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03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尤指应用在射蜡机及射出成型机上,用以驱动模具闭合与开启的压模机构的气压转油压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射蜡机为精密铸造领域中必要的机械,能够将熔融的蜡液射入金属模具内,进而制成精密铸造所需要的蜡模,以便再制成砂壳模。现今的射蜡机为了驱动金属模具闭合与开启,并防止射出时蜡液漏出,都会设计有压模机构,其通过一个以上的油压缸推动一模具压板,使模具压板能将金属模具压合,而且一定要产生一定的压力,防止射蜡时金属模具内的压力过大而爆浆(蜡液漏出金属模具)。其中,推动油压缸进退的技术通过一油压泵来达成,油压泵将液压油打入油压缸后端,使油压缸的活塞杆推动模具压板,反之则将液压油打入油压缸前端,使油压缸的活塞杆拉回模具压板。但是,上述油压泵推动油压缸的技术手段,常因油压泵推送液压油的速率较慢,导致许多生产作业时间浪费在油压缸前进及后退的空行程(模具压板没有作用于金属模具的行程)。若要提升液压油的速率,则必需更换较大输出功率的油压泵,如此不仅造成制造成本增加,整个油压系统也要大幅地更改设计。因此,如何在不更换原有的油压泵及其油压系统的设计,又能增加空行程的移动速度,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即是本实用新型所要克服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其透过空压推动液压油的转换模式,增进油压缸空行程的运作速度,并不需更换大输出功率的油压泵,进而达到提升运作的效率及节约成本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其包含:一驱动缸,其具有一管状的缸体;一活动设置在该缸体内并伸出该缸体一端的活塞杆,用以结合一模具压板在该活塞杆的端部;一设置于该缸体一端的第一通孔,用以从该第一通孔输入一第一流体进入该缸体内推动该活塞杆前进;及一设置于该缸体另一端的第二通孔,用以从该第二通孔输入一第二流体进入该缸体内推动该活塞杆后退;及—流体转换器,其包含一用以储存该第一流体的储存筒;一设置于该储存筒并一端伸入筒内该第一流体的管体,该管体的另一端通过一第一管路连通该驱动缸的第一通孔;及一设置于该储存筒上的输入口,用以输入一第三流体进入该储存筒,推动该第一流体流向该驱动缸。进一步,更包含一油压泵,该油压泵通过一第四管路连通于该第一通孔,用以输入一第四流体进入该缸体内推动该活塞杆前进。进一步,该第二通孔连接一第二管路用以输入该第二流体;及该储存筒的输入口连接一第三管路用以输入该第 三流体。[0009]进一步,该第一流体及第四流体为液压油;该第二流体及第三流体为气体。[0010]进一步,该缸体的后端结合一端盖,该端盖中央设有该第一通孔,该端盖一侧设有连通该第一通孔的一第三通孔。[0011]进一步,该缸体的端盖设有一连接于该第一通孔的单向阀;及该第一管路连接于该单向阀。[0012]进一步,该单向阀包含一阀体,该阀体设有一连通该第一通孔的阀孔,及一活动设置于该阀孔的阀门;及该第一管路连通于该阀孔。[0013]进一步,更包含一油压泵,该油压泵通过一第四管路连通于该第三通孔,用以输入一第四流体进入该缸体内推动该活塞杆前进。[0014]进一步,该油压泵包含一第五管路连通于该单向阀的阀孔,用以输入一第五流体推开该阀门。[0015]进一步,该第一流体、第四流体及第五流体为液压油;该第二流体及第三流体为气体。[0016]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使用时,利用气压设备(空气压缩机)所输出的第三流体(空气)进入该储存筒,致使储存筒内的第一流体(液压油)通过第一管路输入该驱动缸的缸体,进而推动活塞杆快速前进到达模具的位置,其后再透过油压泵输入第四流体(液压油),使驱动缸产生足够的压模推力,借此达到提升压模机构运作效率的功效,而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更换大输出功率的油压泵,也不用因为更换油压泵而做其他设计上的变动,能够达到节约成本的功效。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立体示意图。[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状态分解示意图。[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前进作动流程示意图。