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棒浇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34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研磨棒浇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指一种研磨棒浇铸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l所示,为一般研磨机中用到的研磨棒30,该种研磨棒安置于研磨中,研磨机以一定的速度转动带动安置于其中的多根研磨棒滚动,从而将进入研磨机的大颗粒材料打碎;目前的研磨棒多是通过锻造工艺制得的,但是锻造的制造成本很高,且锻造工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件加热时间长;而与之相比,随社会科技得进步,铸造技术发展得很快,现在很多的铸造工艺已经大大得改变了传统得铸造方法,不但劳动强度低,操作筒单,工作环境也比以前有很大得变化;铸出得工件也比以前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工量比锻造还要小而且各种复杂形状都可以铸出来。
对于研磨棒而言,采用铸造技术已完全可以达到其在强度上的要求,又可以大大的节省成本;因此,本创作人乃研发出了用铸造的方法来制造研磨棒,惟由现有的浇铸模具来看,其为了铸造出细长形的研磨棒,故而制作出了相应的长条状浇铸模具,倘欲铸造出长度达三公尺的研磨棒,其模具长度即会超过三公尺;倘欲铸造出长度达六公尺的研磨棒,其模具长度即会超过六公尺,虽然此类模具在生产技术上没有问题,在进行铸造时亦能够依要求铸造出适当长度的研磨棒,但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浇铸模具的长度长,生产成本高,运输、搬移及储存均存在不便;第二、当需要生产多种不同长度规格的研磨棒时,需要准备多种不同长度的浇铸模具,造成设备成本上的负担;第三、因为模具本身在进行铸造时亦必须承受热胀冷缩的温度变化,因而此类长条状的浇铸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会发生断裂,追究其原因乃在于其超长的长宽比例,致使其在热胀冷缩时的变形不均匀,因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发生断裂,此严重影响到浇铸模具的使用寿命,并有可能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因而确实需要提供一种合适的浇铸模具来解决现有浇铸模具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研磨棒浇铸模具,其能够克服使用时因热胀冷缩而导致断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研磨棒浇铸模具,该浇铸模具由一个以上的模具单元相串接组成,在所述模具单元中形成有一浇铸空间,所述模具单元由第一模具组件与第二模具组件拼装而成,所述第一模具组件与第二模具组件相互拼接的工作面上分别开设有第 一 浇铸槽与第二浇铸槽,通过第 一 浇铸槽与第二浇铸槽组成所述浇铸空间。
该种由多个模具单元组装而成的浇铸模具,减小了模具本体的长宽比例,克服了使用时因热胀冷缩而导致断裂的问题。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模具组件与第二模具组件相互拼接的工作面上对应开设有复数组锁定槽,设复数个螺栓,其分别以可拆状锁定于所述锁定槽中。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模具组件的工作面上设置有复数个定位凸块,所述第二模具组件的工作面上对应所述定位凸块位置开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凸块与定位孔的配合使拼装模具组件时更易定位。
本发明的进一 步改进在于,所述每个模具组件上都设有吊环。


图1为本发明中提到的研磨棒的形状示意图2为本发明的浇铸模具的二模具单元相结合的立体示意图3为本发明的浇铸模具的模具单元第一模具组件的立体示意图4为本发明的浇铸模具的二模具单元分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的浇铸模具可由一个以上的模具单元相串接组成(图中所示是显示两个模具单元相结合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每个模具单元分别由第一模具组件10与第二模具组件20拼装而成,其中第一模具组件10与第二模具组件20形状结构相同且为对称设置,故此处以第一模具组件10为例详细介绍其结构特4正。
如图3所示,第一模具组件10包括一组件本体11,该组件本体ll
4包括一用于与第二模具组件20拼-接的工作面111以及位于两端的结合面100,在该工作面111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一浇铸槽112,组件本体ll与工
作禹111相邻的顶面和底面上间隔形成有若干对称的凹槽113,每个凹槽113包括有一个凹槽底面1131及四个侧壁1132,其中位于工作面111侧的侧壁1132上开设有若干个锁定槽1133;另在位于结合面100处的侧壁1132上形成有一结合槽1001;
第二模具组件20相对第一模具组件10对称设有结构相同的工作面、结合面、第二浇铸槽及锁定槽、结合槽;需要拼装时,对齐所述工作面及锁定槽,利用螺栓(图中未示)锁定于第一模具组件IO与第二模具组件20的锁定槽中,此时第一浇铸槽112与第二浇铸槽即组成了浇铸模具的浇铸空间。本发明的浇铸模具可依所需铸造的研磨棒长度来将多个模具单元相结合,其结合时是将多个第一模具组件10的结合面IOO相贴靠,然后利用螺栓(图中未示)锁入结合槽1001之中,即可将多个第一模具组件1 0简单的结合成所需长度的浇铸模具,而第二模具组件亦是以相同方式来进行结合,该种组合式的模具有效的缩短了其长宽比,而能够大幅降低因热胀冷缩所造成的断裂问题,且当某一模具组件损坏时只需将其更换即可,而不会导致整个模具的报废。作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第一模具组件10的工作面111上设置有复数个定位凸块114,相对的在第二模具组件20的工作面上对应定位凸块114位置开设有定位孔115,通过定位凸块114与定位孔115的配合使拼装模具组件时更易定位。
再配合图4所示,其中所示为本发明浇铸模具的二模具单元分开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即显示出本发明的浇铸模具可由多个模具单元相结合而形成一所需长度的浇铸模具;该种设计便于模具的搬运,且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拼接浇铸任意长度的研磨棒,而不需准备多种不同长度规模的浇铸模具,能够适切的降低设备成本;并且,在每个模具组件上分别设有一个吊环12以方便模具的搬运。
权利要求
1.一种研磨棒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浇铸模具由一个以上的模具单元相串接组成,在所述模具单元中形成有一浇铸空间,所述模具单元由第一模具组件与第二模具组件拼装而成,所述第一模具组件与第二模具组件相互拼接的工作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浇铸槽与第二浇铸槽,通过第一浇铸槽与第二浇铸槽组成所述浇铸空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单元相串接的 结合面上分别形成有结合槽,同时设有复数个螺栓,其分别以可拆状锁定 于所述结合槽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组件与第 二模具组件相互拼接的工作面侧对应开设有复数组锁定槽,设复数个螺栓,其分另'J以可拆状锁定于所述锁定槽中。
4. 如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组 件的工作面上设置有复数个定位凸块,所述第二模具组件的工作面上对应 所述定位凸块位置开设有定位孔。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第一模具组件 与第二模具组件上都设有吊环。
全文摘要
一种研磨棒浇铸模具,该浇铸模具由一个以上的模具单元相串接组成,其可依所需浇铸的研磨棒长度串接适当数量的模具单元,在所述模具单元中形成有一浇铸空间,所述模具单元由第一模具组件与第二模具组件拼装而成,所述第一模具组件与第二模具组件相互拼接的工作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浇铸槽与第二浇铸槽,通过第一浇铸槽与第二浇铸槽组成所述浇铸空间。在需要浇铸时,将第一模具组件与第二模具组件拼装成完整的浇铸模具,将钢汁注入浇铸空间内,待其冷却后即制得所需的研磨棒。
文档编号B22C9/22GK101670419SQ20091019714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
发明者蒋春生 申请人:蒋春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