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零件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040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轴零件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轴零件组装装置属于轴套零件组装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轴零件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轴类零件是比较常见的机械零件,在整个机械行业制品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应用很广泛。按机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等。轴类零件在机械中承担着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的作用,轴类零件的加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影响轴类零件的另一个工艺便是压装,通常为了实现轴类零件的安装稳定性高,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轴类零件由于其工作的场合不同,其压装过程很可能造成轴类零件内部出现误差或装配不当,出现错位,前期压装可能察觉不到,但在后期应用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有可能出现轴套的裂痕、漏油,甚至造成断裂,造成客户投诉率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轴零件组装系统,通过三个部分实现组装系统的有序进行,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轴零件组装系统,包括架体,流水传输线,架体上设有沿流水传输线依次布置的涂油装置、组合装置和检测装置,涂油组件包括相对设置且位于流水传输线上下两侧的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一上压装组件,组合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且位于流水传输线两侧的第二下压组件和第二上压组件,检测装置包括第三下压组件,所述涂油装置、组合装置和检测装置每个工位处的流水传输线上设有轴套固定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涂油装置的第一下压组件包括第一下压支架、第一下压气缸、旋转电机、筒体、涂油刷和挡罩,第一下压油缸安装在架体上,第一下压支架安装在第一下压气缸的输出端,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在第一下压架体下部,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筒体的一端建立连接,涂油刷安装在筒体的下端,所述挡罩套设在筒体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涂油装置第一上压组件包括第一上压支架、第一上压气缸和承载台,第一上压气缸安装在架体下端,第上压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上压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台通过弹性部件与第一上压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装置的第二下压组件包括第二下压支架、第二下压气缸、夹爪和承托盘,第二下压气缸安装在架体的上端,第二下压支架安装在第二下压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夹爪上端安装在第二下压支架上,夹爪的下端部分的伸入承托盘内,所述承托盘中心设有内轴圈,承托盘的下端面上设有若干以轴圈为中心发射状均匀阵列的档条。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装置的第二上压组件与第二下压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二上压组件承托盘中心前设有外轴圈。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的第三下压组价包括第三下压气缸、第三下压支架、伸缩气缸、检测筒和挡圈,所述第三下压气缸安装在架体的上端,第三下压支架的上端安装在第三下压气缸的输出端,伸缩气缸固定在第三下压支架上,第三下压支架的输出端连接检测筒的一端,所述通过伸缩连杆与第三下压支架建立连接,所述挡圈中心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圆心与检测筒的中轴线共线。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筒的侧壁上设有周向布置且与检测筒中轴线平行条形插孔,条形插孔内设有插片,插片的外侧边缘弯折形成检测折片。

进一步的,所述流水传输线包括安装在架体中部的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之间设有供轴套传动的链轨,所述轴套固定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上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左固定件包括若干第一横向伸缩缸,第一横向伸缩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抵靠架,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横向伸缩缸、移动架和导轨,第二横向伸缩缸连接移动架的一侧并带动其沿导轨往复运动,伸缩移动架的另一侧设有若干第二抵靠架。

进一步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涂油、压装和检测为一体的系统结构进行自动化压装和检测,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本申请可以直接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相比传统结构,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涂油装置的第一下压组件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第一下压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b为筒体及涂油刷结构示意;

图3是本发明涂油装置的第第一上压组件结构示意;

图4是本发明组合装置第二下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检测装置的第三下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检测筒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传输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的轴零件组装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架体1,流水传输线,架体1上设有沿流水传输线依次布置的涂油装置2、组合装置3和检测装置4,涂油组件包括相对设置且位于流水传输线上下两侧的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一上压装组件,组合装置3包括相对设置且位于流水传输线两侧的第二下压组件和第二上压组件,检测装置4包括第三下压组件,所述涂油装置2、组合装置3和检测装置4每个工位处的流水传输线上设有轴套固定组件。