[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后退作动流程示意图。[0022]部件名称:[0023]I驱动缸11缸体[0024]12活塞杆13第一通孔[0025]14第二通孔15第二管路[0026]16、17端盖8第三通孔[0027]2流体转换器21储存筒[0028]22管体23第 一管路[0029]24输入口25第三管路[0030]3油压泵31第四管路[0031]32第五管路4第一流体[0032]5第二流体6第三流体[0033]7第四流体8单向阀[0034]81阀体82阀孔[0035]83阀门9第五流体10压模机构101机架20模具压板30金属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包含一驱动缸1、一流体转换器2及一油压泵3,再如图2至图5所示,可以安装应用在射蜡机或射出成型机的压模机构10中,用以控制金属模具30闭合及开启,其中:该驱动缸I为推动模具压板20的油压缸,其具有一管状的缸体11 ;一活动设置在缸体11内并伸出一端的活塞杆12,用以结合一模具压板20在活塞杆12前端部;一设置于缸体11 一端(后端)的第一通孔13,可从第一通孔13输入一第一流体4进入缸体11内推动活塞杆12快速前进;及一设置于缸体11另一端(前端)的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连接一第二管路15,用以输入一第二流体5进入缸体11内推动活塞杆12后退。其中,上述缸体11的前端及后端分别结合一端盖16、17,该第一通孔13设置于端盖17的中央,另可在端盖17 —侧设有一连通第一通孔13的第三通孔18,使第三通孔18连接在油压泵3。其中,上述该第一流体4从流体转换器2输出的液压油,用于推动活塞杆12快速前进。而上述该第二流体5从空压系统(例如空气压缩机)输出的气体(空气),用于推动活塞杆12快速后退。该流体转换器2将气压转换成油压的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包含一用以储存第一流体4 (液压油)的储存筒21 设置于储存筒21上端并一端伸入筒内第一流体4中的管体22,管体22的另一端通过一第 一管路23直接或间接连通到驱动缸I的第一通孔13 ;及一设置于储存筒21上的输入口 24,输入口 24连接一第三管路25,用以从第三管路25输入一第三流体6进入储存筒21,透过第三流体6的压力推动第一流体4流向驱动缸1,进而使第一流体4推动活塞杆12并带动模具压板20在空行程中快速前进到达定位。其中,上述该第三流体6从空压系统(例如空气压缩机)所输出的气体(空气),利用气体增加储存筒21内的压力,进而推动第一流体4流向驱动缸I。该油压泵3通过机械力推送液压油的装置,其通过一第四管路31直接或间接(中间可能包含油压系统所需的转接构件)连通于驱动缸I的第三通孔18,当前述第一流体4推动活塞杆12及模具压板20快速前进到达定位后,再输入一第四流体7 (液压油)进入驱动缸I的缸体11内推动活塞杆12,进而使活塞杆12及模具压板20产生更大的推力,促使模具压板20能够密合射蜡机或射出成型机的金属模具。再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该缸体11后端的端盖17可设有一单向阀8,单向阀8包含一阀体81,阀体81设有一连通第一通孔13的阀孔82,阀孔82内设有活动的阀门83。藉此将上述第一管路23连通于单向阀8的阀孔82 —侧,使第一流体4能通过阀孔82及第一通孔13进入该缸体11内。另外,上述该油压泵3可设有一第五管路32连通于单向阀8的阀孔82端部,用于输入一第五流体9 (液压油)进入阀孔82,使第五流体9能够推开阀门83,因此当上述活塞杆12退后时,能使缸内的第一流体4从单向阀8及第一管路23回流到储存筒21内。惟,上述该单向阀8也可为市面上其他机械式阀门或电磁式阀门,当驱动缸I的活塞杆12退回时,使缸体11内第一流体4也能通过单向阀8及第一管路23流回储存筒21内,或通过其他管路设计流回储存筒21内。[0043]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可将驱动缸I及流体转换器2结合在压模机构10的机架101上,而油压泵3设置在射蜡机或射出成型机其他适当的地方。借此,一并如图1及图4所示,当要进行压模时,利用空压系统输出第三流体6 (空气)进入流体转换器2的储存筒21内,使储存筒21内的第一流体4 (液压油)从管体22、第一管路23及单向阀8流向驱动缸1,进而快速推动活塞杆12及模具压板20,因此使活塞杆12前段行程可以快速前进。