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零件表面毛刺的去除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9580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薄壁零件表面毛刺的去除工艺。

背景技术:
薄壁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对零件的精度、使用、再加工定位、操作安全和外观质量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由于去毛刺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费用,也成为降低成本的最大障碍之一。现有技术的薄壁零件去除毛刺的工艺方法,采用砂轮打磨去除,人工控制打磨表面,具有效率低,对零件基体损伤严重,环境污染等缺点。这种去除毛刺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缺减小了冲压截面有效接触面的光亮带,影响了该零件与其它零件配合的接触面积,影响了零件的耐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壁零件表面毛刺的去除工艺,其效率高,能减少对零件基体损伤,等优点。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薄壁零件表面毛刺的去除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零件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称为阳极,成形工具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称为阴极,两极之间保持0.05-1.2间隙,让循环中性无机盐溶液进行流动,当阳极和阴极浸入中性无机盐溶液中并通入直流电后,随着阳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在零件的表面上,零件与中性无机盐溶液组成一层粘性液体,集中在薄壁零件表面的低凹处,毛刺突出于薄壁零件表面0.02-2mm,通电电化学反应高度集中于去毛部分阴极,毛刺溶解直到毛刺全部溶解并且边缘逐渐形成圆角为止,所述的无机盐溶液为Na2CO3溶液。本发明的一种薄壁零件表面毛刺的去除工艺,其工艺简单,通过严格的工艺参数控制,能除毛刺速度快、能减少零件基体损伤,能减少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一种薄壁零件表面毛刺的去除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零件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称为阳极,成形工具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称为阴极,两极之间保持0.2间隙,让循环中性无机盐溶液进行流动,当阳极和阴极浸入中性无机盐溶液中并通入直流电后,随着阳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在零件的表面上,零件与中性无机盐溶液组成一层粘性液体,集中在薄壁零件表面的低凹处,毛刺突出于薄壁零件表面0.5mm,通电电化学反应高度集中于去毛部分阴极,毛刺溶解直到毛刺全部溶解并且边缘逐渐形成圆角为止,所述的无机盐溶液为Na2CO3溶液。本发明的一种薄壁零件表面毛刺的去除工艺,其工艺简单,通过严格的工艺参数控制,能除毛刺速度快、能减少零件基体损伤,能减少污染。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