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处理机构。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采用抛光装置进行抛光作业,抛光装置一般包括夹具、抛光轮以及抛光液体管,所述夹具夹持工件靠近旋转的抛光轮,利用所述抛光轮对工件进行抛光,所述抛光液体管邻近所述抛光轮设置,并用于向所述抛光轮喷出抛光液,以对所述抛光作业进行冷却。所述抛光装置进行抛光作业时一般采用夹具对工件进行夹持定位,然而夹具一般固定于固定机构上,使得夹具的定位较为不便,而且夹具容易抓伤工件。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件定位较为方便且不易抓伤工件的表面处理机构。
一种表面处理机构,包括底座、抛光组件、遮挡组件以及抓取组件,所述底座中开设有液体收容槽,所述液体收容槽的底部周缘开设有储液环槽,所述底座的顶部周缘向外凸设形成支撑台面,所述抛光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驱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上的抛光轮,所述抛光轮设置于所述液体收容槽中,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升降件、传动杆以及挡圈,所述升降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传动杆穿设于所述底座中,所述挡圈环绕所述液体收容槽的侧面并露出于所述底座上侧,所述挡圈与所述传动杆连接,所述抓取组件包括邻近所述底座设置的机械手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械手上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夹爪部,所述主体部连接于所述机械手上,所述夹爪部包括定位柱以及围绕所述定位柱的多个卡止柱,所述卡止柱相对所述定位柱倾斜设置,所述定位柱的端部形成有柔性定位盘,所述柔性定位盘中形成吸附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具还包括两个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夹爪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横杆为圆柱形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止柱的直径沿远离所述连接横杆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定位盘包括基体部以及形成于所述基体部上的弹性碗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体部为圆柱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碗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基体部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具还包括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的移动件以及与所述移动件连接的套设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套设环套设于所述两个夹爪部上,以使所述两个夹爪部相向移动。
由于所述两个夹爪部的定位柱能够相向移动并穿设于所述工件中,所述两个柔性定位盘互相吸附并相互抵压,从而使得柔性定位盘沿径向向外延伸挤压环形工件的中部。而所述两个夹爪部上的多个定位柱可以相互配合定位所述环形工件,因而使得所述工件的定位较为方便,且所述柔性定位盘能够实现对所述工件的柔性定位,不易抓伤工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表面处理机构的剖视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机械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夹具的侧视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遮挡组件、封盖组件以及驱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V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位图5中V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处理机构。所述表面处理机构包括底座、抛光组件、遮挡组件以及抓取组件,所述底座中开设有液体收容槽,所述液体收容槽的底部周缘开设有储液环槽,所述底座的顶部周缘向外凸设形成支撑台面。例如,所述抛光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驱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上的抛光轮,所述抛光轮设置于所述液体收容槽中。例如,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升降件、传动杆以及挡圈,所述升降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传动杆穿设于所述底座中,所述挡圈环绕所述液体收容槽的侧面并露出于所述底座上侧。例如,所述挡圈与所述传动杆连接,所述抓取组件包括邻近所述底座设置的机械手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械手上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夹爪部,所述主体部连接于所述机械手上。例如,所述夹爪部包括定位柱以及围绕所述定位柱的多个卡止柱,所述卡止柱相对所述定位柱倾斜设置,所述定位柱的端部形成有柔性定位盘,所述柔性定位盘中形成吸附腔。
