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加工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583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杆加工装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装备,尤其涉及一种连杆加工装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些连杆的加工,都是人工操作,由于有些连杆类零件形状不规 贝U,加工时有时需要侧立水平放置或者竖着多个方位放置,人工操作导致加工不准确,而且 加大了工人的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由于有些连杆类零件形状不规则, 加工时有时需要侧立水平放置或者竖着多个方位放置,人工操作导致加工不准确,而且加 大了工人的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效率,提供一种连杆加工装备。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和工件,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承螺钉、内孔定位块、平面定位块一、平 面定位块二、支承、压板件和底板,所述支承螺钉置于工件大头的内孔里,所述内孔定位块 置于工件小头的内孔里,所述平面定位块置于工件大头底部的两端,所述平面定位块置于 工件小头底部,所述支承置于工件侧面的底部,所述压板件置于工件边缘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承螺杆至少为一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这种结构使连杆类工件得以 定位与夹紧,减轻了工人在加工时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承螺钉,2、内孔定位块,3、平面定位块一,4、平面定位块二,5、支承,6、 压板件,7、工件,8、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
图1和图2所示,图中包括底板8和工件7,所述底板8上设有支承螺钉1、内孔 定位块2、平面定位块一 3、平面定位块二 4、支承5、压板件6和底板8,所述支承螺钉1置于 工件7大头的内孔里,所述内孔定位块2置于工件7小头的内孔里,所述平面定位块3置于 工件7大头底部的两端,所述平面定位块4置于工件7小头底部,所述支承5置于工件7侧 面的底部,所述压板件6置于工件7边缘部,所述支承螺杆1至少为一个。[0013]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调整4只可调支承螺杆1,置于工件7大头内孔实现准确定位, 再用内孔定位块2,用作工件7小头内孔定位压紧,平面定位块3用作工件7大头平面的定 位,平面定位块4用作工件7小头平面的定位,可调支承5用作工件7小头侧面定位,压板 件6用作工件7大头处压紧。本实用新型确保工件的精确加工,极大的提高了工件的产品 质量和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这种结构使连杆类工件得以定位与夹紧,减轻了 工人在加工时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 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 性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连杆加工装备,包括底板(8)和工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上设有支承螺钉(1)、内孔定位块(2)、平面定位块一(3)、平面定位块二(4)、支承(5)、压板件(6)和底板(8),所述支承螺钉(1)置于工件(7)大头的内孔里,所述内孔定位块(2)置于工件(7)小头的内孔里,所述平面定位块(3)置于工件(7)大头底部的两端,所述平面定位块(4)置于工件(7)小头底部,所述支承(5)置于工件(7)侧面的底部,所述压板件(6)置于工件(7)边缘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杆加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螺杆(1)至少为一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装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杆加工装备。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和工件,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承螺钉、内孔定位块、平面定位块一、平面定位块二、支承、压板件和底板,所述支承螺钉置于工件大头的内孔里,所述内孔定位块置于工件小头的内孔里,所述平面定位块置于工件大头底部的两端,所述平面定位块置于工件小头底部,所述支承置于工件侧面的底部,所述压板件置于工件边缘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这种结构使连杆类工件得以定位与夹紧,减轻了工人在加工时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3Q3/06GK201736047SQ201020285888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0日
发明者陆忠民 申请人: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