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锁体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体加工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锁体打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锁体,一般按照以下工序进行生产加工原材料剪切一模具冲压一修边切边一打沙一打磨抛光一电镀封闭一装配一检验一包装,其中锁体的打磨也称为抛光,即对锁体的两端面进行打磨,通过打磨,使锁体尺寸合格,端面光洁,两端面间的平行度也较好。现有技术的锁体打磨主要是靠人工操作来完成的,通过人工将锁体的被加工面与砂带机的砂带面接触进行打磨,由于需要对锁体两端面进行打磨,所以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打磨速度也较慢,同时由于人工打磨的不稳定性,无法较好的控制两端面的平行度,对于锁体的尺寸也无法较好的控制,被打磨的两端面纹路也不够清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打磨、打磨速度更快、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被打磨的两端面纹路清晰、较好保证两端面的平行度且能较好控制锁体尺寸的锁体打磨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锁体打磨机,包括机座、第一落料槽、第一线性驱动机构、第二线性驱动机构、用于将被加工锁体送入磨料机构的第三线性驱动机构、用于同时加工被加工锁体两端面的磨料机构、第一出料槽和控制系统,所述磨料机构设置在机座上,所述第一线性驱动机构、第二线性驱动机构、第三线性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磨料机构的一侧,第一线性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有用于容置被加工锁体的第一取料器,第一取料器位于第一落料槽下端开口的下方,第三线性驱动机构设有用于容置被加工锁体的第一夹紧定位机构,第二线性驱动机构设有用于将被加工锁体从第一取料器推入第一夹紧定位机构的推杆,所述第一出料槽设置在机座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被加工锁体经第一落料槽滑落至第一取料器内,第一线性驱动机构运动,将第一取料器向前推进一段距离,再由第二线性驱动机构将被加工锁体从第一取料器推入第一夹紧定位机构,第三线性驱动机构前进,将被加工锁体送入磨料机构加工,加工完成后,第三线性驱动机构后退,由第二线性驱动机构将被加工锁体推入第一出料槽内;打磨机只需将待加工锁体放入第一落料槽内,之后的工序均可以全自动化完成操作,相比现在的人工打磨,打磨速度更快,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自动打磨使待加工锁体两端面的平行度较好,尺寸控制也较好,被打磨的两端面纹路更清晰。作为改进,所述磨料机构的另一侧还设有第二落料槽、第四线性驱动机构、第五线性驱动机构、用于将被加工锁体送入磨料机构的第六线性驱动机构和第二出料槽,第四线性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有用于容置被加工锁体的第二取料器,第二取料器位于第二落料槽下端开口的下方,第六线性驱动机构设有用于容置被加工锁体的第二夹紧定位机构,第五线性驱动机构设有用于将被加工锁体从第二取料器推入第二夹紧定位机构的推杆,所述第二出料槽设置在机座上,所述第三线性驱动机构与第六线性驱动机构沿同一第一导轨做线性运动。采用一台锁体打磨机,两边轮流将被加工锁体送入打磨机构打磨,做到了连续加工,有效的提升了锁体打磨机的加工效率。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线性驱动机构、第二线性驱动机构、第三线性驱动机构均为气缸,第一线性驱动机构的运动方向与第三线性驱动机构的运动方向同向,第二线性驱动机构的运动方向与第三线性驱动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采用气缸驱动,结构简单,便于行程控制,且运动速度快,效率高。作为改进,所述第四线性驱动机构、第五线性驱动机构、第六线性驱动机构均为气缸,第四线性驱动机构的运动方向与第六线性驱动机构的运动方向同向,第五线性驱动机构的运动方向与第六线性驱动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采用气缸驱动,结构简单,便于行程控制,且运动速度快,效率高。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夹紧定位机构包括固设在第三线性驱动机构上的第一托料器、铰接在第一托料器上的第一压料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顶板和一端用于与第一顶板相抵的第一调节螺钉,第一顶板与第一压料板固定,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位于铰接位置的两侧,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三线性驱动机构上表面相抵,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一顶板下表面相抵;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一托料器上表面相抵,第二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压料板下表面相抵,第一调节螺钉固定在第三线性驱动机构上。