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具有特殊外形的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特殊外形的薄板坯连铸用浸 入式水口。
背景技术:
在钢水的连续铸造过程中,浸入式水口将钢水由中间包导入结晶器内,除 了具有防止钢水氧化的作用外,更主要的题制和改善钢水在结晶器内的流动状 态,降低钢水对已凝固坯壳的冲击,分散注流带入的热量,促使在结晶器内形成 的坯壳稳定、均匀生长并,夹杂物在结晶器内上浮。与普 铸相比,薄板坯 连铸的特点是结晶器空间小,繊快,容易发生钢液表面波动大而巻渣和开浇时
钢水喷溅5旨,流场分布不合理易产生拉漏等事故,因而对所用、MA^i水口的结 构有较高的要求。由于结晶器窄,水口尺寸受限制,只能f^平形,而且尺寸 不能太大,必须适应结晶器的空间,以防止发生粘连甚至水口从根部断裂的事故,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另外,从材质方面提升渣线材料抗侵蚀性的空间较小,增 加渣线厚度是提高浇铸炉次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水口厚度方向是线性过渡,参 见图l,渣线厚度增加必然导致出钢口部位尺寸增加,增加了与钢7博占连甚至水 口从根部断裂事故的几率。
目前我国薄板坯连铸有了较大发展,己建成十余条生产线。国内已开发了 与之配套的多种浸入式水口 ,如CN91227348. 8 , CN92223447. 7 , CN200410060353. 7 , CN200420090590. 3 , CN99204644. 0 , CN200720011852 , CN200720012995等提出的薄板坯连铸用^A式水口 ,但他们只注重^A^i水口的 内部结构,M调整mA式水口内孑L的结构参数,进而达到优化结晶器内流场的 目的,没有通过改^7jC口外形增加浇铸炉次和改善水口4顿时的安全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特殊外形的薄板坯连铸用臥式水口 , 可增加连浇炉次,防止浇铸还壳与水口的粘连甚至水口从根部断裂的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特殊外形的薄板 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所述的^A式水口由扩张端到渣线下端部在外壁上呈线性过渡,使渣线厚度》25mm;水口的出钢口部jM卜壁平行于水口轴线,厚度《 20mm,并使渣线下端部与出钢口部位呈线性过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渣线部位较厚,提高了渣线的抗侵蚀能 力,提高了浇铸炉次,并可有效的避免穿孔等事故的发生。出钢口部位尺寸较
薄,增加了mx式水口与结晶器之间的有效空间,对防止钢壳与水口的粘连甚
至水口从根部断裂有积极意义。
图1为现有浸入式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1、扩张端,2、渣线,3、渣线下端部,4、出钢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给出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以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3和图4所示,浸入式水口其扩张端1到渣线下端部3砂卜壁上线性 过渡,保证渣线2的最小厚度为25mm。出钢口 4厚度为18mm,外壁平行于 轴线。出钢口4与渣线下端部采用小范围线性过渡,过渡区域长度为10mm。
实施例2
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浸入式水口扩张端1到渣线下端部3在外壁上线 性过渡,保证渣线2的最小厚度为28mm。出钢口 4厚度为20mm,外壁平行 于轴线。出钢口4与渣线下端部^用小范围线性ji^度,逾度区域长度为10mm。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特殊外形的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其特征是所述的浸入式水口由扩张端(1)到渣线下端部(3)在外壁上线性过渡,渣线(2)厚度≥25mm,出钢口部位(4)外壁平行于水口轴线,厚度≤20mm,渣线下端部(3)与出钢口部位(4)呈线性过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技术中的浸入式水口,主要公开了一种薄板坯连铸用具有特殊外形的浸入式水口,其扩张端1到渣线下端部3在外壁上线性过渡,渣线2厚度≥25mm,出钢口部位4外壁平行于水口轴线,厚度≤20mm,渣线下端部3与出钢口部位4呈线性过渡。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不仅可显著提高浇铸炉次,而且可有效的避免水口与钢壳的粘连及浸入式水口在根部断裂等事故。
文档编号B22D41/50GK201313176SQ20082022134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7日
发明者于建宾, 涛 何, 刘国齐, 李红霞, 彬 杨, 杨金松, 闫广周, 辉 黄 申请人: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