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件折弯和成型的集成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7695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用于工件折弯和成型的集成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工件折弯和成型的集成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工件,需要如下加工工序:工件首先需要折弯,折弯后还需要将工件的上壁在折弯过程中形成的叠状搭接部分给压平,常规的技术方案是,折弯采用一种折弯模具,而压平采用压平成型模具,需要两个模具才能完成该工件的制作,非常繁琐,以及更换工件,需要重新定位,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常规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工件折弯和成型的集成模具,它能够同时完成对工件的折弯和压平成型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工件加工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工件折弯和成型的集成模具,它包括:

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基体部分、折弯部件、打块和打块驱动部件,所述打块驱动部件与所述打块活动连接;

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基体部分和折弯配合部件;在上模组件向下朝下模组件的方向移动的移动过程中依次具有折弯过程和成型过程,在所述折弯过程中,所述折弯部件和所述折弯配合部件共同作用于工件,使工件折弯成一半成品,并且所述半成品的上壁具有在折弯过程中形成的叠状搭接部分;在成型过程中,所述打块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打块向下运动,并作用于所述半成品的上壁,使所述打块压平上壁。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折弯工件的折弯部件和折弯配合部件的具体结构,所述折弯部件包括凸模,所述折弯配合部件包括定位块、折弯凹模和下顶部件,所述定位块、所述下模基体部分和所述折弯凹模共同形成一用于放置并定位待加工的工件的定位腔,所述折弯凹模安装在下模基体部分内,所述下顶部件包括一下顶件,所述折弯凹模具有折弯成型腔,所述下顶件滑配在折弯成型腔内;在折弯过程中,所述凸模向下移动,作用于定位在定位腔内的工件,并将工件嵌入所述折弯成型腔,同时抵在所述下顶件上,直至工件的两端的端部叠合成上壁,并形成叠状搭接部分。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下顶部件的具体结构,以便能够很好地卸料,所述下顶部件还包括卸料动力源和卸料螺杆,所述卸料螺杆的上端与所述下顶件相连,所述卸料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卸料动力源相连。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折弯部件的具体结构,以便能够方便拿取工件,所述折弯部件还包括凸模弹性件、第一凸模撑杆和第二凸模撑杆,所述第一凸模撑杆滑配在上模基体部分内,所述第二凸模弹性件设置在上模基体部分内,所述第一凸模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凸模弹性件相抵,所述第一凸模撑杆的下端与凸模相连,所述第二凸模撑杆固定在上模基体部分上;初始状态时,所述凸模撑杆的下端与凸模之间具有工件取出间隙;在上模组件向下朝下模组件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凸模撑杆的下端顶住所述凸模。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打块驱动部件的具体结构,以便能够很好压平半成品的上壁,所述打块驱动部件具有至少一个打块驱动组件,所述打块驱动组件包括顶杆和杠杆,所述顶杆滑配在上模基体部分内,所述杠杆的中部铰接在上模基体部分上,所述顶杆的上端与所述杠杆的一端相抵,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打块相抵,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的相对移动过程中,所述顶杆的下端可与下模组件相抵。

进一步为了使打块能够复位,所述上模基体部分内设置有在上模组件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使打块复位的复位部件。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具体结构的复位部件,所述复位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抵接件和复位弹性元件,所述抵接件固定连接在上模基体部分内,所述抵接件的一端与抵接件相抵,所述抵接件的另一端与打块相抵。

进一步,所述打块驱动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作用于所述打块的两侧,所述复位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作用于所述打块的两侧。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上模组件下降之前,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到定位腔中,上模组件下降带动凸模下降,工件在凸模的作用下顺着折弯凹模下降,并嵌入折弯凹模的折弯成型腔内,在下降过程中,顶杆接触到定位块的上表面,使顶杆作向上运动抵触杠杆的一端,杠杆中设置转动销,以转动销为中心作旋转运动,杠杆的另一端接触打块,并将打块下压;模具闭合时,打块将折弯后的工件的上壁的叠状搭接部分打平,并合上;完成工件封闭后,上模组件回升,杠杆压力消失,打块在复位部件的作用下复位,工件在下模组件的下顶件作用下上升,直接将工件、上模组件完全脱离下模组件,第一凸模撑杆在凸模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复位,使凸模与第二凸模撑杆之间留出工件取出间隙,从而取出工件,这样就在一副模具上完成了对工件的折弯和压平成型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工件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工件折弯和成型的集成模具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工件折弯和成型的集成模具的半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用于工件折弯和成型的集成模具的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工件折弯和成型的集成模具,它包括:

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基体部分、折弯部件、打块8和打块驱动部件,所述打块驱动部件与所述打块8活动连接;

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基体部分和折弯配合部件;在上模组件向下朝下模组件的方向移动的移动过程中依次具有折弯过程和成型过程,在所述折弯过程中,所述折弯部件和所述折弯配合部件共同作用于工件14,使工件14折弯成一半成品,并且所述半成品的上壁具有在折弯过程中形成的叠状搭接部分;在成型过程中,所述打块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打块8向下运动,并作用于所述半成品的上壁,使所述打块8压平上壁。

如图1~4所示,所述折弯部件包括凸模13,所述折弯配合部件包括定位块15、折弯凹模18和下顶部件,所述定位块15、所述下模基体部分和所述折弯凹模18共同形成一用于放置并定位待加工的工件14的定位腔,所述折弯凹模18安装在下模基体部分内,所述下顶部件包括一下顶件17,所述折弯凹模18具有折弯成型腔,所述下顶件17滑配在折弯成型腔内;在折弯过程中,所述凸模13向下移动,作用于定位在定位腔内的工件14,并将工件14嵌入所述折弯成型腔,同时抵在所述下顶件17上,直至工件14的两端的端部叠合成上壁,并形成叠状搭接部分。

如图1所示,所述下顶部件还包括卸料动力源23和卸料螺杆19,所述卸料螺杆19的上端与所述下顶件17相连,所述卸料螺杆19的下端与所述卸料动力源23相连。

如图1所示,所述折弯部件还包括凸模弹性件4、第一凸模撑杆12和第二凸模撑杆11,所述第一凸模撑杆12滑配在上模基体部分内,所述凸模弹性件4设置在上模基体部分内,所述第一凸模撑杆12的上端与所述凸模弹性件4相抵,所述第一凸模撑杆12的下端与凸模13相连,所述第二凸模撑杆11固定在上模基体部分上;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凸模撑杆11的下端与凸模13之间具有工件取出间隙;在上模组件向下朝下模组件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凸模撑杆11的下端顶住所述凸模13。

如图1~4所示,所述打块驱动部件具有至少一个打块驱动组件,所述打块驱动组件包括顶杆6和杠杆7,所述顶杆6滑配在上模基体部分内,所述杠杆7的中部铰接在上模基体部分上,所述顶杆6的上端与所述杠杆7的一端相抵,所述杠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打块8相抵,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的相对移动过程中,所述顶杆6的下端可与下模组件相抵。

如图1~4所示,所述上模基体部分内设置有在上模组件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使打块8复位的复位部件。

如图1~4所示,所述复位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抵接件10和复位弹性元件9,所述抵接件10固定连接在上模基体部分内,所述复位弹性元件9的一端与抵接件10相抵,所述复位弹性元件9的另一端与打块8相抵;所述抵接件10为连接在上模基体部分内的螺塞。

如图1所示,所述打块驱动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作用于所述打块8的两侧,所述复位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作用于所述打块8的两侧。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上模基体部分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1、上垫板2和上固定板5,所述顶杆6滑配在上固定板5上;所述下模基体部分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下固定板16、下衬板20、下垫板21和下模座22,折弯凹模18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中,定位块15设置在下固定板16的上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上模组件下降之前,将待加工的工件14放置到定位腔中,上模组件下降带动凸模13下降,工件14在凸模13的作用下顺着折弯凹模18下降,并嵌入折弯凹模18的折弯成型腔内,在下降过程中,顶杆6接触到定位块15的上表面,使顶杆6作向上运动抵触杠杆7的一端,杠杆7中设置转动销3,以转动销3为中心作旋转运动,杠杆7的另一端接触打块8,并将打块8下压;模具闭合时,打块8将折弯后的工件14的上壁的叠状搭接部分打平,并合上;完成工件14封闭后,上模组件回升,杠杆7压力消失,打块8在复位部件的作用下复位,工件14在下模组件的下顶件17作用下上升,直接将工件14、上模组件完全脱离下模组件,第一凸模撑杆12在凸模弹性元件4的作用下复位,使凸模13与第二凸模撑杆11之间留出工件取出间隙,从而取出工件,这样就在一副模具上完成了对工件的折弯和压平成型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工件加工质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