当第一夹紧定位机构位于原始位置时,第一调节螺钉与第一顶板相抵,使第一压料板用于压紧被加工锁体的一侧上翘,方便被加工锁体进入第一托料器,当第一夹紧定位机构前进后,第一调节螺钉与第一顶板分离,第一压料板用于压紧被加工锁体的一侧下压,将被加工锁体压紧,采用这样的夹紧定位机构, 结构简单、实用且夹紧效果好。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夹紧定位机构包括固设在第六线性驱动机构上的第二托料器、铰接在第二托料器上的第二压料板、第三弹簧、第四弹簧、第二顶板和一端用于与第二顶板相抵的第二调节螺钉,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分别位于铰接位置的两侧,第三弹簧一端与第六线性驱动机构上表面相抵,第三弹簧另一端与第二顶板下表面相抵;第四弹簧一端与第二托料器上表面相抵,第四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压料板下表面相抵,第二调节螺钉固定在第六线性驱动机构上。当第二夹紧定位机构位于原始位置时,第二调节螺钉与第二顶板相抵,使第二压料板用于压紧被加工锁体的一侧上翘,方便被加工锁体进入第二托料器,当第二夹紧定位机构前进后,第二调节螺钉与第一顶板分离,第二压料板用于压紧被加工锁体的一侧下压,将被加工锁体压紧,采用这样的夹紧定位机构,结构简单、实用且夹紧效果好。作为改进,所述的磨料机构包括分别用于加工被加工锁体两端面的一对砂轮结构、分别与每个砂轮结构滑配合的一对第二导轨和分别用于驱动每个砂轮结构做线性运动的一对第一电机,所述的一对第二导轨沿机座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每个第二导轨均固定在机座上表面上,所述的一对第一电机分别固定在每个第二导轨上;所述的每个砂轮结构均包括第二电机、砂带皮带轮、传送带、砂带从动轮和砂带,第二电机出轴与砂带皮带轮一端带传动,砂带皮带轮另一端与砂带从动轮通过砂带带传动。采用一对砂轮结构对被加工锁体的两端面同时打磨,打磨效率高,且能更好的控制被加工锁体的尺寸,被加工锁体的两端面加工后纹路清晰,平行度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每个砂带从动轮外侧均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砂轮结构固定。采用防护罩,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阻止了废屑的飞溅,使锁体打磨机操作起来更安全。作为改进,所述机座上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被加工锁体被加工两端面的下方,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铜粉收集器,所述机座内设有铜粉收集通道,所述铜粉收集通道一端与铜粉收集器相连,铜粉收集通道另一端与开口相连。设有铜粉收集器,对加工废料回收,起到了环保和节约成本的作用。
图1为本发明锁体打磨机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锁体打磨机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锁体打磨机第一线性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锁体打磨机第四线性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锁体打磨机第三线性驱动机构和第六线性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锁体打磨机砂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锁体打磨机砂轮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锁体打磨机机座的机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机座,1. 1-开口,1. 2-铜粉收集器,2-第一落料槽,3_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 1-第一取料器,4-第二线性驱动机构,5-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 1-第一夹紧定位机构,5. 2-第一托料器,5. 3-第一压料板,5. 4-第一弹簧,5. 5-第二弹簧,5. 6-第一导轨, 5. 7-第一顶板,5. 8-第一调节螺钉,6-磨料机构,6. 1-第二导轨,6. 2-第一电机,6. 3-砂轮结构,6. 4-第二电机,6. 5-砂带皮带轮,6. 6-传送带,6. 7-砂带从动轮,6. 8-砂带,6. 9-防护罩,7-第一出料槽,8-第四线性驱动机构,8. 1-第二取料器,9-第五线性驱动机构,10-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 1-第二夹紧定位机构,10. 2-第二托料器,10. 3-第二压料板,10. 4-第三弹簧,10. 5-第四弹簧,10. 6-第二顶板,10. 