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开料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43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切开料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开料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金属板件切开料模具结构,特别涉及其机械结构。
背景技术
对比文件一,专利号:CN201120179481.9,申请日:2011.05.31,专利权人:应华精密表面处理(苏州)有限公司,本案公开了“环形切断模具结构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的底板上设有一公模,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一母模,所述母模上设有压板,所述母模与两个插刀连接,所述插刀通过一传动机构与一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可通过所述插刀带动所述母模旋转,所述母模与所述公模相对。对比文件二,专利号:CN201020224856.4,申请日:2010.06.13,专利权人:奇瑞汽
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案公开了 一种“汽车覆盖件修边用废料切断模具”,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模具本体上装有一级废料刀和二级废料刀,每个废料刀均由上模修边镶块和下模修边镶块组成,上模修边镶块接上模座,下模修边镶块接下模座。从上述对比文件中不难看出,现有切断料模具在结构上存在缺陷,故仍然需要对现有切开料模具的整体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降低废料量,并提升其工作效率,提高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开料模具结构,其采用滑料机构和缓冲机构,确保送料精准,减少震动,同时,该模具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废料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开料模具结构,它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下表面设有上镶块,下模座上表面设有与上镶块位置对应的下镶块,上镶块和下镶块形成切料机构,下镶块两侧的下模座上表面分别设有滑料托架。本案公开了一种切开料模具结构,该模具整个设计合理,下模座表面设有滑料托架,送料平顺,定位精准,有效提高了切料效率和成品质量,模具自带缓冲机构能有效降低噪音和震动,延长模具寿命,减低噪音,该模具能实现金属板件快速切开工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切开料工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开料模具结构,它包括上模座I和下模座2,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上模座I下表面设有上镶块3,下模座2上表面设有与上镶块3位置对应的下镶块4,上镶块3和下镶块4形成切料机构,下镶块4两侧的下模座2上表面分别设有滑料托架5。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上镶块3呈S形,所述下镶块4与上镶块3对应亦呈S形,两者形成切料机构。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下镶块4的一端设有浮动挡料板6。如图4中所示,为金属板料7在模具内实现落料、切角、冲孔工序示意图。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切开料模具结构,它包括上模座(I)和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I)下表面设有上镶块(3),下模座(2)上表面设有与上镶块(3)位置对应的下镶块(4),上镶块(3 )和下镶块(4 )形成切料机构,下镶块(4 )两侧的下模座(2 )上表面分别设有滑料托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开料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镶块(3)呈S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开料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镶块(4)与上镶块(3)对应亦呈S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开料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镶块(4)的一端设有浮动挡料板(6)。
专利摘要本案公开了一种切开料模具结构,它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下表面设有上镶块,下模座上表面设有与上镶块位置对应的下镶块,上镶块和下镶块形成切料机构,下镶块两侧的下模座上表面分别设有滑料托架,该模具整个设计合理,下模座表面设有滑料托架,送料平顺,定位精准,有效提高了切料效率和成品质量,模具自带缓冲机构能有效降低噪音和震动,延长模具寿命,减低噪音,该模具能实现金属板件快速切开工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文档编号B21D28/34GK203044630SQ20122073282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徐洪泉 申请人:昆山新鸿企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新鸿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