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冷轧压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13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筋冷轧压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钢筋冷轧压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安装钢筋冷轧压辊的机架采用的是龙门式机架结构,上压辊设置在机架上横梁上,上横梁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立柱上。在需要修整下压辊时,需要将上横梁和立柱拆开,将上压辊吊运走,才能拆装下压辊,压辊拆装工作复杂,耗时长,工作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对钢筋冷轧压辊装置进行改进,以实现快速拆装压辊,缩短压辊修整耗时,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冷轧压辊装置,以解决压辊拆装工作复杂、拆装耗时长、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包括上压辊、下压辊和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左竖梁和右立柱;所述上压辊的两端分别通过上辊辊端连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上辊辊端连接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左竖梁上、另一端放置在右立柱上端的上横梁,所述右立柱上端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并用于将上横梁压紧在右立柱上的上压盘;所述上横梁上设置有与上压辊辊端上半部配合的弧形槽,所述上横梁上还可拆卸式连接有与上压辊辊端下半部配合的的弧形托块。进一步,还包括用于调节上压辊轴向位置的上辊轴向调节机构,所述上辊轴向调节机构包括可拆卸式连接在上横梁上的托架和用于推动上压辊沿轴向移动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和上压辊轴向平行、且调节螺杆和托架螺纹配合;进一步,所述上压盘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卡槽,所述上横梁上还可拆卸式连接有与卡槽配合的限位上卡板;进一步,所述下压辊的两端通过下辊辊端连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下辊辊端连接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左竖梁上、另一端套在右立柱下端上的下横梁;所述右立柱的下端与底座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所述右立柱上设置有压在下横梁端部上表面上的限位台,所述右立柱上还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并顶在下横梁端部下表面上的下压盘;所述下横梁上设置有与下压辊辊端下半部配合的弧形槽,所述下横梁上还可拆卸式连接有与下压辊辊端上半部配合的的弧形压块;进一步,所述下压盘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卡槽,所述下横梁上还可拆卸式连接有与卡槽配合的限位下卡板;进一步,所述下横梁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下压辊轴向位置的下辊轴向调节机构,所述下辊轴向调节机构与上压辊轴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相同;[0015]进一步,所述上压辊两端的上辊辊端连接机构中的两上横梁通过连杆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其上横梁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机架上,如要拆装下压辊,只需要松开上压盘,将上横梁转动到一边即可将下压辊吊运开,拆装时无需将上压辊和上横梁整体拆卸;同时拆装上压辊时,也只需将弧形托块从上横梁上拆下,即可将上压辊吊开,不需整体拆装上横梁;因此本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具有压辊拆装工作简单,耗时短,拆装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图1为钢筋冷轧压辊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右立柱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包括上压辊1、下压辊2和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左竖梁4和右立柱5 ;所述上压辊I的两端分别通过上辊辊端连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上辊辊端连接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左竖梁4上、另一端放置在右立柱5上端的上横梁6,所述右立柱5上端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并用于将上横梁6压紧在右立柱5上的上压盘7 ;所述上横梁6上设置有与上压辊辊端上半部配合的弧形槽,所述上横梁6上还可拆卸式连接有与上压辊辊端下半部配合的的弧形托块8,本实施例中弧形托块8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横梁6上。本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在需要对下压辊2进行修理时,只需要松开上压盘7,将上横梁6转动到一边即可将下压辊2吊运开,拆装时无需将上压辊I和上横梁6整体拆卸;同时需拆装上压辊I时,也只需将弧形托块8从上横梁6上拆下,即可将上压辊I吊开,不需整体拆装上横梁6 ;因此本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具有压辊拆装工作简单,耗时短,拆装工作效率闻等优点。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本钢筋冷轧压辊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上压辊轴向位置的上辊轴向调节机构,所述上辊轴向调节机构包括可拆卸式连接在上横梁6上的托架9和用于推动上压辊I沿轴向移动的调节螺杆10,所述调节螺杆10和上压辊I轴向平行、且调节螺杆10和托架9螺纹配合;转动调节螺杆10调节其轴向位置,即可通过调节螺杆10推动上压辊I沿轴向移动,调节操作简单方便。