7-第二调节螺钉,11-第二落料槽,12-被加工锁体,13-第二出料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8所示,一种锁体打磨机,包括机座1、第一落料槽2、第一线性驱动机构 3、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用于将被加工锁体12送入磨料机构6的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用于同时加工被加工锁体12两端面的磨料机构6、第一出料槽7和控制系统,第一落料槽2与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固定,所述磨料机构6设置在机座1上;所述磨料机构6固设在机座1 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均设置在机座1上且位于磨料机构6的一侧,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设有用于容置被加工锁体12的第一取料器3. 1,第一取料器3. 1位于第一落料槽2下端开口的下方,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设有用于容置被加工锁体12的第一夹紧定位机构5. 1,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设有用于将被加工锁体12从第一取料器3. 1推入第一夹紧定位机构5. 1的推杆,所述第一出料槽7设置在机座上,所述第一出料槽7轴线与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推杆的轴线同轴线,第一出料槽7的一端与第一夹紧定位机构5. 1 一端对接。
所述磨料机构6的另一侧还设有第二落料槽11、第四线性驱动机构8、第五线性驱动机构9、用于将被加工锁体12送入磨料机构6的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和第二出料槽13, 第二落料槽11与第四线性驱动机构8固定,第四线性驱动机构8的输出端设有用于容置被加工锁体12的第二取料器8. 1,第二取料器8. 1位于第二落料槽11下端开口的下方,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设有用于容置被加工锁体12的第二夹紧定位机构10. 1,第五线性驱动机构9设有用于将被加工锁体12从第二取料器8. 1推入第二夹紧定位机构10. 1的推杆,所述第二出料槽11设置在机座1上,第二出料槽13的轴线与第五线性驱动机构9推杆的轴线同轴线,所述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与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沿同一第一导轨5. 6做线性运动。所述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均为气缸,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的运动方向与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的运动方向同向,第二线性驱动机构 4的运动方向与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第四线性驱动机构8、第五线性驱动机构9、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均为气缸, 第四线性驱动机构8的运动方向与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的运动方向同向,第五线性驱动机构9的运动方向与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与第四线性驱动机构8结构相同,且沿机座1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与第五线性驱动机构9结构相同,且沿机座 1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与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结构相同,且沿机座1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出料槽7与第二出料槽结构相同, 且沿机座1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紧定位机构5. 1包括固设在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上的第一托料器5. 2、 铰接在第一托料器5. 2上的第一压料板5. 3、第一弹簧5. 4、第二弹簧5. 5、第一顶板5. 7和一端用于与第一顶板5. 7相抵的第一调节螺钉5. 8,第一顶板5. 7与第一压料板5. 3固定, 第一弹簧5. 4和第二弹簧5. 5分别位于铰接位置的两侧,所述的两侧为如图5所示的左右两侧,第一弹簧5. 4 一端与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上表面相抵,所述的第一弹簧5. 4 一端与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上表面相抵是指,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设有推杆,推杆一端设有一平板, 所述第一夹紧定位机构5. 1固定在平板上表面,平板下表面设有滑块,滑块与第一导轨5. 6 滑配合,第一弹簧5. 4 一端与平板上表面相抵;第一弹簧5. 4另一端与第一顶板5. 7下表面相抵;第二弹簧5. 5 一端与第一托料器5. 2上表面相抵,第二弹簧5. 5另一端与第一压料板5. 3下表面相抵,第一调节螺钉5. 8固定在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上,所述的第一调节螺钉 5. 