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机用剪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3705发布日期:2018-09-07 23:1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绕线机用剪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LED灯串或电线绕卷打捆用的绕线机,其普遍包括送线装置、机架、绕线装置及电机,送线装置、绕线装置、电机分别安装于机架上,送线装置完成线体输送,电机驱动绕线装置运行,使绕线装置将线体绕制于轴芯中,通过人工裁剪线体完成剪断。绕线机最初只能通过人手裁剪线体,造成生产效率不高,且人手裁剪线体其长度把控性相对较差,影响绕线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绕线机用剪裁装置,具有裁剪便捷有效的特点,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绕线机用剪裁装置,包括机架和剪裁装置,所述剪裁装置包括剪裁刀组和拱门架,所述拱门架用于安装所述剪裁刀组,所述剪裁刀组包括呈上下刀口对称排布的上刀片和下刀片,所述拱门架上部一侧面对应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上部连接剪裁驱动件,所述滑动件底部与所述上刀片固定安装,所述滑动件通过所述剪裁驱动件呈上下滑动。

所述下刀片与所述拱门架下部固定安装。

所述拱门架下部与所述机架固定安装,所述拱门架内设有拱门腔,所述拱门腔与送线槽槽口相互对应。

所述送线槽位于送线轨内部,所述送线槽呈向上敞口结构。

所述送线轨端部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拱门腔一侧。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块夹持块,两块所述夹持块分别对称铰接于所述送线轨端部两侧。

两块所述夹持块之间设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优点和效果:结合设计剪裁装置,利用剪裁刀组方便对线体的剪裁,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送线装置、剪裁装置及夹持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送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剪裁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送线装置和夹持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复位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位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绕线机,绕线机包括机架100,包括机架100,机架100上安装设有送线装置200、复位装置700、剪裁装置400、绕线装置500及推料装置300,复位装置700安装于送线装置200始端下部,剪裁装置400安装于送线装置200末端部,绕线装置500位于送线装置200后部,并位于剪裁装置400后部,送线装置200用于完成线体输送,复位装置700用于送线装置200复位,剪裁装置400用于完成自动剪裁线体,绕线装置500用于完成线体绕卷,推料装置300便于将绕线完成后的线体卷推送至下一工位,送线装置200包括送线轨210,送线轨210内设有送线槽220,剪裁装置400包括剪裁刀组410和拱门架420,拱门架420用于安装剪裁刀组410,复位装置700包括回位组件710和复位组件720,送线装置200上还对应安装夹持机构600,夹持机构600用于完成线体夹持。

依据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送线装置200内送线槽220用于完成对线体的输送,线体通常包括LED灯线条、电线、漆包线等产品,线体穿过夹持机构600内的间隙,并穿过拱门架420,送入绕线装置500内完成绕线,绕线完成后,夹持机构600将线体夹持,剪裁刀组400完成对线体进行剪裁,此时,为了避免线体回弹,可以预送一段长度的线体,用于消除夹持机构600夹持线体所具有的张紧力,待消除张紧力后,夹持装置600将线体松开,推料装置300将绕线后产品自动推送至下一工序,便于自动化生产,送线装置200完成二次送线,往复上述工作。

实施例2

依据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送线装置200包括送线轨210,送线轨210内设有送线槽220,送线槽220呈长条状结构,为长条延伸设置,送线槽220呈向上敞口结构。

依据上述结构,本实施例中线体通常从送线槽220一端传输至另一端,优化送线槽220结构,采用长条状凹槽结构设计,避免线体在传输时出现缠绕或者偏移位置,还可以保证线体走线的平稳性。

实施例3

依据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600包括两块夹持块610,两块夹持块610分别对称铰接于送线轨210端部两侧,两块夹持块610之间设有间隙,夹持块610后端设有夹持件640,两侧夹持件640同步作用于夹持块610实现夹持或松放。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夹持块610包括安装板体612、铰接板体613及夹持板体611,两侧安装板体612上部之间连接一复位弹簧650,铰接板体613用于与送线轨210铰接安装。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夹持件640一端设有夹持推块641,夹持件640另一端设有滑动块642,滑动块642卡嵌在移动槽631内,移动槽631位于移动基座630两侧,移动基座630上部设有移动气缸620。

