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冲压机及其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加工领域的飞速发展,冲压加工以其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质量稳定、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特点,逐渐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冲压机是通过电动机驱动飞轮,并通过离合器、传动齿轮带动曲柄连杆机构使滑块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拉伸模具对钢板作用使之成型的机械设备,现代工业加工技术进步飞速,而冲压加工的速率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冲压机应设有专门进行上料的装置来提高效率以适应现代冲压加工的需要。
目前,公开号为CN10488928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冲床高效自动送料器,它包括:一、传动部分,它能将冲床曲轴的动力通过旋转方式同步传给控制器 ;二、控制器部分,能将传动部分传来的动力传给上料器部分滑车,从而使滑车有节奏的向冲压模具内输送原料 ;三、上料器部分,用于夹住要冲压的原料,在滑车的运送下,根据冲压模具的升降有节奏的向模具内输送。
这种自动送料器虽然能够有序的进行上料,但对大型的毛坯件进行上料时,输送的位置由人工凭直觉判断,容易出现误差,无法做到精确位置的上料,往往多次上料才能成功,从而降低了上料效率,因此亟需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精确输送毛坯件至需要位置的上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料装置,包括检测所输送的毛坯件是否到达所需输送位置的光电检测装置,所述光电检测装置包括光线检测模块,设置于毛坯件所需输送位置,检测光线是否被遮挡以输出光线检测信号;
开关模块,耦接于光线检测模块以接收光线检测信号,并响应于光线检测信号开闭;
当光线被毛坯件遮挡时,开关模块断开以控制移动平台停止输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需输送位置处设有检测毛坯件是否准确输送到位的光线检测装置,进行上料时,当毛坯件到达所需输送位置后,光线被遮挡使光线检测模块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令开关模块断开,开关模块断开后控制输送上料停止,从而实现了将毛坯件精确的输送至所需位置,同时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了人为误差。
优选的,所述光线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输送方向侧边的发光单元以及对应设置于输送方向另一侧边用以接收光线的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根据是否检测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以输出光线检测信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方向的两侧边分别相对设有发光单元以及接收单元,在毛坯件未输送至所需位置时,接收单元可以接收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输出对应的光线检测信号,当毛坯件到达所需输送位置时,由于光线被阻挡,接收单元输出令开关单元关闭的光线检测信号,开关单元响应于该光线检测信号后断开,从而令输送停止,将毛坯件精确输送至所需位置。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架以及用于输送毛坯件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架上沿输送方向滑移的移动平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架上设有承载毛坯件的移动平台,通过移动平台在支撑架上的滑移实现了毛坯件的输送,结构简单,上料容易,仅需推动移动平台即可上料,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与输送方向平行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平台上设有与滑槽滑移连接的滑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架上设有平行于输送方向的开槽,通过设置于移动平台下的滑块在滑槽内滑移的方式实现移动平台的移动,摩擦更小,且移动平台在支撑架上更加稳定,移动大型毛坯件时不至于侧翻。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转动设有与滑块相抵的滚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槽与滑块之间转动设有滚珠,进一步减小了摩擦,让移动平台的移动更加顺滑,增长了机械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提供输送动力的传动组件,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推送移动平台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上且彼此间同步带传动的若干滚轮以及与一滚轮同步带传动的动力部,所述滚轮外缘壁相抵于移动平台的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同步轮与同步带的连接,动力部转动时,与同步轮同轴连接的若干滚轮可以同步率转动,且滚轮的外缘壁相抵于移动平台底部,滚轮转动继而带动移动平台向输送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了毛坯件的输送。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平行于输送方向上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平行于输送方向的两侧壁设有若干成对开孔,所述滚轮中心设有转动连接于开孔的转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三开槽两侧内壁上的成对开孔内,实现了滚轮的转动,且转轴两端同时穿设于开孔,转动稳定。
