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6145阅读:841来源:国知局
转向架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转向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架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动车组转向架的落成通常是在多人的配合下,利用天车分别将轮对吊运至工作台进行位置调整,调整完毕后再将构架通过天车吊运至轮对上方,经多次位置调整后,完成转向架的落成。现有技术中动车组转向架的落成过程不仅费时、费力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架组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向架落成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架组装装置,转向架组装装置用于安装轮对和转向架体,转向架组装装置包括:调节组件,用于调节轮对的相对位置;第一升降装置,第一升降装置用于运送转向架体,并将转向架体安放在轮对上。

进一步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基座;多个安装架,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一基座上,轮对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安装架上。

进一步地,调节组件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对中机构驱动连接,以使对中机构对中轮对。

进一步地,安装架为升降安装架,升降安装架可沿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基座,第一基座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基座上。

进一步地,调节组件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工作。

进一步地,调节组件还包括:检测机构,与控制机构电连接,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轮对在第一基座上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根据位置信息控制驱动机构工作。

进一步地,调节组件还包括:调整手轮,用于手动调整安装架在第一基座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组装装置还包括:第二升降装置,与调节组件对应设置,第二升降装置用于将轮对输送至调节组件上。

进一步地,第二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三基座;升降架,设置在第三基座上;输送带,设置在升降架上,输送带用于将升降架上的轮对运送至调节组件上。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包括调节组件和第一升降装置的转向架组装装置,通过调节组件用来调节轮对的相对位置,第一升降装置用来运送转向架体,并将转向架体安放在轮对上,从而能够实现对转向架轮对和转向架体的自动装配。应用此种配置方式,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转向架组装装置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转向架组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转向架组装装置的左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调节组件;11、第一基座;12、安装架;13、驱动机构;14、第二基座;15、检测机构;16、调整手轮;17、安装架驱动机构;20、第二升降装置;21、第三基座;22、升降架;30、轮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组装装置,转向架组装装置用于安装轮对30和转向架体,转向架组装装置包括调节组件10和第一升降装置,其中,调节组件10用于调节轮对30的相对位置,第一升降装置用于运送转向架体,并将转向架体安放在轮对30上。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提供了一种包括调节组件10和第一升降装置的转向架组装装置,通过调节组件10用来调节轮对30的相对位置,第一升降装置用来运送转向架体,并将转向架体安放在轮对30上,从而能够实现对转向架轮对30和转向架体的自动装配。

该种配置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不需要多人配合以进行轮对以及构架位置的多次调整,因此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调节组件10进行轮对30位置的调整,以将轮对30定位在目标位置处,然后通过第一升降装置进行转向架体的运送,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可以准确地将转向架体定位在轮对30上,从而完成转向架架体与轮对30的组装。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对轮对30的安装,可将调节组件10配置为包括第一基座11和多个安装架12,多个安装架12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一基座11上,轮对30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安装架12上。具体地,如图2所示,对于转向架而言,通常具备两对轮对30,因此,在第一基座11上设置有两对安装架12,通过将轮对30对应安装在安装架12上,从而能够实现对轮对30的支撑。其中,为了实现对轮对30的稳定支撑,可将安装架12设置为V型架,从而能够稳定支撑轮对30。

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对轮对30的调整,可将调节组件10配置为还包括驱动机构13,驱动机构13与对中机构驱动连接,以使轮对机构对中。具体地,当分别位于安装架12上的两对轮对30的纵向中心线不对中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13驱动轮对对中机构动作以对位于安装架12上的轮对30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两对轮对30的纵向中心线对中。

进一步地,当需要通过轮对对中机构调整轮对30的位置时,可通过检测机构15对轮对30在第一基座11上的位置进行检测,然后通过驱动机构13进行轮对30在第一基座11上的位置调整。再者,为了通过检测机构15对轮对30的位置进行检测,可将安装架12设置为升降安装架,升降安装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安装架12可通过安装架驱动机构17进行驱动以实现其沿竖直方向的移动。

具体地,在进行轮对30在第一基座11上的位置检测时,可先通过升降安装架12动作,以使两对轮对30同时上升至同一高度,此时,通过检测机构15对轮对30的位置进行检测,以获取轮对30在第一基座11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轮对30在第一基座11上位置的自动调整,可将调节组件10配置为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工作。同时,调节组件10还包括检测机构15,检测机构15与控制机构电连接,检测机构15用于检测轮对30在第一基座11上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根据位置信息控制驱动机构13工作。

具体地,当需要进行轮对30在第一基座11上的位置调整时,首先通过升降安装架动作使得两对轮对30上升至同一高度,此时检测机构15检测轮对30在第一基座11上的位置,以确定两对轮对的纵向中心线是否对中。当两对轮对的纵向中心线不对中时,此时,检测机构15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根据该位置信息来控制驱动机构13工作,以实现两对轮对30的对中。