请参阅图1,一种表面处理机构100,包括底座10、抛光组件20、遮挡组件60以及抓取组件90,所述底座中开设有液体收容槽11,所述液体收容槽的底部周缘开设有储液环槽12,所述底座的顶部周缘向外凸设形成支撑台面13,所述抛光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驱动件21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上的抛光轮23,所述抛光轮设置于所述液体收容槽中,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升降件61、传动杆62以及挡圈63,所述升降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传动杆穿设于所述底座中,所述挡圈环绕所述液体收容槽的侧面并露出于所述底座上侧,所述挡圈与所述传动杆连接,所述抓取组件包括邻近所述底座设置的机械手91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械手上的夹具99。例如,所述机械手包括座体、驱动件以及抓取结构,所述抓取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械手上的信号接收器,例如,所述信号接收器设置于所述机械手的座体,且所述信号接收器连接所述机械手的驱动件,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传输到所述驱动件,由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机械手的抓取结构分进行抓取。
由于所述表面处理机构包括机械手,因此可以利用所述机械手带动所述夹具夹取工件,以进行抛光作业。所述表面处理机构可以实现抛光作业的全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抛光效率。
例如,为了避免抛光液流到所述支撑台面上,所述传动杆为圆柱形杆,所述挡圈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周面631与外侧周面632,所述外侧周面为环形面,所述内侧周面相对所述外侧周面倾斜设置,所述挡圈的内径沿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挡圈的内侧周面上开设有多个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底面为弧形面。由于所述挡圈设置于所述液体收容槽中,其能够对流入所述液体收容槽中的抛光液进行相应的引导,从而使得所述抛光液不至于洒到所述支撑台面上,避免造成抛光液的浪费,也避免对所述支撑台面造成污染。所述升降件能过驱动所述挡圈凸伸于所述底座外,以防止抛光液洒到所述支撑台面上。而当所述表面处理机构不工作时,所述升降件能够带动所述挡圈缩入所述液体收容槽中,以相对减小所述底座的体积。
例如,为了便于定位所述挡圈,所述液体收容槽的侧面设置有铁皮层。所述铁皮层的厚度为0.4毫米-0.8毫米,例如,所述厚度为0.5毫米。所述铁皮层上凸设有多个嵌入凸起,所述多个嵌入凸起嵌设于所述底座中。所述底座内开设有多个嵌入槽,所述多个嵌入凸起嵌设于所述嵌入槽中。所述挡圈的外侧设置有磁性层。所述磁性层的厚度为0.3毫米-0.8毫米,例如,所述厚度为0.5毫米。所述磁性层与所述铁皮层之间形成有滑动间隙。由于所述挡圈的外侧设置有磁性层,而所述液体收容槽的侧壁设置有铁皮层,因此,当所述表面处理机构不工作时,可以利用所述液体收容槽的侧面上的铁皮层与所述挡圈上的磁性层相互吸附,以定位所述挡圈。
例如,所述抓取结构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以及手腕部。例如,为了便于提升所述机械手的灵活性,其中所述机械手包括座体92、驱动件93以及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机械臂94、第二机械臂95以及手腕部96。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座体开设有转动槽921,所述第一机械臂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座体上并穿设所述转动槽,例如,所述第一机械臂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座体上并穿设于所述转动槽中,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座体中并与所述第一机械臂连接,所述夹具装设于所述手腕部上。由于所述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以及手腕部依次转动连接,所述机械手能够实现三个自由度的旋转,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又如,所述机械手包括座体、信号接收器、驱动件以及抓取结构,驱动件与信号接收器设置于座体,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传输到所述驱动件,由驱动件驱动抓取结构分进行抓取。
