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00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抛丸机匹配使用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抛丸机丸粒防漏
直O
背景技术
很多冶金制品在成品之前均需要经过抛丸处理,抛丸处理的设备为抛丸机,用 于对金属坯进行表面抛丸除鳞。而根据工艺流程抛丸机抛丸除鳞工艺,是磁探磁粉探伤 工艺的上一道工序,因此抛丸除鳞的工艺效果会直接影响到下一道工序中磁探作业对金 属制品的表面缺陷判断工作,也直接影响到冶金制品的产品质量。但是采用抛丸机对金属坯表面进行抛丸时,特别是对规格较小的金属坯进行抛 丸时,由于抛丸机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均较大,故直径为1.5mm的铸钢钢丸粒很容易发生 飞溅,从输入口和输出口中无规则飞出,这既造成了抛丸机铸钢丸粒的浪费,不利于循 环使用,生产成本很高,而且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止丸粒从抛丸机中漏出,目前多采用的方法是在抛丸机输入口和输出口 设置厚橡皮帘,用以提高抛丸机丸粒的利用率。但是由于金属坯的表面粗糙,设置的 厚橡皮帘和硬塑料帘都非常容易发生磨损,致使其更换频率高,而一旦厚橡皮帘发生磨 损,铸钢丸粒将以80m/s速度射出,同样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其可以增加丸粒的循环使 用率,大大减少铸钢丸粒的消耗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其设于 抛丸机密封箱体的入口侧和出口侧,该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包括—光电检测元件,设于所述抛丸机密封箱体的入口侧前方;一控制PLC,与所述光电检测元件电连接,接收光电检测元件传输的检测信 号;两组托架,分别紧贴所述抛丸机密封箱体的入口和出口设置,所述每一组托架 均包括一固定设置的下托架,设于所述抛丸机的输送辊道下方;一活动上托架,设于 所述抛丸机的输送辊道上方,所述托架的形状与抛丸件的形状匹配;两传动机构,分别与两活动上托架分别对应连接,且分别与所述控制PLC连 接,所述两传动机构接收控制PLC的控制信号,带动两活动上托架沿垂直方向上下运 动。该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工作时抛丸件沿输送辊道进入抛丸机密封箱进行抛 丸,在其进入密封箱之前,光电检测元件检测抛丸件的尺寸大小和位置,并将检测信号 传输至控制PLC,控制PLC在获取了抛丸件的位置信号和尺寸信号后,根据其尺寸控制 传动机构同步带动上托架向下移送,从而将密封箱的入口和出口遮挡住,使抛丸件在密封箱内进行密封抛丸,防止丸粒漏出。优选地,所述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还包括一光电传感器,设于所述抛丸机密 封箱体的出口侧后方,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PLC连接,将其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 控制PLC。当抛丸件完成抛丸工序后,从密封箱的出口输送出来,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抛 丸件,便向控制PLC发送信号,控制PLC控制传动元件带动上托架同步上移。优选地,所述光电检测元件包括一组光栅,设于所述抛丸机密封箱体的入口 侧前方;一光栅控制器,其连接于所述光栅与控制PLC之间,所述光栅将检测信号传输 至光栅控制器,再由光栅控制器处理后传输至控制PLC。光栅控制器的作用是将光栅检 测到的信号转换为二进制信号后发送给控制PLC。优选地,所述两传动机构包括两丝杆,分别与两活动上托架对应连接;一电 机,与两丝杆连接,驱动两丝杆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除丝杆传动外还可选用诸如气缸 传动等传动机构。优选地,所述上托架和下托架均为V型托架。该V型托架的设置是为了匹配抛 丸件的形状,当抛丸件为方坯时,V型托架可与之进行匹配。优选地,所述上托架和下托架上还均设有一弹簧钢丝毛刷层,所述弹簧钢丝毛 刷层与抛丸件紧密接触。该弹簧钢丝毛刷层可以保证始终紧贴抛丸件表面,从而更好的 保证抛丸时抛丸机密封箱的密封性,同时还能够保证抛丸件的表面不会被划伤。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其使用不受抛丸件尺寸的限制,在抛丸过程中可该装置始终紧贴抛丸件表 面,保证抛丸过程的密封性;2.当在托架上设置弹簧钢丝毛刷层时,由于弹簧钢丝毛刷接触抛丸件表面时可 发生弯曲,因此抛丸件受力小,抛丸件的行走动作不会受到影响,其表面质量也不会受 到影响;3.使用本装置可使抛丸机的漏丸粒率降到“零”;4.当在托架上设置弹簧钢丝毛刷层时,由于弹簧钢丝毛刷层具有弹性,故高速 击出的丸粒很难对其造成损伤,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5.该装置结构简单,更换维修均十分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做进一 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设置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设于抛丸机密封箱3的入口 31和出口 32两 侧,方型钢坯沿输送辊道C进入密封箱3中进行抛丸,然后从出口 32输出。一组光栅1 设于入口 31的前方,并分别设于输送辊道C的上方和下方。