些凹槽中;使散热鳍片组侧面插嵌一第一模具于该些鳍片件间,且第一模具的该些刃部件的刃部邻近于底座的表面;在该散热鳍片组顶面插嵌一第二模具于该些鳍片件间,使第二模具的该些模压件的冲击部邻近于第一模具;通过相对运动的第二模具冲压第一模具,进而使第一模具的刃部冲压底座表面,促使凹槽型变,以及形变的凹槽边壁铆合紧结于该些鳍片件的边缘。
文档编号B21D53/02GK102059299SQ20091020646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3日
发明者陈世明 申请人:陈世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