在本发明中,可在第一基座11上设置四个激光测距传感器来作为检测装置。具体地,当使用四个激光测距传感器来测量轮对30之间是否对中时,首先通过升降安装架动作使得两对轮对30上升至同一高度,此时通过该四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分别测量传感器与轮对30之间的距离,以确定两对轮对30的纵向中心线是否对中。当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结果为两对轮对30的纵向中心线不对中时,此时,激光测距传感器将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根据该位置信息来控制轮对对中装置动作,以实现两对轮对纵向中心线的对中。

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转向架轮对与轮架的组装,可将调节组件10配置为还包括第二基座14,第一基座11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基座14上。具体地,当轮对30在第一基座11上的位置实现对中调整之后,为了实现转向架轮对与轮架的组装,此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基座11沿y方向运动,以实现第一基座11在第二基座14上的移动,从而将轮对30移动至轮架所处位置。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动作,可将轮架放置在轮对30上,以完成转向架轮对30与轮架的组装。

具体地,如图2所示,轮对30在第一基座11上的位置实现对中调整之后,为了实现转向架轮对与轮架的组装,此时,通过横向移动驱动伺服电机的驱动使得第一基座11沿y方向在第二基座14上进行移动,直至将轮对30移动至轮架所处位置。此时,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动作,使得轮架沿竖直方向运动,可将轮架放置在轮对30上,以完成转向架轮对30与轮架的组装。

进一步地,为了扩大组装装置的使用范围,可实现不同轴距轮对的组装,可将调节组件10配置为还包括调整手轮16,通过调整手轮16的动作,以使安装架12沿x方向进行移动,以实现手动调整安装架12在第一基座11上的位置。具体地,针对具有不同轴距大小的轮对30,通过调整手轮16动作以调整用于支撑两对轮对30的安装架12之间的距离,从而完成不同轴距大小的转向架轮对的安装。

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轮对30的输送,可将组装装置配置为还包括第二升降装置20,第二升降装置20与调节组件10对应设置,第二升降装置20用于将轮对30输送至调节组件10上。具体地,在进行轮对30与轮架的组装操作之前,需要首先通过第二升降装置20将轮对30运动至第一基座11上的安装架12上。第二升降装置20与调节组件10对应设置,从而,通过第二升降装置20将轮对30运送至调节组件10上的安装架12上后,可以进行轮对30的位置调整。

具体地,为了实现轮对30的输送,可将第二升降装置20配置为还包括第三基座21、升降架22和输送带,输送带设置在升降架22上,输送带用于将升降架22上的轮对30运送至调节组件10上。

如图2所示,首先升降架22降至最低位,将准备好的轮对30推送至升降架22上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升降架22上升直至与调节组件10的第一基座11相平齐,然后,设置在升降架22上的输送带动作,以将位于升降架22上的轮对30输送至调节组件10上,以进行下步操作,从而实现对轮对30位置的调整。

可选择地,为了实现轮对30的输送,也可将第二升降装置20配置为还包括第三基座21和升降架22。如图2所示,首先升降架22降至最低位,将准备好的轮对30推送至升降架22上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升降架22上升直至与调节组件10的第一基座11相平齐。然后,手动推动轮对30,使得轮对30移送至调节组件10的安装架12附近。轮对30被移动走之后,升降架22下降至低位,以准备接受下一组轮对30。

为了对本发明有进一步地了解,下面结合附图1至3对本发明的动车架组装装置组装轮对和轮架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设置在第三基座21上的升降架22降至最低位,将准备好的轮对30推送至升降架22上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升降架22上升直至与调节组件10的第一基座11相平齐,然后,设置在升降架22上的输送带动作,以将位于升降架22上的轮对30输送至调节组件10上的V型安装架12附近,从而实现对轮对30位置的调整。当位于升降架22上轮对30被移走之后,升降架22重新下降至最低位,准备接受下一组轮对30。

然后,通过手动控制控制机构以使V型安装架12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以将位于其上的轮对30调整至同一高度。此时,四个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传感器分别测量传感器与轮对30之间的距离,以确定两对轮对30的纵向中心线是否对中。当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结果为两对轮对30的纵向中心线不对中时,此时,激光测距传感器将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根据该位置信息来控制轮对对中装置动作,以实现两对轮对30的纵向中心线的对中。

接着,通过横向移动驱动伺服电机的驱动使得第一基座11沿y方向在第二基座14上进行移动,直至将轮对30移动至轮架所处位置。此时,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动作,使得轮架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一升降装置将准备好的轮架自动抓取、运送至轮对30上方,然后构架将自动下降完成转向架落成,以完成转向架轮对30与轮架的组装。落成完成后,第一升降装置自动释放构架回到高位,等待下一任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