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17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板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模板打磨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模板打磨设备为小砂轮机,该设备单人操控,打磨 速度较慢,以90cm*150cm钢模板为例,该种设备每人每天打磨6_7块,且砂轮损坏率较高, 投入大,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施工速度慢,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满足施工进度的 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大面积清理、打磨模 板的电动机械。一种模板打磨机,包括自身支架,动力装置和两个活动轮盘,其特制在于所述的 自身支架包括操作横梁,底盘和车轮,所述的操作横梁上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的底盘靠近操 作横梁的一端设有载物盒,所述的底盘另一端设有两孔;所述的动力装置由两个电动机构 成,所述的电动机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连接于载物盒内,所述的电动机分别由螺栓对应固定 在底盘所述的两孔处;所述的活动轮盘由圆型金属盘和圆形金属环构成并通过螺栓与电动 机固定连接,所述圆型金属盘与电动机传动连接,所述的圆型金属环至少带有两个均勻分 布的圆孔,所述圆孔内穿插钢丝刷。所述活动轮盘中的圆型金属盘直径和圆形金属环外径为20厘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机需两人操控,打磨速度快,一台机器一天可打磨26-30块模板,进度比以前有 了很大提高。本设备具备节省施工人员,施工效率快,大面积,大数量打磨模板的优点,并且 操作过程简单灵活,而且能够降低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轮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自身支架-1、活动轮盘-2、操作横梁-3、底盘-4、车轮-5、电源开关-6、载物盒-7、 圆形金属环_8、电动机_9、圆型金属盘-10、圆孔-11、钢丝刷-1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图2、,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模板打磨机,包括自身支架1,动力装置和两个活动轮盘2,所述的自身支架1包括操作横梁3,底盘4和车轮5,所述的操作横梁3上设有电源开关6,所述的底盘4靠近 操作横梁的一端设有载物盒7,所述的底盘4另一端设有两孔;所述的动力装置由两个电动 机9构成,所述的电动机9与所述电源开关6电连接于载物盒7内,所述的电动机9分别由 螺栓对应固定在底盘所述的两孔处;所述的活动轮盘2由圆型金属盘10和圆形金属环8构 成并通过螺栓与电动机9固定连接,所述圆型金属盘10与电动机9传动连接,所述的圆型 金属环8至少带有两个均勻分布的圆孔11,所述圆孔11内穿插钢丝刷12。所述活动轮盘中的圆型金属盘10直径和圆形金属环8外径为20厘米。所述圆型金属盘10通过四个Φ 20螺栓固定在电动机9底部;圆型金属环8带有 2-50个直径1. 6cm的圆孔11,所述圆孔11内穿插钢丝刷12,圆型金属盘10与圆形金属环 8通过四个Φ 20螺栓连接在一起,钢丝刷12穿过圆孔11固定于圆型金属环8上。本设备使用简便,只需把要打磨的模板在统一水平面摆放整齐,启动本设备 ,由一 人推动前进即可,打磨效果非常好,由此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施工效率,从而实 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模板打磨机,包括自身支架,动力装置和两个活动轮盘,其特制在于所述的自身支架包括操作横梁,底盘和车轮,所述的操作横梁上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的底盘靠近操作横梁的一端设有载物盒,所述的底盘另一端设有两孔;所述的动力装置由两个电动机构成,所述的电动机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连接于载物盒内,所述的电动机分别由螺栓对应固定在底盘所述的两孔处;所述的活动轮盘由圆型金属盘和圆形金属环构成并通过螺栓与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圆型金属盘与电动机传动连接,所述的圆型金属环至少带有两个均匀分布的圆孔,所述圆孔内穿插钢丝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打磨机,其特制在于所述活动轮盘中的圆型金属盘 直径和圆形金属环外径为20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大面积清理、打磨模板的电动机械。一种模板打磨机,包括自身支架,动力装置和两个活动轮盘,其特制在于所述的自身支架包括操作横梁,底盘和车轮,所述的操作横梁上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的底盘靠近操作横梁的一端设有载物盒,所述的底盘另一端设有两孔;所述的动力装置由两个电动机构成,所述的电动机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连接于载物盒内,所述的电动机分别由螺栓对应固定在底盘所述的两孔处;所述的活动轮盘由圆型金属盘和圆形金属环构成并通过螺栓与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圆型金属盘与电动机传动连接,所述的圆型金属环至少带有两个均匀分布的圆孔,所述圆孔内穿插钢丝刷。本设备具备节省施工人员,施工效率快,大面积,大数量打磨模板的优点,并且操作过程简单灵活,而且能够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B24B7/10GK201592379SQ20092029354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4日
发明者咸瑞庆, 王健, 郭佳 申请人: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