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433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

背景技术
连杆是一种两端分别与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铰接以传递运动和力的杆件。作为机械传动装配中的常用零部件,连杆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大,人们对于连杆的加工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参见图I和图2,图I为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典型的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连杆头部通常具有连杆斜面11,而该连杆斜面11的加工通常由铣削工序完成。如图2所示,通过铣削工序加工连杆斜面11的定位工装包括支撑部12和按压部13,两者均固定于铣床的加工平台上。加工时,首先根据所需加工连杆斜面11的尺寸要求,在连杆头部划线,然后将连杆与上述定位工装连接,实现连杆的固定,接着进行找正,即可用铣刀铣削出所需连杆斜面11。上述加工连杆斜面11的定位工装通过支撑部12和按压部13同时对连杆施加的压力实现连杆的固定,在不损坏连杆的前提下,支撑部12和按压部13作用于连杆的压力不宜过大。而在铣刀铣削连杆的过程中,铣刀施加于连杆的切削力通常较大,造成连杆发生位移,降低连杆斜面11的加工精度。另一方面,对连杆批量加工连杆斜面11时,需对每个连杆进行划线、固定以及找正操作,整个生产链较长,导致加工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劳动成本较高。同时,上述频繁操作加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因此,如何改善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的结构,以提高连杆斜面的加工精度,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该定位工装能够提高连杆斜面的加工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种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包括定位销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具有孔定位机构,所述孔定位机构与连杆头部的孔配合,所述孔定位机构、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组成所述连杆在水平面内的转动的定位部。优选地,所述定位销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定位销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块的两侧。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定位块的下表面相连,所述定位销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表面。优选地,所述孔定位机构为设置于所述定位块上表面的定位突起。[0014]优选地,所述定位块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孔定位机构配合。优选地,还包括压板和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与所述孔定位机构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压紧螺母与所述连杆之间。优选地,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压紧螺母之间。优选地,所述孔定位机构为双头螺柱,所述孔定位机构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孔螺纹配合。优选地,所述孔定位机构为双头螺柱,所述定位块通过所述孔定位机构与所述固 定板连接。优选地,所述压板为U形压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包括定位销和定位块,定位块上具有孔定位机构,孔定位机构与连杆头部的孔配合,孔定位机构、定位销和定位块的上表面组成连杆在水平面内的转动的定位部。使用时,连杆头部表面与定位块的上表面接触,且连杆头部的孔与孔定位机构配合,同时连杆另一端与定位销抵接,从而实现连杆在水平面内的转动定位。此时,铣刀的进给方向与定位销对连杆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且其经过对刀找正后即可进行铣削,完成所需连杆斜面的加工。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工装通过定位销、定位块的上表面以及孔定位机构对连杆进行转动定位,在铣削过程中,连杆的定位较为可靠,即使铣刀作用于连杆的切削力较大,连杆也较难发生位移,从而有效提高了连杆斜面的加工精度。另一方面,采用上述定位工装限制连杆的转动后,铣刀经过定位找正确定连杆斜面的加工位置,并进行铣削。在连杆斜面的批量加工过程中,只需按照定位销、定位块和孔定位机构进行连杆的定位,而不需要铣刀再次找正以及对连杆再次划线,减少加工连杆斜面时的操作,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同时,该定位工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对工人的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有所减弱。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典型的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工装工作时的受力示意图。其中,图1-4中连杆斜面11、支撑部12、按压部13、连杆2、孔定位机构31、压紧螺母32、垫圈33、U形压板34、定位销35、定位块36、固定板37。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该定位工装能够提高连杆斜面的加工精度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见图3和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工装工作时的受力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用于确定连杆2上的连杆斜面的位置后定位连杆2,以方便该连杆斜面的加工。该定位工装包括定位销35和定位块36,定位块36上具有孔定位机构31,孔定位机构31可为设置于定位块36上表面的定位突起,孔定位机构31、定位销35和定位块36组成连杆的定位部。孔定位机构31与连杆2头部的孔配合后,结合定位销35和定位块36的上表面实现连杆2在水平面内的转动定位。上述定位销35和定位块36均可固定于统床的加工平台上。如图4所示,使用该定位工装时,连杆2头部表面与定位块36的上表面接触,且连杆2头部的孔与孔定位机构31配合,同时连杆2另一端与定位销35抵接,从而实现连杆2在水平面内的转动定位。此时,铣刀4的进给方向与定位销35对连杆2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且其经过对刀找正后即可进行铣削,完成所需连杆斜面的加工。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工装通过定位销35、定位块36的上表面以及孔定位机构31对连杆2进行转动定位,在铣削过程中,连杆2的定位较为可靠,即使铣刀4作用于连杆2的切削力较大,连杆2也较难发生位移,从而有效提高了连杆斜面的加工精度。另一方面,采用上述定位工装限制连杆2的转动后,铣刀4经过定位找正确定连杆斜面的加工位置,并进行铣削。在连杆斜面的批量加工过程中,只需按照定位销35、定位块36和孔定位机构31的位置进行连杆2的定位,而不需要铣刀4再次找正以及对连杆2再次划线,减少加工连杆斜面时的操作,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同时,该定位工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对工人的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有所减弱。