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床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6974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床工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床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直接把工件直接固定在锥度芯棒的定位芯上,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锥度芯棒端部的定位芯磨损,需要更换整个锥度芯棒,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定位芯维护更换,且维护更换成本较低的车床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床工装,包括锥度芯棒,所述锥度芯棒的一端与车床主轴同轴固定,所述锥度芯棒的另一端形成有芯棒凸台,所述芯棒凸台端面上可拆卸固定有定位芯,所述定位芯包括用于与锥度芯棒的芯棒凸台相固定的定位芯凸台、用于固定工件用的定位芯轴部,所述定位芯的定位芯轴部与所述锥度芯棒同轴设置,所述定位芯凸台和芯棒凸台均形成有相互对应的若干第一固定孔和/或若干定位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内用于配合第一紧固件,所述定位孔用于配合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的锥度芯棒和定位芯是两个独立的零件,在定位芯磨损后,只需要进行定位芯的更换就可以了,不需要进行锥度芯棒的更换,以降低使用成本。其中,定位销用于锥度芯棒与定位销的定位,第一紧固件用于锥度芯棒与定位销的固定,可根据需要选择第一紧固件与定位销的数量。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销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定位芯与所述锥度芯棒固定以使所述定位销被限制在定位芯的定位芯凸台与锥度芯棒的芯棒凸台之间、定位销的两端分别紧配在相对应的两个定位孔内、定位芯凸台端面与芯棒凸台端面相抵。上述设置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定位芯与锥度芯棒同轴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锥度芯棒的芯棒凸台上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芯的定位芯凸台形成用于配合所述定位凸起的定位凹槽。上述设置以使锥度芯棒与定位芯的固定更为稳定,定位更为方便。且定位凹槽设置在定位芯上,可减小定位芯所需材料的体积,降低定位芯的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锥度芯棒的芯棒凸台上固定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通过若干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芯棒凸台上,所述法兰盘和芯棒凸台均形成有若干相互对应的第二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销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紧固件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定位芯凸台和芯棒凸台均形成有相互对应的一个第一固定孔和两个定位孔,两个定位孔和一个第一固定孔所构成的三个孔呈以锥度芯棒轴线为中心的环形均匀间隔设置。上述设置以使本实用新型定位芯与锥度芯棒的固定更稳定,且需要的定位销的数量和第一紧固件的数量较少,能减少本实用新型装配的成本和所需用时。

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定位芯维护更换,且维护更换成本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锥度芯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床工装,包括锥度芯棒1,锥度芯棒1的一端与车床主轴同轴固定,锥度芯棒1的另一端形成有芯棒凸台11,芯棒凸台11端面上可拆卸固定有定位芯2,定位芯2包括用于与锥度芯棒1的芯棒凸台11相固定的定位芯凸台21、用于固定工件7用的定位芯轴部22,定位芯2的定位芯轴部22与锥度芯棒1同轴设置。

定位芯凸台21和芯棒凸台11均形成有相互对应的一个第一固定孔3和两个定位孔4,两个定位孔4和一个第一固定孔3所构成的三个孔呈以锥度芯棒1轴线为中心的环形均匀间隔设置,第一固定孔3内用于配合第一紧固件31,定位孔4用于配合定位销41,定位销41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紧固件31的数量为一个。定位芯2与锥度芯棒1固定以使定位销41被限制在定位芯2的定位芯凸台21与锥度芯棒1的芯棒凸台11之间、定位销41的两端分别紧配在相对应的两个定位孔4内、定位芯凸台21端面与芯棒凸台11端面相抵。

锥度芯棒1的芯棒凸台11上形成有定位凸起12,定位芯2的定位芯凸台12形成用于配合定位凸起12的定位凹槽23。锥度芯棒1的芯棒凸台11上固定有法兰盘5,法兰盘5通过三个第二紧固件61固定在芯棒凸台11上,法兰盘5和芯棒凸台11均形成有三个相互对应的第二固定孔,三个第二固定孔呈以锥度芯棒1轴线为中心的环形均匀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锥度芯棒和定位芯是两个独立的零件,在定位芯磨损后,只需要进行定位芯的更换就可以了,不需要进行锥度芯棒的更换,以降低使用成本,且定位芯的更换维护成本较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