其后,当模具压板20接触或快接触到金属模具30时,再启动油压泵3推送第四流体7进入驱动缸1,使活塞杆12再产生较大的推力,因此在活塞杆12前段行程能够达到提升运作效率的功效。[0044]反之,如图5所示,当射蜡或射出成型完成后需要模具压板20脱离金属模具30 时,从第二管路15输入第二流体5 (空气)进入缸体11前端,利用气压推动活塞杆12后退, 使模具压板20松开金属模具30,因为第二流体5为空气,将能达到提升活塞杆12后退速率的功效。再者,当活塞杆12后退时,同时启动油压泵3推送第五流体9进入单向阀8的阀孔82将阀门83推开,因此缸体11内的第一流体4就能顺着第一管路23再回流到储存筒 21内。[0045]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驱动缸,其具有一管状的缸体;一活动设置在该缸体内并伸出该缸体一端的活塞杆, 用以结合一模具压板在该活塞杆的端部;一设置于该缸体一端的第一通孔,用以从该第一通孔输入一第一流体进入该缸体内推动该活塞杆前进;及一设置于该缸体另一端的第二通孔,用以从该第二通孔输入一第二流体进入该缸体内推动该活塞杆后退;及一流体转换器,其包含一用以储存该第一流体的储存筒;一设置于该储存筒并一端伸入筒内该第一流体的管体,该管体的另一端通过一第一管路连通该驱动缸的第一通孔;及一设置于该储存筒上的输入口,用以输入一第三流体进入该储存筒,推动该第一流体流向该驱动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油压泵,该油压泵通过一第四管路连通于该第一通孔,用以输入一第四流体进入该缸体内推动该活塞杆前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通孔连接一第二管路用以输入该第二流体;及该储存筒的输入口连接一第三管路用以输入该第三流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体及第四流体为液压油;该第二流体及第三流体为气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缸体的后端结合一端盖,该端盖中央设有该第一通孔,该端盖一侧设有连通该第一通孔的一第三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缸体的端盖设有一连接于该第一通孔的单向阀;及该第一管路连接于该单向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单向阀包含一阀体,该阀体设有一连通该第一通孔的阀孔,及一活动设置于该阀孔的阀门;及该第一管路连通于该阀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油压泵,该油压泵通过一第四管路连通于该第三通孔,用以输入一第四流体进入该缸体内推动该活塞杆前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压泵包含一第五管路连通于该单向阀的阀孔,用以输入一第五流体推开该阀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 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体、第四流体及第五流体为液压油;该第二流体及第三流体为气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模机构的驱动装置,其应用在射蜡机或射出成型机的压模机构,用以控制模具开启与闭合。其包含一驱动缸,其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进油及回油的通孔;及一流体转换器,其包含一用以储存液压油的储存筒,一设置于储存筒上并伸入液压油的管体,管体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通驱动缸后端的通孔,及一设置于储存筒上的空压输入口,用以输入气体(空气)进入储存筒,进而推动液压油流向驱动缸,使驱动缸向前推动模具压板,借此可利用空压转换成油压,提升油压驱动缸的空行程移动速度,进而增进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2C7/02GK203140687SQ20132006862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萧于盛 申请人:萧于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