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机出线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8555发布日期:2018-12-28 19:5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丝机出线门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丝机,尤其涉及一种拉丝机出线门板。



背景技术:

拉丝机也被叫做拔丝机、拉线机英文名称为drawing machine,是在工业应用中使用很广泛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塑料,竹木制品,电线电缆等行业。

其中,在对电线电缆进行拉丝工作时,拉丝完成之后,需要进入退火炉中进行后续加工。在拉丝完成送出的过程中,润滑油会跟着出来,会直接滴落在底面上,造成润滑油的浪费及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拉丝机出线门板,通过使用该结构,防止润滑油的浪费及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丝机出线门板,包括门板本体,所述门板本体上由上至下设置有两排出丝孔,每排所述出丝孔下方的门板本体上还设有一条形回流通槽,所述门板本体的外侧还设有两组集液槽,每组所述集液槽分别设置于一排所述出丝孔的正下方,且每条所述条形回流通槽设置于一组所述集液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液槽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集液槽包括斜板及设置于斜板两端的三角板,所述斜板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所述门板本体的外侧面上,所述斜板的顶部设置于所述门板本体的外侧,且所述斜板与所述门板本体之间呈15°~30°的夹角。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三角板的一侧与所述斜板的端部相连,另一侧与所述门板本体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条形回流桶槽靠近所述斜板的底部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门板本体的内侧还设有两块导向板,每块所述导向板分别设置于一根条形回流通槽的正下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门板本体上面设置条形回流通槽及集液槽,将条形回流通槽及集液槽设置于出丝孔的正下方,这样出丝孔内送出产品掉落的润滑油能够被集液槽所收集,并通过条形回流通槽流入到拉丝机内部,防止润滑油的浪费及对地面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其中:1、门板本体;2、出丝孔;3、条形回流通槽;4、集液槽;5、斜板;6、三角板;7、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拉丝机出线门板,包括门板本体1,所述门板本体1上由上至下设置有两排出丝孔2,每排所述出丝孔2下方的门板本体1上还设有一条形回流通槽3,所述门板本体1的外侧还设有两组集液槽4,每组所述集液槽4分别设置于一排所述出丝孔2的正下方,且每条所述条形回流通槽3设置于一组所述集液槽4内。

在本实施例中,对电线拉丝之后,电线从出丝孔内送出,也就是从门板本体的内侧穿过出丝孔,从门板本体的外侧送出。而在电线加工的过程中,会用到一些润滑油,润滑油会附着在电线上面,随着电线从拉丝机的内部通过穿丝孔送出,然后在电线移动的过程中,润滑油会从电线上面滴落,这样会造成润滑油的浪费,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集液槽及条形回流通槽,这样电线在经过穿丝孔之后,电线上面的润滑油会在移动过程中滴落,滴落的润滑油会直接掉落在集液槽内,而由于条形回流通槽的存在,集液槽内的润滑油会通过条形回流通槽直接回流到门板本体的内侧,也就是拉丝机内部,这样能够防止润滑油的浪费,也防止润滑油对地面的污染。

参见图1~3所示,所述集液槽4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集液槽4包括斜板5及设置于斜板5两端的三角板6,所述斜板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所述门板本体的外侧面上,所述斜板的顶部设置于所述门板本体的外侧,且所述斜板与所述门板本体之间呈15°~30°的夹角。

所述三角板的一侧与所述斜板的端部相连,另一侧与所述门板本体相连。

所述条形回流桶槽靠近所述斜板的底部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集液槽包括与门板本体倾斜的斜板,这样在实际使用时,斜板倾斜设置,这样既能够减少用料,又便于润滑油的收集,而且便于润滑油从条形回流通槽流回到拉丝机内部。同时,斜板的设置,这样斜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也会比较长,这样电线移动比较长的距离都会在投影的长度上,也就是会在斜板的上方,这样能够便于润滑油的收集,减少润滑油的浪费及污染。

参见图1、3所示,所述门板本体1的内侧还设有两块导向板7,每块所述导向板分别设置于一根条形回流通槽的正下方。通过导向板的设置,润滑油从条形回流通槽流入到拉丝机内的时候,能够防止润滑油沿着门板本体的内壁向下流动,减少润滑油对门板本体的腐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