例如,所述表面处理机构包括机架,所述底座与所述座体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座体邻近所述底座设置,所述机架用于固定于安装位置,从而固定所述表面处理机构。
例如,为了便于排出所述机械手内部的粉尘以防止粉尘爆炸,所述座体包括环绕部922以及设置于所述环绕部上的支撑部923,所述转动槽开设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环绕部内形成有充气腔9221,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充气腔中。所述充气腔中设置有充气组件97,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充气泵971以及与所述充气泵连接的充气管972。所述环绕部的周缘开设有多个出气孔9223,所述多个出气孔与所述充气腔连通。所述转动槽的底面开设有多个通气孔9211,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充气腔连通。所述转动槽与所述第一机械臂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机械臂的内部连通,所述手腕部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内部连通。所述手腕部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由于所述充气腔中设置有充气组件,因此利用所述充气泵输出氮气等惰性气体,可以使得所述气体流向所述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并从所述手腕部的多个通气孔中流出,保持所述机械手内的正压,将机械手内的粉尘排出,也能够防止粉尘积聚于所述机械手内部,从而防止发生粉尘爆炸。
请一并参阅图3,例如,为了便于夹住环形工件,所述夹具包括主体部991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夹爪部992;例如,所述夹具包括主体部991以及两个夹爪部992,两个夹爪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端,所述主体部连接于所述机械手上。例如,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机械手的手腕部上。所述夹爪部包括定位柱以及围绕所述定位柱的多个卡止柱994,所述卡止柱相对所述定位柱倾斜设置,所述定位柱的端部形成有柔性定位盘995,所述柔性定位盘中形成吸附腔。所述两个夹爪部的定位柱相向移动并穿设于所述工件中,所述两个柔性定位盘互相吸附并相互抵压,从而使得柔性定位盘沿径向向外延伸挤压环形工件的中部。而所述两个夹爪部上的多个定位柱可以相互配合定位所述环形工件。
例如,为了便于驱动所述两个夹爪部,以使两个夹爪部相向移动,所述夹具还包括两个连接横杆996,所述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夹爪部,例如,每一所述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夹爪部。所述连接横杆为圆柱形杆。所述卡止柱的直径沿远离所述连接横杆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柔性定位盘包括基体部9951以及形成于所述基体部上的弹性碗部9952。所述基体部为圆柱形。所述弹性碗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基体部的直径。所述夹具还包括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的移动件997以及与所述移动件连接的套设环998。所述套设环套设于所述两个夹爪部上,即,所述套设环分别套设于所述两个夹爪部上,以使所述两个夹爪部相向移动;例如,所述两个夹爪部作为一个整体,所述套设环套设于所述两个夹爪部的外部。例如,所述套设环套设于所述两个连接横杆上,所述两个连接横杆之间设置有压簧999,所述压簧邻近所述两个夹爪部。当所述移动件驱动所述套设环向所述夹爪部移动时,所述套设环能够驱动所述两个连接横杆相互靠近,并压缩所述压簧,从而带动所述两个夹爪部相互抵接,以夹住所述环形工件。
由于所述表面处理机构一般设置于抛光粉尘较多的车间,当所述表面处理机构不工作时,为了便于封闭所述液体收容槽,以避免灰尘掉入所述液体收容槽中影响所述抛光轮的抛光精度,所述挡圈的上部周缘向外凸伸有挡设环,所述挡设环抵靠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并抵靠于所述支撑台面上。所述支撑台面上开设有定位环槽,所述挡设环的底部凸设有定位肋条,所述定位肋条卡入所述定位环槽中,所述定位肋条包括定位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基体上的多个定位尖,所述多个定位件相互间隔设置并卡入所述定位环槽中。所述定位环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多个定位尖分别卡入所述多个定位孔中。所述挡圈中部形成有开口,所述挡圈的内侧周面围绕所述开口,所述挡设环内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贯通所述挡圈的内侧面,所述收纳槽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挡圈的中心轴线倾斜设置。