如图2所示,涂油装置2的第一下压组件包括第一下压支架5、第一下压气缸6、旋转电机7、筒体8、涂油刷9和挡罩10,挡罩10上端通过连杆11与第一下压支架5建立伸缩连接,伸缩第一下压支架5位于连杆11处设有导向筒12,第一下压油缸安装在架体1上,第一下压支架5安装在第一下压气缸6的输出端,所述旋转电机7安装在第一下压架体1下部,第一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与筒体8的一端建立连接,涂油刷9安装在筒体8的下端,所述挡罩10套设在筒体8外部,第一下压气缸6带动第一下压支架5下移,经过传感器检测移动到预定工位后,旋转电机7转动,带动筒体8转动,筒体8下端的涂油刷9对轴套零件进行涂油操作,筒体8的侧壁上设有两条导油槽13。

如图3所示,所述涂油装置2第一上压组件包括第一上压支架14、第一上压气缸15和承载台16,第一上压气缸15安装在架体1下端,第上压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上压支架1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台16通过弹性部件17与第一上压支架14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组合装置3的第二下压组件包括第二下压支架18、第二下压气缸19、夹爪20和承托盘21,第二下压气缸19安装在架体1的上端,第二下压支架18安装在第二下压气缸19的输出端,所述夹爪20上端安装在第二下压支架18上,夹爪20的下端部分的伸入承托盘21内,所述承托盘21中心设有内轴圈,承托盘21的下端面上设有若干以轴圈为中心发射状均匀阵列的档条22,工作时,第一驱动装置23工作,带动原本抱和的夹爪向四周张开,通过夹爪的背部的张力将内轴圈固定,承托盘21上有第二驱动装置24,第二驱动装置24带动档条22向四周运动,内轴圈通过夹爪的张稳定精确的放在预组装部位,第一驱动装置23反向运动,夹爪20向中间收拢,通过第二下压气缸19带动第二支架下移,将内轴圈压如周套内;

所述组合装置3的第二上压组件与第二下压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二上压组件承托盘中心前设有外轴圈,工作方式与第二下压组件相同,完成轴套的内轴圈和外周全的组合安装工作。

如图5所示,所述检测装置4的第三下压组价包括第三下压气缸25、第三下压支架26、伸缩气缸27、检测筒28和挡圈29,所述第三下压气缸25安装在架体1的上端,第三下压支架26的上端安装在第三下压气缸25的输出端,伸缩气缸27固定在第三下压支架26上,第三下压支架26的输出端连接检测筒28的一端,所述通过伸缩连杆34与第三下压支架建立连接,所述挡圈29中心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圆心与检测筒28的中轴线共线。

如图6所示,所述检测筒28的侧壁上设有周向布置且与检测筒28中轴线平行条形插孔,检测筒28内部设有插轴30,插轴30的外壁上设有周向布置的卡台31,条形插孔内设有插片32,插片32的外侧边缘弯折形成检测折边33,插片32位于检测筒28插孔内的的形状与所述卡台31的形状大小匹配对应,工作时,第三下压气缸25带动第三下压支架26移动,第三下压支架26向下移动进而使检测筒28向下移动,插入位于该工位的轴套内,检测折边33的形状大小与轴套内圈的凹槽匹配对应,若检测筒28能够插入轴套内并且检测折边33与轴套内壁没有严重的碰撞摩擦,表示轴套质量合格,在检测筒28上移过程中,若轴套变形,可能会与检测筒28的插片32之间出现卡涩情况,通过挡圈29对轴套进行阻挡,防止轴套升起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对其他零件造成损坏,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和压装组合精度。

如图7所示,所述流水传输线包括安装在架体1中部的第一架板35和第二架板36,第一架板35和第二架板36之间设有供轴套传动的链轨,所述轴套固定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第一架板35和第二架板36上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若干第一横向伸缩缸37,第一横向伸缩缸37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抵靠架38,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横向伸缩缸39、移动架40和导轨41,第二横向伸缩缸39连接移动架40的一侧并带动其沿导轨41往复运动,伸缩移动架40的另一侧设有若干第二抵靠架42。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