8固定在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上是指第一调节螺钉5. 8固定在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上不运动的部位。所述第二夹紧定位机构10. 1包括固设在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上的第二托料器 10. 2、铰接在第二托料器10. 2上的第二压料板10. 3、第三弹簧10. 4、第四弹簧10. 5、第二顶板10. 6和一端用于与第二顶板10. 6相抵的第二调节螺钉10. 7,第三弹簧10. 4和第四弹簧10. 5分别位于铰接位置的两侧,所述的两侧为如图5所示的左右两侧,第三弹簧10. 4 一端与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上表面相抵,所述的第三弹簧10. 4 一端与第六线性驱动机构 10上表面相抵是指,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设有推杆,推杆一端设有一平板,所述第二夹紧定位机构10. 1固定在平板上表面,平板下表面设有滑块,滑块与第一导轨5. 6滑配合,第三弹簧10. 4 一端与平板上表面相抵;第三弹簧10. 4另一端与第二顶板10. 6下表面相抵;第四弹簧10. 5 一端与第二托料器10. 2上表面相抵,第四弹簧10. 5另一端与第二压料板10. 3 下表面相抵,第二调节螺钉10. 7固定在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上,所述的第二调节螺钉10. 7 固定在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上是指第二调节螺钉10. 7固定在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上不运动的部位。所以第一夹紧定位机构5. 1与第二夹紧定位机构10. 1结构相同,工作原理也相同;下面以第一夹紧定位机构5. 1为例,简要说明夹紧原理当第一夹紧定位机构5. 1位于原始位置时,第一调节螺钉5. 8与第一顶板5. 7相抵,使第一压料板5. 3用于压紧被加工锁体12的一侧上翘,方便被加工锁体12进入第一托料器5. 2,当第一夹紧定位机构5. 1前进后,第一调节螺钉5. 8与第一顶板5. 7分离,第一压料板5. 3用于压紧被加工锁体12的一侧下压,将被加工锁体12压紧。所述的磨料机构6包括分别用于加工被加工锁体12两端面的一对砂轮结构6. 3、 分别与每个砂轮结构6. 3滑配合的一对第二导轨6. 1和分别用于驱动每个砂轮结构6. 3做线性运动的一对第一电机6. 2,所述的一对第二导轨6. 1沿机座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每个第二导轨6. 1均固定在机座1上表面上,所述的一对第一电机6. 2分别固定在每个第二导轨6. 1上,所述的第一电机6. 2、第二导轨6. 1、砂轮结构6. 3数量一一对应;所述的每个砂轮结构6. 3均包括第二电机6. 4、砂带皮带轮6. 5、传送带6. 6、砂带从动轮6. 7和砂带6. 8,第二电机6. 4出轴与砂带皮带轮6. 7 一端带传动6. 5,砂带皮带轮6. 5另一端与砂带从动轮6. 7通过砂带6. 8带传动。所述的每个砂带从动轮6. 7外侧均设有防护罩6. 9,所述防护罩6. 9与砂轮结构6. 3固定。所述机座1上表面设有开口 1. 1,所述开口 1. 1位于被加工锁体12被加工两端面的下方,所述机座1的一侧设有铜粉收集器1. 2,所述机座1. 2内设有铜粉收集通道,所述铜粉收集通道一端与铜粉收集器1. 2相连,铜粉收集通道另一端与开口 1. 1相连。所述锁体打磨机采用PLC控制,其中气缸由PLC控制是指PLC控制电磁阀,电磁阀控制气缸进出气方向,进出气方向改变使气缸前进或后退;电机由PLC控制是指所用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PLC通过控制伺服控制器的起动或停止,来控制伺服电机的启动或停止。所述锁体打磨机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将多个被加工锁体12放置与第一落料槽2 和第二落料槽11内,然后启动锁体打磨机,被加工锁体12经第一落料槽2滑落至第一取料器3.1内,此时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运动,将第一取料器3.1向前推进一段距离,至被加工锁体12处于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的推杆前端,然后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运动,推杆将被加工锁体12从第一取料器3. 1推入第一托料器5. 2内,此时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运动,将被加工锁体12送入磨料机构6,磨料机构6上的左边的砂轮结构6. 3通过第一电机6. 2驱动先运动到指定位置,然后右边的砂轮结构6. 3在第一电机6. 2的驱动下开始运动,当右边的砂轮结构6. 3与被加工锁体12 —端面接触后,第二电机6. 4驱动一对砂轮结构6. 3运动, 开始加工被加工锁体12,加工过程中,右边的砂轮结构6. 3不断进给,当砂轮结构6. 3中的砂带6. 8运动设定圈数后,停止进给;在加工被加工锁体12两端面的同时,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和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均回复原始位置,同时,第二个被加工锁体12经第一落料槽 2滑落至第一取料器3. 