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吸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3829阅读:1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真空吸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吸盘,属于在车床上用于车削高精度薄壁盘类零件的工艺装备,特别适用于高精度薄壁盘类零件的车削。
背景技术
因高精度薄壁盘类零件刚性差,普通夹持方式对零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径向夹紧力,致使零件产生微量变形,不能保证零件形位公差要求。所以,需设计夹持工装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为了避免零件的夹持变形,加工时采用真空吸盘吸附加工零件的装夹方法,保证加工零件的形位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普通夹持方式对车削高精度薄壁盘类零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径向夹紧力,致使车削高精度薄壁盘类零件产生微量变形,从而无法保证车削高精度薄壁盘类零件形位公差要求的技术问题,保证加工零件端面的形位精度。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车床上用于车削高精度薄壁盘类零件的一种真空吸盘,包括气嘴、轴承套、橡胶圈I、挡板、深沟球轴承、挡圈、橡胶圈II、连接杆、连接套、橡胶圈III、顶盖、螺栓、O型橡胶圈、吸盘。顶盖与O型橡胶圈和吸盘装配一体螺纹连接;连接杆和连接套装配一体,装入橡胶圈III后,与顶盖螺纹连接;气嘴、轴承套、橡胶圈I、挡板、深沟球轴承、挡圈、橡胶圈II依次装配后,与连接杆和连接套组件螺纹连接。各零件装配后,保证气嘴转动灵活,且各密封处不漏气。连接杆和连接套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吸盘上设有弧形槽,并开有若干小孔,以便抽真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引用了真空吸附的原理,解决了关于高精度薄壁盘类零件车削装夹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装夹方便,车削精度高等特点,不但可用于车削,同时可用于铣削,特别适应批量生产。

图I是真空吸盘的结构视图,其中,包括气嘴I、轴承套2、橡胶圈13、挡板4、深沟球轴承5、挡圈6、橡胶圈117、连接杆8、连接套9、橡胶圈11110、顶盖11、螺栓12、0型橡胶圈13、吸盘14。图2是图I中真空吸盘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根据以上所述的真空吸附的原理设计的。[0013]如图I所示,真空吸盘包括气嘴I、轴承套2、橡胶圈13、挡板4、深沟球轴承5、挡圈6、橡胶圈117、连接杆8、连接套9、橡胶圈11110、顶盖11、螺栓12、O型橡胶圈13、吸盘14。顶盖11与O型橡胶圈13和吸盘14装配一体,用螺栓12连接,连接杆8和连接套9焊接一体,装入橡胶圈IIIlO后,与顶盖11螺纹连接,气嘴I、轴承套2、橡胶圈13、挡板4、深沟球轴承5、挡圈6、橡胶圈117装配后,与连接杆8和连接套9焊接组件螺纹连接,保证气嘴I转动灵活和各密封处不漏气。图2是真空吸盘的右视图。由图2可知,吸盘14设有三个等分弧形槽,每个弧形槽两端各设有一个小孔用于抽真空。弧形槽的数量及其形状还可根据加工工件的形状构造进行设计。吸盘14中心处的圆形槽是用于放置加工工件而设置的。根据加工工件形状特性可不设置该圆形槽或根据工件形状特性设计槽形状。真空吸盘使用的具体步骤 将真空吸盘工装装入车床主轴中,三爪卡盘夹持真空吸盘工装,软管一端装在气嘴I上,另一端装在真空泵上,加工零件前,车削工装W面见光即可,开启真空泵吸附零件后,因吸盘内部被吸真空,所以零件被吸附在工装上,零件端面大面积受均匀的轴向力,零件变形小,车削零件端面后,可保证零件端面形位精度。上述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特别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改进及替代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例如上述弧形槽还可改用环形槽。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所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吸盘,包括气嘴(I)、轴承套(2)、橡胶圈I (3)、挡板(4)、深沟球轴承(5)、挡圈(6)、橡胶圈II (7)、连接杆(8)、连接套(9)、橡胶圈III (10)、顶盖(11)、螺栓(12)、O型橡胶圈(13)、吸盘(14);其中顶盖(11)与O型橡胶圈(13)和吸盘(14)装配一体螺纹连接;连接杆(8)和连接套(9)装配一体,装入橡胶圈III(IO)后,与顶盖(11)螺纹连接;气嘴⑴、轴承套⑵、橡胶圈I⑶、挡板⑷、深沟球轴承(5)、挡圈(6)、橡胶圈II (7)依次装配后,与连接杆(8)和连接套(9)组件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连接杆(8)和连接套(9)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吸盘(14)上设有弧形槽,并开有若干小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吸盘,包括气嘴、轴承套、橡胶圈I、挡板、深沟球轴承、挡圈、橡胶圈II、连接杆、连接套、橡胶圈III、顶盖、螺栓、O型橡胶圈、吸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普通夹持方式对零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径向夹紧力,致使零件产生微量变形,不能保证零件形位公差要求,为了避免零件的夹持变形,加工时采用真空吸盘吸附加工零件的装夹方法,保证加工零件端面的形位精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装夹方便,车削精度高等特点。
文档编号B23Q3/12GK202780635SQ2012204392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
发明者崔国栋 申请人:内蒙古红岗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