所述收纳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挡圈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75-85度的夹角。例如,所述夹角为80度。所述挡设环中设置有封盖组件,所述封盖组件包括柔性支撑条以及连接于所述柔性支撑条上的柔性遮盖部,所述柔性支撑条滑动设置于所述收纳槽中,所述柔性遮盖部折叠于所述收纳槽中。所述柔性支撑条的两端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挡圈的内侧,所述柔性支撑条的中部弯折延伸并收容于所述收纳槽中。所述柔性遮盖部的两侧边缘分别连接于所述挡设环的内侧以及所述柔性支撑条上,所述柔性遮盖部的中部设置有抵压垫片。所述抵压垫片位于所述挡圈的中心。所述抵压垫片距离所述柔性支撑条所在的平面的距离为2-5厘米,例如,所述距离为3厘米。所述抵压垫片包括缓冲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缓冲层上的抵压层,所述抵压垫片的质量为所述柔性遮盖部的质量的0.5-0.8倍,例如,为0.6倍。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抵压层的厚度,所述抵压层上开设有抵压孔。所述手腕部上还设置有定位针,所述定位针抵压于所述抵压层的抵压孔中,所述柔性遮盖部为柔性布,所述柔性布的表面设置有滑动片。所述抵压垫片还包括抵靠层,所述抵靠层设置于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抵压层的一侧,所述抵靠层抵接于所述抛光轮上,所述挡设环的一侧开设有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贯通所述挡设环的侧壁且与所述收纳槽相通。所述支撑台面上设置有引出件,所述引出件连接于所述排屑槽的底部,所述挡圈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悬置于所述支撑台面上的电机部以及与所述电机部连接的拉动杆,所述拉动杆的端部连接于所述柔性支撑条的中部,所述拉动杆穿设于所述排屑槽中。所述拉动杆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移除条,所述移除条横向设置于所述支撑台面上,所述移除条包括移除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移除基体底部的移除部,所述移除基体中形成有吹风通道,所述移除基体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吹风孔,所述多个吹风孔与所述吹风通道相通,所述吹风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吹风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吹风孔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支撑台面,所述吹风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工作台面倾斜设置。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工件放置区,所述工件放置区邻近所述移除条设置。所述挡设环向外凸设形成有装设部,所述电机部装设于所述装设部上,所述装设部上还设置有吹风泵,所述吹风泵上设置有吹风软管,所述吹风软管的连接于所述移除基体上并与所述吹风通道连通。所述挡设环贴设于所述支撑台面上,并能够利用所述柔性遮盖部遮盖所述挡圈的开口,从而使得灰尘部不落入所述液体收容槽中,而且所述柔性遮盖部能够方便地收集灰尘并排除灰尘。而所述电机部则能够带动所述移除条移除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灰尘和抛光液,便于清洁所述工作台面。
为了进一步描述所述挡圈的具体结构和有益效果,请参阅图4,所述挡圈的上部周缘向外凸伸有挡设环64,所述挡设环抵靠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即抵靠于所述支撑台面上。为了便于对所述挡圈进行定位,所述支撑台面上开设有定位环槽,所述挡设环的底部凸设有定位肋条65,所述定位肋条卡入所述定位环槽中,从而实现对所述挡圈的定位。例如,所述定位肋条包括定位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基体上的多个定位尖,所述多个定位件相互间隔设置并卡入所述定位环槽中。例如,所述定位环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多个定位尖分别卡入所述多个定位孔中。例如,所述挡圈中部形成有开口633,所述挡圈的内侧周面围绕所述开口。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例如,为了封闭所述挡圈的开口,所述挡设环内开设有收纳槽641,所述收纳槽贯通所述挡圈的内侧面,所述收纳槽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挡圈的中心轴线倾斜设置。例如,所述收纳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挡圈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75-85度的夹角,例如,所述夹角为80度。所述挡设环中设置有封盖组件70,所述封盖组件包括柔性支撑条71以及连接于所述柔性支撑条上的柔性遮盖部73,所述柔性支撑条滑动设置于所述收纳槽中,所述柔性遮盖部折叠于所述收纳槽中。