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打头机上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9985发布日期:2019-01-22 21:22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打头机上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打头机上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进料装置只是单一的将原料杆传送进去进加工,但是传统的进料装置,不仅传送的不稳,以及在实际加工的时候,因为原料杆需要被撞击切割或者弯折,以及旋转台旋转原料杆的时候,原料杆会出现震动情况,导致在传送的过程中直接跑出传送辊轮外,如果机器还在运转的话,就直接会使得原料杆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跑偏的用于打头机上的进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打头机的进料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进料头,所述进料头上设有进料孔,架体上还设有捋直机构和捋平机构,所述捋直机构置于进料头和捋平机构之间,其特征是:所述捋平机构和捋直机构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两个传送辊组,所述传送辊组包括固定轴和辊轮,辊轮相对固定轴360度可旋转,所述辊轮外部设有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外壁上设有V型环槽,所述V型环槽的内壁上设有圆柱槽,所述基座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弹簧上设有安置端面,所述安置端面表面覆盖有与第一橡胶层抵触的第二橡胶层,第二橡胶层与第一橡胶层相抵触端的端面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供固定轴调节高度的调节通槽,所述调节通槽上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基座上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端穿入调节通槽且依次贯穿第二弹簧与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相对调节杆360度旋转,所述第二弹簧与调节通槽连接端的另一端与固定轴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减震机构设置在捋平机构和捋直机构之间,然后通过基座上设有两个传送辊组,进行双定点减震,传送辊组包括固定轴和辊轮,辊轮相对固定轴360度可旋转,所述辊轮外部设有第一橡胶层,通过第一橡胶层设置,橡胶具备一定的弹性缓冲能力,并且第一橡胶层外壁上设有V型环槽,实现V型卡位效果,V型环槽的内壁上设有圆柱槽,利用在挤压的时候V型槽内壁的圆柱槽能够在一瞬间被密封,以内壁的空气进行弹性缓冲,所述基座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弹簧上设有安置端面,所述安置端面表面覆盖有与第一橡胶层抵触的第二橡胶层,第二橡胶层配合第一橡胶层,实现双向缓冲,第二橡胶层与第一橡胶层相抵触端的端面上设有弧形槽,利用弧形槽进行使得原料杆能够置于弧形槽中,进行良好的卡位,也同时能够保证辊轮外的第一橡胶层能够进行良好的抵触,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供固定轴调节高度的调节通槽,所述调节通槽上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基座上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端穿入调节通槽且依次贯穿第二弹簧与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相对调节杆360度旋转,所述第二弹簧与调节通槽连接端的另一端与固定轴焊接,通过调节杆能够通过进行旋转调节高度,然后通过第二弹性的设置,实现辊轮自身具备一定的弹性缓冲,进而达到了缓冲效果,避免因为震动而出现偏移情况,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V型限位和弹性挤压从而保证震动后不易偏移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头上设有与进料孔连通的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设有用于密封的盖面,盖面上焊接有置于固定通孔内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焊接端的另一端设有弹性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珠的设置,能够使得弹性珠抵住原料杆,使得原料杆能够在产生震动的时候,起到一个给予原料杆向下弹性压力,从而保证其能够较快保持原先的工作状态,也同时起到一个缓冲效果,进而保证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打头机的进料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进料头101,所述进料头101上设有进料孔102,架体上还设有捋直机构201和捋平机构301,所述捋直机构201置于进料头101和捋平机构301之间,其特征是:所述捋平机构301和捋直机构201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基座501,所述基座501上设有两个传送辊组,所述传送辊组包括固定轴503和辊轮502,辊轮502相对固定轴503360度可旋转,所述辊轮502外部设有第一橡胶层5021,所述第一橡胶层5021外壁上设有V型环槽5022,所述V型环槽5022的内壁上设有圆柱槽5023,所述基座501底部设有固定座601,所述固定座601上设有第一弹簧602,所述第一弹簧602上设有安置端面603,所述安置端面603表面覆盖有与第一橡胶层5021抵触的第二橡胶层6031,第二橡胶层6031与第一橡胶层5021相抵触端的端面上设有弧形槽6032,所述基座501上还设有供固定轴503调节高度的调节通槽5011,所述调节通槽5011上设有第二弹簧505,所述基座501上设有调节杆504,所述调节杆504一端穿入调节通槽5011且依次贯穿第二弹簧505与固定轴503,所述固定轴503相对调节杆504360度旋转,所述第二弹簧505与调节通槽5011连接端的另一端与固定轴503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减震机构设置在捋平机构301和捋直机构201之间,然后通过基座501上设有两个传送辊组,进行双定点减震,传送辊组包括固定轴503和辊轮502,辊轮502相对滚轴360度可旋转,所述辊轮502外部设有第一橡胶层5021,通过第一橡胶层5021设置,橡胶具备一定的弹性缓冲能力,并且第一橡胶层5021外壁上设有V型环槽5022,实现V型卡位效果,V型环槽5022的内壁上设有圆柱槽5023,利用在挤压的时候V型槽内壁的圆柱槽5023能够在一瞬间被密封,以内壁的空气进行弹性缓冲,所述基座501底部设有固定座601,所述固定座601上设有第一弹簧602,所述弹簧上设有安置端面603,所述安置端面603表面覆盖有与第一橡胶层5021抵触的第二橡胶层6031,第二橡胶层6031配合第一橡胶层5021,实现双向缓冲,第二橡胶层6031与第一橡胶层5021相抵触端的端面上设有弧形槽6032,利用弧形槽6032进行使得原料杆401能够置于弧形槽6032中,进行良好的卡位,也同时能够保证辊轮502外的第一橡胶层5021能够进行良好的抵触,所述基座501上还设有供固定轴503调节高度的调节通槽5011,所述调节通槽5011上设有第二弹簧505,所述基座501上设有调节杆504,所述调节杆504一端穿入调节通槽5011且依次贯穿第二弹簧505与固定轴503,所述固定轴503相对调节杆504360度旋转,所述第二弹簧505与调节通槽5011连接端的另一端与固定轴503焊接,通过调节杆504能够通过进行旋转调节高度,然后通过第二弹性的设置,实现辊轮502自身具备一定的弹性缓冲,进而达到了缓冲效果,避免因为震动而出现偏移情况,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V型限位和弹性挤压从而保证震动后不易偏移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头101上设有与进料孔102连通的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设有用于密封的盖面105,盖面105上焊接有置于固定通孔内的第三弹簧103,所述第三弹簧103焊接端的另一端设有弹性珠10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珠104的设置,能够使得弹性珠104抵住原料杆401,使得原料杆401能够在产生震动的时候,起到一个给予原料杆401向下弹性压力,从而保证其能够较快保持原先的工作状态,也同时起到一个缓冲效果,进而保证工作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