优选的,所述移动平台上设有调节毛坯件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放置毛坯件的载物台、铰接于载物台底部的一对上悬臂、铰接于移动平台上的一对下悬臂、用于铰接相邻的上悬臂和下悬臂的一对铰接轴以及穿设于铰接轴之间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套接于一铰接轴,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另一铰接轴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套接的一端设有与铰接轴相抵的限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丝杆转动使限位块挤压上悬臂和下悬臂,两个铰接轴之间距离缩短或延长,相应的,上悬臂向上升或下降,实现了载物台的高度的上下调节,结构简单,只需转动丝杆即可方便地调节。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供钢管穿设以转动丝杆的圆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钢管穿过圆环进行转动,增长了力臂,旋转更加省力,且装卸方便,即插即用,即用即拔。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精确上料位置的冲压机。
一种冲压机,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上料装置,所述冲压机设置于所述上料装置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压机设置于上料装置的左侧,从而可以位置精确的进行上料,进而提高了上料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毛坯件到达所需输送位置后,开关模块立即断开控制输送停止,实现了将毛坯件精确的输送至所需位置,同时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了人为误差;
2.通过第一滑块在第一开槽内滑移以及第二滑块在第二滑块没滑移的方式实现移动平台的移动,摩擦更小,且输送大型毛坯件时更加平稳;
3.丝杆转动使限位块挤压上悬臂和下悬臂,两个铰接轴之间距离缩短或延长,相应的,上悬臂向上升或下降,实现了载物台的高度的上下调节,结构简单,只需转动丝杆即可方便地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中E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中F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光电检测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光电检测装置;11、光线检测模块;111、发光单元;112、接收单元;12、开关模块;2、支撑架;21、滑槽;22、滚珠;23、开槽;231、开孔;3、输送机构;31、移动平台;311、滑块;32、传动组件;321、滚轮;3211、转轴;3212、主动轮;322、同步轮;323、同步带;4、动力部;5、升降机构;51、下悬臂;52、上悬臂;53、铰接轴;54、丝杆;55、限位块;551、圆环;56、载物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冲压机及其上料装置,参照图2、图6以及图7,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架2以及输送机构3,输送机构3包括设置于支撑架2上的移动平台31,其中,支撑架2上设有两个均平行于输送方向的滑槽21,移动平台31底部设有分别与两个滑槽21滑移连接的两个滑块311,滑块311具有足够的长度使移动平台31滑移稳固,从而移动平台31可以沿着滑槽21的方向根据需要进行滑移,本实施例优选的滑槽21为T型槽,移动平台31在支撑架2上滑移时能够更加稳定,输送大型毛坯件时不至于侧翻,此外,在滑槽21与滑块311之间均转动设有滚珠22,进一步减小了摩擦,能够让移动平台31的移动更加顺滑,增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同时,参照图2、图3以及图8,在两个滑槽21之间设有与滑槽21长度方向平行的开槽23,开槽23的两侧壁内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成对的开孔231,滚轮321的中心设有转轴3211,通过转轴3211套接于开孔231内实现了滚轮321的自由转动,且滚轮321同轴连接有同步轮322,所有同步轮322之间均通过同步带323连接,通过同步带323的连接,与同步轮322同轴连接的若干滚轮321可以同步率转动,且滚轮321的外缘壁相抵于移动平台31底部,滚轮321转动带动移动平台31向输送方向进行移动,此外,支撑架2上设有提供动力的动力部4,本实施例优选的动力部为伺服电机,同步轮322包括一主动轮3212,主动轮3212与伺服电机之间通过同步带323进行动力的传送,从而实现滚轮321的同步率的转动,滚轮321继而驱动移动平台31的移动,从而实现了毛坯件的自动输送上料。
此外,参照图5及图11,在支撑架2上设有检测所输送的毛坯件是否准确输送到位的光电检测装置1,光电检测装置1设置于支撑架2上毛坯件所需输送位置,它包括检测光线是否被移动平台遮挡并且输出光线检测信号的光线检测模块11,光线检测模块11包括设置在支撑架2上输送方向的侧边的发光单元111以及对应设置于支撑架2上输送方向另一侧边用以接收光线的接收单元112,接收单元112根据是否检测到发光单元111发出的光线以输出光线检测信号,光电检测装置1还包括开关模块12,开关模块12耦接于光线检测模块11以接收光线检测信号的并响应于光线检测信号开闭以控制伺服电机工作,当光线被毛坯件遮挡时,开关模块12断开,伺服电机停止转动,输送停止,从而把毛坯件准确输送至所需位置。
