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机的底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90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铸造机的底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机,特别是一种铸造机的底模固定结构。
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铸造机底模固定台的结构如图1所示底模固定台1于中部定位圆孔 11的外周设有多圈螺孔12,安装时,底模通过若干螺丝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螺孔12内。该结构存在如下缺陷(1)装配比较困难,时间长,需要一颗颗螺丝的对准,而且装配用螺丝较多;( 底模生产时不稳固,容易出现摆动或倾斜,导致产品变形;C3)使用时对产品规格有限制,适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便捷、 固定可靠、适用性强的铸造机的底模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铸造机的底模固定结构,包括底模和底模固定台,所述底模固定台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圆孔,所述底模固定台上沿定位圆孔的外周对称设有多道向外径向延伸并截止于底模固定台外边缘的条形凹槽,该条形凹槽的纵截面大致呈“凸”字形,由较窄的上孔和较宽的下孔组成,所述下孔内嵌设有条形固定板,所述底模中部嵌设于定位圆孔内,所述底模的外沿通过压板和螺丝与条形固定板固接锁紧。所述条形凹槽设置有四道,相应地,用于锁紧底模外沿的压板和螺丝具有四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是结构简单、装配便捷,只需用四组螺丝和压板即可实现组装;二是固定可靠, 底模在条形凹槽的限位作用下十分稳固,不会出现摆动或倾斜等不良现象,从而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稳定、可靠的外形;三是适用性强,不同规格的产品组装时,只需将螺丝和压板沿条形凹槽内移或外移即可。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图1为现有铸造机底模固定台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铸造机底模固定台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铸造机底模固定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铸造机底模固定台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至图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铸造机的底模固定结构,包括底模1 和底模固定台2,底模固定台2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圆孔21,底模固定台2上沿定位圆孔21的外周对称设有多道向外径向延伸并截止于底模固定台2外边缘的条形凹槽22,该条形凹槽22的纵截面大致呈“凸”字形,由较窄的上孔221和较宽的下孔222组成,下孔222内嵌设有条形固定板3。组装时,底模1中部嵌设于定位圆孔21内,底模1的外沿通过压板4和螺丝5与条形固定板3固接锁紧。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条形凹槽22设置有四道,相应地,用于锁紧底模1外沿的压板4和螺丝5具有四组。
权利要求1.一种铸造机的底模固定结构,包括底模(1)和底模固定台O),所述底模固定台(2)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圆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固定台( 上沿定位圆孔的外周对称设有多道向外径向延伸并截止于底模固定台(2)外边缘的条形凹槽(22),该条形凹槽(22)的纵截面大致呈“凸”字形,由较窄的上孔021)和较宽的下孔(22 组成,所述下孔(222)内嵌设有条形固定板(3),所述底模(1)中部嵌设于定位圆孔内,所述底模(1)的外沿通过压板(4)和螺丝(5)与条形固定板(3)固接锁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铸造机的底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凹槽02)设置有四道,相应地,用于锁紧底模(1)外沿的压板(4)和螺丝( 具有四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机的底模固定结构,包括底模和底模固定台,所述底模固定台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圆孔,所述底模固定台上沿定位圆孔的外周对称设有多道向外径向延伸并截止于底模固定台外边缘的条形凹槽,该条形凹槽的纵截面大致呈“凸”字形,由较窄的上孔和较宽的下孔组成,所述下孔内嵌设有条形固定板,所述底模中部嵌设于定位圆孔内,所述底模的外沿通过压板和螺丝与条形固定板固接锁紧。其具有结构简单、装配便捷、固定可靠、适用性强等优点。
文档编号B22D45/00GK202291397SQ2011203257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
发明者郑元明 申请人:浙江郑泰汽轮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