1内,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运动,将第一取料器3. 1向前推进一段距离,至被加工锁体12处于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的推杆前端,同时,位于磨料机构6另一侧的第四线性驱动机构8、第五线性驱动机构9、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也完成了与上述相同的进料的动作,即将被加工锁体12处于第二托料器10. 2内;当第一个被加工锁体12打磨完成后,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往回运动的同时,左右两侧的砂轮结构6. 3往回运动至原始位置, 第六线性运动机构10推动第二托料器10. 2前进至磨料机构6内,然后磨料机构6上的左边的砂轮结构6. 3通过第一电机6. 2驱动先运动到指定位置,然后右边的砂轮结构6. 3在第一电机6. 2的驱动下开始运动,当右边的砂轮结构6. 3与被加工锁体12 —端面接触后, 第二电机6. 4驱动一对砂轮结构6. 3运动,开始加工被加工锁体12 ;当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 往回运动至原始位置后,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推动位于第一取料器3. 1内的第二个被加工锁体12到达第一托料器5. 2内,第二个被加工锁体12推动已完成加工的第一个被加工锁体12进入第一出料槽7,然后,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和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均又回复原始位置,同时,第三个被加工锁体12经第一落料槽2滑落至第一取料器3. 1内,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运动,将第一取料器3. 1向前推进一段距离,至第三个被加工锁体12处于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的推杆前端;位于磨料机构6两侧的机构交替将被加工锁体12送入磨料机构6 进行加工。
权利要求
1.一种锁体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第一落料槽(2)、第一线性驱动机构 (3)、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用于将被加工锁体(12)送入磨料机构(6)的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用于同时加工被加工锁体(12)两端面的磨料机构(6)、第一出料槽(7)和控制系统, 所述磨料机构(6)设置在机座(1)上,所述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 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均设置在机座(1)上且位于磨料机构(6)的一侧,第一线性驱动机构 (3)的输出端设有用于容置被加工锁体(12)的第一取料器(3. 1),第一取料器(3. 1)位于第一落料槽(2)下端开口的下方,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设有用于容置被加工锁体(12)的第一夹紧定位机构(5. 1),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设有用于将被加工锁体(12)从第一取料器 (3. 1)推入第一夹紧定位机构(5. 1)的推杆,所述第一出料槽(7)设置在机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料机构(6)的另一侧还设有第二落料槽(11)、第四线性驱动机构(8)、第五线性驱动机构(9)、用于将被加工锁体(12) 送入磨料机构(6)的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和第二出料槽(13),第四线性驱动机构(8)的输出端设有用于容置被加工锁体(12)的第二取料器(8. 1),第二取料器(8. 1)位于第二落料槽(11)下端开口的下方,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设有用于容置被加工锁体(12)的第二夹紧定位机构(10. 1),第五线性驱动机构(9)设有用于将被加工锁体(12)从第二取料器 (8. 1)推入第二夹紧定位机构(10. 1)的推杆,所述第二出料槽(11)设置在机座(1)上,所述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与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沿同一第一导轨(5. 