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金属化薄膜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金属化薄膜真空镀膜机的蒸镀鼓。
背景技术:
真空镀膜是通过在真空环境下将镀膜原料的原子加热后打到被镀材料上,从而在被镀材料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薄膜的技术。
在金属化薄膜的镀膜过程中,由于金属化薄膜厚度较小,难以固定,因此需要通过蒸镀鼓用于支撑待镀膜的金属化薄膜。但是,金属化薄膜厚度小还会造成在镀膜过程中极易被镀膜原料的原子烧穿,导致产品报废。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技术人员在蒸镀鼓上设计了冷却系统,通过冷却液的循环使蒸镀鼓表面保持较低的温度,进而避免金属化膜被烧穿。
其结构是在蒸镀鼓的一端不断通入冷水,同时蒸镀鼓另一端开设出口使得吸收热量的水流出,由于通入蒸镀鼓内的冷水会与已经变热的水相混合,造成冷却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化薄膜真空镀膜机的蒸镀鼓,以解决现在使用的蒸镀鼓冷却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金属化薄膜真空镀膜机的蒸镀鼓,包括辊套、辊体、流通管,所述辊套同心套设于辊体外,所述辊体和辊套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辊体外环套有隔热层,所述流通管包括位于冷却腔的冷却管以及位于隔热层内的回流管,所述冷却管一端和回流管流通,所述辊套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上设有轴头组件,所述的轴头组件包括进水管以及同心设置在该进水管内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和冷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一端和回流管流通,所述第二法兰连接有动力轴。
镀膜时,薄膜被送至蒸镀鼓上,并通过蒸发源将镀膜原料蒸发后附着在薄膜表面。冷却液供给设备与进液口相连,通入冷却水,冷却水进入到冷却管中,辊套内壁直接与冷却液接触,将辊套上的热量快速传导到冷却液中,冷却管浸没在冷却液中,将冷却液中的热量传导到冷却管中,冷却管中的冷却水交换后变热,变热的冷却水从回流管流出,回流管外壁通过隔热层包裹,使得回流管中的热量不会进一步扩散到冷却液中,回流管中的水从出水管流出。
优选地,所述辊体内设有膨胀管,所述膨胀管一段和冷却腔连通,所述膨胀管另一端封闭,所述膨胀管中部设有活塞。
由于冷却腔中的冷却液会受热膨胀,冷却液在受热后会产生膨胀,由于膨胀管与冷却液连通,冷却液进入到膨胀管中压缩活塞移动,当冷却液恢复到原来体积,活塞会回缩到原来的位置,保证冷却液的内压平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辊体和辊套之间形成的冷却腔,冷却腔中填充冷却液,由于冷却液直接与辊套内壁接触,在冷却时可直接将辊套上的热量带走,并且冷却液填满在冷却腔中,这样使得辊套内壁随时都和冷却液接触,这样可随时进行热交换,保证高速运转的蒸镀鼓也能得到很好的散热,冷却管直接浸没在冷却液中,使得冷却液能够及时将热量传导到冷却管中,冷却管中的冷却水交换后变热,变热的冷却水从回流管流出,回流管外壁通过隔热层包裹,使得回流管中的热量不会进一步扩散到冷却液中,回流管中的水从出水管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辊套;2、辊体;3、流通管;31、冷却管;32、回流管;4、冷却腔;5、冷却液;6、隔热层;7、第一法兰;8、第二法兰;9、进水管;10、出水管;11、动力轴;12、膨胀管;13、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一种用于金属化薄膜真空镀膜机的蒸镀鼓,包括辊套1、辊体2、流通管3,所述辊套1同心套设于辊体2外,所述辊体2和辊套1之间形成冷却腔4,所述冷却腔4内填充有冷却液5,所述辊体2外环套有隔热层6,所述流通管3包括位于冷却腔4的冷却管31以及位于隔热层6内的回流管32,所述冷却管31一端和回流管32流通,所述辊套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法兰7和第二法兰8,所述第一法兰7上设有轴头组件,所述的轴头组件包括进水管9以及同心设置在该进水管9内的出水管10,所述进水管9一端和冷却管31连通,所述出水管10一端和回流管32流通,所述第二法兰8连接有动力轴11。
镀膜时,薄膜被送至蒸镀鼓上,并通过蒸发源将镀膜原料蒸发后附着在薄膜表面。冷却液5供给设备与进液口相连,通入冷却水,冷却水进入到冷却管31中,辊套1内壁直接与冷却液5接触,将辊套1上的热量快速传导到冷却液5中,冷却管31浸没在冷却液5中,将冷却液5中的热量传导到冷却管31中,冷却管31中的冷却水交换后变热,变热的冷却水从回流管32流出,回流管32外壁通过隔热层6包裹,使得回流管32中的热量不会进一步扩散到冷却液5中,回流管32中的水从出水管10流出。
所述辊体2内设有膨胀管12,所述膨胀管12一段和冷却腔4连通,所述膨胀管12另一端封闭,所述膨胀管12中部设有活塞13。
由于冷却腔4中的冷却液5会受热膨胀,冷却液5在受热后会产生膨胀,由于膨胀管12与冷却液5连通,冷却液5进入到膨胀管12中压缩活塞13移动,当冷却液5恢复到原来体积,活塞13会回缩到原来的位置,保证冷却液5的内压平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