具体实施过程中,连杆2上通常具有两个连杆斜面,且这两个连杆斜面分布于连杆的轴线两侧,针对此种情况,上述定位工装可通过改变连杆2与该定位工装的连接位置实现连杆2的定位。经过更为深入的研究,为了提高该定位工装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将定位销35设置为两个,且这两个定位销35分别设置于定位块36的两侧,每个定位销35与定位块36之间的距离可根据所需加工的连杆斜面的尺寸确定。在批量加工的过程中,每个定位销35的位置确定,即可方便地转动连杆2,在较短时间内加工连杆2头部两端的连杆斜面。通过这一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工装的实用性更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定位工装还包括固定板37,固定板37与定位块36的下表面相连,定位销35固定于固定板37上表面,以此将定位销35和定位块36固定于固定板37上。该固定板37的上表面可作为上述定位工装的基准面,其固定于铣床的加工平台上,避免定位销35和定位块36直接固定于铣床的加工平台上所带来的不便以及安全隐患。并且,拆装上述定位工装时,只需将各零部件连接于固定板37后整体拆装固定板37即可,操作较为方便、灵活。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定位块36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而孔定位机构31则可为诸如杆件之类的外设零部件,该孔定位机构31与上述连接孔过盈配合后便可产生与上述方案中的定位突起同等的技术效果。显然,此方案中的孔定位机构31与定位块36采用可拆卸式连接,简化了孔定位机构31发生损坏等情况需维修或更换时的操作。为使该定位工装的定位精度更高,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工装还包括压板和压紧螺母32,压板上具有通孔,孔定位机构31通过该通孔穿过压板,而压紧螺母32与孔定位机构31的上端螺纹连接,使压板位于压紧螺母32与连杆2之间,以此保证压板通过压紧螺母32施压于连杆2。此时,孔定位机构31为螺杆。由此看出,压板与压紧螺母32的配合增大了连杆2与定位块36之间的摩擦力,该摩擦力足以抵消铣刀4作用于连杆2上的切削力,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工装的工作可靠度更大。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在压板与压紧螺母32之间设置垫圈33。垫圈33将压板与压紧螺母32隔开,以避免压板的表面受到压紧螺母32的擦伤。同时,垫圈33可分散压紧螺母32施加于压板上的压力,使压板受力更均匀,延长压板的工作寿命,有效降低该 定位工装的成本。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孔定位机构31为双头螺柱,且其下端与定位块36上的连接孔螺纹配合。该方案优化了孔定位机构31与定位块36的连接方式,相对于孔定位机构31与定位块36过盈配合,上述两者采用螺纹配合可更方便地拆卸孔定位机构31,且螺纹配合的连接强度相对于过盈配合的连接强度更好,工作可靠性更高。上述双头螺柱结构的孔定位机构31下端可进一步延长至固定板37内部,两者螺纹连接后即可将孔定位机构31固定于固定板37上。可以理解的是,当孔定位机构31与定位块36螺纹连接时,由于频繁拆卸孔定位机构31,定位块36内部将产生磨损,该磨损无疑将降低上述定位工装的定位精度,不利于连杆斜面的加工,而孔定位机构31与固定板37连接则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进一步地,可将孔定位机构31的下端延长至固定板37下方,通过与孔定位机构31下端配合的螺母将该孔定位机构31与固定板37固定,使得该定位工装的连接强度更高。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上述压板为U形压板34,孔定位机构31穿过该U形压板34的中部与定位块36连接。显而易见,由于U形压板34具有一端开口的形状特点,需要装夹或松开连杆2时,只需拧动压紧螺母32后向内推动U形压板34或向外抽出U形压板34,避免对连杆2以上的零部件整体移动,操作较为方便,拆装时间较短,工作效率较高。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销(35)和定位块(36),所述定位块(36)上具有孔定位机构(31),所述孔定位机构(31)与连杆(2)头部的孔配合,所述孔定位机构(31)、所述定位销(35)和所述定位块(36)的上表面组成所述连杆(2)在水平面内的转动的定位部。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35)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定位销(35)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块(36)的两侧。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37),所述固定板(37)与所述定位块(36)的下表面相连,所述定位销(35)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7)上表面。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定位机构(31)为设置于所述定位块(36)上表面的定位突起。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36)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孔定位机构(31)配合。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和压紧螺母(32),所述压紧螺母(32)与所述孔定位机构(31)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压紧螺母(32)与所述连杆⑵之间。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圈(33),所述垫圈(33)设置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压紧螺母(32)之间。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定位机构(31)为双头螺柱,所述孔定位机构(31)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孔螺纹配合。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定位机构(31)为双头螺柱,所述定位块(36)通过所述孔定位机构(31)与所述固定板(37)连接。
10.按照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为U形压板(3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包括定位销和定位块,定位块上具有孔定位机构,孔定位机构与连杆头部的孔配合,孔定位机构、定位销和定位块组成连杆在水平面内的转动的定位部。使用时,连杆头部表面与定位块的上表面接触,且连杆头部的孔与孔定位机构配合,同时连杆另一端与定位销抵接,从而实现连杆在水平面内的转动定位。此时,铣刀的进给方向与定位销对连杆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其经过对刀找正后即可进行铣削,完成所需连杆斜面的加工。上述定位工装通过定位销、定位块的上表面以及孔定位机构对定位连杆,在铣削过程中,连杆的定位较为可靠,即使铣刀作用于连杆的切削力较大,连杆也较难发生位移,以此提高连杆斜面的加工精度。
文档编号B23C3/00GK202388281SQ20112054814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于俊才, 姜秀梅, 孙殿鲁, 张新, 李玉凤, 陈志强 申请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