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76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包括动模件和定模件,所述定模件中开设压室空腔,所述压室空腔整体成向上开口的凹腔,所述凹腔侧壁纵向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腔底部中心设置有轴孔,所述动模件由主推杆和贯穿卡接在主推杆上的副推杆构成,所述主推杆上设置有与凹腔相对的主推块,所述副推杆上设置有与轴孔相对应的副推块;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能够提高铸件局部质量,延长铸件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专利说明】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领域的压铸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背景技术】
[0002]通常压铸模具被用于压铸模锻机上毛坯的加工锻造,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通过控制活动的型腔面对逐渐冷却的金属液进行加压锻造,从而消除毛坯缩孔缩松缺陷,提高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但是压铸成型的铸件,由于局部位置的使用差异,往往对铸件的局部质量要求不同,现有的模具无法对铸件局部质量进行强化,使得铸件过早报废,降低了产品的质量,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铸件局部质量,延长铸件使用寿命的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包括动模件和定模件,所述定模件中开设压室空腔,所述压室空腔整体成向上开口的凹腔,所述凹腔侧壁纵向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腔底部中心设置有轴孔,所述动模件由主推杆和贯穿卡接在主推杆上的副推杆构成,所述主推杆上设置有与凹腔相对的主推块,所述副推杆上设置有与轴孔相对应的副推块。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存在如下优点:通过在定模件上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凹腔,将金属液充进凹腔内,在凹腔侧壁纵向设置的凹槽,可以有效的对动模件进行限位,确保动模件纵向运动对铸件进行压铸,在动模件上设置有主推杆和副推杆,副推杆可以对凹腔底部设置的轴孔进行强化压实,从而提高轴孔内铸件局部的致密度,提高铸件局部质量,当铸件成型后,由于轴孔局部压实更紧密,铸件的强度更高,从而使得铸件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0006]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初始对铸件进行压实时,主推杆和副推杆同时运动,当需要对铸件局部进行强化压实时,副推杆可以独立的进行压实工作,所述副推杆通过副推块上设置的凸起贯通卡接在主推杆上。
[0007]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主推杆向下压实作业时,主推杆侧壁的扭力抗性足够,所述凹槽侧壁为对称的倾斜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定模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其中:1、凹腔,2、轴孔,3、主推杆,4、副推杆,5、主推块,6、副推块,7、凹槽。
[0011]【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001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包括动模件和定模件,所述定模件中开设压室空腔,所述压室空腔整体成向上开口的凹腔1,凹腔I侧壁纵向设置有6个凹槽7,均匀分布的凹槽7,确保动模件和定模件压紧作业时,气密性良好,凹腔I底部中心设置有轴孔2,所述动模件由主推杆3和贯穿卡接在主推杆3上的副推杆4构成,主推杆3上设置有与凹腔I相对的主推块5,副推杆4上设置有与轴孔2相对应的副推块6 ;此外,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初始对铸件进行压实时,主推杆3和副推杆4同时运动,当需要对铸件局部进行强化压实时,副推杆可以独立的进行压实工作,副推杆4通过副推块6上设置的凸起贯通卡接在主推杆3上;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主推杆3向下压实作业时,主推杆3侧壁的扭力抗性足够,所述凹槽侧壁为对称的倾斜面。
[001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包括动模件和定模件,所述定模件中开设压室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室空腔整体成向上开口的凹腔,所述凹腔侧壁纵向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腔底部中心设置有轴孔,所述动模件由主推杆和贯穿卡接在主推杆上的副推杆构成,所述主推杆上设置有与凹腔相对的主推块,所述副推杆上设置有与轴孔相对应的副推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推杆通过副推块上设置的凸起贯通卡接在主推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挤压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侧壁为对称的倾斜面。
【文档编号】B22D17/22GK203664621SQ201320767423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邓力 申请人: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