光电传感器2设于出口 32 的后方,并与控制PLC连接。[0027]如图2所示,图中显示的是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在密封箱3的前端入口侧的设置 结构V型上托架51和V型下托架52均设于光栅1与密封箱3之间,其中V型下托架52 固定设置在输送辊道的下方,V型上托架51设置在输送辊道的上方,控制PLC6与伺服电 机7电连接,丝杆71与V型上托架51固定连接,伺服电机7驱动丝杆71带动V型上托 架51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光栅1与光栅控制器11连接,将其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光 栅控制器11,光栅控制器11将其处理为二进制信号后再传输至与其连接的控制PLC6。 V型上托架51和V型下托架52上均设有弹簧钢丝毛刷层53,该弹簧钢丝毛刷层53与钢 坯紧密接触,其厚度为40mm。开始工作时,方型钢坯沿输送辊道C向抛丸机密封箱3内输送,光栅1检测方 型钢坯的位置并辨认其规格尺寸。光栅1检测到的数据信号通过光栅控制器11处理成2 进制信号后发送到控制PLC6,控制PLC6控制伺服电机7运转,位于入口和出口的两个 上托架51在丝杆71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即只要方型钢坯进入抛丸机密封箱3,位于入口 处和出口处的两个V型上托架51便同时下降,与底部固定的V型下托架形成直角密封托 架交错,在入口和出口处使弹簧钢丝毛刷层53与方型钢坯紧密接触,既起到密封作用, 又可防止方型撞击密封口。当方型钢坯离开抛丸机密封箱3时,光电传感器2检测到方 型钢坯后便将该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PLC6,控制PLC6再控制伺服电机7驱动丝杆71带 动设于所述抛丸机密封箱体的出口侧后方,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PLC连接,将其 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控制PLC。当抛丸件完成抛丸工序后,从密封箱的出口输送出来, 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抛丸件,便向控制PLC发送信号,控制PLC控制传动元件带动两个V 型上托架51上移,从而不影响下一只方型钢坯进入抛丸机,保证了抛丸机的连续生产作 业。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 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 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设于抛丸机密封箱体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光电检测元件,设于所述抛丸机密封箱体的入口侧前方;一控制PLC,与所述光电检测元件电连接,接收光电检测元件传输的检测信号;两组托架,分别紧贴所述抛丸机密封箱体的入口和出口设置,所述每一组托架均包 括一固定设置的下托架,设于所述抛丸机的输送辊道下方;一活动上托架,设于所述 抛丸机的输送辊道上方,所述托架的形状与抛丸件的形状匹配;两传动机构,分别与两活动上托架分别对应连接,且分别与所述控制PLC连接,所 述两传动机构接收控制PLC的控制信号,带动两活动上托架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光电传感器,设 于所述抛丸机密封箱体的出口侧后方,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PLC连接,将其检测 到的信号传输至控制PL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检测元件包括 一组光栅,设于所述抛丸机密封箱体的入口侧前方;一光栅控制器,其连接于所述光栅 与控制PLC之间,所述光栅将检测信号传输至光栅控制器,再由光栅控制器处理后传输 至控制PLC。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传动机构包 括两丝杆,分别与两活动上托架对应连接;一电机,与两丝杆连接,驱动两丝杆沿垂 直方向上下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架和下托架均为 V型托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架和下托架上还 均设有一弹簧钢丝毛刷层,所述弹簧钢丝毛刷层与抛丸件紧密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丸机丸粒防漏装置,其包括一光电检测元件,设于抛丸机密封箱体的入口侧前方;一控制PLC,与光电检测元件电连接;两组托架,分别紧贴抛丸机密封箱体的入口和出口设置,其中每一组托架均包括一固定设置的下托架,设于抛丸机的输送辊道下方;一活动上托架,设于抛丸机的输送辊道上方,托架的形状与抛丸件的形状匹配;两传动机构,分别与两活动上托架分别对应连接,且分别与控制PLC连接,两传动机构接收控制PLC的控制信号,带动两活动上托架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文档编号B24C5/00GK201792276SQ201020295670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9日
发明者乔建民, 沈伟锋, 陈少柱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