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水连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
背景技术:
目前,钢水连铸是将钢包中的钢水通过中间包过渡,再浇入结晶器进行冷却并连续凝固成坯壳的技术。为防止连铸过程中钢水的氧化,需进行全封闭浇注,其中在中间包到结晶器过程中需要采用浸入式水口进行保护。浸入式水口作为连铸关键功能耐火材料,其质量好坏以及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连铸工艺的顺行和产品质量。目前的水口设计改进都是基于减少堵塞或减少钢流的冲击强度来进行的,如将传统的直腔式结构水口改进成阶梯环状式内腔水口,从理论上分析,采用该结构以后,由于阶梯环的束流作用,h面以下的内壁不会受钢水流直接冲刷,从而减轻了 Al2O3等夹杂物粘附。但实际生产中效果并不理想。还有的设计就是通过改变吐出孔的角度来减少冲击深度,从而促进夹杂物上浮。也有通过在水口内腔加装一个螺旋叶片来减弱出口处的钢流冲击强度或水口内壁设计成带有凸起的来减弱钢流速度,从而改善质量。但这些设计对结晶器内的流场很难起到根本性的改善作用。现有技术的水口如图1、2所示,其吐出孔3大多设置在水口本体2底部两侧,一对吐出孔3对称设置在两侧壁的中线处,其浇铸时结晶器4内的流场如图3所示,结晶器4内靠近中线的区域,此处两个相对方向流动的钢水产生碰撞,变为流动死区1,所以无法使钢流在结晶器4内产生搅拌效果的流场。随着连铸工艺技术特别是电磁冶金技术的发展,如图4所示,在结晶器4内通过电磁搅拌装置5促使钢流搅拌,可以起到减少皮下夹杂、气泡的良好效果,而且在工业大生产中已得到证明,但对于没有电磁搅拌装备的连铸机来说,要达到这种效果很难或要增加较大的投资对连铸结晶器进行改造,成本很高,而且电磁搅拌装备工作时功率利用效率非常低,使用成本也很高,并且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能产生类似电磁场搅拌效果的水口如专利99101507.X中公开了一种能使结晶器内钢水自旋转的“X”形浸入式水口,通过在水口内设置两个呈X形布置的圆弧板,使流出的钢水产生漩涡,起到对结晶器内的钢水搅拌的作用;但是这种水口内部增加的导流板不但制作难度大,而且其依靠向下的吐出孔产生钢流旋转,受钢水流速影响仅能在水口附近有效,离水口距离远的地方就无效果。所以其对板坯这样的大体积浇铸而言,是搅不动的,显然在工业大生产中无法实施,没有可行性。而且其为了产生漩涡式的钢水流,吐出孔向下,对板坯而言没有侧面出孔,会导致结晶器弯月面钢水温度低,出现严重热量不足,保护渣熔化不良,会产生漏钢事故或严重表面的缺陷;水口内部增加导流板,增加了钢水的流动阻力,这种水口很快就会因夹杂物在导流板上的粘附和聚集而堵塞,造成浇铸终断;一旦导流板固定不牢而脱落,会进入钢水中无法上浮,成为大型夹杂物,对产品危害极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本浸入式水口通过水口吐出孔布局改进,在结晶器内形成搅拌流场,可以起到减少皮下夹杂、气泡的良好效果O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水口本体底部两侧设有一对吐出孔,所述的一对吐出孔偏心设置,两个吐出孔分别在水口本体底部中线的两边,其中一个吐出孔贴近水口本体底部的一侧内壁,另一个吐出孔贴近水口本体底部对角线的另一侧内壁。所述吐出孔向下倾斜,吐出孔与水平面角度为(Γ30°。所述吐出孔向下倾斜,吐出孔与水平面角度为15°。本发明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通过水口吐出孔布局改进,在结晶器内形成搅拌流场,形成类似于电磁搅拌装置产生的钢液流动,可以起到减少皮下夹杂、气泡的良好效果,同时消除了流动死区,能均匀钢液温度,有利于保护渣的熔化和均匀流入,从而提高板坯表面质量;吐出孔在侧面,非常适合板坯连铸的浇铸状况,结晶器弯月面热量充足,有利于保护渣熔化,润滑良好,确保安全生产,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本发明的水口内部结构简单,与传统大生产水口一样,无导流装置等障碍物,不会导致水口内部堵塞,可靠性高;本发明与电磁搅拌装备相比,可以大幅度减少投资,同时也容易在现有的铸机上的实现,无需对连铸机结晶器进行复杂的改造,改造和使用成本都很低,节能环保,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图1为现有的浸入式水口结构示意 图2为图1的A-A剖视 图3为现有浸入式水口浇铸时结晶器内钢水流场示意 图4为现有浸入式水口浇铸中同时使用电磁搅拌装置的结晶器内钢水流场示意 图5为本发明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结构示意 图6为图5的B-B剖视 图7为本发明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浇铸时结晶器内钢水流场示意图。