6)做线性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均为气缸,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的运动方向与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的运动方向同向,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的运动方向与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的运动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线性驱动机构(8)、第五线性驱动机构(9)、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均为气缸,第四线性驱动机构(8)的运动方向与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的运动方向同向,第五线性驱动机构(9)的运动方向与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的运动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定位机构(5.1)包括固设在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上的第一托料器(5. 2)、铰接在第一托料器(5. 2)上的第一压料板(5. 3)、第一弹簧(5. 4)、第二弹簧(5. 5)、第一顶板(5. 7)和一端用于与第一顶板(5. 7) 相抵的第一调节螺钉(5. 8),第一顶板(5. 7)与第一压料板(5. 3)固定,第一弹簧(5. 4)和第二弹簧(5. 5)分别位于铰接位置的两侧,第一弹簧(5. 4)—端与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上表面相抵,第一弹簧(5. 4)另一端与第一顶板(5. 7)下表面相抵;第二弹簧(5. 5) 一端与第一托料器(5. 2)上表面相抵,第二弹簧(5. 5)另一端与第一压料板(5. 3)下表面相抵,第一调节螺钉(5. 8)固定在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定位机构(10.1) 包括固设在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上的第二托料器(10. 2)、铰接在第二托料器(10. 2)上的第二压料板(10. 3)、第三弹簧(10. 4)、第四弹簧(10. 5)、第二顶板(10. 6)和一端用于与第二顶板(10. 6)相抵的第二调节螺钉(10. 7),第三弹簧(10. 4)和第四弹簧(10. 5)分别位于铰接位置的两侧,第三弹簧(10. 4) —端与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上表面相抵,第三弹簧(10. 4)另一端与第二顶板(10. 6)下表面相抵;第四弹簧(10. 5) —端与第二托料器(10. 2)上表面相抵,第四弹簧(10. 5)另一端与第二压料板(10. 3)下表面相抵,第二调节螺钉(10. 7 )固定在第六线性驱动机构(10 )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料机构(6)包括分别用于加工被加工锁体(12)两端面的一对砂轮结构(6. 3)、分别与每个砂轮结构(6. 3)滑配合的一对第二导轨(6. 1)和分别用于驱动每个砂轮结构(6. 3)做线性运动的一对第一电机(6. 2),所述的一对第二导轨(6. 1)沿机座(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每个第二导轨(6. 1)均固定在机座(1)上表面上,所述的一对第一电机(6. 2)分别固定在每个第二导轨(6. 1)上;所述的每个砂轮结构(6. 3)均包括第二电机(6. 4)、砂带皮带轮(6. 5)、传送带 (6. 6)、砂带从动轮(6. 7)和砂带(6. 8),第二电机(6. 4)出轴与砂带皮带轮(6. 7) 一端带传动(6. 5),砂带皮带轮(6. 5)另一端与砂带从动轮(6. 7)通过砂带(6. 8)带传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体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砂带从动轮(6.7)外侧均设有防护罩(6. 9),所述防护罩(6. 9)与砂轮结构(6. 3)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体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表面设有开口 (1. 1),所述开口(1. 1)位于被加工锁体(12)被加工两端面的下方,所述机座(1)的一侧设有铜粉收集器(1. 2),所述机座(1. 2)内设有铜粉收集通道,所述铜粉收集通道一端与铜粉收集器(1.2)相连,铜粉收集通道另一端与开口( 1. 1)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锁体打磨机,包括机座(1)、第一落料槽(2)、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磨料机构(6)、第一出料槽(7)和控制系统,所述磨料机构(6)设置在机座(1)上,第一线性驱动机构(3)设有第一取料器(3.1),第一取料器(3.1)位于第一落料槽(2)下端开口的下方,第三线性驱动机构(5)设有第一夹紧定位机构(5.1),第二线性驱动机构(4)设有推杆,所述第一出料槽(7)设置在机座上,采用该装置后,锁体打磨速度更快,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自动打磨使待加工锁体两端面的平行度较好,尺寸控制也较好,被打磨的两端面纹路更清晰。
文档编号B24B7/16GK102528595SQ2012100067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俞浩杰 申请人:宁波数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