当需要利用所述柔性遮盖部遮盖所述挡圈的开口时,所述柔性支撑条的中部从所述挡圈一侧的收纳槽中弯折,并移动至所述挡圈另一侧的收纳槽中,从而带动所述柔性遮盖部遮盖于所述挡圈的开口中。例如,所述柔性支撑条的两端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挡圈的内侧,所述柔性支撑条的中部弯折延伸并收容于所述收纳槽中。因此,当所述表面处理机构工作时,所述柔性遮盖部能够收纳于所述挡圈的挡设环内侧,从而可以避免抛光液打湿所述柔性遮盖部。例如,为了防止灰尘布满整个柔性遮盖部,所述柔性遮盖部的两侧边缘分别连接于所述挡设环的内侧以及所述柔性支撑条上,所述柔性遮盖部的中部设置有抵压垫片。当所述柔性遮盖部遮盖于所述挡圈中时,所述抵压垫片位于所述挡圈的中心。所述抵压垫片距离所述柔性支撑条所在的平面的距离为2厘米-5厘米,例如,所述距离为3厘米。例如,所述抵压垫片包括缓冲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缓冲层上的抵压层,所述抵压垫片的质量较小,例如,所述抵压垫片的质量为所述柔性遮盖部的质量的0.5-0.8倍,例如为0.6倍。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抵压层的厚度,所述抵压层上开设有抵压孔。所述抵压层处于所述柔性遮盖部的最低位置,从而使得落入所述挡圈中的灰尘能够沿着所述柔性遮盖部的周边滑落至所述抵压垫片处,以便于所述柔性遮盖部收集灰尘。例如,所述手腕部上还设置有定位针,所述定位针抵压于所述抵压层的抵压孔中,从而实现对所述柔性遮盖部的抵压,以使所述抵压垫片处于所述柔性遮盖部的最低位置。由于所述挡设环挡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而所述定位针又抵压于所述抵压孔中,从而使得所述挡圈的挡设环能够在所述定位针的抵压下紧密贴合于所述底座上,使得所述液体收容槽较的密封较为紧密。
例如,为了便于灰尘的滑落,所述柔性遮盖部为柔性布,所述柔性布的表面设置有滑动片。所述滑动片有利于将灰尘集中于所述抵压垫片上。例如,为了对所述抵压垫片起到支撑作用,以避免所述定位针因用力过度而破坏所述柔性遮盖部,所述抵压垫片还包括抵靠层,所述抵靠层设置于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抵压层的一侧,所述抵靠层抵接于所述抛光轮上,从而可以利用所述抛光轮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所述抵压垫片被所述定位针所破坏。例如,所述挡设环的一侧开设有排屑槽642,所述排屑槽贯通所述挡设环的侧壁且与所述收纳槽相通。所述支撑台面上设置有引出件,所述引出件连接于所述排屑槽的底部,用于引导尘屑从所述支撑台面上移除。当所述柔性支撑条带动所述柔性遮盖部回复原位时,所述排屑槽能够将所述柔性遮盖部上的灰尘导出。例如,所述挡圈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80,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悬置于所述支撑台面上的电机部81以及与所述电机部连接的拉动杆82,所述拉动杆的端部连接于所述柔性支撑条的中部,所述电机部通过所述拉动杆拉动所述柔性支撑杆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柔性遮盖部封闭所述挡圈或者打开所述挡圈。例如,所述拉动杆穿设于所述排屑槽中。例如,为了移除落在所述支撑台面上的灰尘以及抛光液,所述拉动杆上设置有连接杆83,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移除条84,所述移除条横向设置于所述支撑台面上,当所述电机部移动所述拉动杆的时候,所述拉动杆能够带动所述连接杆移动,进而通过所述移除条移除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灰尘。例如,所述移除条包括移除基体841以及设置于所述移除基体底部的移除部842,所述移除基体中形成有吹风通道8411,所述移除基体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吹风孔,所述多个吹风孔与所述吹风通道相通,所述吹风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吹风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吹风孔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支撑台面,即所述吹风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工作台面倾斜设置。由于所述吹风孔相对所述工作台面倾斜设置,因此使得所述吹风孔中的风流能够吹走洒落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灰尘以及抛光液,以保持所述工作台面的干净,从而有利于在所述工作台面上放置抛光好的工件,以避免灰尘影响工件的精度。例如,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工件放置区,所述工件放置区邻近所述移除条设置。例如,为了便于装设所述电机部,所述挡设环向外凸设形成有装设部643,所述电机部装设于所述装设部上,所述装设部上还设置有吹风泵644,所述吹风泵上设置有吹风软管645,所述吹风软管的连接于所述移除基体上并与所述吹风通道连通。由于所述电机部装设于所述装设部,因此可以避免对所述排屑槽造成遮挡,而且可以为所述移除条预留空间,以便于驱动所述移除条对所述支撑台面进行除尘作业。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