图中:1流动死区、2水口本体、3吐出孔、4结晶器、5电磁搅拌装置、21渣线区域。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
如图5、6所示,一种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水口本体2中部为渣线区域21,水口本体2的上半部分是圆形的,为的是与中间包滑动水口能够很好衔接,下半部分逐渐过渡成扁型的,水口本体2的材质是铝碳质,通过浸入式水口将钢水从中间包浇铸到结晶器内,起到了将钢流隔绝空气、防止钢水二次氧化的作用,可以提高钢水的纯净度;水口本体2底部两侧设有一对吐出孔3,所述的一对吐出孔3偏心设置,两个吐出孔3分别在水口本体2底部中线的两边,其中一个吐出孔3贴近水口本体2底部的一侧内壁,另一个吐出孔3贴近水口本体2底部对角线的另一侧内壁;如图7所示,这种不对称的位于水口本体2底部对角线两端的一对吐出孔3在浇铸时能实现钢流出来后在结晶器4内的旋转运动,在结晶器4内形成搅拌流场,产生了电磁搅拌装置所起的减少皮下夹杂、气泡的效果,同时搅拌流场清除了流动死区,均匀了温度场,有利于保护渣的熔化和均匀流入,减少纵裂缺陷,提高了铸坯的质量。本发明可进一步描述为所述吐出孔3向下倾斜,吐出孔3与水平面角度为(Γ30°,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吐出孔 3与水平面角度为15°,吐出孔3高度为10(Tl50mm,吐出孔3宽度为30 60mm,吐出孔3偏离中心线的距离为15 25mm,吐出孔3的角部半径为15mm。
权利要求
1.一种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水口本体(2)底部两侧设有一对吐出孔(3),其特征是:所述的一对吐出孔(3)偏心设置,两个吐出孔(3)分别在水口本体(2)底部中线的两边,其中一个吐出孔⑶贴近水口本体⑵底部的一侧内壁,另一个吐出孔⑶贴近水口本体(2)底部对角线的另一侧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其特征是:所述吐出孔(3)向下倾斜,吐出孔(3)与水平面角度为(Γ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其特征是:所述吐出孔(3)向下倾斜,吐出孔(3)与水平面角 度为1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钢水连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一种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水口本体底部两侧设有一对吐出孔,所述的一对吐出孔偏心设置,两个吐出孔(3)分别在水口本体底部中线的两边,其中一个吐出孔贴近水口本体底部的一侧内壁,另一个吐出孔贴近水口本体底部对角线的另一侧内壁。本发明偏心设置的一对吐出孔,浇铸时能在结晶器内形成搅拌流场,可以起到减少皮下夹杂、气泡的良好效果,同时消除了流动死区,能均匀钢液温度,有利于保护渣的熔化和均匀流入,从而提高板坯表面质量;与电磁搅拌装备相比,可以大幅度减少投资,同时也容易在现有的铸机上的实现,无需对连铸机结晶器进行复杂的改造,改造和使用成本都很低,节能环保,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B22D41/50GK103192041SQ20121000547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职建军, 王洪亮, 于燕文, 刘国强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