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盒排气调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919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盒排气调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冷芯盒射芯机的工作原理是将冷芯砂射入芯盒内,再吹入固化气体使砂型固化,再将之取出,形成表面光滑、尺寸精确的优质砂芯成品。冷芯盒射芯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砂芯强度高、尺寸精度高、溃散性好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高复杂、高质量铸造行业。

砂芯模具在制芯时需要排气,模具排气效果越好,模具射出的砂芯就越饱满结实。但是现有的冷芯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模具型块上的过孔易磨损,抽芯棒与过孔之间的间隙变大,导致射砂时,进、排气比例关系失调,从而无法制作出合格的砂芯,此时模具型块只能重新制作加工,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盒排气调整控制装置,解决了由于模具型块上的过孔易磨损,只能通过更换模具型块来保证排气效果,而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芯盒排气调整控制装置,包括:

模具型块,其下端面呈阶梯状,包括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所述第一阶梯面上分布有若干个贯通所述模具型块的过孔;

调整板,其连接于所述第一阶梯面上,其上设置有与所述过孔数量相等的调整孔,所述调整孔与所述过孔一一对应;

密封板,其与所述第二阶梯面相连,并向所述第一阶梯面一侧延伸,其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处设置有可调节排气量的阀门;

所述过孔、调整孔、所述密封板与所述调整板之间的腔体、以及所述排气孔依次连通构成排气通道。

作为优选,还包括抽芯棒,其一端依次穿过调整孔和过孔后伸入到位于所述模具型块上端的型腔砂芯中,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密封板上,所述抽芯棒与所述调整孔和过孔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调整板与所述第一阶梯面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阀门为球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盒排气调整装置,其包括模具型块、调整板和密封板,在使用时,抽芯棒一端依次穿过调整孔和过孔后伸入到位于模具型块上端的型腔砂芯中,另一端抵接在密封板上,抽芯棒在使用过程中会与模具型块上的过孔发生摩擦,使过孔发生磨损,导致抽芯棒与过孔之间的间隙增大,无法满足制芯要求,调整板上的调整孔可在不更换模具型块的条件下将排气面积控制在理论要求内,当调整孔也发生磨损时,只需更换调整板即可,而调整板的造价远低于模具型块,因此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芯盒排气调整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模具型块;101-过孔;2-调整板;201-调整孔;3-密封板;301-排气孔;4-抽芯棒;5-型腔砂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盒排气调整控制装置,包括模具型块1、调整板2和密封板3,其中:

模具型块1上端设置有型腔,型腔内装有型腔砂芯5,模具型块1的下端面呈阶梯状,包括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第二阶梯面低于第一阶梯面。在第一阶梯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贯通模具型块1的过孔101;

调整板2连接于第一阶梯面上,其上设置有与过孔101数量相等的调整孔201,调整孔201与过孔101一一对应,并且调整孔201和过孔101同轴设置;

密封板3与第二阶梯面相连,并向第一阶梯面一侧延伸,密封板3上设置有排气孔301,密封板3与调整板2之间形成腔体;

抽芯棒4一端依次穿过调整孔201和过孔101后伸入到位于模具型块1上端的型腔砂芯5中,另一端抵接在密封板3上,抽芯棒4与调整孔201和过孔101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抽芯棒4与过孔101之间的间隙、抽芯棒4与调整孔201之间的间隙、密封板3与调整板2之间的腔体、以及排气孔301依次连通构成排气通道。

抽芯棒4在使用过程中会与模具型块1上的过孔101发生摩擦,使过孔101发生磨损,导致抽芯棒4与过孔101之间的间隙增大,无法满足制芯要求,而调整板2上调整孔201可在不更换模具型块1的条件下将排气面积控制在理论要求内,当调整孔201也发生磨损时,只需更换调整板2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调整板2与第一阶梯面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调整板2。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排气孔301处设置有可调节排气量的阀门(图中未示出),优选为球阀。球阀是一种启闭件(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具有耐磨、密封性能好、开关轻、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球阀的设置可进一步配合调整板2,调整控制排气量,使之满足进、排气比例关系,制出合格砂芯。

本发明通过增加调整板和阀门,首先,可方便、快捷的调整排气量;其次,取消了模具型块上的过孔必须为高精度孔的特殊要求,并且也可在原本已报废的模具型块上应用,使已报废模具型块得以重新投产,有效提高了模具型块的使用寿命,从而进一步节约了生产成本。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