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组装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073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组装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整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组装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运转时,由于机油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变稀,降低了润滑能力,因此装用了机油冷却器,其作用是降低机油温度,保持润滑油一定的粘度。

目前,在汽车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组装中,主要是采取整体一次性成型,造成外形大小无法调整,使用不方便,而整形需另外的装置或是人工手动整形。如果模具损坏,需要整体更换模具,直接造成浪费,增加生产成本,直接降低企业的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稳定性好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组装整形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组装整形装置,包括:基板、右上滑块、右下滑块、左下滑块、左上滑块、导向槽、导向柱、固定座、导块、滑块槽、垫板、橡胶块、轴肩螺丝,垫板上面固定有基板,基板内腔四周均匀分别固定有右上滑块、右下滑块、左下滑块、左上滑块,右上滑块与右下滑块、左下滑块与左上滑块分别在垂直方向对接,右上滑块与左上滑块、右下滑块与左下滑块分别在水平方向对接,基板内腔四角分别设有滑块槽,所述滑块槽为梯形槽,右上滑块、右下滑块、左下滑块、左上滑块的45度外侧分别固定有导块,所述导块为梯形,右上滑块、右下滑块、左下滑块、左上滑块分别设有2个导向槽,分别设在滑块连接处的外侧,垫板上面还固定有导向柱,导向柱为8个,导向柱与导向槽相匹配,导向柱穿过滑块上的导向槽,固定座固定在垫板上面,在右上滑块、右下滑块、左下滑块、左上滑块下部还固定有轴肩螺丝,橡胶块分别固定在垫板内,在右上滑块、右下滑块、左下滑块、左上滑块下方。

所述右上滑块与右下滑块、左下滑块与左上滑块垂直方向对接处之间空隙为0.1—0.5mm,右上滑块与左上滑块、右下滑块与左下滑块水平方向对接处之间空隙为0.1—0.5mm。

所述导向槽为环形,分别设在滑块连接处的外侧,到滑块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为60—65mm。

所述右上滑块、右下滑块、左下滑块、左上滑块为弧形,弧度半径为15—20mm。

本实用新型将发动机机油冷却器放置在固定座上面、斜滑块内腔,通过导向槽、导向柱、斜导块、斜滑块槽、橡胶块等,调整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形状和配合。本实用新型利用斜滑块、斜滑块槽在上下方向和45度斜向的位移,方便快捷地拿放加工机油冷却器且能达到整形的效果,比起传统的加工方式,效率更高,质量更好,也更稳定。而且减少了后续工序的不良,为企业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组装整形装置,包括:基板1、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导向槽5、导向柱6、固定座 8、导块9、滑块槽10、垫板11、橡胶块12、轴肩螺丝13,垫板11上面固定有基板1,基板1内腔四周均匀分别固定有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所述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为弧形,弧度半径为19mm。右上滑块2与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与左上滑块7分别在垂直方向对接,对接处之间空隙为0.2mm,右上滑块2与左上滑块7、右下滑块3与左下滑块4分别在水平方向对接,对接处之间空隙为0.2mm。

基板1内腔四角分别设有滑块槽10,所述滑块槽10为梯形槽,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的45度外侧分别固定有导块9,所述导块9为梯形,滑块槽10、导块9相匹配,导块9可以在滑块槽10内上下移动。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分别设有2个导向槽5,所述导向槽5为环形,导向槽5分别设在滑块连接处外侧,到滑块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为62mm,垫板11上面还固定有导向柱6,导向柱6为8个,导向柱6与导向槽5相匹配,导向柱6穿过滑块上的导向槽5,可以在导向槽5内移动。固定座 8固定在垫板11上面,用于放置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在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下部还固定有轴肩螺丝13,用于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的上下位置的限定。

橡胶块12分别固定在垫板11内、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下方,利用橡胶块12的弹性,当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不受力时,推动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移动。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组装整形装置,包括:基板1、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导向槽5、导向柱6、固定座 8、导块9、滑块槽10、垫板11、橡胶块12、轴肩螺丝13,垫板11上面固定有基板1,基板1内腔四周均匀分别固定有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所述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为弧形,弧度半径为15mm。右上滑块2与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与左上滑块7分别在垂直方向对接,对接处之间空隙为0.1mm,右上滑块2与左上滑块7、右下滑块3与左下滑块4分别在水平方向对接,对接处之间空隙为0.1mm。

基板1内腔四角分别设有滑块槽10,所述滑块槽10为梯形槽,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的45度外侧分别固定有导块9,所述导块9为梯形,导块9可以在滑块槽10内上下移动。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分别设有2个导向槽5,所述导向槽5为环形,导向槽5分别设在滑块连接处外侧,到滑块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为60mm,垫板11上面还固定有导向柱6,导向柱6为8个,导向柱6与导向槽5相匹配,导向柱6穿过滑块上的导向槽5,可以在导向槽5内移动。固定座 8固定在垫板11上面,用于放置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在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下部还固定有轴肩螺丝13,用于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的上下位置的限定。

橡胶块12分别固定在垫板11内、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下方,利用橡胶块12的弹性,当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不受力时,推动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移动。

实施例三: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组装整形装置,包括:基板1、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导向槽5、导向柱6、固定座 8、导块9、滑块槽10、垫板11、橡胶块12、轴肩螺丝13,垫板11上面固定有基板1,基板1内腔四周均匀分别固定有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所述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为弧形,弧度半径为20mm。右上滑块2与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与左上滑块7分别在垂直方向对接,对接处之间空隙为0.5mm,右上滑块2与左上滑块7、右下滑块3与左下滑块4分别在水平方向对接,对接处之间空隙为0.5mm。

基板1内腔四角分别设有滑块槽10,所述滑块槽10为梯形槽,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的45度外侧分别固定有导块9,所述导块9为梯形,导块9可以在滑块槽10内上下移动。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分别设有2个导向槽5,所述导向槽5为环形,导向槽5分别设在滑块连接处外侧,到滑块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为65mm,垫板11上面还固定有导向柱6,导向柱6为8个,导向柱6与导向槽5相匹配,导向柱6穿过滑块上的导向槽5,可以在导向槽5内移动。固定座 8固定在垫板11上面,用于放置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在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下部还固定有轴肩螺丝13,用于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的上下位置的限定。

橡胶块12分别固定在垫板11内、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下方,利用橡胶块12的弹性,当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不受力时,推动右上滑块2、右下滑块3、左下滑块4、左上滑块7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