参照图11,光线检测模块11的具体电路连接为:
发光单元111包括发光二极管D、电阻R1,其中发光二极管D的一端连接于电源,另一端串联电阻R1后接地;
接收单元112包括感光三极管VT、电阻R2、电阻R3、电阻R4、运算放大器U,其中感光三极管VT的一端连接于电源,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U的同相输入端,感光三极管VT的另一端同时串联电阻R3后接地,电阻R2一端连接于电源,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U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2的另一端同时串联电阻R4后接地,运算放大器U的输出端输出光线检测信号。
参照图11,开关模块12的具体电路连接为:
包括电阻R5、NPN型三极管VT1、常闭式继电器KM1以及开关KM1-1,其中三极管VT1的基极耦接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以接收光线检测信号,集电极连接于电源,同时集电极与基极之间串联一个电阻R5,发射极串联继电器KM1后接地,继电器KM1控制输送机构3通电回路中的开关KM1-1开闭以控制输送机构3的工作。
电路工作原理及效果:
发光二极管D串联电阻R1接通于电源回路中,持续发光,若光线未被遮挡,接收单元112的感光三极管VT由于接收到光线故而电阻率高,等效阻值较大致使运算放大器U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较低,低于反向输入端由电阻R2、R4提供的基准值电压,运算放大器U工作在反向饱和区,输出反相电源电压的光线检测信号,三极管VT1未导通,伺服电机继续转动,输送机构3继续工作进行上料;
若光线被遮挡,接收单元112的感光三极管VT由于未接收到光线故而电阻率降低,从而等效阻值变低致使运算放大器U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升高,高于反向输入端由电阻R2、R4提供的基准值电压,运算放大器U工作在正向饱和区,输出正相电源电压的光线检测信号,三极管VT1导通使常闭式继电器KM1工作,从而使串联在伺服电机通电回路中的开关KM1-1断开,控制输送机构3停止工作。
在支撑架2上输送方向的两侧边分别相对设有发光单元111以及接收单元112,进行上料时,当毛坯件未输送至所需位置,由于未有移动平台的阻挡,接收单元112可以接收到发光单元111发出的光线,此时输出相对应的光线检测信号另输送机构3继续输送,当毛坯件到达所需输送位置后,由于移动平台位于发光单元111和接收单元112之间,光线被移动平台阻挡,接收单元112无法接收到光线,此时输出令开关单元关闭的光线检测信号,开关单元响应于该光线检测信号后断开,令伺服电机停转以控制输送停止,从而实现了将毛坯件精确输送至所需位置,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了人为误差。
参照图6,冲压机设置于上述上料装置的左侧,从而可以位置精确的进行上料,进而提高了上料效率。
实施例二:
一种冲压机及其上料装置,参照图9及图10,基于实施例一且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平台上用于调节毛坯件高度的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包括用于放置毛坯件的载物台56、铰接于载物台56底部的一对上悬臂52、铰接于移动平台31上的一对下悬臂51、用于铰接相邻的上悬臂52和下悬臂51的一对铰接轴53以及穿设于铰接轴53之间的丝杆54,丝杆54的一端套接于一铰接轴53,丝杆54的另一端与另一铰接轴53螺纹连接,丝杆54套接的一端设有与上悬臂52和下悬臂51相抵的限位块55。
通过丝杆54转动使限位块55挤压上悬臂52和下悬臂51,两个铰接轴53之间距离缩短或延长,相应的,上悬臂52向上升或下降,实现了载物台56的高度的上下调节,结构简单,只需转动丝杆54即可方便地调节。
此外,参照图10,限位块55上设有供钢管穿设以转动丝杆54的圆环551,通过钢管穿过圆环551进行转动,增长了力臂,旋转更加省力,且装卸方便,即插即用,即用即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工作过程:
在给冲压机上料时,首先将毛坯件放置到载物台56上,接着将钢管插入圆环551转动丝杆54,丝杆54旋转后缩短或延长了铰接轴53之间的距离,根据物理力学原理,载物台56受力上升或下降,从而能够根据需要将毛坯件调节至需要高度,接着闭合电源开关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将动力传送至主动轮3212,主动轮3212旋转的同时,由于同步带323的连接,所有同步轮322皆进行同速率的转动,从而带动同轴连接的滚轮321不停旋转拨动移动平台31底部,移动平台31底部受到滚轮321源源不断的摩擦力,将会沿着滑槽2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此外,移动平台31底部设有在滑槽21内滑移的滑块311,滑槽21与滑块311之间均设有滚珠22,减小了摩擦,让输送更加省力、效率更高,提高了机械使用寿命。在支撑架2输送位置处分别相对设有发光单元111以及接收单元112,进行上料时,当毛坯件未输送至所需位置,接收单元112可以接收到发光单元111发出的光线,此时输出相对应的光线检测信号另输送机构3继续输送,当毛坯件到达所需输送位置后,由于移动平台位于发光单元111和接收单元112之间,光线被移动平台阻挡,接收单元112无法接收到光线,此时输出令开关单元关闭的光线检测信号,开关单元响应于该光线检测信号后断开,令伺服电机停转以控制输送停止,从而实现了将毛坯件精确输送至所需位置,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了人为误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