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上压盘7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卡槽,所述上横梁6上还可拆卸式连接有与卡槽配合的限位上卡板11,限位上卡板11能防止上压盘7转动,可保证在工作中上压辊I的位置不会因振动等原因发生改变,保证压辊稳定工作。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下压辊2的两端通过下辊辊端连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下辊辊端连接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左竖梁4上、另一端套在右立柱5下端上的下横梁12 ;所述右立柱5的下端与底座3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所述右立柱5上设置有压在下横梁12端部上表面上的限位台51,所述右立柱5上还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并顶在下横梁12端部下表面上的下压盘13 ;所述下横梁12上设置有与下压辊辊端下半部配合的弧形槽,所述下横梁12上还可拆卸式连接有与下压辊辊端上半部配合的的弧形压块14。本下辊辊端连接机构中,通过下压盘13和限位台51来固定下横梁12的位置,通过调节右立柱5和下压盘13的位置即可调节下横梁12的位置,可保证下横梁12的位置精度,具体实施中右立柱5与底座3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调节方便。拆卸下压辊2时,只需将弧形压块14拆下即可将下压辊2吊开,拆装方便。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下压盘13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卡槽,所述下横梁12上还可拆卸式连接有与卡槽配合的限位下卡板15,限位下卡板15能防止下压盘13转动,可保证在工作中下压辊2的位置不会因振动等原因发生改变,保证压辊稳定工作。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下横梁12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下压辊轴向位置的下辊轴向调节机构,所述下辊轴向调节机构与上压辊轴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相同。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上压辊I两端的上辊辊端连接机构中的两上横梁6通过连杆16连接,本结构可增强机架的刚度,增强其抗震能力。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包括上压辊、下压辊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左竖梁和右立柱; 所述上压辊的两端分别通过上辊辊端连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上辊辊端连接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左竖梁上、另一端放置在右立柱上端的上横梁,所述右立柱上端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并用于将上横梁压紧在右立柱上的上压盘; 所述上横梁上设置有与上压辊辊端上半部配合的弧形槽,所述上横梁上还可拆卸式连接有与上压辊辊端下半部配合的的弧形托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上压辊轴向位置的上辊轴向调节机构,所述上辊轴向调节机构包括可拆卸式连接在上横梁上的托架和用于推动上压辊沿轴向移动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和上压辊轴向平行、且调节螺杆和托架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盘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卡槽,所述上横梁上还可拆卸式连接有与卡槽配合的限位上卡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辊的两端通过下辊辊端连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下辊辊端连接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左竖梁上、另一端套在右立柱下端上的下横梁; 所述右立柱的下端与底座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所述右立柱上设置有压在下横梁端部上表面上的限位台,所述右立柱上还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并顶在下横梁端部下表面上的下压盘; 所述下横梁上设置有与下压辊辊端下半部配合的弧形槽,所述下横梁上还可拆卸式连接有与下压辊辊端上半部配合的的弧形压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盘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卡槽,所述下横梁上还可拆卸式连接有与卡槽配合的限位下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下压辊轴向位置的下辊轴向调节机构,所述下辊轴向调节机构与上压辊轴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两端的上辊辊端连接机构中的两上横梁通过连杆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包括上压辊、下压辊和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左竖梁和右立柱;所述上压辊的两端分别通过上辊辊端连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上辊辊端连接机构包括上横梁和上压盘;所述上横梁上设置有与上压辊辊端上半部配合的弧形槽,所述上横梁上还可拆卸式连接有与上压辊辊端下半部配合的的弧形托块。本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如要拆装下压辊,只需要松开上压盘,将上横梁转动到一边即可将下压辊吊运开,拆装时无需将上压辊和上横梁整体拆卸;同时拆装上压辊时,也只需将弧形托块从上横梁上拆下,即可将上压辊吊开,不需整体拆装上横梁;因此本钢筋冷轧压辊装置具有压辊拆装工作简单,耗时短,拆装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B21B13/02GK202933938SQ201220562828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陈飞 申请人:重庆伟铭金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