依据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线体需要夹持时,通过移动气缸620推动移动基座630下移,移动槽631位置对应下移,移动槽631呈倾斜槽结构设计,滑动块642卡嵌在移动槽631内,随着移动槽631的下移,滑动块642受力后位置发生移动,从而滑动块642向后侧推动,滑动块642带动整个夹持件640移动,从而将夹持推块641向后推移,夹持推块641利用倾斜面将安装板体612向外扩张,利用铰接板体613与送线轨210铰接安装结构,形成转动轴心,位于后端的夹持板体611向内侧移动,两侧的夹持板块611实现偏移后完成对线体夹持;若松开,则移动气缸620带动移动基座630上移,当夹持推块641完成撤离后,通过复位弹簧650完成复位,从而完成松放。

依据上述结构,本实施例中优化夹持机构,便于线体实现夹持或松放,避免裁剪后线体出现回弹现象,当完成裁剪后,输送一定长度的线体消除回弹力,可以有效避免线体跑偏,同时该夹持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夹持稳固的特点。

实施例4

依据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复位装置700包括回位组件710和复位组件720,回位组件710包括安装轴712和回位杆711,安装轴712上部贯穿机架100并与送线装置200固定安装,安装轴712与机架100呈转动配合,具体讲是安装轴712上部贯穿机架100并与送线轨210底部固定安装,安装轴712底端设有回位杆711,安装轴712底端与回位杆712固定安装;复位组件720包括复位杆724,复位杆724通过伸缩拉杆722呈往复运动,复位杆724用于推动回位杆712复位,复位杆724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725与机架100铰接,复位杆724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723与伸缩拉杆722铰接,伸缩拉杆722一端连接伸缩气缸721。

依据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送线装置200发生位置偏移时,其势必带动安装轴712形成转动,安装轴712下端带动回位杆711发生位置偏移,复位杆724两端呈铰接结构,其中一端通过伸缩气缸721的伸缩运动带动伸缩拉杆722形成运动,从而可以带动复位杆724发生位置移动,复位杆724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将发生位置偏移后的回位杆711推回原始位置,回位杆711带动安装轴711转动,从而带动送线装置200完成复位。

依据上述结构,本实施例中结合利用回位杆711和复位杆724的双杆的复位移动,便于送线装置实现快速复位,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实施例5

依据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剪裁刀组410包括呈上下刀口对称排布的上刀片411和下刀片412,拱门架420上部安装剪裁驱动件430,剪裁驱动件430底部与上刀片411固定安装,上刀片411通过剪裁驱动件430呈上下移动,下刀片412与拱门架420下部固定安装,拱门架420下部与机架100固定安装,拱门架420内设有拱门腔421,拱门腔421与送线槽220槽口相互对应,夹持机构600位于拱门腔421一侧。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拱门架420上部一侧面对应设有滑动件431,滑动件431上部连接剪裁驱动件430,滑动件431底部与上刀片411固定安装,滑动件431通过剪裁驱动件430呈上下滑动;拱门架420侧面上可以对应设有滑动轨422,滑动轨422上对应滑动件431,滑动件431优选为滑动槽,滑动槽底部与上刀片411固定安装,滑动槽上部连接剪裁驱动件430,滑动槽通过剪裁驱动件430沿滑动轨呈上下滑动;本实施例中拱门架420侧面上可以对应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上对应滑动件431,滑动件431优选为滑动轨,滑动轨底部与上刀片411固定安装,滑动轨上部连接剪裁驱动件430,滑动轨通过剪裁驱动件430沿滑动轨呈上下滑动,剪裁驱动件430为剪裁气缸。

依据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利用上刀片411和下刀片412完成对线体的剪裁,上刀片411通过裁剪驱动件430驱动完成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剪裁。

依据上述结构,本实施例中结合设计剪裁装置400,利用剪裁刀组410方便对线体的剪裁,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实施例6

依据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绕线装置500位于送线装置200后部,绕线装置500包括旋转台530,旋转台530上部设有绕线芯520,绕线芯520上部安装旋转电机510。

实施例7

依据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推料装置300包括两个推料单元310,两个推料单元310位于送线装置200两侧,推料单元310包括推料气缸312和与推料气缸312端部固定安装的推送板311,推送板311后部侧面呈圆弧面结构,优化推送板311形状设计,可以对绕线后的产品实现良好的包裹推送,避免产品位置发生偏移,有利于将产品送至下一工序的指定位置,两侧推送板呈对称设置。

依据上述结构,本实施例中增设推料装置300,方便将绕线后产品自动推送至下一工序,便于自动化生产。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计,结合送线装置,提高送线稳定性;结合复位装置,便于送线装置复位送线;结合剪裁装置,便于在线剪裁,有利于自动化生产;结合设计夹持机构,提高送线稳定性;结合推料装置,方便将绕线后产品自动推送至下一工序,便于自动化生产。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